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給自己取名叫“薇婭”,就是因為小時候外婆總是叫我“阿薇呀,阿薇呀”,我貪戀那一刻的幸福,也想把這份溫暖延續(xù)下去。
我跟著外婆長大。
外婆是一個雷厲風行的女性,到現在我還覺得自己的性格有一半是被她影響的。我的外公,在我媽6歲的時候去世了,外婆一個人把四個女兒拉扯大。她年輕的時候靠擺攤賣水果維持家庭生計。在那個年代,大家對做生意的女性還有些偏見,但外婆從不懼怕那些世俗眼光。在我的印象中,外婆幾乎無所不能:我們住的老房子漏雨,外婆就撿來瓦片爬到屋頂去修;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靠她操持;就連隔壁誰家吵架、婆媳關系不好,也是外婆出面說和……外婆70歲的時候依舊健步如飛,干活兒麻利,風風火火。
外婆經歷過抗日戰(zhàn)爭,經歷過啃樹皮的年代,辛辛苦苦過了一輩子。年紀大了,依舊擠在年輕人旁邊擺水果攤,遇見不平總是據理力爭,到后來還有人佩服外婆的正直、敢怒敢言,服氣地認她作干媽。
生活的無常、家庭的重擔讓外婆成為一個“遇事不怕事”的人,無論是家里人,還是周遭鄰居,對她都是又敬又怕。外婆對自家人也很嚴格,哪怕是對我——她最疼愛的外孫女,該教育的時候也絕不手軟。小時候,如果我見了熟人沒有打招呼,她就會一巴掌拍到我后背上,呵斥我沒禮貌。吃飯的時候,如果我弄出的響動大了,外婆的筷子會立刻敲到我頭上,警告我吃飯要有規(guī)矩。
我三個姨媽的婚姻都是外婆一手包辦的,我爸媽也是通過外婆介紹才相識的。有一次,我爸來外婆的攤上買水果,她見這小伙子長得周正,就主動問他有對象嗎,我爸說還沒有。外婆又問:“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我爸說:“父親是軍人,已經不在了,在演習中犧牲了,母親想不開,殉情了?!蔽彝馄啪驼f:“那你來我家做女婿吧?!备改敢虼私Y合。后來,我的父母在我7歲的時候離婚了。
曾經,外婆和我媽兩個人一起住。外婆每天擺攤到凌晨3點,回家的時候如果我媽沒有起來給她開門,她就會發(fā)脾氣,覺得我媽磨蹭,做事不利索。后來,我媽說她那段時間條件反射,每天凌晨3點都會醒來,起床去給外婆開門。
我們在外婆心中,是“只有她能打,但絕對不能讓其他人欺負”的。我父母離婚后不久,我媽在擺攤做生意時,跟隔壁老板發(fā)生爭執(zhí),對方說:“你看你一個離婚的女人,都沒人要……”我媽一氣之下跟對方扭打起來。隔壁鄰居跑到家里來告訴外婆,外婆二話不說地沖過去保護自己的女兒。
外婆對那些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從來就沒有過畏懼,對生活里的不平事,一直都很敢抗爭,但是她也有溫柔的一面:外婆在家里最疼愛我,家務事都不讓我做。我小時候賴床,閉著眼睛起來,只要把手和腳從被子里伸出來,外婆就會幫我穿好衣服,再把我整個兒拖起來。每天放學回到家,飯已經做好了。我最喜歡外婆做的煎包,小小的煎包里夾著滿滿的肉餡,咬一口,嘴角流油,那是能讓我放學后跑著回家的動力。
到了夏天,我們在天井里鋪一張?zhí)傧姨稍谕馄排赃?,外婆拿著蒲扇給我扇風。夜里靜悄悄的,扇子的風一下一下拂過,只要我的外婆在身邊,夜再黑,我也不害怕。
我經常參加學校的各種演講比賽、朗誦比賽,每次參加幾乎都能拿第一名。每當我拿著獎杯回到家的時候,都能看見外婆閃著光的眼睛,那一刻我簡直比站在臺上領獎還要開心。
后來,我給自己取名叫“薇婭”,就是因為小時候外婆總是叫我“阿薇呀,阿薇呀”,我貪戀那一刻的幸福,也想把這份溫暖延續(xù)下去。
侯醫(yī)平摘自《人生是用來改變的》
(北京聯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