"/>
三代禪讓,商湯伐桀,宗周革命,春秋戰(zhàn)國……秦失其鹿,天下英雄共逐之!然而又有誰能想到這“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更替背后,竟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操縱。在大秦帝國即將崩潰的前夜,淮陰韓信雖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身懷治國平天下之策,卻無人賞識。潦倒中,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出現(xiàn)在他面前,與他達成一個魔鬼交易。歷史之輪自此徐徐轉動,隱秘于上古神話中的黑手漸漸露出它龐大的身影,而韓信亦踏上逐鹿中原的征戰(zhàn)之途。歷史會按照黑衣人的計劃重演嗎?那個注定要在史書中以“名將”出現(xiàn)的年輕人韓信,會屈從于黑衣人的意志嗎?在歷史之輪停止前,沒有人知道答案。
劉慈欣:是錢莉芳的成功讓我堅定了寫《三體》的信心。
倪匡:《天意》是華語幻想小說神作。
秦二世三年,章邯三十萬秦軍圍趙軍于巨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率軍援救。大軍行至安陽,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進。
項羽沖進了上將軍行轅,質問主帥宋義:“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不進軍?你要眼睜睜看著趙國滅亡嗎?”
“你著什么急?”宋義慢條斯理地道,“趙王歇跟我們有什么交情?犯得著為他去跟秦軍拼命?不要忘了,秦軍比我們多四倍不止!章邯也不是好惹的。你叔父就是因為不聽我的勸告,貿然出擊而被他殺了的。”
“你也不要忘了,”項羽強忍著怒氣道,“懷王派我們來,就是為了救趙!你現(xiàn)在按兵不動,算是怎么回事?”
宋義道:“這就叫計謀!現(xiàn)在秦軍攻趙,若秦軍勝,必然已疲憊不堪,我軍正可乘其疲憊攻擊他們;若秦軍敗,那更好,我們就可以乘此大舉西進,入咸陽,滅秦朝,建不世之功。所以,我們不妨讓秦、趙先互相廝殺,拼個你死我活。這叫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你懂嗎?”
項羽道:“我讀過兵法,不用你來教我!不戰(zhàn)而勝有兩種,‘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你用的是哪種?靠謀略?靠外交?你靠的是趙國的犧牲!以秦軍的強大,去攻新建立的趙國,其勢必滅趙國。這也算‘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你屈的是誰的兵?”
宋義冷笑道:“難怪你叔父說你讀兵書只讀一半!犧牲趙國以拖垮秦軍,不正是最好的謀略?匹夫之見,不可理喻!”
宋義最后兩句話聲音不大,似是自言自語,但足以讓項羽聽到。
“你說什么?”項羽勃然大怒,手掃劍柄,便欲站起,“你再說一遍!”忽然,他感到有人輕按他按劍的手,他回頭一看,是他的侍衛(wèi)。
那侍衛(wèi)輕聲道:“將軍息怒?!蓖瑫r以目示意。項羽向四周看了一眼,重新坐下。
“這就對了?!彼瘟x悠然道,“你那火爆脾氣,最好不要在我這里發(fā)。這是我的行轅。而且,我是上將軍,你是次將軍。你知道,這可是懷王封的?!?/p>
項羽咬一咬牙:“你不救趙,我去!”
宋義瞟了他一眼,舉手拍了拍:“來人?!?/p>
一名士卒走進來,躬身道:“上將軍有何吩咐?”
宋義道:“傳我將令:軍中上下,務須嚴守號令,不得擅自行動,凡有好勇斗狠如虎狼,強悍不遵令者,皆斬不赦?!?/p>
士卒應聲退下。
宋義又轉向項羽道:“項將軍,這可是懷王給我的權力,你沒有異議吧!”
項羽從鼻孔里冷哼一聲:“懷王,懷王,你還真以為那小子配坐那個王位?”說完,項羽起身就走。
宋義拍案怒道:“項羽!你不要太放肆!別以為你是項梁的侄子我就不……”
項羽已經(jīng)出去了。
“什么懷王!狗屁!”項羽重重地向地上啐了一口,邊走邊憤憤地說,“連秦始皇我都敢說他可取而代之。熊心算什么東西?要不是我叔父,他大概現(xiàn)在還在給人家放羊呢!宋義居然拿他來壓我,你說可笑不可笑?楚國的大業(yè),早晚要敗在他手上!”
跟在他身后的侍衛(wèi)道:“宋義的話,其實也不是全無道理;但只顧眼前之利,目光不免短淺了些?!?/p>
項羽停住了腳步,回身打量著這個侍衛(wèi):“韓信,你這個執(zhí)戟郎中,好像總是有許多高見呀!那你倒說說,宋義的話有什么道理,他又怎么目光短淺了?!?/p>
韓信聽出,項羽的話中,有一股譏嘲的味道,但話已出口,不能不說下去:“宋義的意思,無非是想待秦、趙兩敗俱傷之際,坐收漁翁之利。單以此役而言,此舉確有可取之處,但從長遠來看,恐怕還是失多于得。第一,若照宋義的做法,趙國必亡,我們也就失去了一個盟友;第二,別人會說,楚軍只顧保全自己的實力,不顧盟國的安危,算什么王者之師?以后我楚國要在諸侯中建立天下宗主的威信,就很難了?!?/p>
項羽道:“那么你說該怎么辦?”
韓信看了一下項羽,一時看不出喜怒,想了想,終究還是說道:“我軍可以先大張旗鼓做出進攻的態(tài)勢,但不去接觸秦軍的主力,只要激起巨鹿城中趙軍的信心,讓他們傾全力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秦軍久圍巨鹿而不下,其勢如久繃的弓弦,現(xiàn)在突然加上一股強力,那么弓弦最容易繃斷的地方必然會暴露出來。我軍就可抓住機會,從此處入手,變佯攻為實攻,與趙軍里應外合……”
“哈!”項羽冷笑一聲,“我當你有什么高見,搞了半天原來還是宋義那一套!趙國危在旦夕,你還有閑心玩什么佯攻實攻的把戲!”項羽向遠處秦軍營壘方向一指,“章邯是我的死敵,他跟我斗了那么長時間,還殺了我叔父,可我佩服他!為什么?人家是真正的忠臣良將,憑自己的真本事打仗,可你呢?你給我出的是什么餿主意?你想讓我被趙國人戳著脊梁骨罵嗎?宋義的做法不是王者之師,你的倒是了?世上有這樣的王者之師?笑話!”
韓信知道,項羽根本沒有理解自己的計策,只得耐心解釋道:“將軍,我不是這個意思,這和宋義的做法不一樣……”
“不錯,你和宋義不一樣,”項羽一揮手打斷他,“你比他高明,你高明就高明在,不出死力,還要撈個出過力的好名聲!你把我項羽當什么人了?告訴你,偽君子比真小人還不如!”說完,項羽甩下他,大步走進前面范增的營帳去了。
韓信呆呆地站在原地。項羽最后一句話深深地刺傷了他的心。問題是,這樣毫無理由的羞辱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幾乎每次他進言獻計,項羽都會有反感之意,就算事實證明他的預見是對的,項羽也沒有因此而給他好臉色看。
這到底是為什么?
項羽進了范增的營帳,卸掉盔甲,扔下佩劍,坐下就道:“我非殺了宋義不可……”
范增大驚,道:“將軍慎言。”說著起身走到軍帳門口,掀開帳門張望了一下,又放下帳門,向項羽道:“出什么事了?”
項羽道:“宋義不肯救趙,我勸他出兵,他還搬出懷王的牌子壓我。”
“哦!是這樣?!狈对鲺饬藥撞?,坐下來,“那他說了理由嗎?”
“說了,”項羽道,“又是那一套,等秦軍疲憊了再打!”
范增道:“你是怎么看的?”
項羽道:“秦強趙弱,這是明擺著的事。巨鹿指日可下。到時,秦軍得到趙國的糧草補充,只會更加強大。有什么疲憊之機可以利用?”
“唔——”范增捻著花白的胡須沉吟不語。
項羽有些急了:“亞父,難道你也認可宋義的做法?”
“不是?!狈对鰮u了搖頭,“宋義的做法,也許可贏得眼前一點小利,但會使我們失去趙國這個盟友,又有損于楚軍王者之師的威名,不利于我楚國的長遠發(fā)展。最好的計策是……”
范增沉吟著,發(fā)現(xiàn)項羽面色有異,道:“阿籍,怎么了?有什么事?”
項羽道:“亞父,你說的……你說的怎么和他如此相似?”
范增驚道:“誰?誰會有此見識?”
項羽道:“喏!就是外頭那一位,我的侍衛(wèi),韓信。他兩年前投奔我叔父,叔父過世,又跟了我。”
范增道:“他到底是怎么說的?”
項羽把韓信那番話復述了一遍。
“想不到你手下竟有如此人才!”范增激動地一把抓住項羽的手,“太好了!這人是上天所賜,阿籍,你一定要重用他?!?/p>
“亞父,不要說他了?!表椨鸪榛刈约旱氖郑斑@人我不想用。”范增愕然:“為什么?”
項羽道:“亞父,你不知道他在淮陰的事。曾有個無賴找他的茬,當街對他說:‘你要是不怕死,就拔劍來刺我;要是怕死,就從我胯下鉆過去?!Y果你猜怎么著?他居然當真乖乖地鉆了人家的褲襠!滿街的人都笑他,他還跟沒事人似的。人家把這事告訴我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世上怎么會有貪生怕死到這種程度的人?”
范增瞇起了眼睛:“你認為他怕死?”
項羽道:“當然!他這樣的人還不算怕死,那世上就沒有叫懦夫的人了?!?/p>
范增道:“他要是真的怕死,怎么還會來投奔你叔父造反?兩年前你叔父的實力可不大啊?!?/p>
項羽一時語塞。
范增道:“受到侮辱,并不是被侮辱者的過錯。況且,尺蠖之曲,求其伸也。他能忍人所不能忍,正說明其志非小?!?/p>
項羽道:“不止這樣,我……他其實已經(jīng)向我獻過好幾次計了,我總覺得他的計策陰謀氣太重,非大丈夫所為?!?/p>
范增看了項羽許久,才嘆了口氣,道:“阿籍,我受你叔父知遇之恩,他臨終前又把你托付給我,我不能不盡心竭力輔佐。所以,有幾句話,我也不能不說,希望你聽了不要見怪?!?/p>
項羽道:“我怎么會呢?叔父要我叫你‘亞父’,就是要我拿你當父親看待。亞父有話盡管直說?!?/p>
范增道:“阿籍,你為人磊落,襟懷坦蕩,這正是我所欽佩的,但也是我所為你擔心的。你的性格,不像是一個成功的帝王該有的啊!”
項羽道:“亞父,我不明白你的意思?!?/p>
范增道:“從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我們所看到的古往今來的大英雄、大豪杰,其實都有詭詐殘忍的一面,只不過不為常人所知罷了。戰(zhàn)場無情,宮廷無義,如果他們只是一味講究仁義道德,一輩子也不可能成功!宋襄公打仗都要講什么‘君子不乘人之?!?,結果呢?差點把命都丟了?!?/p>
項羽道:“我沒有迂腐到那種程度,我不反對用計,只是不喜歡用那些過于陰險毒辣的詭計?!?/p>
范增道:“計策只是一種工具,有什么善惡之分?再卑劣的計策,只要它能成功,就是好計,就該用它?!?/p>
項羽道:“可是借助詭道得來的一切,還能保持正義的本色嗎?”
范增道:“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的正義誰曾懷疑?但你知道他的國君之位最初是怎樣來的嗎?他是殺了他哥哥公子糾而得位的。決定正義與非正義的,不是在斗爭中走正道還是詭道,而是斗爭的最終目的,就像你叔父擁熊心為楚王,不也是為了推翻暴秦而采取的一種策略?你自己也知道,他算什么楚王?不過是你叔父手中的傀儡罷了。只因為他的楚王血統(tǒng),能為我們號召更多的人,你叔父才用他做招牌的。”
項羽聽他用叔父項梁的行為做譬喻,心中有些不快,道:“那不一樣?!?/p>
范增道:“有什么不一樣?”
項羽說不出來,只得道:“反正我不想讓后人說,我的成功是用陰謀詭計換來的?!?/p>
范增道:“陰謀詭計又怎么了?‘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自古皆然。只要所圖是帝王業(yè),一旦成功,有誰敢質疑你的手段?”
項羽說不出反駁的話來,只得沉默,但臉上不以為然的神情非常明顯。范增看出來了,他嘆了口氣,站起來走到軍帳門口,撩開帳門準備出去,好讓項羽一個人靜下心來想想。但撩開帳門的手突然停在了那里,他若有所思地看著外面。一會兒,他又放下帳門,回頭對項羽道:“韓信這個人,你真的不肯用嗎?”
項羽道:“是的?!?/p>
范增嘆了一口氣道:“人才難得,希望你再考慮考慮。如果你實在不想用他,那么最好把他看住了?!?/p>
項羽詫異地問道:“為什么?”
“他的才智太可怕了。這樣的人若為他人所用,會后患無窮?!闭f完,范增掀開帳門走了。
“為他人所用?后患無窮?”項羽覺得好笑?!罢l會重用一個鉆過人家褲襠的膽小鬼?亞父真會大驚小怪?!?/p>
他根本沒把韓信的事放在心上,轉而開始思考起明天要做的大事。
歷史與科幻的巧妙結合
白馬長槍
讀完《天意》后我特別想去看一下楚漢相爭這段歷史,一直很喜歡項羽的勇武,但是僅限于聽說,相信看完《天意》后,能夠靜下心來去看看這段歷史。
《天意》這本書,歷史與科幻相結合,以歷史為主線,沿著原本的歷史進程前進。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增加了上古的歷史人物,他們似乎一直在影響歷史的進程。全書上半部分一直圍繞郁郁不得志的韓信展開,讓我們看到在成名之前,韓信是如何過著悲慘的日子。而在這樣的時光里,他還能保持著出淤泥而不染的態(tài)度,努力做著自己能做的一切。撇開科幻不談,韓信是如何度過最艱苦的那段日子,可能始終是一個謎吧,但這也更能讓人對他產(chǎn)生敬佩之情,對他心生好感。
故事中穿插的秦始皇、彭祖、伏羲,讓事情不斷變得撲朔迷離。對于秦始皇后半生追求長生、伏羲人面蛇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一系列大的史實,作者都能把它們很好地串聯(lián)在一起,讓我這樣一個看客沒有產(chǎn)生突兀之感,對我而言這本書是很不錯的作品。
故事中,《韓信篇》的前半部分,韓信的人生一直讓人感到十分的壓抑,即使到張良將佩劍贈予韓信時,還是沒能讓人有撥開云霧的感覺。加入一段彭祖抽刀斷水,韓信相信神意之后的順風順水,度過陳倉獲得“月光寶盒”之后,韓信對于天意與神意有了自己的判斷,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保持本心,為眾生謀求福利,最終淹沒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當然并不是說韓信不出名,而是放棄了更加優(yōu)渥的條件,走了最艱難的道路,甚至做出了犧牲。
書中對于戰(zhàn)爭的描述很少,甚至可以說基本沒有,而是通過戰(zhàn)爭的結局等來展現(xiàn)韓信的用兵如神,后續(xù)則主要寫了韓信與伏羲之間斗智斗勇的故事。下半段《季姜篇》,作者融入書中,為讀者將一個個故事串聯(lián)剖析開來,讓讀者看到韓信在歷史進程中做出的犧牲,以及對于地球未來發(fā)展的期望。
書中韓信與季姜從未來穿越到過去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哈利·波特》里的點點滴滴。經(jīng)過查閱,我發(fā)現(xiàn)《哈利·波特》的橋段比《天意》至少早了三到四年,這讓我的期待撲了個空。
總體來說,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作者對歷史的得心應手,以及對于科幻的天馬行空,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錢莉芳,江蘇無錫人,歷史老師,錢鐘書同鄉(xiāng)。錢莉芳用她驚人的想象力,將“歷史”編織成一張涵蓋過去和未來的瑰麗大網(wǎng),又在其中用“科幻”設置一道龐大的謎題,天馬行空又絲絲入扣。她的小說是歷史與科幻愛好者共同的盛宴,以漢代歷史為背景的兩部小說《天意》《天命》征服了千萬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