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涵
步入初三,學業(yè)壓力總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是外公的奮斗精神改變了我頹然度日的態(tài)度。
外公年輕時是一位教師,但因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生下舅舅,被迫“衣錦還鄉(xiāng)”做了農民。即使不能一心一意地從事自己熱衷的詩詞創(chuàng)作,外公也不甘于淪為“田野村夫”,此后,他便往返于未酬的文學壯志與田間耕耘中。
在田里,外公是一個勤勞質樸的勞模,鋤頭、鐮刀是他征服土地的法寶。他種下的瓜果,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一天傍晚,我同外公一起到菜園除草,只見他手起刀落,干脆利索地割去雜草,農具霎時變成了“屠龍刀”,雜草、害蟲片甲不留。割下的雜草整齊地堆放在一旁,正如他一絲不茍的性格。外公一起一伏的背脊被夕陽鍍上了一層金邊,望著熠熠生輝的不懈勞作著的外公,我不禁心生敬佩!
在書房,外公是一個叱咤文字間的大師,一支筆便是他征服文字的武器。他寫出的文章,字字珠璣,句句錦繡。夜里,書房里的外公戴著老花鏡,手握一只銹跡斑斑卻干凈錚亮的老式鋼筆,由內而外的儒雅氣質與田間的矯捷干練截然不同。此時的外公正在他自己的“詩詞世界”里肆意馳騁呢!我問外公:“為什么年老了還要堅持寫詩?”他會心一笑,徐徐開口:“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年輕時沒能成為作家協(xié)會的會員,如今更要持之以恒地奮斗,朝著夢想的頂峰攀登。人生能有幾回搏,今日不拼更待何時!”望著一直勤奮寫作的外公,我陷入了沉思。
年邁的老人尚且都能克服艱難險阻,勇敢面對年老體衰、旁人不解的目光,為鴻鵠之志拼搏奮斗,我還有什么理由抱怨學習累?
人生能有幾回搏,今日不拼更待何時?在塵世中行走,我們會遇到諸多挑戰(zhàn)。面對困難,我們不能懦弱地蜷縮進陰暗的角落,那樣只會讓自己成為可恥的逃兵。我們應當昂首挺胸,朝著光明無限的山頂奮力攀登。
‖湖南省長沙市北雅中學
‖指導教師:鄒艷玲9437647D-18AC-4CFC-9AA8-2FB53248C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