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軍
(甘肅省地圖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加快生態(tài)文明建設、加強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等重大舉措,本著“聚焦服務,按需測量,數據共享”的原則,甘肅省自然資源廳調整基礎地理信息生產結構,整合生產能力,在甘肅省地圖院建立了信息化航測生產“示范基地”,開展了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建設——推進三個一體化生產模式。但在質量控制方面[1],基礎地理信息產品一直采用傳統檢查方式,而基于新標準GB/T 18316—2008《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2]的質量指標體系一直未建立,成果檢查工序的標準化難以實現,DLG產品的質量評價不夠準確客觀。為解決上述瓶頸,本文結合甘肅省地圖院建立的《基于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及新標準的4D產品質量指標體系研究與建立》[3]形成的成果,在甘肅隴南測區(qū)1∶10000基礎測繪DLG產品質量檢查中的運用,通過生產案例,分析總結數據檢查的經驗和不足,為以后體系的進一步開發(fā)完善提供參考依據,為測繪產品質量提供保障。
依據GB/T 18316—2008《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和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4],按照質量元素和質量子元素編寫4D產品質量指標分類與編碼,見表1,目的是對問題歸類有統一標準。
表1 質量元素和質量子元素
根據質量指標體系和甘肅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生產與建庫1∶5000、1∶10000 DLG要素分類、分層與編碼規(guī)定(2008版)[5]并結合實際生產作業(yè)的需要,確定檢查項和檢查內容,見表2,編制質量檢查方案(DLG質檢方案.sch),便于兩級質量控制及檢查記錄的統一。
表2 檢查項及檢查內容(節(jié)選)
開發(fā)平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0。
編寫語言:C#。
DLG質量評定軟件計算方法:
第一步:計算各個檢查項的錯誤個數。
第二步:根據檢查項的錯誤個數,依據GB/T 18316—2008《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和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等規(guī)范,采用國家規(guī)定算法來計算質量子元素,見表3。
表3 GB/T 18316—2008《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規(guī)定算法
第三步:取得質量子元素最小分值作為該質量元素的值。
第四步:各個質量元素加權求的單位圖幅的分值。
第五步:根據單位圖幅的分值得出單位質量評定等級。
目前DLG數據檢查采用軟件檢查和人機互查相結合的辦法。
軟件檢查特點是對數據結構、空間坐標、拓撲關系、數據冗余、要素的幾何、屬性接邊等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對各種資料的對照以及圖面表達、地物關系是否合理等軟件檢查還不能實現。
人機互查是在Geoway EDIT軟件平臺上加DLG質檢方案.sch,依據CH/T 1015.1—2007《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生產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數字線劃圖(DLG)》[6]和GB/T 20257.2—2006《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圖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圖圖式》[7],人機交互進行各種資料的對照、圖面表達、地物關系及軟件自動檢查出的等問題人工排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在DLG檢查層中根據質量元素的不同進行標注,并填寫相應的屬性信息。
DLG質量評定:首先整理DLG質檢方案下檢查出的檢查記錄,導出MDB格式,然后在DLG質量評定軟件中批量輸入檢查記錄,計算后獲得批量評定統計結果(DLG成果質量評定統計表)和單幅質量評定情況,見表4。
表4 單幅DLG質量評定算法
甘肅隴南測區(qū)1:10000 208幅圖應用,整理檢查記錄導出MDB,運行軟件。
通過運用4D產品質量評定軟件,對208幅圖進行了質量評定,用時約666 s,同時得出了單幅質量評定情況和批量質量評定統計情況,傳統方法和基于信息化測繪生產體系建立的質量評定方法對比見表5。
表5 傳統方法與DLG質量評定軟件對比表
通過應用:對208幅相同數量的DLG成果進行質量評定,傳統檢查評定所用時間(約9 h),DLG質量評定軟件所用時間(約666 s)。傳統的檢查評定需要人工統計整理要素總數、每一個檢查項的錯誤個數、存在人為錯誤的因素;DLG質量評定軟件則實現了自動化提取,信息量大、直觀準確。
(1)便于兩級質量控制及檢查記錄的統一,院級檢查人員隨時可查看部門級檢查情況,有利于產品生產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質量跟蹤,有效地避免檢查內容的遺漏。
(2)通過4D產品質量指標分類與編碼的制定,實現了問題歸類的準確性,如:同是“半依比例尺公路橋與道路不共線”,以往有人可能會按“拓撲關系”記錯,有人可能會按“表征質量”記錯。現在通過4D產品質量指標分類與編碼規(guī)定,避免同樣問題而質量子元素歸類不同,從而影響質量評定結果不一致的現象。
(3)通過Geoway下DLG質檢方案的制定,檢查人員對問題歸類有了統一的標準,實現檢查記錄無紙化,完善了信息化系統的質量庫,保證了質量評定的公平、公正性,同時也便于質量問題的快速追溯。
(4)檢查記錄的電子化,問題描述清楚易辨,定位準確,有效地提高了作業(yè)員的修改速度。
(1)DLG質量評定軟件讀取的是MDB數據格式,輸入之前必須把檢查記錄轉為MDB格式,建議在以后軟件改進過程中,將程序完善為自動讀取Geoway或其他更多格式的檢查記錄。
(2)在特殊項目中,根據需要能夠將電子檢查記錄快速輸出為紙質檢查記錄。
(3)建議在批量DLG成果質量評定統計表中能夠增加“作業(yè)員”及“檢查員”項,便于后期質量跟蹤。
經實際測試比較分析,通過4D產品質量指標分類與編碼的制定,在Geoway軟件下加DLG質檢方案檢查,實現了檢查記錄的無紙化,對問題歸類的準確化,完善了信息化系統的質量庫。對相同數量圖幅進行DLG成果質量評定,傳統檢查的質量評定相對比較繁瑣,需要根據質量元素及質量子元素,對檢查圖幅的檢查記錄進行要素總數和每個檢查項的逐項統計,再經人工輸入得到單幅圖質量評定結果,最后對任務區(qū)評定結果進行統計整理,得出優(yōu)良率。而用DLG質量評定軟件對質量評定,操作簡單,速度快,效率高,并且客觀準確,大大減少了因檢查人員的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輸出的DLG成果質量評定統計表內容全,清晰明了。這大大提高了DLG數據二檢的效率,減輕了二檢的勞動強度,且評定得到的結果更加公平公正,為甘肅省地圖院內部的質量獎罰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為后期《檢查報告》的編寫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