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穎
“我不李姐?!苯^對是2022 年的網(wǎng)絡(luò)熱詞,“理解”這個詞被大家越來越多地掛在嘴邊,從青春期覺得父母、老師不理解自己,到長大后覺得領(lǐng)導(dǎo)、同事不理解自己,再到伴侶、孩子不理解自己,足以說明人們多么渴望別人理解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被人理解,我們知道“理解”的價值,所以珍視它的存在。
其實有時候,理解有一種撫慰人心、拉近距離的魔力。網(wǎng)上有一個有效安撫公式,說的是如果伴侶不開心了,怎樣才算有效的安撫呢?
陪伴?有時候陪伴可能會讓對方心煩意亂;寬慰勸解?有時候勸不到點兒上,對方反而會更加煩躁。
有效安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見證者。不是給對方分析問題,也不需要解決問題,而是客觀地描述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表示理解,比如說: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難過,我知道你現(xiàn)在心情不好,我知道這件事讓你不開心了。這會讓對方有一種我被冤枉了,突然闖進來一個證人的感覺,讓人覺得不那么委屈了,因為有人知道真相。
第二是要做參與者,就是把自己放進去:我如果是你,可能也會跟你一樣,我也會不開心。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
有時候人的情緒只要被看見、被認可,就已經(jīng)疏解了大半。
情侶之間相互理解就更重要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在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性格、處事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都會不一樣,相處中發(fā)生爭吵和矛盾也在所難免。處理矛盾的前提不是為了說服對方聽從自己,而是要先想想對方的處境、感受,溝通起來就會容易很多。當(dāng)你試著先去理解對方,對方才會更愿意來理解你;當(dāng)我們能做到互相理解的時候,周圍的一切會變得更加可愛,更加美好。
其實,理解就是心中的一座橋,一座人與人之間互相體諒、互相溝通之橋。當(dāng)我們在心中架好橋,就能更好地通往對方內(nèi)心,更便捷地通往幸福。669F644C-A95E-4792-8AE3-D5C6440B40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