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鳳
一天,我收到小婷媽媽發(fā)來的信息:“老師,您好!有件事想與您傾訴一下,小婷無論有多少作業(yè),晚上六點半開始做,接近十二點才睡。強迫關燈后,她也會失眠,有時候還會在早上五點多起床寫作業(yè)。我講過她好幾次,還是改不了?!?/p>
我很驚訝,在我的印象中,小婷是個懂事、乖巧、大方、用心的學生。她學習很用功,成績一直保持優(yōu)良,拿過學習標兵,深受老師、同學的喜愛。只是從最近幾次練習卷的情況來看,她的成績的確下滑了,不過我真的沒想到她在背后承受了這么大的壓力。
經(jīng)過多次溝通與了解,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小婷媽媽是高校教師,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很重視孩子的成績。恰好小婷自尊心很強,連續(xù)幾次檢測達不到理想要求后,她的壓力越來越大。而且有了弟弟之后,她也更在乎媽媽的評價。我和小婷媽媽作了比較深刻的交流,她也認真反省,表示以后不會只用成績評價孩子。接下來的任務是幫助小婷進行認知重建,讓她學會綜合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緩解學習壓力。
一、舉措
1. 感同身受。我為小婷進行單獨的情感輔導,先是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講述了我在最近一次比賽中受挫的經(jīng)歷。“雖然心里很難過,覺得自己好差勁,但人生是一種經(jīng)歷,努力過了就是最好的答卷。失敗很正常,這是成長的一部分,要學會與它共存?!甭犕旰?,小婷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一些。
就這樣,我時常與她聊天,讓她知道老師對她的支持和撫慰,讓她感受到背后有一個與她同頻的人理解她。
2. 質(zhì)疑評價。在聊天中,我發(fā)現(xiàn)小婷容易陷入負面的評價:沒有人會喜歡我、我不值得被愛、再努力都沒有用……我引導她質(zhì)問這些消極的想法,查驗這些“負面評價”的真實性。我列舉了她的各種優(yōu)點:手抄報做得好、作文總有亮點、個子很高、朗讀的聲音很好聽……她有點驚訝,眼睛一下就被點亮了,好似在說:原來我做得還很不錯。
尤其是針對她最在乎的媽媽的評價,我繼續(xù)引導她:“不管弟弟如何,你如何,你們都是媽媽的好孩子。媽媽有時候?qū)δ阌胸撁嬖u價,是因為她在乎你,或者想要激勵你,并非你優(yōu)秀了才能得到媽媽的愛。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是這樣愛兩個孩子的?!甭牭轿疫@樣說,她的眼睛突然就紅了,我的話似乎說中了她真正的痛點。
3. 滿足需求。記得有一次,小婷在作文中寫到她經(jīng)過各種嘗試做出果凍和奶茶的故事,我才發(fā)現(xiàn),她很愛做美食,假期有空時會給家人做各種各樣的甜品。于是,我請她在班上朗讀那篇作文。在一個周五的下午,還讓她進行現(xiàn)場示范,讓同學們都品嘗她做的甜甜的楊枝甘露。同學們的贊許和鼓勵氤氳在她身邊,笑容慢慢浮上了她的嘴角。
我把這一切都告訴了小婷媽媽,希望她能夠?qū)W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漸漸地,小婷開始放松了,不再苛求自己,開始生發(fā)出自信和快樂。
4. 延長時空。置身于一個廣闊的時空之上,學生們會對自己有更合理的評價。我讓班上每個學生都畫一個時間軸,并配上簡單的插圖和文字。比如在你的昨天,有哪些值得紀念的事;在你的未來,你想勾勒出哪些美好的畫面。
小婷寫的是十年后的自己:在灑滿陽光的舞蹈房,她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一群安靜可愛的孩子認真地看著她……這樣的活動不動聲色地延展了學生的時空,讓他們從一個更廣大的視野去看待今天所發(fā)生的事。我相信,心中有希望,一切困難都可以跨過去的。小婷也漸漸有了好夢,不再為一次檢測、作業(yè)而惴惴不安,開始變得從容了。
二、反思與總結
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這句話現(xiàn)在聽來仍然是那么溫暖,可是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如何更好地愛自己呢?“低成就感”的人要先從正確看待自己、評價自己開始。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尤其是小升初階段,教師和家長必須要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才能幫助他們減少壓力與焦慮。
1. 著眼于整體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同時培養(yǎng),知識和技能、道德與身心健康等的共同成長,都是教育的目的,教師和家長都不應該只盯著成績或名次,單一的評價已經(jīng)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了。
2. 著眼于長期發(fā)展。我們必須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且有時可能要放棄對短期目標的追求,以便學生有時間、有精力達到教育性的長期目標。哪些是長期目標?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自我人格的完善,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而言,非常重要。
3. 關注個性化成長。學生的天賦、追求與性格等因素對其學習有極大的影響,要考慮到每個學生是否獲得其所需要的教學,教師要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發(fā)展。如針對小婷的特長,可以給予她更多的發(fā)揮空間;針對小婷的成績,不應要求她達到外在標準,而是讓她自己與自己比較,重新定位自己,不斷提高學習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