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勇,吳啟相,成 菲,楊增祥,韓圣賓,郭麗納
(開封市中醫(yī)院肺病科,河南 開封 47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為臨床常見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之一,其病情呈進行性發(fā)展,多伴進行性肺功能下降,若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為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常用藥物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肺功能,進而減少病情惡化,但其長期單用易產(chǎn)生耐藥性而導致臨床效果欠佳[2]。中醫(yī)認為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本虛標實之證,屬“肺脹”“喘證”“咳嗽”等范疇,肺、脾、腎虧虛為其致病之本,可致外邪及其他臟腑之邪氣乘虛襲肺腑,故治療應培補肺腎氣陰、制衡虛實[3]??却瘫就韬咸K子、丹參、六神曲、菟絲子、熟地黃、人參等,可發(fā)揮補腎固陽、益肺補氣、健脾化痰等功效[4]。本研究旨在進一步探究咳喘固本丸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對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療效、肺功能、血氣等的改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 例2018 年6 月-2020 年9 月于開封市中醫(yī)院肺病科就診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 例,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經(jīng)開封市中醫(yī)院醫(y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治療組,男16 例,女14 例;肺功能分級[5]:I級6 例,II級8 例,III級16 例;年齡45~80 歲,平均(64.68±3.19)歲;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1~5 次,平均(2.51±0.57)次。對照組,男15 例,女15 例;肺功能分級:I級6例,II級9 例,III級15 例;年齡46~79 歲,平均(64.61±3.14)歲;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1~5 次,平均(2.54±0.59)次。2 組性別、肺功能分級、年齡、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 納入標準 1)西醫(yī)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 年)》[6]中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標準,中醫(yī)辨證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yī)診療指南(2011版)》[7]中肺腎氣虛證相關標準者;2)肺功能分級I~III級者;3)年齡45~80 歲,病情穩(wěn)定,可接受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測者;4)既往無肺切除或肺移植術者等。
1.3 排除標準 1)晚期危重者;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或伴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3)過敏體質(zhì)或無法耐受本研究所用藥物者;4)伴心、肝、腎等其他臟器原發(fā)性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精神病者,無法配合治療者等。
1.4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霧劑(II)(注冊證號H20140457,瑞典,AstraZeneca AB,每支60 吸,每吸含布地奈德160 μg 和富馬酸福莫特羅4.5 μg)吸入治療,1 吸/次,每日2 次。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咳喘固本丸(含紫蘇子、淫羊藿、黃芪、丹參、山藥、六神曲、白術各18 g,菟絲子、熟地黃、浙貝母、葶藶子、白芥子、人參、黃精、玉竹各9 g,苦杏仁、蛤蚧、桃仁、茯苓、陳皮各6 g,共粉碎為細末,加工成水丸,烘干包裝后即得,9 g)口服治療,每次9 g,每日2 次。2 組均連續(xù)治療12 周。
1.5 觀察指標
1.5.1 臨床療效 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8]評估2 組治療12 周后的臨床療效。臨床控制:體征、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體征、臨床癥狀明顯改善,7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95%;有效:體征、臨床癥狀有好轉(zhuǎn),30%<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70%;無效:體征、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30%。其中,中醫(yī)證候包括咳痰、咳嗽、氣短、胸悶、啰音、咳痰難易評分等,均為0~3 分,得分越高,表示中醫(yī)證候越嚴重。
1.5.2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測試(CTA)[9]、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10]、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11]評估2組治療前、治療12 周后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其中,CTA 評分為0~40 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對患者的影響越嚴重;mMRC 評分為0~4 分,得分越高,表示呼吸越困難;SGRQ 評分為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狀況越差。
1.5.3 肺功能 以肺功能檢查儀(德國耶格Master Screen PFT System)檢測2 組治療前、治療12 周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通氣量(MVV),同時計算FEV1/FVC。
1.5.4 血氣指標 以全自動血氣分析儀(RAPIDLab 348EX 型,德國西門子)檢測2 組治療前、治療12 周后的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氧分壓(PaO2)。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2 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n =30)%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n =30)%
注:與對照組比較,# P <0.05
2.2 2 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 =30)分
表2 2 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 =30)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2.3 2 組肺功能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肺功能比較(,n =30)
表3 2 組肺功能比較(,n =3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2.4 2 組血氣指標比較 見表4。
表4 2 組血氣指標比較(,n =30)
表4 2 組血氣指標比較(,n =30)
注:與治療前比較,# P <0.05;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為氣道、肺實質(zhì)慢性炎癥及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多反復發(fā)作而遷延不愈,臨床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病情進展,阻止癥狀發(fā)展、疾病反復發(fā)作等[12]?,F(xiàn)階段,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發(fā)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確,臨床尚無相關規(guī)范性療法,常用藥物為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含布地奈德、富馬酸福莫特羅,前者為糖皮質(zhì)激素,有強力局部抗炎作用,還能改善氣道的高分泌狀態(tài),減輕氣道狹窄及重塑。后者為選擇性腎上腺素β2 受體激動劑,不僅可有效擴張支氣管,減少氣道阻力,還可增強布地奈德效果,進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單藥使用對部分患者臨床療效欠佳[13]。近年來,對于如何改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癥狀、生活質(zhì)量及減少急性加重是臨床研究重點。
祖國醫(yī)學認為,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屬本虛標實之證,以痰瘀互阻為標,肺脾腎虧虛為本,其病位首先在肺,可致痰濕內(nèi)生、肺失宣降,繼而影響脾腎,誘發(fā)肺、脾、腎三臟虧虛,本研究所選研究對象均為肺腎氣虛證,故治療應以補肺益腎、補虛瀉實為主[14]??却瘫就柚凶咸K子、白芥子入肺,可利氣豁痰通竅;淫羊藿辛甘,性溫而不燥,可補命門,益精氣,黃芪甘溫,歸肺脾經(jīng),為補中益氣要藥,可益氣升陽、固表止汗,二者可補肺氣、益腎陽;丹參、桃仁化痰、通肺絡;山藥、六神曲、白術健脾燥濕;菟絲子甘以補虛、辛以潤燥,發(fā)揮平補陰陽之效,與蛤蚧聯(lián)用可補肺氣、助腎陽、定喘咳;熟地黃、黃精、玉竹滋腎潤肺;浙貝母、葶藶子、苦杏仁瀉肺化痰平喘;人參大補元氣,為補肺要藥;茯苓、陳皮可滲濕、利水、健脾。諸藥合用使肺氣得補而能治節(jié),腎得溫煦而能作強,可使痰瘀去而肺氣調(diào)達,進而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療效[1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12 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CTA、mMRC、SGRQ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咳喘固本丸輔助治療可有效改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臨床療效及臨床癥狀。
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大多伴有肺部氧合、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低下等癥狀,進而影響血氣指標,而血氣指標變化與肺功能損害程度密切相關,血氣指標紊亂可進一步加重肺功能損害而促進病情進展。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12 周后,治療組FVC、FEV1、FEV1/FVC、MVV 及SaO2、PaO2均高于對照組,而PaCO2低于對照組,提示咳喘固本丸輔助治療可有效改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氣指標[16]?,F(xiàn)代藥理學研究[17-20]亦指出,黃芪含黃芪皂苷、黃芪多糖,有免疫增強、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熟地黃所含多糖亦可顯著興奮低下的免疫功能;蛤蚧含多種微量元素及游離氨基酸,可加強白細胞的移動性,使得肺、支氣管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得以增強,均可改善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道炎癥而控制病情進展,進而改善肺通氣功能。此外,桃仁含苦杏仁甙、丹參含丹參酮類化合物,二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微循環(huán),進而提高機體代謝及組織修復能力,有助于降低肺動脈壓、改善肺氣的通降,進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氣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