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瑛
(浙江新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永康 321300)
地基結構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整體結構建設的質量與安全,地基施工質量若存在問題,建筑工程后續(xù)的施工安全性則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證,所以加強建筑地基施工工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而建筑地基施工期間需要利用專業(yè)的處理技術來強化地基結構性能,因此對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處理技術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軟土地基土具有高黏度、低荷載、松散土體、大水量等特點,會使地基變形。如果建筑壓力過高,軟土地基就會沉降變形,非常不安全。而且,這些特性導致建筑物本身的不均勻沉降,進一步破壞混凝土的強度,使其出現裂縫等破壞,從而對建筑物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其中的大量有機物質也可能腐蝕建筑物中必須使用的鋼筋和其他材料,從而影響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當軟土地基被重建時,應詳細分析建筑物的結構性能。更換后的基礎材料不會對整個建筑的力學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在制定軟土地基處理方案時,設計單位應盡可能選擇易得的建筑材料,以降低更換成本[1]??傊浲恋鼗奶匦允蛊洳豢深A測,而環(huán)境的變化很可能造成其結構的變化,給施工帶來隱患。軟土地基處理具有復雜性性特征。在對房屋建筑的地基進行處理時,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即復雜性。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區(qū)有不同的地質,自然條件等存在著很大差別,致使地基處理技術的實踐更不簡單。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還潛在諸多問題??偠灾?,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做的且必須做好的就是地基工程施工工作,但在地基工程施工期間,潛在的問題較多,以至于各種安全事故發(fā)生,且不斷增多。簡言之,在整個建筑工程中,地基工程十分關鍵,如果其穩(wěn)定性差,則必然會引起安全事故發(fā)生,所以必須要重視地基工程,以免發(fā)生更多的安全事故[2]。
在處理軟土地基的過程中,對其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規(guī)范,為了確保軟土地基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的處理,在后期的施工期間需要盡可能符合以下實際需要:①在處理軟土地基的時候需要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從而保障其承載力符合要求,同時強化其抗剪強度,以此避免在后期出現非常突出的失穩(wěn)現象。②在處理軟土地基的過程中,需要優(yōu)化軟土地基本身的動力性能,保障在后面的施工處理過程中抗震性能優(yōu)良,避免在受力傳遞的時候發(fā)生很突出的問題[3]。③在處理軟土地基的時候需要改進整體的滲透能力,盡可能減小基礎結構的含水量,從而最大限度地呈現其本身良好的持力層作用。
現場作業(yè)質量及安全管控極為重要,需根據準備階段編制的施工方案與施工圖紙標準作業(yè),能保證作業(yè)質量,消除隱患及風險,增強現場作業(yè)安全性。其中,在開挖前要明確基礎邊線、土方開挖線具體位置,并引至基坑外,避免對其他地方造成不利影響;開挖時,施工人員應做好標高測量工作,避免盲目開挖出現超挖情況;留置同養(yǎng)試塊、標養(yǎng)試塊,經監(jiān)管部門嚴格監(jiān)督,按規(guī)程要求進行養(yǎng)護;依據施工圖紙下料,尤其是對鋼材尺寸規(guī)范控制;綁扎前做好清潔工作,確定無雜物、無灰塵、土塊等,彈線(模板水平標高);清潔鋼筋;模板接縫處理,選擇質量佳、韌性好的材料,不易受潮變形、腐朽等;澆筑時間、速度、頻率等控制;使用振搗器排出空氣;有序拔出振搗棒;延續(xù)每層振搗時間,避免出現沉落問題[4]。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學應用了注漿地基法,使得邊坡的穩(wěn)定性得以增強。注漿地基法屬于一種施工作業(yè)比較簡單的地基加固方式,通過一種壓力作用高效融合水泥漿料及軟土地基,以提升地基結構質量,是此種方式的基本原理。在使用此種方式時,需特別注意的是,在注漿之前,必須嚴格把控水泥漿料的配比,同時精準把控注漿的壓力,唯有如此才可以實現融合的最佳狀態(tài),才可以有效剔除軟土層中的水分,進而增強地基的穩(wěn)固性,全面保障最終建筑物的質量。
強夯法主要適用于飽和度的粉土、黏性土及填土地基,較深層濕陷性黃土地基,具有施工速度快、處理深度大、質量易控制、造價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等優(yōu)勢,適合進行局部或大面積場地施工。其具體施工步驟如下:①做好前期調研工作,確保工作場地范圍內無地下構筑物,測量、標出場地中第一遍夯點位置,誤差控制在20cm 以內。②準備好起重機,夯錘對準夯點位置,當夯錘達到預期高度時,使其自由脫鉤,并測量錘頂高程。③確保每個夯點夯夠6 擊,直至完成第一遍夯擊后,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測量場地高程。④按照規(guī)定間隔時間,完成余下三次夯擊。⑤完成夯擊后在基底地面鋪設一層厚度為0.20m 的灰土,并在灰土上鋪設一層防滲復合土工模。⑥做好邊坡加固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強夯法進行施工時,要依據施工進度科學劃分施工區(qū)域,確保各區(qū)域之間不留縫隙,且搭接寬度保持在1m 以上,避免出現漏錘的情況;施工時噪聲巨大,要避免在鬧市區(qū)施工;冬季施工時,提前做好凍土層清理工作;倘若遇到雨季,做好排水工程,挖好排水溝,避免雨水進入施工現場;當原地面含水量較大時,要提前鋪設10~20cm 厚的碎石。
使用換填地基處理技術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應該確保換填材料的性能能夠達到建筑施工的標準。它主要是依靠改變土質從而提升地基的強度和承載力,從而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性能。作為一種基礎的地基處理技術,換填地基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尤為廣泛。在制定地基換填方案之前,設計組應該實地考察,對施工地的土壤、土質等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并根據得出的報告選擇符合施工場地要求的選填方案。在正式進行選填工作時,一定要確保選填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在選填現場對選填材料進行取樣,并送往相關單位進行檢驗,確保選填材料具有符合施工要求的力學性能,保證建筑整體的質量。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首先要將那些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土質挖出,然后將換填的材料填充進去,通常使用沙石或者碎石等力學性能穩(wěn)定的物質,最后要對填充進去的土質材料進行壓實,接著運用灌沙法對它的壓實度進行實驗,確保換填的材料土質層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可以說換填地基從根源上改變并降低了軟土地基對于建筑結構的不良影響,但它的成本較高,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換填技術時,一定要選擇綜合分析各種材料和價格,選擇性價比高的換填材料,這樣既控制了施工的成本,而且也提升了建筑的整體質量。
預應力管樁處理法主要是通過采用預應力的管樁,并將其放置在軟土地基中。但是在進行具體的施工之前,要由專業(yè)的人員來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勘察,通過施工現場軟土地基的整體力學性能以及受力狀況來確定預埋管樁的位置,從而全面提升軟土地基的承載力。在進行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特別是進行管樁預埋的過程必須要有專業(yè)的人員在場指揮,施工團隊必須指派專業(yè)的技術人員來分析施工現場周圍的環(huán)境狀況,加強對于施工現場軟土地基實際狀況的了解,充分發(fā)揮預應力混凝土樁的作用,同時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特別要注重施工過程的安全,確保后續(xù)施工能順利進行。
通常情況下,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施工工作時,會習慣性的使用堆載預壓法處理軟土地基。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相關技術人員需依據施工現場實情,對科學的措施進行使用。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相關人員還需對蠕變性等性質進行全面考量,因為其會嚴重影響到軟土地基,因此會影響到建筑物,嚴重時還會讓安全風險逐漸增多。針對此種情況,使用上述方式不但能預壓處理軟土地基,而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擴大沉降的空間,進而對土壤緊密度進行不斷增強,保障土壤緊密度與實際施工要求相一致。除此之外,使用該種方式能夠保障縱向及橫向的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工作順利實施。在實際施工期間,縱向管道工程施工是十分常見的,堆載預壓法能高效規(guī)避土體產生過度壓縮,也能保障土質的均勻性和飽和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堆載預壓法可以高效處理軟土地基,與此同時,還要加固松軟地基,需對袋裝砂井以及塑料排水板進行使用,除此之外還需將防滲膜防止在砂結構中,這樣不但能保障良好的土壤間隙,還能保障加固軟土地基的質量。但更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種方式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相應的成本較高,比較復雜。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例如可以延長建筑物的使用時間。
排水固結技術主要應用在含水量較高的軟土地基中,從而合理控制形變并縮小孔隙,確保地基結構的穩(wěn)定性。在排水固結技術應用時,可能會涉及真空預壓法、堆載預壓法和砂井法等技術的使用。首先,砂井法在應用時,工作人員會把砂土填充到既有的地基結構中,確保砂井排水通道的流暢性,從而合理控制軟土地基的含水量。砂井法應用較為便捷且排水效果較好,在實際的地基控制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次,堆載預壓法能夠以提供外部壓力的方式對軟土地基進行預壓處理,從而達到良好的預壓處理效果。工作人員在進行施工之前,可以暫時性堆載建筑施工角料和剩余材料,給軟土地基施加荷載。隨著時間的延長,軟土地基就會在荷載的作用下沉淀。軟土地基處理完成后,工作人員可以去除堆載結構,為后續(xù)施工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與此同時,真空預壓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隔絕填充的砂層軟土地基,通過產生隔絕層的方式來合理處理地基內部存在的水分,從而提升排水固結的效果。
在正式開展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準備工作,特別是現場檢查,對現場土壤特性加以準確掌握,借助有關設備收集有效、準確的數據信息,按照收集的信息科學制定施工計劃。若出現計劃方案和實際情況存在出入情況,需要第一時間對不恰當部分進行調整和糾正,優(yōu)化計劃方案。實際施工中應當遵守有關要求與標準,監(jiān)測單位應當開展有效的監(jiān)測工作,對施工工作加以規(guī)范。研究人員需要對地質勘查結果進行跟蹤,根據數據明確軟土處理措施。因此,在實際施工中應當按照項目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按照項目具體情況對施工計劃進行調整優(yōu)化。
地基土的濕陷性是指土體受到水分浸潤后在一定壓力下土體結構改變,造成地基土下沉的能力。一般黃土地基會產生這種現象,因為黃土中存在的可溶鹽的膠結物遇水可以溶化,溶化后的土體內部骨架強度降低,土體孔隙變大,部分土顆粒進入孔隙中,使得地基塌陷。因此,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地基土的濕陷性,會大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難度,在后期使用過程中也會有巨大的安全問題,影響用戶的人身安全。地基土的膨脹性是指土體內的蒙脫石或伊力土等膨脹土在土體內部含水量增加時土體液化,導致地基不穩(wěn),影響建筑工程的穩(wěn)定性。因為膨脹土既具有膨脹性又具有收縮性,所以無論這類土體在地基中是處于較干的狀態(tài)還是潮濕的狀態(tài)都會對地基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施工團隊需要在施工之前對土體進行勘測,確定土體內部膨脹土的特性及變化條件,預估其可能發(fā)生的變形,并采用相應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對其進行處理。
總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該特別注意對軟土地基的處理,確保其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符合建筑施工標準,從而保證施工安全。在選用軟土施工技術時,應該實地考察施工現場的情況,選擇適宜的處理方案,施工單位在進行軟土地基改造時應該提供處理軟土地基的專業(yè)人才,讓其在施工中能夠起到指揮和引導作用,從而確保施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施工單位在軟土地基處理過程中應該發(fā)揮監(jiān)管作用,并且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詳細且完整的監(jiān)管方案,將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從而有效降低施工中容易產生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