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區(qū)位于江蘇省句容市342°方位,直距約20km,隸屬江蘇省句容市下蜀鎮(zhèn)亭子村。北距下蜀火車站12km,南側有亭子—鮑亭簡易公路通過,可經(jīng)湯山與寧(南京)杭(杭州)公路、寧滬高速公路相通,經(jīng)寶華鎮(zhèn)與312國道相連,交通較為便利。
礦區(qū)為低山地形,山勢南部、中部較平緩,北部則較陡傾。地表多為山坡雜草灌木,少量的旱地和農田,種有水稻、蔬菜與茶葉等。礦區(qū)及其周邊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供水、供電較為方便。
礦區(qū)氣候溫濕,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最大年降雨量1561mm,最小年降雨量576mm,平均1132mm。冬季多東北風,夏季多東南風,瞬時最大風速38.8m/s。歷年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14℃。
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于2004年10月取得西銀坑銅多金屬礦探礦權,證號3200000410053,勘查面積2.73km2,有效期2004年10月26日~2006年10月26日。2006年10月申報了延續(xù),證號3200000630080,勘查面積2.73km2,有效期2006年10月9日~2008年10月26日。2008年10月又申報了延續(xù),證號T32120081002016351,勘查面積2.73km2,有效期2008年10月17日~2010年10月26日,后又延續(xù)至2016年10月26日。此后未進行延續(xù),該探礦權滅失。
礦區(qū)位于寧鎮(zhèn)中段寶—巢—石復背斜核部及南翼,樺—亭復向斜北翼,地層總體南傾。
礦區(qū)大面積分布巖漿巖,沉積地層均呈大小不一的捕擄體出露,地層從泥盆系到第四系:
(1)志留系墳頭組(S2f):為黃綠色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夾薄層狀細粒石英砂巖,見于28線鉆孔2801中,以捕擄體形式分布。
(2)泥盆系五通組(D3w):灰白色、淺灰色、淡黃色厚層狀、塊狀石英砂巖及粗粒石英砂巖,其中夾有薄層石英砂巖及白色粘土頁巖,底部為一層石英質礫巖。零星出露于礦區(qū)北部高山之上。
(3)石炭系高麗山組(C1g):黃褐、黃綠色頁巖、雜色粉砂巖,頂部往往含鐵較高,呈“鐵帽”狀出現(xiàn)。
(4)石炭系黃龍—船山組(C2-3):底部為灰白色白云質灰?guī)r及粗晶灰?guī)r、白云巖,風化面具刀砍狀紋;中部為灰白色、微肉紅色厚層狀微晶灰?guī)r;上部為深灰、灰白色灰?guī)r,厚層狀,具球狀結構。隱伏于本區(qū)巖體下部,以銅礦化為主,具有巨大找礦前景。
(5)二疊系棲霞組(P1q):上部灰黑色、含燧石結核厚層灰?guī)r;下部為深灰色中厚層含瀝青質灰?guī)r,局部也含燧石結核。因受火成巖侵入的影響,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變質,有大理巖化、矽卡巖化。分布于礦區(qū)內呈零星的捕擄體狀,產(chǎn)狀215°∠75°。該組灰?guī)r為主要賦礦之圍巖。
(6)二疊系龍?zhí)督M(P2l):深灰色砂巖、砂質頁巖,下部為長石石英砂巖夾不純灰?guī)r,底部黃色砂巖,粉砂巖及煤層。鉆孔中所揭露巖石受巖漿巖影響形成角巖。分布于礦區(qū)中部、南部。
本區(qū)在印支期受近于南北方向的水平擠壓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的背斜及向斜構造。西銀坑礦區(qū)正位于寶華山的東南翼,背斜軸向近于東西向,軸部由志留系高家邊組及墳頭群地層組成,翼部地層向南傾斜,傾角50°~80°不等,饅頭山到西銀坑正處于背斜略向北突出的弧形彎曲部位。
區(qū)內斷裂構造比較發(fā)育,主要有縱向壓性斷裂和橫向張扭性斷裂。
縱向斷裂走向近東西向,隨褶皺而生成,長約8km,產(chǎn)于泥盆系五通組頂部和二疊系棲霞組灰?guī)r之間,斷層面向南陡傾,傾角80°~88°,局部向北傾。受地表巖漿巖大面積分布影響,該斷層在地表的跡象不明顯,但深部經(jīng)鉆探證實是存在的,表現(xiàn)為下盤五通組粉砂巖與上盤棲霞組燧石灰?guī)r捕擄體(大部分交代成矽卡巖)直接接觸,中間缺失了石炭系地層。該斷層為以后巖漿巖的侵入及礦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橫向斷裂,屬推測斷裂,走向北西向和北北東向,分布在西銀坑東部北巷村山溝和西部大崗之間,在地貌上表現(xiàn)為一大的沖溝,地層沿走向不同程度地被錯開呈不連續(xù)現(xiàn)象,一般是斷層東盤向北移。
本區(qū)巖漿活動十分強烈,呈大面積分布于饅頭山—大棚—西銀坑一線。本礦區(qū)內見一個小巖體—西銀坑巖體。其主巖為二長花崗斑巖。
肉眼觀察,斑晶:斜長石2mm~4mm,含量35%~40%;黑云母1mm~2mm,含量約5%;石英1mm±,含量1%~2%;角閃石2mm~4mm,含量約1%;基質灰色、微粒。
鏡下觀察,斑晶斜長石0.5mm~5mm,含量24%,環(huán)帶較發(fā)育,有時成聚斑晶;石英0.3mm~2mm,含量2%,受強烈熔蝕,有鉀化邊,被熔蝕成許多具有港灣狀的小粒;黑云母0.5mm~2mm,含量4%,弱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碳酸鹽化;角閃石0.5mm~2mm,含量2%,綠簾石化。基質呈微粒嵌晶結構,斑塊直徑0.2mm±。
西銀坑巖體的特征是:①斑晶較多且較小,最多可達50%,一般小于4mm;②基質色淺,一般為灰色,具顯微嵌晶結構;③黑云母多于角閃石;④與圍巖接觸時蝕變與礦化較明顯,常有矽卡巖化。
巖體化學成份:該巖體為安基山雜巖體的一部分,巖石化學成分屬正常類型。據(jù)陶奎榮(1977年)研究資料,里特曼指數(shù)2.23~2.87,鈣堿指數(shù)為57.5,屬鈣堿性巖系。微量元素以富集親銅元素為特點,巖體平均含銅量為48ppm。
另外,在西銀坑巖體中,花崗閃長斑巖、(石英)閃長斑巖和煌斑巖等巖脈較發(fā)育。
1號、2號、3號銅礦體產(chǎn)于石榴子石、透輝石矽卡巖的下盤。礦體靠近東西向逆斷層,其產(chǎn)狀隨巖漿巖與矽卡巖接觸產(chǎn)狀的變化而變化。礦體形態(tài)呈脈狀,脈石礦物主要為石榴子石。
1號礦體由5線、6線的CK51、ZK601、CK3、CK61控制。礦體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50°~60°。礦體走向延長約115m,傾向延深約200m,厚0.87m~7.31m,賦存標高-50m~-200m。Cu:0.51%~3.49%,平均品位1.25%。
2號礦體由8線的CK4、CK5控制。礦體走向近東西,-220m以上,傾向北,傾角80°~85°;-220m以下,傾向南,傾角70°~80°。礦體傾向延深130m~150m,厚1.44m~7.63m,賦存標高-100m~-250m。Cu:0.75%~2.42%,平均品位1.01%。
3號礦體由10線的CK7、CK104、CK102控制。礦體走向近東西,-310m以上,傾向北,傾角近90°;-310m以下,傾向南,傾角60°~70°。礦體傾向延深310m~330m,厚3.93m~6.61m,賦存標高-50m~-200m。Cu:0.56%~2.52%,平均品位1.41%。
25號、26號鋅礦體產(chǎn)于由黃龍船山組灰?guī)r捕擄體與西銀坑巖體接觸交代形成的石榴子石、透輝石矽卡巖中,礦體形態(tài)呈脈狀、透鏡狀,脈石礦物主要為石榴子石、透輝石。
25號礦體由5-7線的CK51、CK3、CK61、ZK701控制。礦體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55°~75°。礦體沿走向延長約170m,傾向延深約280m,厚1.8m~6.5m,賦存標高+80m~-130m。Zn:3.62%~14.69%,平均品位13.89%。
26號礦體由6線的CK3、CK61、ZK601控制。礦體走向近東西,傾向南,傾角55°~75°。礦體傾向延深約300m,厚2m~5.5m,賦存標高+60m~-160m。Zn:6.24%~22.85%,平均品位14.23%。
其余4號、5號、6號、7號、8號、9號、10號、11號、12號、13號、14號、15號、16號、17號、18號、19號、20號、21號、22號、23號、24號銅礦體,27號、28號、29號、30號、31號硫鐵礦體,32號、33號、34號磁鐵礦體均為單工程控制,厚度一般不大于3m,沿傾向、走向延伸約25m~40m。礦體形態(tài)受巖體內受多次應力作用結果形成的微裂隙帶控制,多數(shù)呈脈狀、透鏡狀產(chǎn)出。
礦石礦物主要為閃鋅礦、黃銅礦、黃鐵礦、磁鐵礦,其次為銅礦、銅藍、方鉛礦、輝銅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榴子石、透輝石、透閃石、硅灰石、綠簾石、方解石、石英、石膏等。
礦石為自形—半自形粒狀結構,浸染狀、脈狀、團塊狀構造。礦石工業(yè)類型有銅礦、銅硫礦、鋅銅硫礦和鐵銅礦四種,礦體圍巖為接觸變質巖類。
礦體及圍巖導水性弱,構造斷裂以壓性斷裂為主,多為后期巖漿巖充填,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礦體及圍巖巖石堅硬,穩(wěn)定性好,工程地質條件簡單;礦區(qū)地形較緩,無不良地質現(xiàn)象,地下開采對環(huán)境影響小。開采技術條件簡單—中等。
2003年,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申報了“江蘇省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地質普查”國家礦產(chǎn)資源補償費地質勘查項目,2004年獲得批準(國土資發(fā)〔2004〕201號、蘇財建〔2004〕00311號)。為進一步擴大找礦成果,2006年底,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申請了續(xù)作,并獲國土資源部批準(國土資發(fā)〔2006〕293號)。
本次工作始于2004年,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有:1:5000地質圖修測3.0km2,1:5000精磁測量3.0km2,鉆探3204.39m,槽探1132m3,測試分析樣品 296件。
2009年9月,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編寫完成了《江蘇省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普查報告》。報告經(jīng)江蘇省國土資源廳評審備案(蘇國土資儲備字〔2010〕39號),截止至2008年9月30日,西銀坑銅多金屬礦資源量(333):銅資源礦石量20.94萬t,金屬量0.24萬t,平均品位1.17%;鋅資源礦石量17.29萬t,鋅金屬量2.42萬t,平均品位14.00%;硫資源礦石量4.73萬t,平均品位23.18%;鐵資源礦石量2.27萬t,平均品位53.54%。銅礦石中伴生鋅金屬量261t,硫1.14萬t。鋅礦石中伴生銅金屬量737t。硫礦石中伴生銅金屬量120t。
2010年8月,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提交了《江蘇省句容市西銀坑銅礦核查區(qū)資源儲量調查報告》,以普查報告為基礎,對西銀坑銅多金屬礦的儲量計算結果進行了復核,并對它們的平均品位進行按段、按級、按類別、按礦種進行了計算和統(tǒng)計。由于《江蘇省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普查報告》中7b銅礦體遺漏水平投影,故本次水平投影面積稍微增加,拐點坐標增加4個。本次核查估算的資源量與2009年普查報告一致。
表1 174、175號塊地及京滬高鐵線路保護帶壓覆西銀坑銅多金屬礦資源量匯總表
2011-2017年,江蘇華東地質調查集團有限公司(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在本區(qū)開展了地質找礦工作,投入的工作量為1:5000地質圖修測4.54km2,1:5000土壤地球化學面積測量0.6km2,1:2000高精度磁法測量16.3km2,1:5000激電中梯測量0.69km2,1:10000激電中梯測量3.01km2,激電測深408點,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296點,測井1136.6m,鉆探8137.4m。
2018年8月,江蘇華東地質調查集團有限公司(華東有色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院)提交了《句容市大華山-西銀坑銅多金屬礦普查報告》,共探獲銅、鉬礦體67個,其中斑巖型礦體65個,矽卡巖型礦體2個。原猴子石斑巖型①號主礦體規(guī)模有了進一步擴大,由原來的走向延伸300m增加至400m,其傾向延深為100m~550m,平均厚度49.09m,Cu平均品位0.50%,共(伴)生Mo平均品位0.047%。經(jīng)估算,本次新增(333)類工業(yè)品位銅礦石量140萬t,金屬量7546.15t,平均品位0.54%,伴生鉬金屬量466.18t,平均品位0.03%,伴生銀金屬量3478.02kg,平均品位2.48g/t;工業(yè)品位鉬礦石量52.95萬t,金屬量389.65t,平均品位0.07%,伴生銅金屬量812.62t,平均品位0.15%。探獲低品位銅礦石量136.18萬t,金屬量3980.41t,平均品位0.29%,低品位鉬礦石量8.92萬t,金屬量38.86t,平均品位0.04%。該報告通過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的專家評審,評審文號:蘇國土資函〔2018〕527號,但未備案。
為保障京滬高鐵高效、安全運行,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建成京滬高鐵后建設鐵路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和警務區(qū)、值班崗亭等“四電”和警務工程項目。該工程各用地塊地經(jīng)壓礦查詢,其中174、175號塊地保護帶范圍壓覆“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上表礦區(qū)。
根據(jù)“國土資發(fā)〔2010〕137號”和“蘇國土資規(guī)發(fā)〔2013〕4號”文精神及“蘇國土資礦函〔2016〕22-1號”函要求,鎮(zhèn)江市京滬高速鐵路建設指揮部委托江蘇南京地質工程勘察院編制提交了《京滬高鐵(鎮(zhèn)江段)“四電”和警務用地工程項目壓覆重要礦產(chǎn)資源評估報告》,江蘇省國土資源廳于2018年12月1日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審查后,同意擬建項目174、175號塊地保護帶壓覆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部分資源,并要求按用地塊地所在京滬高鐵選址段1000米的安全保護帶進行壓礦分割。隨后,江蘇南京地質工程勘察院編制提交了《京滬高鐵(鎮(zhèn)江段)“四電”和警務用地174、175號塊地鐵路段壓覆江蘇省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資源儲量分割報告》。該報告由江蘇省礦產(chǎn)資源儲量評審中心評審通過(蘇儲評審〔2019〕36號),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備案(蘇自然資儲備字〔2019〕36號)。
174、175號塊地所處鐵路段寬13.8m,保護帶按鐵路選址邊界外1000m,其保護帶壓覆范圍面積0.1846km2,壓覆范圍內資源儲量分割估算礦體最大水平投影范圍面積0.1899km2。
截至2018年11月20日,京滬高鐵(鎮(zhèn)江段)“四電”和警務用地174、175號塊地工程及京滬高鐵線路保護帶范圍內,壓覆江蘇省句容市西銀坑銅多金屬礦333類型銅礦石量175.71kt,金屬量2126.55t;333類型鋅礦石量172.85kt,金屬量24200.32t;333類型硫鐵礦礦石量47.33kt,硫量10970.84t;333類型鐵礦石量22.75kt。壓覆后剩余銅礦石量33.71kt,金屬量323.14t。
(1)該礦區(qū)范圍內地質勘查工作程度較高,資料較齊全,以往普查、核查及壓覆報告均經(jīng)有關部門評審(備案),礦產(chǎn)資源儲量數(shù)據(jù)可靠。
(2)礦區(qū)礦產(chǎn)資源尚未進行開采利用,屬未利用礦區(qū),但大部分資源量被京滬高鐵(鎮(zhèn)江段)壓覆,同時被韓墅、北巷、大鵬等村莊事實壓覆,近期難以利用,建議本礦區(qū)后期開展工作時進行壓覆情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