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涌
“人生難得幾十年,豈為衣食名利權?唯有丹心共日月,甘將熱血灑江山?!边@是民族英雄金伯陽寫的一首詩,反映了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寬廣的胸懷和為革命事業(yè)不惜流血犧牲的英雄壯志,也是他短暫一生的真實寫照。
青年投革命
金伯陽,原名金永緒,1907年生于旅順金家屯。18歲在旅順師范附屬公學堂畢業(yè)后,考入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沙河口工場(今大連機車車輛廠)技工養(yǎng)成所,成為該所第16期見習生,邊學習,邊做工。入廠后,金伯陽與同鄉(xiāng)王立功住在一起。那時,王立功已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團員,他像兄長一樣關心愛護金伯陽,經(jīng)常和金伯陽談心,講抗日救國的革命道理,啟發(fā)金伯陽的階級覺悟。在王立功的幫助下,金伯陽進步很快。不久,金伯陽加入了大連第一個進步的工人團體——大連中華工學會。由于他工作積極熱情,被選為大連中華工學會干事,具體負責刻印學會小報、印發(fā)傳單等工作。此外,他常到工人夜校去教工人識字,唱進步歌曲,幫助刻蠟板,向工人介紹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革命行動,講述同資本家斗爭的道理。工人們十分喜愛這個渾身是勁、熱情洋溢、各項工作都走在前頭的小伙子。1925年冬,金伯陽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從此,他便以一個革命戰(zhàn)士的姿態(tài),站在工人運動的最前列。
參加大罷工
1926年4月27日,大連福紡紗廠千余名中國工人因不堪忍受日本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大罷工。中共大連地委和大連中華工學會領導和組織了這場罷工斗爭。當時,王立功是中共大連地委青運部長,是這次罷工斗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此時的金伯陽,經(jīng)過一年的鍛煉,已成為王立功的得力助手,積極擔負罷工斗爭的宣傳鼓動和通訊聯(lián)絡工作。他印發(fā)傳單,向全市人民宣傳福紡紗廠工人罷工的真相,使罷工斗爭得到各界的同情和支持,極大地鼓舞了工人罷工的斗志。
6月19日,日本警察署逮捕了罷工領導人侯立鑒,接著又逮捕了一批罷工骨干分子。在斗爭的關鍵時刻,根據(jù)黨組織的指示,金伯陽在王立功的帶領下到福紡紗廠罷工指揮部值班,指導罷工斗爭。6月25日,日本警察署以“脅迫嫌疑罪”“業(yè)務妨害罪”“傷害教唆罪”等莫須有罪名,將領導罷工的19人逮捕。金伯陽也是敵人搜捕的對象,為了保存革命力量,黨組織讓金伯陽暫時回鄉(xiāng)隱蔽。
金伯陽回到旅順金家屯不久,敵人就前來追捕。警察、特務初到金家屯,不知道金伯陽家住在哪兒,便找屯長打聽。金伯陽的父親聽到消息,急忙趕回家里告訴金伯陽趕快躲起來。全家人很驚慌,可是金伯陽卻十分鎮(zhèn)靜,他不慌不忙地換上父親的破夾襖,戴上一頂舊草帽,背上糞筐,拿起糞叉子,向著警察來的方向走去。那些警察不認識金伯陽,便向他打聽:“金永緒家住在哪兒?”金伯陽從容地告訴他們:“西頭那座房子就是?!闭f完慢慢地向村外走去。警察奔向屯西頭,自然找不到金伯陽,當警察找到金伯陽家里的時候,金伯陽早已走遠。金伯陽在山里找到一個甲午戰(zhàn)爭時期老百姓挖的藏身洞,在那里躲了幾天后,又到柏嵐子一個親戚家的果園以做工為名住了三個月。在那里,他向群眾講工人罷工的故事,繼續(xù)宣傳革命思想。
在鄉(xiāng)間隱蔽了一段時間后,金伯陽做通了家里人的工作,毅然離開家鄉(xiāng),北上尋找黨組織。
機智交通員
1926年冬,金伯陽與中共沈陽地下黨組織接上關系,年末來到哈爾濱,中共北滿地委派他擔任北滿地委交通員,負責傳遞黨內(nèi)的秘密文件。金伯陽以他那素有的熱情、大膽和細心,投入到新的戰(zhàn)斗中。他機智、謹慎,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1927年4月17日,北滿地委遭到嚴重破壞,金伯陽和地委負責人等10人被捕。金伯陽身為交通員,了解的情況多,敵人各種威脅、利誘,甚至常常半夜突然提審,都枉費心機,一無所獲。無奈,只好將他交給吉林高等審判廳。8月29日,吉林高等審判廳以“擾亂社會治安罪”判處金伯陽管束3年,押送至吉林第三監(jiān)獄。在獄中,金伯陽被分配去磨石板,勞動強度很大,但他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革命斗志,頑強地堅持斗爭。不久,金伯陽又被轉(zhuǎn)押到吉林第一監(jiān)獄。1928年年末,因東北易幟實行大赦,金伯陽提前獲釋出獄。金伯陽出獄后,于1929年春在奉天(今沈陽)找到黨組織。不久,組織上批準他由共青團員轉(zhuǎn)為共產(chǎn)黨員,并留在省委機關做機要文書兼交通員。金伯陽入黨后,對自己要求更加嚴格,工作更加努力。
1931年2月,金伯陽當選為中共滿洲省委候補委員,除做省委機關工作外,仍從事工運工作。九一八事變前夕,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種種事端,為其先吞并東北、再占領全中國做輿論準備。面對這一形勢,金伯陽深入到北市場一帶工人聚居區(qū),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制造的萬寶山事件、中村事件等侵略陰謀,組織黨團員和愛國青年貼標語、撒傳單,利用東關廟人多的時機,進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宣傳,鼓勵大家團結起來斗爭,不當亡國奴。
1931年12月,金伯陽任中共滿洲省委常委。1932年9月16日,金伯陽以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的身份到大連檢查工作,之后,向省委寫了《伯陽通訊第三號》,報告了中共大連特支的工作情況。這是金伯陽最后一次回到自己生長的故鄉(xiāng)。
千秋尚凜然
1933年9月18日,在戰(zhàn)斗中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南滿游擊隊,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楊靖宇任師長兼政委,金伯陽以中共滿洲省委巡視員的身份活動在獨立師,帶領抗日軍民開展游擊戰(zhàn)爭。日本侵略者對我黨領導的這一抗日武裝力量十分害怕,慌忙調(diào)集日、偽軍1.2萬人,對獨立師活動的磐石游擊根據(jù)地進行大舉“圍剿”。金伯陽積極協(xié)助楊靖宇粉碎敵人的“圍剿”。10月27日,楊靖宇、金伯陽率獨立師司令部、政治保安連和第三團,渡過輝發(fā)江,到達金川縣境內(nèi),并在這里巧妙地同日、偽軍周旋,聲東擊西地打擊敵人。11月15日,部隊行進到金川界漢龍灣時,遭到漢奸邵本良部的突然襲擊,金伯陽在掩護部隊撤退、阻擊敵人的戰(zhàn)斗中身負重傷,不幸犧牲,時年26歲。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苯鸩栍米顚氋F的青春詮釋了心系家國、慷慨赴死的鐵血丹心、浩然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