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李丹
摘? 要:在醫(yī)學技術水平不斷發(fā)展的前提下,護理模式也呈現(xiàn)新的變化,從過去以實現(xiàn)對疾病康復的功能性護理轉(zhuǎn)變成以患者感受為中心的綜合性護理。工作職能的轉(zhuǎn)變,要求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有重視與患者的溝通,以此加強對患者病情的了解,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進而實現(xiàn)對患者護理質(zhì)量的提升。本文主要探究對心外科病人進行護理過程中,與其展開溝通的技巧,總結在心外科患者入院、治療、術前、術后的過程中與其溝通的重點,為后續(xù)與心外科病人的溝通質(zhì)量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心外科;患者;溝通
1心外科患者的特點
心外科患者的性別、年齡分布較廣,從嬰幼兒到老年,不同年齡段的患者都可能成為心外科護理人員服務的對象。心外科患者所患病情一般較為復雜,且一旦發(fā)病很容易在短期內(nèi)出現(xiàn)激素變化,還容易引發(fā)其他血管外科疾病或因外傷導致其他疾病。為了進一步提升心外科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人員要從日常護理服務入手強化與患者的交流溝通,使其能夠提升抗病信心,以更為積極地心態(tài)配合治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恢復健康。
2與心外科病人的溝通技巧
2.1接診及入院宣教的溝通技巧
心外科護理人員從接待患者開始要以熱情的態(tài)度來對患者使用禮貌用語,包括歡迎您、請坐、謝謝您的配合等等。如果病患因病情緊急未來的及辦理住院手續(xù),護理人員要先將患者安排下來,并陪同患者家屬辦理手續(xù),來確?;颊吣軌虻玫郊皶r治療。在進行入院宣教的過程中,要主動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以及病區(qū)的各項管理制度,要仔細向其介紹主管醫(yī)生、護士以及同病室的室友,讓患者減輕緊張的情緒。通過入院宣教降低患者的焦慮感,使其能夠盡早的融入到病區(qū)環(huán)境當中,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1]。
2.2病人資料采集過程的溝通技巧
在對患者進行資料信息采集的過程當中要特別注意溝通的藝術,通過有聲和無聲語言的結合來實現(xiàn)信息的傳遞和整理。有聲語言包括禮貌性、安慰性以及鼓勵性的寬慰和勸說,無聲語言包括肢體動作、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的鼓勵,以此作為輔助性的語言來達到和患者的有效溝通,在溝通過程中要保證語氣親近自然、態(tài)度誠懇,通過柔和的語調(diào)、平緩的語速來與患者交流,了解其病情的發(fā)展情況。護理人員要注意自我控制,使用規(guī)范禮貌的用語來強化與患者的溝通效果,在詢問病情病史的過程中要多使用您、請問等詞語,要以了解患者的感受為溝通的前提,在詢問患者年齡時要特別注意語言的技巧。例如問老年人可以使用“您高壽”,問年青年人可以使用“請問您的年齡”,問青少年可以用“你今年多大”等等。在與老年人溝通時要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在與青年人溝通時避免使用教訓類的語言引起對方反感,在與兒童溝通時要采用夸獎鼓勵的語言,通過針對性的語言與患者溝通,提升其對護理人員的信賴感,強化交流效果。在了解患者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習慣及興趣愛好等方面的過程中,要依照患者的個體情況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與其溝通,尤其要關注患者的民族習慣,并在后續(xù)的生活中予以照顧,要根據(jù)患者所表達出的個人興趣愛好來找尋更多的溝通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強化溝通效果。
2.3日常護理期間健康宣教溝通技巧
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日常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遵照醫(yī)囑引導其進行常規(guī)的化驗檢查,在進行上述工作過程中要預先向患者介紹檢查和護理的目的,幫助其了解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在降低患者緊張情緒的同時獲得患者的信任。要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隨時隨地展開健康宣教,在日常的治療護理、巡房檢查和溝通當中循序漸進的開展健康教育,包括患者所患疾病需要在飲食、睡眠方面的注意事項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和后續(xù)治療用藥的特點,另外要向患者介紹需要通過加強運動和鍛煉來提升個體免疫力等等。要在日常的溝通過程當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強化彼此的交流效果,為患者在入院期間抗病信心的提升和治療積極性的強化打下良好的基礎[2]。
2.4術前準備溝通技巧
大部分心外科患者的疾病都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其抗病信心,護理人員可以將與患者所患疾病類似的病友介紹給其認識,在強化其彼此溝通了解的過程當中調(diào)節(jié)病區(qū)氛圍,讓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療心情,可以使其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另外可以鼓勵具有相同病癥的患者互相交流溝通,他們之間彼此的交流比單純的說教效果更容易被彼此接受,護理人員要起到溝通紐帶的作用。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重視詢問了解患者對疾病相關情況的掌握,并向其介紹對疾病康復有益的訓練和準備情況,包括自主咳嗽、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要重視鍛煉患者在床上大小便的習慣并告訴其家屬要準備哪些術中和術后所需要的物品,幫助其為手術做好準備。
再有要在術前與患者溝通并緩解期緊張情緒,要遵照醫(yī)囑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向患者介紹怎樣配合術后監(jiān)護,才能夠有助于其身體的康復,了解并觀察患者的思想動態(tài),通過柔和性語言的安撫來消除其緊張的情緒,保證其能更好的配合治療和后續(xù)的手術。另外護理人員要在術前向患者介紹麻醉及手術的過程,讓其預先熟悉監(jiān)護室和手術室的內(nèi)外部環(huán)境,在減輕其對手術恐懼感的同時消除其對對為其進行手術和護理人員的陌生感,能夠使其在手術過程中積極主動的配合[3]。
2.5術后指導溝通技巧
除了術前指導和溝通之外,術后的各項治療護理工作也需要護理人員強化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得以實現(xiàn),在患者進行手術后要向其介,在康復過程中需要注意飲食和功能鍛煉,使其明確科學的飲食結構以及適當?shù)纳眢w鍛煉能夠幫助其恢復身體健康,要讓患者能夠在戰(zhàn)勝疼痛的情況下主動參與活動,同時也要保證活動頻率和力度適度。要做好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之前向其介紹出院康復期在飲食、睡眠、鍛煉、服藥以及復診等方面的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可以留下患者的電話便于后期進行護理回訪[4]。
結論
作為一門語言的藝術溝通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護理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良好的互換溝通,能夠在強化感情基礎的同時增加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有助于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以此為入手點實現(xiàn)服務質(zhì)量的提升,也能夠讓患者更加信任護理人員,以更為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能夠幫助身體的康復,只有在護理工作中加強對心外科患者的關心和關注強化溝通技巧,才能夠進一步強化提升護理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玲.術前心理溝通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727-727,730.
[2]王玲.術前心理溝通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004):727.
[3]吳仙.有效溝通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436-437.
[4]楊志梅.溝通方法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