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原喜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教育研究培訓院)
1.結合語境理解“戰(zhàn)役、戰(zhàn)斗”等詞的區(qū)別,讀準“雹、膛”等生字。
2.借助思維導圖梳理課文內容,聚焦人物語言、動作,在自主批注、同伴分享中感受黃繼光的英勇品質;借助動作流程圖展開討論,提升閱讀力。
3.運用名片支架,鏈接《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祖國,我終于回來了》,進一步體會不同英雄的形象,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一)單元回顧,揭示課題
1.內容回顧:出示第六單元《囊螢夜讀》《鐵杵成針》兩個故事,請學生說說這些故事中主人公的品質;出示《“諾曼底號”遇難記》,請學生說說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船長。
2.學法回顧: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我們知道了兩把感受人物品質的“金鑰匙”——抓人物的語言和動作。
(二)揭示課題,了解背景
今天我們繼續(xù)運用這兩把“金鑰匙”來認識一位英雄——黃繼光。在學習課文之前,讓我們先走進一段歷史。
1.出示課文第1、2 自然段。
(1)教學“戰(zhàn)役”和“戰(zhàn)斗”:(結合語境理解“戰(zhàn)斗”與“戰(zhàn)役”的區(qū)別)占領597.9 高地是上甘嶺戰(zhàn)役中的一次戰(zhàn)斗。戰(zhàn)役范圍大,是一系列戰(zhàn)斗的總稱;戰(zhàn)斗是達成戰(zhàn)役的基本手段。
(2)了解“陣地戰(zhàn)”和“597.9 高地”的意思:“597.9高地”是上甘嶺的兩個高地之一,筑有以坑道為骨干的防御陣地;像這樣為爭奪一個陣地而進行的戰(zhàn)斗,就叫陣地戰(zhàn)。
2.鏈接資料:微課介紹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背景和上甘嶺戰(zhàn)役的情況。
(三)聯(lián)結提示,布置任務
出示學習任務:請學生默讀略讀提示,布置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聯(lián)結第六單元的《文言文兩則》和本單元的《“諾曼底號”遇難記》的內容,激活學生原有的學習經(jīng)驗,為本課略讀課文奠定了學習基礎,也為語文要素轉化為學習方法提供了路徑,讓學習過的材料形成了有關聯(lián)的整體?!?/p>
(一)借助導圖,梳理結構
在奪取597.9 高地的戰(zhàn)斗中,黃繼光都做了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1.學生獨立閱讀,梳理事件。
2.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導圖的特點)
(1)文章結構:從接到命令到占領高地,是事情發(fā)展的過程。
(2)重點聚焦:魚骨圖下方是黃繼光請戰(zhàn)的過程;魚骨圖上方是黃繼光具體的言行。整張魚骨圖聚焦了黃繼光的請戰(zhàn)過程,是課文的重點部分。
3.集體完成:根據(jù)導圖特點,分兩步完成導圖。
(1)聚焦戰(zhàn)斗過程:5、6 自然段堅決請戰(zhàn),7、8、9、10 自然段頑強戰(zhàn)斗,11 自然段光榮犧牲。
(2)關注黃繼光的言行:從接受任務到用胸膛堵住槍口,關注言行,提煉要點。
4.概說內容:請學生聯(lián)結上甘嶺戰(zhàn)役,加上時間地點,結合導圖說課文內容。
(二)聚焦言行,品讀批注
課文就是講了這樣一件驚心動魄的事,但要完成課前的兩個任務,我們還要走進文字細細品讀,感受黃繼光的的英雄氣概。
在學生充分默讀和交流的基礎上,聚焦以下句子:
1.聚焦“壯語”。出示語句:黃繼光憤怒地注視著敵人的火力點,他轉過身來堅定地對營參謀長說:“參謀長,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
(1)朗讀: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抓住提示語“堅定”,讀出鏗鏘有力的決心。
(2)鏈接:黃繼光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這番話的?
①鏈接1~4 自然段中的相關句子,用上如下的句式來說一說:
②鏈接資料,感受危急。
(3)再讀句子:鏈接課內外的資料,請學生說感受。再讀黃繼光簡短有力的語言,猜一猜黃繼光是怎么想的,思考讀出了一個怎樣的黃繼光。
(4)小結:在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中我們說言為心聲,讀到這里我們進一步明白了抓住人物的語言、聯(lián)系當時的環(huán)境,能更好地體會到人物的品質。
2.聚焦“壯舉”:除了語言,同學們也都關注到他的行為動作。先請匯報句子,然后集體出示句子。
(1)暢聊批注:請學生聚焦黃繼光的動作聊自己的感受。
(2)畫出圖示:如果給黃繼光的行進過程畫一張動作導圖,你們會怎么畫呢?學生嘗試畫出導圖,呈現(xiàn)如下。
①交流:你會被哪個動詞吸引?透過這個動詞,聯(lián)系當時的戰(zhàn)況,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②選擇:你覺得哪個動作最不可思議?聯(lián)系語境或者聯(lián)系實際來談一談。
③采訪:黃繼光,黃繼光,你停下腳步吧,這樣你會犧牲生命的。黃繼光,黃繼光,你瘋了,你怎么能用胸膛擋住槍口呢?
④定格:你們覺得留在人們心目中的畫面會是哪一幅?出示課文插圖,配樂朗讀黃繼光行為的句子。
(3)感悟品質:讀到這里,你們讀出黃繼光怎樣的英雄氣概?
(4)小結:黃繼光用自己語言和行動彰顯了英雄的價值,用堅定與頑強鑄造了中國的軍魂。而我們運用了抓語言和動作這兩把“鑰匙”,感受到了黃繼光的英雄氣概。
【設計意圖:借助作業(yè)單,布置任務。為完成任務,一鏈資料,感受情況危急;二鏈文本內容,將散落在文本各處描寫黃繼光的言行集中出示,形成整體,凸顯閱讀的張力;三鏈方法和經(jīng)驗,讓學生鏈接學習方法和生活經(jīng)驗,辨析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從而理解人物形象。這一過程,多方鏈接,實現(xiàn)了略讀課文以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為主的價值功能?!?/p>
(一)名片梳理,留存英雄
時代造就英雄,讓我們?yōu)辄S繼光設計一張英雄名片,永遠留存在我們的心里。
1.出示名片,集體交流,完成名片的填寫。
2.閱讀材料,制作名片:我們再來讀兩篇文章,小組合作試著給他們制作名片,然后介紹他們。
(1)出示文章《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和《祖國,我終于回來了》。默讀,想一想,邱少云和錢學森的哪些行為深深吸引了你?小組交流,然后完成他們的名片。
(2)對比名片,聊聊對英雄的認識:英雄不一定只在戰(zhàn)場上奮戰(zhàn),在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職奮戰(zhàn)的人也是英雄,他們用自己的言行彰顯了自己的高貴品質。
(二)小結延伸,布置作業(yè)
1.梳理小結:請同學們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布置作業(yè):為《“諾曼底號”遇難記》及第六單元《文言文二則》中的人物制作名片,在學習語文園地時交流。
【設計意圖:鏈接兩篇課外文章,形成類別化的閱讀圖式,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也檢測了學生是否將語文要素真正轉化為了閱讀能力。最后再次鏈接第六單元的《文言文兩則》和《“諾曼底號”遇難記》兩篇文章的內容,布置作業(yè),真正實現(xiàn)了由課內走向課外,形成了整體的閱讀教學路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