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鐵
環(huán)保、基層政治、現實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中這幾個關鍵詞連到一起,很容易給人一種波瀾不驚的聯想。獻禮黨的“二十大”現實題材重點電視劇《春風又綠江南岸》以基層綜合環(huán)境治理為主線,呈現了一部味道正、力道足,同時又很容易引發(fā)觀眾共情共鳴的基層政治題材劇。
該劇在多家衛(wèi)視和平臺同步播出后,意外爆紅。故事聚焦江南水鄉(xiāng)一群基層干部群像,展現了近20年間的改革與變遷,視角獨特、貼近生活、大膽真實、引人深思。
味道正、力道足
全劇以江南縣委書記嚴東雷的視角展開,系統(tǒng)描畫了基層干部們?yōu)榱送瑫r解決老百姓“吃飯”和“呼吸”兩大難題,是如何摸索門徑、尋找進路的。導演黃克敏憑借老到的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手法,編劇紀風根據豐富的機關工作經驗,二人聯手讓這個扎根基層政治的故事,味道和力道兼?zhèn)洹?/p>
整部劇的情節(jié)圍繞縣域發(fā)展和綜合環(huán)境治理,鋪陳了兩組主線故事:一組是外部矛盾。環(huán)保理念落地與復雜實際民情如何適配,企業(yè)家訴求如何處理,配套技術解決辦法如何推行……枝枝蔓蔓都是讓人撓頭的問題;另一組是內部矛盾。環(huán)保和工業(yè)經濟發(fā)展,“兩手都要抓”還是“先抓一個后抓另一個”,這在發(fā)展相對落后的江南縣頗具爭議。市環(huán)保局出身的嚴東雷“空降”江南縣,他相對激進的主張必然會在領導班子中掀起軒然大波。
矛盾拋出來,便激活了觀眾的代入感。劇中的嚴東雷施展拳腳的地方,是以南方城鄉(xiāng)為原型虛構的青洲市江南縣。新世紀初的江南縣,是一個典型的欠發(fā)達縣,不僅區(qū)位優(yōu)勢不明顯,全縣賴以生存的經濟支柱也只有高污染、高能耗的小型廠礦企業(yè)。嚴東雷想要真正解決“吃飯”和“呼吸”的問題,至少要過三關:農、工、商。
農業(yè)上,最容易產生環(huán)境污染的是小農戶無序散養(yǎng)。于是,對無序養(yǎng)殖的專項治理最先得以推行。但是,當政策下達到鄉(xiāng)、村,便成了“一刀切”,引起老百姓強烈不滿。嚴東雷和同事們“一身土、兩腳泥”下鄉(xiāng)走訪,最終發(fā)現問題所在。
“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哭還是笑?!薄叭绻刹窟B老百姓的面都見不著,再好的政策也容易爛在泥里?!边@樣的細節(jié)表現,引起不少觀眾共鳴。
發(fā)展工業(yè)、招商引資是江南縣為數不多的翻身機會,現有的數家小廠小礦雖然解決了相當一部分當地就業(yè)問題,但造成了環(huán)境嚴重污染。嚴東雷的想法很簡單,“要先讓現有工廠達到科學排污標準,再進行招商?!倍峡h張途縣長的想法很實際,“老百姓飯都吃不起,怎么環(huán)保?”經歷了暴雨礦難事故后,張縣長開始慢慢認同嚴東雷對大局的判斷力。但對于具體的工作方法,兩人還存在分歧。
雖然在江南縣工作開展過程中障礙重重,但嚴東雷心中“綠水青山”的那桿秤從來沒有動搖過。
環(huán)保“鐵榔頭”,職場二三事
中國的人際關系,講究“中庸之道”,政治職場上尤為明顯??v然專業(yè)好、能力強,嚴東雷耿直的性格、雷厲風行的做派,在很多上級和同僚眼里并不是“加分項”。該劇的另一大看點,聚焦于嚴東雷的“過關斬將”。他以不變應萬變,處理分歧意見嚴肅中帶著活潑,博弈手段迂回,散發(fā)著濃郁的基層政治氣息。
張途身為江南縣縣長,因為近一年縣工業(yè)經濟發(fā)展不理想,領到了“蝸牛獎”。于是,他急于讓江南縣發(fā)展起來。但急于求成,忽略了真正的“以民為本”,讓他在工作中動作變形,常與嚴東雷因觀念不合而關系緊張。
縣委書記和縣長意見相左,會給縣域工作開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劇中一個“就職儀式現場”,把機關干部左右為難的勁兒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嚴東雷在就任縣委書記儀式上,發(fā)表了簡短的就職感言后,順便開了全縣環(huán)保動員大會。輪到張縣長發(fā)言,他把話題轉回了工業(yè)發(fā)展、招商引資。嚴東雷的眉毛快擰成麻花了,在場下屬們如坐針氈。嚴肅的較量拿到臺面上,反而多了幾分詼諧。
嚴東雷在上任前,經常聽到別人口頭轉達,“江南縣人民不歡迎你?!彼先魏笙锣l(xiāng)實地走訪期間,所乘坐的公家車被小孩寫上“吃喝車”三個字。不過,他并沒有生氣,還邀請因為不滿而聚過來的民眾吃飯,邊聊邊了解情況。一場危機,就此化解。
無論是工作中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人際關系,還是治理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博弈,都被主創(chuàng)人員刻畫得入木三分。這部劇不僅好看,還有嚼勁兒。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全程取景拍攝于浙江,全景解讀了浙江綠色發(fā)展之命題。
厚重中帶詼諧,沖突中藏真相
嚴東雷在職場上底氣的來源,是開明、正直的市委書記李挺。在環(huán)保工作被一票否決后,雖然所有人都認為嚴東雷“不成熟”,但李書記很認可嚴東雷敢于直言的性格。他對魯副市長說:“所謂成熟的人,遇到問題繞著走,整天揣摩領導的意思,對上奉承、對下籠絡,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如何編織關系上,這是成熟嗎?這是庸俗?!?/p>
除此之外,看似與嚴東雷意見不合的人物,也很有反差感。一直與嚴東雷較勁“先搞環(huán)保還是先搞經濟”的張途縣長,在嚴東雷因為暴雨傷亡事故面臨處罰時,主動向李書記坦白自己差點延誤了救治時機,稱“嚴東雷處理得完全正確”。
一直勸嚴東雷“夾緊尾巴,低調做人”的鄭躍峰,表面上是個天天跑去江邊釣魚的“佛系派”,其實每天都去采集水樣,回家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掌握水質的變化。劇中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鄉(xiāng)。
環(huán)境治理與經濟發(fā)展讓嚴東雷步履維艱。但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和支持。通過環(huán)境整治、精準扶貧、效能革命,江南縣自此走上綠色發(fā)展之路……劇中的一幕幕場景,不禁讓人聯想到全國多地為推動空氣污染治理 , 打響的一場場“藍天保衛(wèi)戰(zhàn)”?!碍h(huán)?!鼻锌趯懓l(fā)展,該劇不僅有立意的深度、人物群像的厚度,還有優(yōu)秀干部的溫度。同時,基層工作中有據可循的沖突、復雜且清晰的人物關系,又讓這部劇厚重中帶詼諧,沖突中藏真相。
生活中的廣大基層干部,無疑是該劇最廣泛和忠實的粉絲。他們紛紛表示,一邊看劇,一邊忍不住感慨:劇中嚴東雷、張途、王華等人物所經歷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不但道出了他們最真切的感受,更從中學到了不少基層工作的好經驗和好方法,獲益匪淺。
(責編王茜美編趙佳)BA1CFED8-1590-4638-89F1-1AFB9DC535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