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吹過
2003年3月6日,她在美國紐約逝世,享年106歲。
葬禮非常隆重,美國很多州的警察都組織禮隊過來。出殯時,摩托車開道,許多美國人都站在那里向一個中國老太太致敬。
她就是被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等政要譽為“偉大的母親”的王淑貞。她把13個子女培養(yǎng)成才,其中包括“華人神探”李昌鈺。
王淑貞于1897年出生在江蘇如皋的殷實之家。她上過女中,喜歡詩詞音樂,從小信佛。
1916年,19歲的王淑貞嫁給當?shù)馗簧讨永詈泼瘛4撕?,李浩民主外?jīng)營糧行,王淑貞主內(nèi)為李家開枝散葉、相夫教子,一共生了8個女兒5個兒子。
1947年,李浩民舉家遷往臺灣。1949年春節(jié)前,李浩民在蘇南買了—批魚苗乘“太平輪”運往臺灣。超載的“太平輪”于夜間航行,為逃避宵禁未開航行燈,途中與另一貨輪相撞沉沒,致近千人遇難。
在這場“中國的泰坦尼克號”事件中,李浩民未能幸免。家里的頂梁柱瞬間崩塌,孤兒寡母在那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又舉目無親。但王淑貞心中堅定一個信念:一定要將孩子們撫養(yǎng)成人、成才,再苦再累都必須供孩子們念書。
可是家中的積蓄一天天在減少,生活質(zhì)量急劇下降。孩子們從富家千金、少爺變成了與普通孩子一樣穿粗布衣、粗布鞋;后來又變成哥哥姐姐的衣褲,弟弟妹妹接著穿;再后來打了補丁繼續(xù)穿……即使是這樣,王淑貞也沒有停掉孩子們的學業(yè)。
曾經(jīng)的大家閨秀、富商李太太隱去,換成了一個每天一睜眼就為生計奔波的母親王淑貞。去富人家里帶孩子、洗衣做飯、從事家教……只要是能靠一雙手掙到錢的活兒,她都接下來。
所幸的是孩子們也都很爭氣,早早褪去嬌氣,與母親一起坦然面對生活的打擊。幾個人睡一張床,熱鬧;幾個人一張書桌,有伴;光著腳去上學,不打緊……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熬過去,總會天晴。
“待人要好,做事要專心,少說話,多做事。”這是王淑貞一生的做人準則,也是她經(jīng)常訓誡子女們要做到的。
有一年,二子李昌鐸經(jīng)營的魚場發(fā)生意外,一名工人掉進魚池溺死了。雖然是工人自己失足,并非魚場主的責任,但王淑貞還是堅持將魚池變賣賠償了對方。
李浩民與王淑貞
李昌鈺與母親王淑貞
王淑貞的這個決定起初連兒女們都不能理解——明明可以不用負責任,為什么要往自己身上攬,弄得損失慘重。她卻說:做生意如同做人,要賺良心錢,為客戶和給你賣力的人負責任。
正是這番言傳身教,讓孩子們意識到但凡做事,誠信和責任最為重要。
兒子李昌鈺在任職警察后,想離職到國外留學。申請報告提交上去后久久沒有批復下來,他只好請人把自己引見給警務處處長。
當時,處長見到他問了一句話:“那你出國念完書之后,還要不要回來?”
李昌鈺心里明白,長官想聽到的是他說出自愿回來的話。但他還是決定誠實以對,就回答道:“如果這里需要我,那么我就會回來;如果這里不需要我,我就不會回來?!?/p>
沒曾想處長一聽,便拍案道:“很好!你說的是實話!如果你跟我說,以后無論如何一定回來,那我便知道你在說謊,想要用諂媚阿諛的話來騙我批準公文!”
就這樣,李昌鈺拿到了他的留學申請批準。事隔多年后,他才知道,當時的處長原本是打算將他調(diào)到自己的辦公室,擔任副官。
李昌鈺后來被譽為“華人第一神探”,任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警政廳廳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職位最高的華裔警政人士。
1959年,62歲的王淑貞決定要隨子女定居美國。從未學過英語的她開始自學英語,竟然在短期內(nèi)自學而成并通過了面試。
她再一次把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當作平凡之事對待,只管認真耕耘,不問花期。
王淑貞一生漂洋過海,先是追隨夫君,然后是跟隨子女,但她心里有一面明鏡,始終記得生養(yǎng)自己的那一方土地。所以家里的孩子們從小到大,都和自己母親用江淮官話和如皋方言交流。
孩子需要插上翅膀,盡可能地往更廣闊的天地飛翔,但不論去往多遠,都不能忘掉自己的根。正因如此,在她的孩子們離開故土在國外發(fā)展時,從不因歧視和不平等而感到自卑,相反,他們?yōu)樽约旱闹袊y(tǒng)而驕傲。
王淑貞在孩子的心里種了一把尺,教會他們自行丈量本心。當初,康涅狄格州請李昌鈺出任警政廳廳長,他本不想接受任職。但他聽了母親說的一句話:“你做什么事情,不是為了自己,要為未來中國的留學生打通一條道路。”后來,李昌鈺成了康州唯一一個歷經(jīng)七任州長都沒有換過的警政廳廳長。
懂得飲水思源的人,一定常懷感恩之心。在王淑貞100歲的時候,兒女們問她想要什么樣的生日禮物。她毫不猶豫地說:“要為家鄉(xiāng)的兒童教育做點實事?!庇谑?,兒女們特地回到家鄉(xiāng)江蘇省如皋市,用母親的名義捐款,替當?shù)匾凰鶎W校建立了一座運動場。
這位跨越3個世紀的中國老人,一生都在用行動教育子女做一個品行高尚的人,贏得了家人和世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