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劉春潮[白族]
愛蓮說之太極 150cm伊150cm紙本工筆國畫 2005年
父親
每夜必酒
每酒必醉
每醉必二胡
每二胡必葉二泉映月曳
每 葉二泉映月曳必把二胡
拉哭
割舍掉來路
我就回不去了
割舍掉影子
就沒有光了
割舍掉花
就沒有春天了
還可以割舍什么呢
天空割舍掉白云
河流割舍掉魚蝦
森林割舍掉
森林之王
森林之王割舍掉
蓬勃的欲望
我能割舍什么呢
割舍掉你
我就不是我們了
母親的雙腿中過風
走路很慢
我牽著她的手
像小時候她牽著我
她叫我在一個加油站旁停下
說 還記得嗎
這是我們以前的茶廠
聲音很小
像是說給自己聽的
我們默默地向前走
兜了一大圈
再次回到那個加油站
母親又說 還記得嗎
這是我們以前的茶廠
這時,我看到母親眼中的淚花
但我沒急于幫她擦拭
我在等她
把想要說的話全都哭出來
愛蓮說之滿月 150cm伊150cm紙本工筆國畫 2004年
愛蓮說之錯 120cm伊120cm紙本工筆國畫 2005年
對于衰老
我毫無經(jīng)驗
我只能讓一切慢下來
慢慢說話
慢慢走路
慢慢習慣欣賞
頭上的皺紋和白發(fā)
約螞蟻一起慢慢散步
交流關于一枚落葉的哲學
對于衰老
我無能為力
我必須適應女兒的青春期
妻子的更年期
就算左右為難時
發(fā)出的那聲尖叫
也盡量充滿理性
像一個后天聾啞的人
談到世界曾經(jīng)的斑斕與嘈雜
滿面淚水
淡定從容
愛蓮說之裂 80cm伊80cm 紙本工筆國畫 2005年
隔著玻璃窗
大海就被規(guī)定在
四平方的空間里
海風吹不出
浪花也只能保持
跳躍的欲望
他在看海
玻璃上隱約有他的影子
有些破碎
他在抽煙
加深了大海的深邃
他的淺薄
像一個諷刺
面對這面四平方米的大海
他無數(shù)次拿起手機
想給遠方打電話
撥通
然后掛斷
風景里的浪花
打濕了拾貝殼女孩的裙裾
風景里的海風
吹亂了白衣女子的長發(fā)
沒有歌中所唱的海闊天空
他的想象
不能超出四平方米的大海
天際 海岸 沙灘
三條線遙相呼應 卻
平行 不能交匯
他也知道他的思緒
延長不了大海的邊界
他關掉手機
合上窗簾
四平方米的大海
便完全黑了下來
界,界限、范圍,特指某一特殊境域。
浩渺的星空,神秘的宇宙,周而復始的生命和永恒的愛……讓人神往之余又生發(fā)出無盡的哲學思考。作品是藝術家心情性智的物化。材料作為一種表達作品所需的載體,只是通向思想的中介。我一直堅持主觀的模糊畫種,甚至藝術種類之間的邊界,只為獲得更大的自由和可能。無所謂界限和范圍,也就無所謂限制,一切都是因為需要和適合。
中國是世界上產(chǎn)漆和用漆最多的國家之一。
漆藝在中國有7000多年歷史,漆,是中國傳統(tǒng)媒介。
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以傳統(tǒng)漆為材質主體表達現(xiàn)代藝術觀念,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尋找契合點,激活傳統(tǒng)漆畫技法演繹現(xiàn)代思想,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兩極之間實踐自己的東方美學,并為之流連忘返。
我并不想在畫面中描繪太多具體的形,而自然而然地偏向意象和抽象,這些意象和抽象的形,超越了具象的束縛,拓展了想象的空間,在視覺和想象之間架起了一道橋,并且通向思想和哲學……這或許正是我想要的。拋棄局部、細節(jié)與牽絆,才能更加清楚地看見全貌、整體和自由。
愛蓮說之焚(局部) 68cm伊68cm 紙本工筆國畫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