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天博,北京林業(yè)大學碩士畢業(yè),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詩詞達人”,河北衛(wèi)視《中華好詩詞》第三季六強,上海東方衛(wèi)視《詩書中華》四期擂主。
王維的詩清新脫俗,別有意境。我們耳熟能詳他詩作的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且善于運用動靜對比,比如這首——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注:王維所用“首句不入韻平起式”律與“下平十一尤”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山居秋暝》寫的是秋雨后山村的旖旎風光:一陣秋雨過后,山谷中顯得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讓人覺得格外涼爽。天已黃昏,皓月當空,月色灑落在青松之間;山泉清冽,水聲叮咚,于山石之上淙淙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順水蕩下輕舟。在詩人描寫了這一組秋景之后,最后感嘆道: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就足以令人流連忘返。
很多人讀了王維的詩后會感到與世無爭的平和與寧靜,但仔細想想,他的詩少有直接的說教,大多是景物的描寫,讓讀者直接走入到一個場景中,用這個場景去帶動讀者的情緒,進一步表達作者的情感,這就是“借景抒情”。
好的“借景抒情”,需要用字精準,描繪到位,讀者很容易產(chǎn)生共鳴。
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看似簡單,但絕非易事,需要作者對景物有極度細致的觀察。比如“空山”“明月”“清泉”這些景物和“松間照”“石上流”“竹喧”“蓮動”動靜配合,才產(chǎn)生躍然紙上的畫面感,才讓讀者體悟到那一份空靈、寧靜與灑脫。
趣小嘻高級班小灶——
【知識卡片】
古人寫五言律詩有哪些講究?
1.每首八句;
2.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須對仗;
3.平仄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聯(lián)內(nèi)講對,兩聯(lián)間講粘;
4.只能押平聲韻,并且押韻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數(shù)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5.節(jié)奏形式是嚴格的兩個雙音步加一個單音步,并且單音步只能出現(xiàn)在句子的中間或者末尾,不能出現(xiàn)在開頭,兩個相鄰的雙音步的平仄必須相反。
【平水韻來由】
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劉淵而得名。平水韻依據(jù)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7個韻部(其書今佚)。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并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后來廣為流傳的平水韻。
【下平十一尤】(刪選)
秋流游頭愁樓遊舟州留休憂浮洲收幽求侯丘悠謀牛裘酬鉤鷗羞周由修投稠柔籌眸優(yōu)謳溝疇尤邱搜劉仇遒漚郵鳩油猶楸啾矛抽球喉偷猴篝貅牟疣酋鄒歐婁勾兜逑遛鰍饈泅瀏揉綢蹂丟揪琉螻摳餿惆俅瞅謅救赳妞
趣小嘻戰(zhàn)書
王維的韻用了【下平十一尤】中的“秋”“流”“舟”“留”。從我們刪選的一部分“下平十一尤”韻中選出四字,按平仄節(jié)奏作一首五言詩,要不要挑戰(zhàn)一下?8E377025-3B40-4E5A-AA43-F84F4BF464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