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微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700)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病部位包括支氣管黏膜以及周圍相關組織,是臨床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咳嗽與咳痰,持續(xù)時間較長。患病之后,如若未及時就診,會給患者正常生活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該疾病的病因目前尚無定論,但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有毒氣體與有害顆粒均與該疾病的發(fā)生有關。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的治療是幫助改善病情必不可少的條件,而有效的護理也能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的22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護理觀察,以探究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護理效果。
將我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220例視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其進行隨機分組。通過將兩組患者進行對比,其一般資料之間無顯著性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采用西醫(yī)基礎護理方案干預對照組患者,主要內容包括用藥指導,維持呼吸道暢通,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地市進行病房巡查工作。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方案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干預,主要護理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聯(lián)合情志護理,由于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程時間長等特點,患者常年飽受病痛折磨,因而多數(shù)患者均處于焦慮與抑郁的狀態(tài)中,這會導致患者內分泌出現(xiàn)異常,降低其免疫力,對病情的改善有一定影響,中醫(yī)學認為病情的發(fā)展與患者的七情有較大關系,肺經(jīng)由于苦悶悲傷的心緒受損;護理人員須與患者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與其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對于患者的消極情緒予以肯定與理解,并對用積極的語言對患者進行正向引導,使其能夠樹立起對良好預后的信心,并積極配合治療;②呼吸道護理,吸氧以低流量方式進行,霧化,密切關注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的殘留狀況,將正確的咳痰方法告知患者,在患者進行排痰時刻通過呼吸調節(jié)以及叩背等方式我換著提供幫助,中醫(yī)針灸護理,取患者肺俞穴以及腎俞穴等,進行連續(xù)10天針灸護理;③中醫(yī)按摩護理,中醫(yī)學認為脾經(jīng)、肺經(jīng)及腎經(jīng)出現(xiàn)失調是患者出現(xiàn)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致使肺宣降功能降低,出現(xiàn)肺氣上逆現(xiàn)象;按摩護理能夠對肺氣進行調理,進而可達到促進痰液排出的目的,使患者血氣逐漸順暢,點按穴位,取患者膻中以及天突等穴,持續(xù)額時間約為2min,當患者感受到穴位酸麻時便可停止,對風門與肺俞等穴進行輕柔,持續(xù)時間為2min左右即可,在患者感受到酸麻感時停止;④飲食護理,患者長時間用藥,其脾胃處于虛弱狀態(tài),因而在飲食方面須以清淡易吸收,易消化以及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為主,為有效提升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合理的飲食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護理人員可適當加入蓮子以及黃芪等藥物進行輔助調理。
①將患者組間的喘息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以及咳嗽消失時間予以比較[1];②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主要有三個維度,分別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是指患者經(jīng)過護理后,咳嗽,咳痰等癥狀趨于消失或已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經(jīng)過護理,咳嗽與咳痰等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是指患者癥狀無任何變化[2];③對兩組患者的消極情緒評分進行比較,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來測評患者的焦慮情況,該量表是由WilliamW.K.Zung編制,共有20個項目,每個項目是4級評分,分值越高,說明個體越焦慮,一般總分<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60~70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便是重度焦慮;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來測評患者的抑郁慮情況,是含有20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的自評量表,也是由WilliamW.K.Zung編制,得分越高,說明患者抑郁程度也越高,SD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以上為重度抑郁[3]。
通過將患者的結果數(shù)據(jù)記錄在Excel表格中,通過SPSS 24.0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差異顯著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喘息消失時間方面,兩組患者之間具有較為較為顯著的差異;兩組患者在咳嗽消失時間方面具有較為較為顯著的差異,兩組患者在咳痰消失時間方面具有較為較為顯著的差異,且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喘息消失時間,咳痰消失時間以及咳嗽消失時間對比
兩組患者在護理效果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在SAS與SDS上的分值無顯著性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護理,在SAS分值上,患者組間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在SDS分值上,患者組間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且上述差異之間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在SAS與SDS上的分值
慢性支氣管炎具有起病較慢,且病程時間較長,反復發(fā)作且病情加重特點,喘息,咳嗽與咳痰為該疾病的主要癥狀,患者出現(xiàn)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在于呼吸道出現(xiàn)感染,病毒以及細菌等均可成為該疾病的病原體,患病之后,如若未及時接受有效治療,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與身心健康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4]。慢性支氣管炎在中醫(yī)學中屬于“喘證”以及“痰飲”等范疇,該疾病是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肺功能,出現(xiàn)肺功能失調,進而引發(fā)阻塞性肺氣腫或肺源性心臟病的幾率極大,具有較大的危害性[5]。
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方案對患者進行干預,通過情志聯(lián)合心理護理,可實現(xiàn)對患者的消極情緒進行疏導,提升患者在治療與護理過程中的依從性,對免疫功能也能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再加上按摩以及飲食等方面的護理,能夠起到一定的健脾強腎以及宣肺平喘的功效,對患者的呼吸道問題能夠起到從根本上進行改善的效果[6-7]。在進行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須注意用于,以免患者出現(xiàn)較大的情緒波動,通過積極交流溝通,與患者建立一定的信任關系,者對后續(xù)的護理工作具有較好的推進作用,提升護理工作的效率。通過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加以藥膳進行輔助調理,可有效改善肺氣不足以及脾腎失調等問題,在進行穴位按摩過程中,對多個穴位進行電壓,按揉以及背部拍打,可有效起到舒經(jīng)通絡以及對抗外邪入侵的作用[8]。為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道問題,呼吸道護理可增強肺部的通氣量,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在進行呼吸道護理時,外加一定程度的康復訓練,可有效提升護理效果。對患者實施中西醫(yī)結合護理,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的病情改善。根據(jù)本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在喘息消失時間方面,兩組患者之間具有較為較為顯著的差異;兩組患者在咳嗽消失時間方面具有較為較為顯著的差異,兩組患者在咳痰消失時間方面具有較為較為顯著的差異,且上述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護理效果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前,兩組患者在SAS與SDS上的分值無顯著性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過護理,在SAS分值上,患者組間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在SDS分值上,患者組間具有較為顯著的差異,且上述差異之間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李曉新,曹坤等研究結果相似[9-11]。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方案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護理,有效提升護理效果,并減少患者咳嗽時間、喘息時間以及咳痰時間,在改善患者消極情緒方面也具有顯著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普及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