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文
那是1995年的秋天,我和哥哥把父親領(lǐng)到市里的醫(yī)院,反正錢也籌措得差不多了,可是父親暗淡的臉上,似乎在祈求他的兩個兒子放過他一次,說白了,無論我倆怎么解釋和勸說,他都不愿意上手術(shù)臺。
我們把拍過的片子和生物診斷報告拿給醫(yī)生看,醫(yī)生也說:“回家老爺子要吃啥,就滿足他吧……”醫(yī)生說的話很短,于我們卻是晴天霹靂,淚水在我和哥哥的眼眶里打轉(zhuǎn)轉(zhuǎn),我們不想讓父親看到一絲的悲傷。
對于肺癌晚期的父親來說,即使我們一直在隱瞞病情,冥冥之中父親已經(jīng)感到了在世的日子不多了,所以最后我們也就不再隱瞞下去。自打我記事起,父親就是一個豁達的人,也是一個處事不驚的人,他說:“人的生死輪回,跟四季更迭都是一個道理,誰也抗拒不了,既然抗拒不了,就得順其自然……后村你華叔,身上挨了一刀,沒幾個月還是沒了,錢也花光了,還欠著一屁股債,給后人增加了多大的負擔啊!這就是人財兩空……”父親說了N個他不愿做手術(shù)的理由,我們也認為父親說得有道理,可是我們總覺得不做手術(shù)就沒有盡到做兒子的孝心。
一天吃過早飯,我對父親說:“城里人實行火葬,我們農(nóng)村眼下還是實行土葬,趁著你老現(xiàn)在能走動,我看還是把你的‘小木屋’建了吧?”“小木屋”就是棺材,我以為父親會生氣呢,可是他很樂觀,一口一聲說好。那天我開著手扶拖拉機,把父親帶到街上的木材場,因為我那時也年輕,根本也不知道一口棺材需要多少木材,所以就把父親帶上了。父親是個莊稼把式,他張開雙臂就是尺子,很快他就選好了木材,而后我們裝車把木料拉到鋸木廠,又把圓圓的木材,鋸成一定厚度的板材,當然,這些過程都是父親算出尺寸,我們負責出力就可以的。
木材拉回家,那段時間我在村里做會計,工作上有些忙,當忙完了年底的結(jié)算時,小木屋的板材拉到家也有幾個月了,時間計算著父親和我們在一起日子的同時,也在風干著板材。我們在備受即將失去親人的痛苦煎熬,可是父親依然像沒有半點感覺一樣,催促我趕緊找木匠,他要親眼看著木匠們把他的“小木屋”做好。
農(nóng)村只要秋收秋種一過,那時人外出打工的還不多,所以找木匠也不是件難事。冬天太陽出來了,四五個木匠開始干活前,按照老規(guī)矩放了一掛長長的鞭炮,引火線還是父親用嘴里的煙頭點燃的,那天,他開心得像個孩子,我們卻跑到屋里偷偷地抹眼淚。我至今都沒想明白一個人對于死,會看得那么的平淡,平淡得如同一日三餐,平淡得像游子回到了故鄉(xiāng)的家里。木匠們在制作“小木屋”的過程中,沒少與父親溝通,他們對于父親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父親對木材的算計很準確,省去了木匠們很多麻煩。
“小木屋”做好后,父親執(zhí)意要陪木匠們喝一次酒,他要親自感謝一下木匠們。那天我們聽從醫(yī)生的建議,一切遂老爺子的心愿,吃喝我們都不去阻攔了,他依然樂得如同一個孩子,幾杯白酒下肚,臉也紅潤起來。
“小木屋”做好后放在外面,我開始征求父親的意見買什么顏色的漆,給“小木屋”油漆一下,父親說:“買桐油油一下就可以了,不要用油漆漆‘小木屋’,油漆會對后人的眼睛有傷害?!辈恢栏赣H的這一說法根源在哪里,我想可能是油漆對土壤有傷害吧,一個農(nóng)民最關(guān)心的恐怕就是土地了。
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小木屋”上了一層油光發(fā)亮的桐油,在冬日暖陽的照射下,燦爛著……
父親一輩子是個剛強的人,我不知道他的淚水是不是都流到了自己的肚子里,直到他走的時候,我也沒見到過他滴下一滴淚來……
父親在那個世界依然是個堅強的人。
責任編輯: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