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明
車出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城,蜿蜒上行,至檢槽鄉(xiāng),海拔已近3000米。等到水泥路換成彈石路,便進入了云龍?zhí)斐貒壹壸匀槐Wo區(qū)。在這里,有群年輕人通過巡護、科研、建設生態(tài)廊道等方式,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守護著這里的珍稀動植物資源。
巡山護林,要“巡”更要“護”
清晨,天還未亮,李施文便帶上望遠鏡、筆記本和干糧出發(fā)了——作為云龍?zhí)斐乇Wo區(qū)生態(tài)管護員,他要在滇金絲猴醒來前,趕到猴群頭天的夜宿地。
云龍?zhí)斐乇Wo區(qū)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滇金絲猴的重要棲息地之一。保護滇金絲猴,也就成了李施文最重要的工作?!暗峤鸾z猴警惕性高,一天下來可能遷移四五公里,我也得跟著跑?!崩钍┪恼f。一陣山風吹過,穿著加絨衣服的他,還是冷得直哆嗦。這些年來,在守護猴群的過程中,他也找到了不少樂趣。
工作時,每隔5分鐘,李施文便會記錄一次猴群進食、玩耍等生活習性?!爱斞沧o員,要‘巡’更要‘護’?!崩钍┪恼f,“巡”是為了摸清滇金絲猴的生境狀況、種群情況,為物種保護研究、政府決策提供依據(jù);而必要時,給遇險的滇金絲猴提供保護、救助也是巡護員的職責。
幾年前,云龍縣寶豐鄉(xiāng)莊坪村村民發(fā)現(xiàn)了一只受傷的猴。村民沒見過,連忙打電話給保護區(qū)管護局。通過村民的描述,李施文猜測很有可能是滇金絲猴,趕過去一看果然是。他給這只滇金絲猴上藥、喂食,一直到它身體恢復、回歸山林。
開展野外調查,發(fā)現(xiàn)更多種群分布
交錯的枝丫間,陽光一瀉而下,留下斑駁的光影——第一次見到原始森林時,當時25歲的王浩瀚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那是2013年下半年,還在讀研究生的王浩瀚隨科研團隊來云龍做野外調查。為調查靈長類動物在云龍的時空分布動態(tài)及其原因,他跑遍了云龍瀾滄江東岸的10個鄉(xiāng)鎮(zhèn)、240個村莊。有一天,灣嶺村一名村民的話,讓王浩瀚意外地聽到了滇金絲猴的消息。
他拿出亂序的靈長類動物照片讓村民指認,村民挑出來的果然是滇金絲猴。于是,王浩瀚以灣嶺村為中心回訪村民,在地圖上標記滇金絲猴的目擊地點,再結合滇金絲猴所需生境縮小范圍,于2013年10月開始和保護區(qū)滇金絲猴巡護員張志云上山尋找。經過多次艱難尋找,他們終于在2015年1月發(fā)現(xiàn)了滇金絲猴的活動蹤跡。
“在天池片區(qū)發(fā)現(xiàn)滇金絲猴,說明這兒的保護成效明顯,也將滇金絲猴分布區(qū)往南推移了近40公里!”王浩瀚說這話時,難掩興奮。
紅外相機監(jiān)測顯示,這群滇金絲猴可能不到20只?!霸讫?zhí)斐乇Wo區(qū)分為南北兩片區(qū),北面的龍馬山片區(qū)猴群分布較多。要更好實施對南片區(qū)(即天池片區(qū))猴群的保護,必須嘗試跟北片區(qū)打通生態(tài)廊道?!蓖鹾棋f,通過實現(xiàn)南北片區(qū)滇金絲猴種群基因交流,南片區(qū)的滇金絲猴種群才有望恢復活力。
在高原種樹,探索打通生態(tài)廊道
為了生態(tài)廊道建設,北片區(qū)的護林員趙定寶、南片區(qū)的楊瑞桃走到了一起。趙定寶說,自己的任務就是在南北片區(qū)間種樹,吸引北片區(qū)的滇金絲猴逐漸向南擴散。
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種樹,不少人都會覺得苦,趙定寶卻不覺得。2019年,負責種樹的趙定寶,遇到了來自南片區(qū)、參與植樹的當?shù)鼐用駰钊鹛摇?/p>
“這是冷杉,滇金絲猴喜歡在樹上棲息,但長得慢;那是華山松,別看前3年不怎么長,可3年后會迅速長高,十幾年就能成林?!狈N樹過程中,趙定寶成了半個專家,專業(yè)的講解,時不時搭把手,吸引了楊瑞桃的注意。2020年,兩人領證結婚。趙定寶說:“這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p>
由于缺水等原因,在海拔3000多米的陽坡種樹并不容易。盡管選擇的都是本地樹種,可是第二年一看,成活率還是很低。如今,他們有了經驗,每年雨季一來,趙定寶就上山搭建工棚,兩三百人花上半個月時間待在山上種樹?!胺N下樹,一定要把周圍的土踩實,這樣才能保水,提高樹的成活率;種完要圍上鐵絲網(wǎng),避免動物啃食?!本瓦@樣,楊瑞桃栽樹,趙定寶踩土,期盼著滇金絲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