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帥 曲愷晨
在青島,有一種近似于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美,叫做青山漁村。
青山村是嶗山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座漁村,距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這里的房屋臨海依山而建,青山之下紅瓦粉墻的樓房和茅草石屋次第呼應(yīng),從遠處望去一抹抹艷麗的紅色彰顯著這座古老漁村的無限生機。村中約有千戶人家,當?shù)卮迕翊驖O、種茶,保持著接近原生態(tài)的生活。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些陶淵明用來描寫桃花源的句子,用來形容青山漁村卻也恰逢其妙。漫步在青山村,只見村中樹木交錯、藤蔓纏繞,房院內(nèi)外青竹幽幽、紅花絢爛。五月的風(fēng),從小山坡上的梯田處吹過,吹來陣陣茶香,原來那層巒疊嶂間栽種滿了一望無際的茶樹,使人尋著茶香便可識路。倘若古代的文人墨客生在現(xiàn)代,這里無疑是一個隱居作詩的好去處。
古人有“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之言,又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之句,青山漁村作為一個山與海完美相融的地方,處處顯現(xiàn)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青山、梯田、茶園、村落、漁港、海灣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壯麗的山、海、天畫卷,美得恍如隔世。青山灣臨海坡陡水深,海浪永不停歇地拍打著斑駁的礁石。登山觀海,只見海上的漁船來往穿梭,鷗鳥嬉戲追逐。站在高處遠眺,嶗山頭半島蜿蜒入海,太清宮白云繚繞,云霧在奇峰怪石間變幻。俯瞰碧波蕩漾的青山灣和掩映綠樹中的青山村,恍若進入“山海仙境”。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寫“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大抵就是這般景象。
《嶗山道士》本是蒲松齡小說集《聊齋志異》中的故事,該故事后來于1981年改編成木偶劇動畫片,被全國觀眾所了解,成為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嶗山也因此成為國內(nèi)聞名的道教文化傳播地之一。在距青山漁村不到3公里處便是嶗山太清宮,太清宮白云繚繞,云霧在奇峰怪石間變幻。數(shù)百年來村民與道觀之中的道士相鄰而居,二者之間仿佛早已融為一體,使得這個青山漁村冥冥之中也沾染了絲絲仙氣一般。每年9月,是當?shù)刈罡伤?、舒適的時候,空氣通透、純凈。此時的青山漁村會一改往日朦朧狀,呈現(xiàn)清晰、鮮亮的視覺效果。也只有在這個季節(jié),人們才能最直觀的一睹嶗山仙村的真面目。
青山村域內(nèi)還有試金石灣,位于嶗山頭北側(cè)的曬線石和三畝頂之間,面積約為0.75平方公里,可停泊漁船。灣內(nèi)巖石色黑質(zhì)硬,據(jù)說試金能辨真假,俗稱“試金石”,灣由此得名。海灘面積并不算大,卻呈現(xiàn)出罕見的月牙形。海灘上分布著大小相對均勻的鵝卵石,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光滑明亮。在海灘邊踏浪,聆聽海水拍打鵝卵石的聲音,仿佛置身于格林童話的世界。
來到青山村是可以真正吃到山珍海味的。不僅每家農(nóng)家宴里都有地道的嶗山菜,甚至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七集《生》中也提到過青山村:“漁民的勞作將進入尾聲,伏季休漁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收獲,最肥美的物產(chǎn)就是鲅魚,一入冬,青山村就會變成甜曬魚的世界。甜曬魚并不是放糖不放鹽,而是不做調(diào)味自然風(fēng)干,五天之后,這種半脫水的食材,也會被包裹進餃子里?!辈恢固饡耵~,小雞燉嶗山蘑菇、清蒸嶗山曬鲅魚、大鍋燉海捕魚、嶗山拳頭菜炒肉、炸嶗山參等等,來到青山村不吃一頓實在是一場損失。
青山漁村的居民數(shù)百年來耕海牧漁,如今以打魚、種茶、養(yǎng)海鮮居多,古老的漁村三面環(huán)海,寧靜悠閑。喜歡釣魚的朋友來到青山村一定不能錯過漁船垂釣,租一條漁船,到海上垂釣捕魚定會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