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輝
民以食為天,每個地域、民族都有自己的美食以及飲食文化,比如馳名世界的俄羅斯“大列巴”。
當(dāng)?shù)刈钪饕妥钍茏鹁吹氖澄?/p>
大列巴即俄羅斯面包,其中,“列巴”是俄語中面包一詞的音譯,“大”則是中文。即便是從未見過大列巴的人,僅僅從構(gòu)詞上就能想象,俄羅斯面包究竟有多么“實在”。
據(jù)說,俄羅斯第一塊現(xiàn)代意義上的面包是從拜占庭傳來的,除食用外,還被用于宗教儀式中。由于熱量高、營養(yǎng)豐富且便于儲存,面包很快推廣開來,成為當(dāng)?shù)刈钪饕妥钍茏鹁吹氖澄铩?/p>
在俄羅斯,無論是街邊的小食品店還是大型連鎖超市里,面包都占據(jù)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品種極為多樣。若是顧客沒有明確購買意向,“挑花眼”是難免的。即便只是不經(jīng)意路過面包區(qū),新鮮出爐的面包散發(fā)出的香氣也必定會勾出您的“饞蟲”。
俄羅斯面包種類繁多,按原料可分為黑麥面包、玉米粉面包、小麥粉面包等,按形狀可分為大面包、大圓面包、小圓面包等。我們所說的大列巴一般指俄式黑麥面包,用黑麥面粉烤制,個頭較大,入口微酸,咀嚼之后有淡淡的甜味。
俄羅斯飲食文化的杰出代表
大列巴既不精致,也遠談不上好看,但卻是俄羅斯飲食文化中的代表。
俄羅斯人酷愛大列巴。在原材料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因素,黑麥很適合在俄羅斯種植,因此食材較易獲取,價格自然也較低。在營養(yǎng)價值方面,黑麥面包營養(yǎng)豐富,其所含的膳食纖維是小麥精粉面包的5倍,營養(yǎng)價值遠高于普通白面包。
俄羅斯人尊重大列巴。很多俄羅斯人相信,人的生命和力量蘊含在面包中。由于面包的重要性,在當(dāng)?shù)兀瑢Υ姘膽B(tài)度甚至被視為品德的一部分。正如人們常說的,“能夠分享面包屑的人可以與之為友”。
俄羅斯人一直非常珍惜面包,認為浪費面包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惡”。有諺語警告人們,當(dāng)人去世時,其生前浪費的面包會被稱重,若超過身體的重量就會下地獄??磥?,無論在哪里,“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俄羅斯人還尊奉一套獨特的“面包規(guī)則”。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民間就口口相傳,面包不能掰斷,否則生活就會不順,因為斷掉的面包意味著生命的流動遭到了破壞。所以,吃面包的時候需要用刀將其均勻切割,寓意生活平順。
實際上,無論是諺語還是規(guī)矩,都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體現(xiàn)。比如,“粥是我們的母親,面包是我們的父親。”“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會有的?!薄懊姘鼰o一塊,處處是憂傷,有了大面包,樹下是天堂?!睆倪@些話不難看出面包在俄羅斯人心中的地位。
除了在飲食文化中扮演突出重要的角色外,大列巴還是俄羅斯人待客時的必備之物。俄羅斯素有用面包和鹽招待賓客的習(xí)俗。在古代,面包和鹽是最珍貴的食物,面包代表著豐收,鹽有辟邪的意義。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面包和鹽象征著與敵人分享和平,意味著雙方將成為朋友。在現(xiàn)代,用面包和鹽招待賓客的傳統(tǒng)也得到傳承。當(dāng)重要客人來訪時,主人會將大面包和小罐鹽放在托盤上,用雙手端給客人,一方面顯示主人的慷慨,另一方面也表示對客人的歡迎與尊重。
千百年來,大列巴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俄羅斯人。從某種程度上講,其意義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食物本身,成為俄羅斯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成為我們了解俄羅斯人的一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