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記骨遇知己 烽火見真情
        —— 紀念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楊鐘健院士誕辰125周年

        2022-06-23 10:37:54于小波
        化石 2022年2期
        關鍵詞:祿豐楊老美爾

        于小波

        2022年6月1日是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院士(1897-1979)誕辰125周年紀念日。今年7月7日,又是“七七事變”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的85周年紀念日。本文通過楊鐘健院士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各國科學家書信交往的材料,回顧楊老在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取得的主要古生物學研究成果,然后簡述楊老和各國科學家在抗戰(zhàn)期間書信交往的情況,并順便介紹相關科學家的背景與研究領域。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楊鐘健院士。照片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楊老隨地質調查所先后從北京(當時稱北平)轉移到長沙、昆明和重慶北碚等地。在1938-1939年間,楊老和美籍地質古生物學家卞美年(1908-2002)等人在云南發(fā)現(xiàn)了著名的祿豐動物群。楊老對祿豐動物群中蜥腳類恐龍和似哺乳爬行動物的研究,引起各國學者極大的關注和興趣。在楊老生前保存的大批信件中,外國科學家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來信大約有30來封,其中大部分和祿豐動物群的研究有關。這些古生物學家在來信中對楊老發(fā)現(xiàn)祿豐動物群材料紛紛表示祝賀,同時表達了他們對中國抗戰(zhàn)的支持與同情。他們還給楊老寄來研究需要的參考材料并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建議。

        國難擔當 記骨拼搏

        1927年,楊鐘健院士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學位,成為第一個擁有古生物學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1928年,楊鐘健回到中國,代表地質調查所參加周口店“北京人”化石發(fā)掘的指揮工作。1929年,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究古脊椎動物化石和新生代地層的機構,是現(xiàn)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前身。協(xié)和醫(yī)學院解剖系系主任步達生(Davidson Black,1884-1934)任新生代研究室名譽主任,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1881-1955)任名譽顧問,楊鐘健院士任副主任。在1929年至1937年的近十年間,新生代研究室把工作范圍從周口店擴展到華北乃至全國的新生代地層和古生物學研究,楊老在古生物學界和地質學界的地位也隨之迅速提高。1936年1月,楊老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1937年2月,楊老再次當選為理事長,并獲得中國地質學會的最高獎章——葛利普獎章。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之前,國難危急日漸嚴重。原來總部在北平的地質調查所,把大部分人員、設備與圖書遷往南京,北平的留守人員組成地質調查所北平分所。自1936年起,楊老任北平分所的所長。他一面調整和補充北平分所的圖書館和陳列館,一面抓緊時間推動手中的研究項目。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1889-1971)兩次公開發(fā)表《告地質調查所同人書》。翁文灝提醒大家:科學的真理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萬不應托名科學而棄了國家”。他要求大家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為抗戰(zhàn)服務,將急需開發(fā)的礦產“從速詳確調查,編成圖說”。

        11月3日,在“七七事變”的3個月后,楊老和卞美年離開北平,經天津、香港奔赴長沙。當時南京已十分危急,地質調查所的大部分同事從北平和南京等地集中到長沙。1938年2月,中國地質學會在長沙舉行抗戰(zhàn)開始后的第一次年會。作為即將卸任的學會理事長,楊老作了題為《我們應有的努力和懺悔》的演說。他號召同仁們同心協(xié)力,發(fā)展中國的地質事業(yè)。他說:“這過去的一年中,真是我國空前時期。強鄰肆虐,陷我平津,陷我淞滬,陷我首都?!F(xiàn)在正是我中華男兒爭取國家人格,與子孫世世自由之重要關頭,不容一刻松懈?!闭潜е@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楊老在抗戰(zhàn)期間,不懼困苦地堅持進行野外發(fā)掘和室內的化石修理、研究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古生物學研究成果。

        在中國古動物館展出的許氏祿豐龍骨架。照片取自網(wǎng)絡

        在長沙的地質學會年會后,楊老和卞美年等人在湘江一帶作了小規(guī)模的化石采集,又對附近的紅色地層作了考察。6月27日,楊老和卞美年等人前往廣西南寧。他們取道越南,于7月9日到達昆明。楊老隨即擔任起地質調查所昆明辦事處主任的職務,展開對西南地區(qū)的地質和古生物化石的調查工作。

        昆明報紙就祿豐恐龍發(fā)現(xiàn)采訪楊鐘健的報道。剪報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地質調查所昆明辦事處一開始在昆明市內翠湖公園里的通志館辦公。后來,為了躲避空襲,辦事處又搬到昆明市北郊的瓦窯村,用一個舊關帝廟作為臨時工作地點。1938年,卞美年在云南祿豐發(fā)現(xiàn)了很多中生代的脊椎動物化石,成為后來舉世聞名的“祿豐動物群”工作的開端。1939年,楊老又和卞美年以及技工王存義等人到化石產地進一步考察發(fā)掘。不久,他們在祿豐縣沙灣東山坡挖掘出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后來被楊老定名為“許氏祿豐龍”(Lufengosaurus huenei)。許氏祿豐龍是侏羅紀早期的植食性恐龍,生活在大約2億年前。許氏祿豐龍是中國第一具裝架的恐龍化石,標本保存完整,裝架后栩栩如生,對研究恐龍早期進化具有重大的意義。1941年,楊老在《中國古生物志》發(fā)表《許氏祿豐龍》的專著——這是中國學者第一部研究恐龍的專著。

        祿豐動物群還包括一些類似三瘤齒獸的化石,其保存狀態(tài)遠比以前在南非、英國發(fā)現(xiàn)的同類標本完好。三瘤齒獸曾因具有類似哺乳動物的牙齒、顱骨和顱后骨骼的特征而被歸入哺乳動物,但后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三瘤齒獸缺少像哺乳動物一樣的上下頜關節(jié)。1940年,楊鐘健在《中國地質學會志》發(fā)表“云南祿豐中生代哺乳動物的初步報告”一文,描述了云南卞氏獸(Bienotherium yunnanense)和美小卞氏獸(Bienotherium elegans)兩個化石物種。卞氏獸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進化意義上,涉及到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之間的演化關系。祿豐動物群還具有重大的古動物地理學意義,為在亞洲和歐洲、非洲之間進行古動物區(qū)系對比和地層對比,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在發(fā)現(xiàn)祿豐恐龍后,楊老在昆明接受報紙采訪時說:“在國難期間,有此重要發(fā)見,可見中國科學的研究,雖在神圣抗戰(zhàn)中,并不松懈落伍,無形中把我國在學術上的國際地位增高了?!?/p>

        1939年11月,楊老在《科學》月刊發(fā)表“祿豐恐龍化石發(fā)現(xiàn)之經過及其意義”一文,向讀者介紹祿豐恐龍的意義。1939年秋,楊老辭去昆明辦事處主任的職務,任地質調查所脊椎古生物組主任,對外使用脊椎動物化石研究室的名義。1940年10月,楊老離開昆明到重慶,住進北碚的排坊灣一座破舊的“危樓”,繼續(xù)從事古脊椎動物化石的整理和研究工作。1944年4月,楊老以“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到北美、歐洲各國考察研究。楊老隨身帶去卞氏獸等化石標本,在紐約、加州和倫敦等地作進一步的修理和研究。

        1945年9月3日(北美9月2日),日本在投降條約上簽字。楊老在紐約目睹、分享了各界人士慶??箲?zhàn)勝利的喜悅。然后,楊老帶著卞氏獸等化石材料,前往英國等歐洲國家繼續(xù)考察、研究,于1946年2月返回中國。1947年,楊老在著名學術刊物《倫敦動物學會志》發(fā)表專著,進一步描述了卞氏獸不同種屬的材料,確定卞氏獸等是接近哺乳類的爬行動物。他在文章中感謝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等機構協(xié)助化石修理、繪圖等工作。他還特意感謝美國古生物學家辛普森(George Gaylord Simpson,1902-1984)、科爾伯特(Edwin H. Colbert,1905-2001)、甘頗(Charles L. Camp,1893-1975)、格雷戈里(William K. Gregory, 1876-1970)、羅美爾(Alfred Sherwood Romer,1894-1973)以及英國古生物學家沃森(又譯瓦特生; D. M. S. Watson,1886-1973)等人對研究過程的支持與幫助。

        烽火真情 得道多助

        在研究祿豐龍和卞氏獸等材料的過程中,楊老在昆明和重慶北碚期間,身邊缺少可用的參考書。他便將初步的鑒定結果函告各國知名的古生物學家,包括德國的許耐(Friedrich von Huene,1875-1969)和布羅里(Ferdinand Broili,1874-1946)、英國的沃森、南非的布魯姆(又譯步龍;Robert Broom,1866-1951)和美國的葛蘭階(Walter W. Granger,1872-1941)、辛普森等人。楊老保存的外國科學家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來信大約有30來封,其中包括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7封,南非古生物學家布魯姆和德國古生物學家許耐各5封,美國古生物學家甘頗和羅美爾各3封,美國古生物學家葛蘭階和錢耐(R. W.Chaney,1890-1971)各2封,德國古生物學家布羅里和美國古生物學家辛普森各1封。以下筆者按照各國科學家給楊老回信的大體順序,簡單回顧他們和楊老書信交往的情況,并順便介紹各自科學家的背景和研究領域。

        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照片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從楊老保存的科學家來信看,最早給楊老回信的是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作為新生代研究室顧問,德日進從1929年起,經常與楊老在野外和研究室內一道工作。他在中國期間,時常往返于法國、英國、北美、印度、緬甸、印尼等地。每當他和楊老不在一處時,他們便通過來往信件保持經常的聯(lián)系。楊老回憶說:“德日進學識豐富,又為人溫和,誠可師可友”。德日進在抗戰(zhàn)期間給楊老的信件,除了很多關于地層和古生物學的討論外,時常對楊老個人在工作和情感上表達誠摯的支持與關注。1938年6月,德日進剛剛從巴黎返回北平,即給在長沙的楊老寫信。德日進說:“我非常想念你。希望中國經歷的艱難時刻很快結束。我對你在南方的研究非常感興趣。你發(fā)現(xiàn)紅層屬于早新生代,這就讓一切問題變得更加明朗?!钡氯者M在信的最后說:“鼓起勇氣,我的老伙伴。有朝一日,這些困苦都將過去?!?939年3月,德日進又從巴黎寫信給楊老說:“你提到卞美年采回的化石實在令人振奮。我們對原始哺乳動物知道得太少了。我打算寫信給科爾伯特,請他和辛普森把他們所有關于這個問題的文獻寄給你?!蚁肽阊巯聲谝巴猓艺嫦M芎湍阍谝黄?。你在如此困難的環(huán)境之中,作著如此精彩可嘉的工作。沒有任何事情能更好地告訴世界,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國精神!”

        南非古生物學家布魯姆。照片取自網(wǎng)絡

        德日進出生于法國中央高地奧弗涅(Auvergne)地區(qū)。德日進的名字是“皮埃爾·泰亞爾·德·夏爾丹”(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其中“泰亞爾·德·夏爾丹”是表示貴族家系的復姓。德日進出生在一個天主教家庭,父母都是名門出身。他的父親是圖書館館員,母親是18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伏爾泰的孫侄女。德日進在一個天主教耶穌會主持的學校讀中學。1899年,德日進在18歲時成為耶穌會一員。1906-1908年,他被派到開羅一所耶穌會中學教物理。1909-1912年,他到英國接受神學訓練,并在1911年被授予神父圣職。1922年,德日進完成了博士論文,題目是“法國始新世早期哺乳動物及其所在地層”。盡管德日進具有地質學博士的頭銜,人們通常對他使用“德日進神父”(Père Teilhard)這一尊稱。1923年,德日進成為巴黎天主教學院的地質學教授。因為他曾在1920年寫過涉及“原罪”的文章,帶有進化論觀點,教宗后來決定革除他在巴黎天主教學院的教職,派他前來中國。1926年,德日進到達中國后,開始和桑志華(émile Licent; 1876-1952)神父合作,對水洞溝、薩拉烏蘇、泥河灣等地的古生物地層進行研究。從1929年開始,德日進基于先前在水洞溝等地的研究經驗,把周口店的動物群化石與當時中國其他地點的化石相比較,以期建立對中國乃至亞洲整個新生代地質的宏觀認識。德日進在從事地質古生物學研究之外,還著有不少神學和哲學方面的著作。

        第二個給楊老回信的是南非古生物學家布魯姆。楊老始終保存著布魯姆從1938年10月到1947年9月期間寄來的7封信,時間跨度持續(xù)將近10年。1938年10月,布魯姆給楊老寄來一系列三疊紀似哺乳爬行動物肯氏獸(Kannemeyeria)的照片。布魯姆在信中說:“對于中國眼下經歷的痛苦時刻,我們都深感不安,但是我確信日本將為攻擊中國而后悔。你們一定最終取得勝利?!彼诤髞淼男偶卸啻卧儐枟罾鲜欠裥枰玫剿娜魏挝恼?。

        布魯姆是在蘇格蘭出生的一位醫(yī)生兼古生物學家。在格拉斯哥大學讀本科時,布魯姆接觸到歐文、科普、馬什等人的著作,對比較解剖學發(fā)生了興趣。1889年,布魯姆在格拉斯哥大學獲得產科醫(yī)學學位,然后到澳大利亞和南非行醫(yī),同時以行醫(yī)的收入支持自己對哺乳動物起源的研究。1903年,布魯姆成為南非維多利亞學院的動物學和地質學系的教授。布魯姆一生描述過大約550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很多與二齒獸有關系。1910年,布魯姆發(fā)表了比較北美和南非二疊紀爬行動物的文章。1911年,他又發(fā)表似哺乳爬行動物尖齒獸頭骨結構的文章。布魯姆還多次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整理和研究南非卡魯?shù)貐^(qū)的化石。由于他在研究獸孔類化石和哺乳動物結構方面的成就,布魯姆于1920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34年,68歲的布魯姆到南非德蘭士瓦博物館(Transvaal Museum),成為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學部的主任。1936年,布魯姆和他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屬于6個個體的南方古猿材料。1947年,布魯姆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最為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此外,他還發(fā)現(xiàn)了腰帶骨、股骨和脊柱等材料,證實南方古猿可以直立行走。

        第三個給楊老回信的是德國圖賓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許耐。1938年11月,許耐寫信感謝楊老寄來的三疊紀異齒類文章,并在隨后的多封信件中為楊老研究祿豐龍化石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建議。許耐任圖賓根大學古生物與地質博物館的恐龍部館員,是德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和恐龍專家,其工作興趣包括南非卡魯動物群和整個岡瓦納動物群。許耐出生于德國圖賓根,但他卻是波羅的海地區(qū)日耳曼貴族家庭的直系后裔,其貴族家系可以追溯到15世紀。許耐曾在拉脫維亞和日內瓦度過少兒和青年時期。1897年,許耐到圖賓根大學攻讀地質和古生物學。1898年,23歲的許耐完成了腕足類化石的博士論文。隨后,許耐的研究興趣轉向爬行動物化石。1939年,許耐在給楊老的信中說,“發(fā)現(xiàn)和三瘤齒獸相關的化石,而且又是和蜥臀類恐龍在一起,非常令人感興趣?!睏罾显诘撠S龍研究和裝架過程中多次向許耐請教,相互磋商。許耐還把他自己已經絕版的一部著作寄來贈送楊老。1941年,楊老把祿豐龍的種名獻給許耐,命名為“許氏祿豐龍”。楊老始終保存著許耐的大批來信。1969年,許耐去世。楊老隨即賦詩一首“讀許耐小傳”,表達思念。詩中說:“文稿寄來情恒長,恐龍研究費思量。亦師亦友感人甚,看罷遺容涕淚滂?!?/p>

        1935年,德國古生物學家許耐(左一)在圖賓根大學指導產自巴西的二齒獸化石裝架工作。照片取自網(wǎng)絡

        1939年2月,美國古生物學家葛蘭階寫信祝賀楊老在云南發(fā)現(xiàn)和恐龍伴生的原始哺乳動物(后來歸入似哺乳爬行動物)。葛蘭階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后來獲得佛蒙特州米德爾伯里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的榮譽博士學位。葛蘭階年輕時對剝制動物皮革、制作標本感興趣。從17歲開始,他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當制作標本的工人。24歲時,葛蘭階參加紐約博物館在懷俄明州的野外工作,發(fā)現(xiàn)了一個著名的恐龍化石產地,逐步走上古生物學研究的道路。葛蘭階曾在美國西部、埃及、中國和蒙古等地采集化石。1921年,葛蘭階曾和安特生(J. G. Andersson,1874-1960)以及師丹斯基(O. Zdansky,1894-1988)一起參加周口店古人類化石的早期發(fā)掘。他曾多次作為首席古生物學家參加安得思(Roy Chapman Andrews,1884-1960)的中亞考察團,在蒙古等地采集化石,發(fā)現(xiàn)了伶盜龍、竊蛋龍、原角龍等標本。1930年夏天,葛蘭階曾和楊老一起參加中美考察團在蒙古的野外工作,他們之間一直保持著通信聯(lián)系。葛蘭階在1939年2月給楊老的信中說:“非常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并得知你發(fā)現(xiàn)恐龍和伴生哺乳類的驚人消息。我們滿懷興趣期待看到你的詳細描述?!辈恍遥鹛m階沒有機會看到1944年楊老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刊上發(fā)表的《中國三疊紀脊椎動物化石》一文。葛蘭階在給楊老寫信兩年多后,于1941年9月因心臟病在野外工作時去世。楊老在文章最后感謝卞美年,以及布羅里、布魯姆、葛蘭階、辛普森和許耐提供寶貴信息。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在葛蘭階去世后,曾把原來的“亞洲化石大廳”命名為“葛蘭階紀念大廳”。

        美國古生物學家葛蘭階。照片攝于1939年4月,距離葛蘭階給楊老寫信大約兩個月。照片取自網(wǎng)絡

        美國古生物學家甘頗在野外觀察二疊紀四足類化石。照片經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授權使用。版權歸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https://ucmp.berkeley.edu/)所有

        1939年2月,美國古生物學家甘頗也寫信給楊老說:“你提到和恐龍共生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更是讓人倍感興趣。在眼下的環(huán)境中,你能在中國新的地點繼續(xù)作出新的發(fā)現(xiàn),真是奇妙的事情?!备暑H出生于美國北達科他州,1915年獲得加州大學動物學本科學位。他曾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讀研究生,和格雷戈里一起研究肌肉和骨骼系統(tǒng),特別是犬頜獸的肌肉系統(tǒng)。甘頗的博士論文是在格雷戈里和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1857-1935)指導下完成的,研究內容是蜥蜴的分類。甘頗曾在亞利桑那州參加著名的肯氏獸類化石的發(fā)掘。他還研究過美國地質學家勞德巴克(G. D. Louderback,1874-1957)1915年在四川威遠采集的肉食類恐龍化石。1936年春,甘頗來華訪問,主要目的是觀察袁復禮(1893-1987)在1928年自新疆發(fā)現(xiàn)的水龍獸和二齒獸化石,并調查中生代地質。楊老與袁復禮陪同甘頗前往山西榆社、武鄉(xiāng)等地考察,沿途發(fā)現(xiàn)不少三疊紀化石地點。隨后,楊老又和甘頗去西安、成都等地考察。7月,楊老和甘頗在成都以南的榮縣西爪山發(fā)現(xiàn)侏羅紀中期的蜥腳類恐龍化石,后來被楊老命名為榮縣峨眉龍(Omeisaurus junghsiensis)。從1930年到1949年,甘頗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博物館館長和古生物系系主任。1945年,楊老在美國考察期間,曾到加州大學古生物博物館工作了幾個月,在卞氏獸材料的修理和繪圖上,得到甘頗提供的各種方便和幫助。

        德國地質古生物學家布羅里是楊老在慕尼黑大學攻讀古生物學的業(yè)師。1928年楊老離開德國回國后,布羅里對楊老的工作十分關心,不時來信進行學術討論。楊老在1936年“新疆加斯馬吐龍新材料”一文中,曾感謝布羅里和甘頗的批評與建議。楊老回憶說:“戰(zhàn)事發(fā)生,流落西南,他每次來信,加以鼓舞,對中國抗戰(zhàn),備極贊揚。那時中德關系,不絕如縷。而他對中國人的熱誠,并未隨政治之逆轉而改變?!?/p>

        布羅里早年在維爾茨堡(符茲堡)大學和慕尼黑大學讀書,受到齊特爾(Karl Zittel,1802-1871)的影響。1899年,布羅里以二疊紀引螈化石的論文研究獲得博士學位。1901年,布羅里曾到美國得克薩斯州與吉爾摩(Charles W.Gilmore,1874-1945)一起采集二疊紀紅層中的化石。后來他又研究了德國索倫霍芬石灰?guī)r中的翼手龍材料。1908年,布羅里成為慕尼黑大學的副教授,1919年成為巴伐利亞州地質歷史和古生物博物館的館長。1930年代,布羅里和施羅德(Joachim Schr?der,1891-1976)合作發(fā)表了28卷南非卡魯系的脊椎動物化石研究。1934年,布羅里又發(fā)表了犬頜獸頭骨研究的文章。布羅里一生不喜歡照相,很難找到他的照片。楊老回憶說:“尤憶我離德時,許多教授全賜以照片,獨他無有。我回國后,有一次寫信向他要,他回信說不久要照相了,照了一定要寄給你。但始終未見寄來?!?945-1946年間,楊老在歐洲時,由于二次大戰(zhàn)剛剛結束后的紛亂時局,無法到德國看望自己的恩師。在歐洲二次大戰(zhàn)結束之前,慕尼黑的很多建筑遭到戰(zhàn)爭破壞,其中包括布羅里投入終生心血的巴伐利亞州地質歷史和古生物博物館。布羅里曾給另外一位在瑞士的學生寫信,字里行間,全是淚痕。他在信中說:“一切都完了,一生心血,付之東流?!?946年4月,布羅里在孤獨與悲哀中離世。

        1939年6月布羅里給楊老的親筆信。信件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1939年6月,剛剛從委內瑞拉野外工作歸來的美國古生物學家辛普森給楊老回信說,“你發(fā)現(xiàn)的類似三瘤齒獸的頭骨,自然引起我特別的興趣,讓我倍感興奮?!毙疗丈€給楊老寄來有關三瘤齒獸的文獻目錄以及相關種屬的名單。辛普森在信的最后說:“請你確信,我們對你的科學工作抱有持久的興趣,對你們國家目前經歷的痛苦與磨難表示同情?!?/p>

        辛普森出生于芝加哥,是美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專門研究中生代哺乳動物、動物分類學和古生物地理學。辛普森在科羅拉多州大學讀本科時,開始對歷史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感興趣。他后來到耶魯大學繼續(xù)本科學習,攻讀古生物,于1923年畢業(yè)。辛普森隨后在耶魯大學跟勒爾(舊譯陸耳;Richard Swann Lull,1867-1957)讀研究生,研究、整理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1831-1899)多年前采集的化石材料。辛普森在1926年獲得博士學位,研究興趣集中在中生代哺乳動物。他隨后又到英國和歐洲各大博物館研究化石材料。1927年,辛普森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1944年,辛普森成為紐約博物館地質和古生物部主任。1959年,辛普森成為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教授。辛普森是現(xiàn)代綜合進化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進化的速度與模式》、《進化的含義》等書。1927年,楊老曾和在倫敦訪問的辛普森見過一面,當時他們兩人剛剛各自獲得慕尼黑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后來,在相隔50年后,楊老和辛普森于1978年在上海重逢?;仡櫷?,他們都感慨不已。

        1978年,美國古生物學家辛普森和楊老一起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照片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1937年,美國古生物學家錢耐和楊老在山東山旺一起野外工作。照片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1939年12月,美國古植物學家錢耐寫信祝賀楊老在云南驚人的化石發(fā)現(xiàn)。錢耐出生于伊利諾伊州,中學時代就熱衷觀察鳥類、收集鳥類標本。在芝加哥大學時,他的興趣轉向植物學和古植物學。1919年他獲得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博士,論文的內容是科羅拉多河谷伊戈爾溪流植物群的生態(tài)意義。錢耐曾于1925年參加安得思的中亞考察團,在蒙古等地采集標本。1931年,錢耐成為加州大學古生物系教授和古生物博物館的古植物研究館員。1933年,錢耐又到周口店參加了洞穴堆積中古植物種子的分析工作。1937年6月,“七七事變”之前,楊老和錢耐一起去山東臨朐觀察地質、采集化石。楊老把他1935年以來多次野外采集的山旺植物化石標本,交由錢耐和植物學家胡先骕(1894-1968)合作研究。在古植物學家中,錢耐首先使用化石植物葉子的形態(tài)特征推測地質時代的生態(tài)信息。1939年,錢耐成為美國古生物學會會長。1948年,錢耐最后一次來中國野外工作,到湖北、四川交界的偏遠山區(qū)考察研究剛剛發(fā)現(xiàn)的“活化石”水杉。錢耐熱衷收集中國古代陶器和玉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在美國積極參與為中國戰(zhàn)爭救援的集資籌款活動。

        從1941年到1969年間,美國古生物學家羅美爾和楊老長期保持書信往來。1940年,楊老被重慶大學聘請為特邀名譽教授,兼授古脊椎動物學一課。由于缺乏教材,楊老寫信向羅美爾索取他的新著。1941年1月,羅美爾給楊老回信,告訴他已經寄來《人與脊椎動物》一書,并請出版社直接給楊老寄出《脊椎動物古生物學》一書。羅美爾在信中寫道,“當前的戰(zhàn)爭對您開創(chuàng)的中國古生物學工作造成困擾,為我們這門科學帶來如此的災難,我深深為之嘆息?!?944年5月,楊老到達美國進行考察研究。羅美爾寫信說:“我對你的三疊紀哺乳動物非常感興趣,當然想親眼看到標本。我正在改寫我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一書,對于這些有疑問的類型所占的位置至為關心?!绷_美爾還請楊老在7月份到自己在麻省阿默斯特(Amherst)附近的鄉(xiāng)間別墅作客。

        羅美爾出生于紐約州。在麻?。R薩諸塞州)阿默斯特學院讀本科時,主修的是歷史和德國文學。但他當時選聽了一門講授進化和脊椎動物化石的課程,對這一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17年,羅美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到法國作戰(zhàn)。1919年回國后,羅美爾成為格雷戈里的研究生,于1921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的動物學博士學位。他的論文內容是原始爬行動物與似哺乳爬行動物的運動構造。1923年,羅美爾成為芝加哥大學地質和古生物系的副教授,為沃克古生物博物館(Walker Museum)增加了大批重要的古生代化石標本。羅美爾曾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加拿大、南非和歐洲采集化石標本,其中他在南非卡魯?shù)貐^(qū)工作了6個月之久。1933年,羅美爾出版《人與脊椎動物》一書。1934年,羅美爾成為哈佛大學的生物學教授。1946年,羅美爾成為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館長。羅美爾在研究和教學中綜合古生物、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強調動物形態(tài)與功能之間在進化上的關系以及動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羅美爾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一書,為脊椎動物的傳統(tǒng)分類奠定了基礎。1969年,羅美爾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國外會員。

        1944年,美國古生物學家羅美爾(左二)和家人邀請楊老(右二)到麻省阿默斯特附近的鄉(xiāng)間別墅作客。照片為楊鐘健院士生前保存

        縱觀各國科學家在抗戰(zhàn)期間給楊老的來信,筆者想起楊老的高足、中國著名第四紀地質學家、“黃土研究之父”劉東生院士(1917-2008)說過的一段話。劉東生院士在為楊新孝(1931-1998)先生所著《楊鐘健教授與美國科學家學術交流簡史》一書作序時說:很多外國科學家們和楊鐘健院士的書信中,有一種明顯而強烈的傾向性,其中“蘊藏著一種氛圍,即他們?yōu)闂铉娊『椭袊茖W家的品德的魅力所吸引”。在紀念楊鐘健院士誕辰125周年之際,筆者期待廣大讀者能從楊鐘健院士與各國科學家的書信中,感受到同樣的氛圍,藉以緬懷楊鐘健院士作為中國科學家的不朽魅力、緬懷他在80多年前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為中國古生物學發(fā)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猜你喜歡
        祿豐楊老美爾
        云南龍搶走紅蘑菇②
        荷蘭退休校長打造了一家“贗品”博物館,沒有真跡,但好評如潮
        籠中鳥
        百花園(2021年5期)2021-10-15 19:53:24
        鎮(zhèn)館之寶——祿豐龍
        奇妙博物館(2021年9期)2021-10-11 10:41:14
        遺忘與發(fā)現(xiàn)
        鑒寶大師
        鑒寶大師
        第一龍
        天天愛科學(2019年9期)2019-09-10 07:22:44
        百歲翁的“三氣”養(yǎng)生法
        祿豐土官鎮(zhèn)創(chuàng)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qū)的嘗試與實踐
        民族音樂(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0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日韩人妻另类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色多多|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1314| 中国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我不卡|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这里有精品可以观看| 太大太粗太爽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色| 最新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禽zozzo性伦交|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 97日日碰日日摸日日澡| 五十路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成年av动漫网站18禁|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精品黄色片在线观看| 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国产中文字幕|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 国产日b视频|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久久| 久久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色婷婷狠狠97成为人免费| 99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大片| 色yeye免费视频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