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摘要】建筑行業(yè)因為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市場需求和國民經濟快速發(fā)展帶來的經濟基礎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而混凝土作為建筑工程應用水平最多的建筑材料,其自身的密實程度以及分布情況等會對整體的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最為直接深遠的影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比較容易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等,就會產生質量隱患,進而影響到整體的建筑工程質量。但目前施工中,有很多建筑工程選擇的混凝土存在很多問題,施工方依舊選擇現場設置攪拌站自拌混凝土。在這種情形下,就需要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混凝土質量做出有效的控制,以便真正意義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以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本文圍繞著建筑工程現場混凝土控制展開有關研究。本文以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作為切入點,并針對混凝土施工環(huán)節(jié)中的溫度控制、澆筑技術和較為常見的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針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控制中的設置進配料系統(tǒng)、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值、混凝土施工操作四大方面做出了深刻的分析,以便為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施工有效控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控制技術? ? ? ? ? ? ? ? ? ? ?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11.076
引言:
從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狀況來看,所使用的混凝土絕大部分都是商品混凝土,這與商品混凝土自身在運輸、施工上的便利性及其對整體建筑質量有所保障的優(yōu)勢有著極大的關系。但是,仍舊有較大部分工程所選用的混凝土存在著一定的質量問題,為此,有很多的施工方企業(yè)選擇在施工現場設置攪拌站自行攪拌混凝土,而這就需要對混凝土質量做出有效的控制。
1、混凝土主要施工技術及影響因素
1.1混凝土施工技術
(1)溫度控制技術
在進行混凝土施工工作的過程中,溫度方面的差異會直接對混凝土的整體放壓強度、耐用性和抗震性能產生顯著的影響。在這種情形下,就需要對混凝土自身的溫度變化做出嚴格的控制,可以借助調整混凝土材料比例的方式來實現溫度精準控制的目標,比如通過將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減少,或者是在粉煤灰中增加一定數量的混凝土,都可以達到有效控制混凝土溫度的目標[1]。除此之外,在外界溫度過低的情況下,需要針對混凝土的熱量做出相應的控制,并且通過隔熱措施的落實,防止混凝土在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下出現裂縫的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模板拆除工作的時候,也需要在嚴格遵循之前施工工序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避免因為溫度問題放的混凝土裂縫問題。
(2)澆筑技術
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而言,經常性使用的幾類澆筑技術如下:第一,筏式澆筑技術,這一澆筑技術中,因為基筏相對較厚,在進行混凝土澆筑的時候需要對于混凝土的冷卻做出嚴格的關注,并時刻對于內外部混凝土之間的溫差做出相應的控制,防止出現混凝土的表面裂紋現象,并且還需要借助使用相應的軸承性能對整體的混凝土結構進行保護[2]。第二,墻混凝土澆筑技術。為了更好的保護建筑物墻壁的穩(wěn)定性,需要注意避免“爛墻”現象的出現,所以就有點需要將一層同樣的灰漿層設置在模板的底部。除此之外,不同的混凝土層的澆筑時間需要間隔兩小時以上。第三,屋頂澆筑技術?;炷廖蓓斀Y構自身的土壤厚度是要遠遠超過木板的厚度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實際的工程情況,使用平式制動器垂直相應的角度并在板上進行反復的震蕩操作,從而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如果混凝土板自身的厚度數值過大,就需要使用插入式制動器在板上做出相應的震動處理,從而更好地保障整體混凝土結構的穩(wěn)定性。
1.2混凝土施工質量影響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高低對于整體的建筑工程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混凝土施工質量有所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的幾點:第一,原材料因素?;炷了迷牧系馁|量對于整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在原材料自身的耐久性較差的情況下,就會直接降低混凝土結構的穩(wěn)定和安全性,導致各種混凝土裂縫問題的出現。同時,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原材料的配比設計數值也將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第二,施工工藝因素。在實際的混凝土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往往都會因為工期或者是模板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在試塊強度尚未達到100%的時候就拆除了模板。在落實建筑混凝土這項工作之前,需要保障模板工程的質量能夠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主要是因為模板工程自身的質量將會直接對混凝土的澆筑狀況產生相應的影響[3]。但是,從當前的狀況看來,由于模板安裝工程施工規(guī)范及施工工藝標準的缺失,使得模板工程質量問題仍舊有著較高的發(fā)生頻率。第三,早期養(yǎng)護因素。對于混凝土強化有所影響的另一個因素就是早期的養(yǎng)護工作,并且制作原材料不同的混凝土在溫濕度方面的要求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也就意味著早期的混凝土養(yǎng)護工作需要以混凝土材料的對于溫濕度的要求作為基礎進行落實。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見質量問題
2.1蜂窩問題
在落實混凝土結構施工工作之前,如果在配置和攪拌混凝土原材料的過程中,出現了并未嚴格按照有關的規(guī)范進行相應操作的情況,就會在部分因素控制力度不足的前提下,導致在整體的混凝土出現蜂窩現象。具體來說就是在混凝土表面出現一些分布均勻且肉眼可見的孔洞,這些孔洞位置由于沒有水泥漿進行相應的填充,就可能導致箍筋暴露在空氣當中。但在實際的建筑施工環(huán)節(jié)中,蜂窩現象的出現并不會嚴重到暴露主筋在空氣當中的情況。如果在配置混凝土原材料的過程中,并沒有按照原定的施工設計配比將石子和砂漿摻入到混凝土中,并且出現了攪拌不均勻的問題,就會進一步增大表面蜂窩問題發(fā)生的概率[4]。
2.2麻面問題
在混凝土結構施工工作落實的環(huán)節(jié)中,最常見的一種外部缺陷就是麻面問題具體的表現形狀就是在混凝土的表面呈現出一些綠豆大小的不規(guī)則凹點,具體如圖1所示。果在混凝土澆筑工作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模板在平整度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是并未對模板進行充分的潤濕作就會導致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混凝土本身的水分被木板吸收,最終導致整個混凝土的水分含量和原定的工程設計出現相應的差異,從而帶來表面的麻面問題。除此之外,在澆筑混凝土工作的過程中,在將經過重新配置的混凝土倒入澆筑模板之后,如果沒有及時落實相應的振搗工作,就會使得部分混凝土發(fā)生提前的凝結現象,再加之振搗時間和力度方面的缺失,就很容易導致混凝土中存在一定數量的氣泡,也會導致表面麻面問題的出現。
2.3開裂問題
除此之外,混凝土表面的開裂或者是裂縫也是整個混凝土結構施工環(huán)節(jié)中最為常見的又一個主要問題。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引發(fā)的原因相對較多,比如在配置混凝土原材料的環(huán)節(jié)中水灰比例數值不恰當,或者是在澆筑混凝土工作完成之后將整個混凝土結構在太陽下進行暴曬,都會導致整個混凝土結構中的水分遠遠小于工程設定的要求,從而無法有效的滿足,混凝土硬化過程中收縮的需求就會很容易出現相應的裂縫。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3.1設置進配料系統(tǒng)
在具體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在嚴格遵循有關建筑標準要求的前提下,妥善落實混凝土的調配工作。在一般情況下來說,需要以工期、混凝土的總量等指標作為相應的參考,從而真正保障達到每日最大混凝土用量的要求。并且在設置混凝土進料配料的過程中,一臺強制式的攪拌機和聯動進配料系統(tǒng)是一條最完整的生產線,一般情況下只需要布置一條生產線即可,而對于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建筑工程而言,則是需要布置兩條生產線,而在布置攪拌站的過程中,一個工程只需要一個攪拌站。在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可以按照施工的分區(qū)進行多個攪拌站的合理設置,而具體的設置方案則需要在全面結合工程建設要求的情況下進行確定。并且混凝土輸送泵必須要完全符合實際的輸送距離、高度和混凝土方面的實際要求,并且其位置通常是位于攪拌機的前方,并使用泵管和有關的施工地段進行連接。
3.2控制原材料質量
在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治療的過程中,其中的水泥通常情況下需要使用的是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但盡可能需要避免選擇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主要是因為這種類型的水泥對于水分的消耗相對較大,并且還會經常出現泌水問題。同時在強度方面需要保障始終大于32.5#,并且在采購水泥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從品牌制造商處進行購買,水泥在購買之后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測,從而保障選用的水泥質量可以符合混凝土質量的實際要求。在砂石選擇的過程中,砂方面的選擇需要選擇中砂并且要做到靠近上限。在一般情況下來說,細度模數為2.8的中砂要顯著好于系統(tǒng)模式為2.3的中砂,不但在用水量上可以有所降低,并且在水泥用量上也會得到顯著的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極大的降低水泥水化熱和混凝土的溫度升高和收縮。而在選擇石頭的過程中,則需要選擇天然連續(xù)級配的碎石和卵石,并且需要具備較為良好的可泵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以結構斷面尺寸的最小數值和泵送管道的內徑數值作為基礎選擇粒徑合理的石頭。在混凝土中摻入數量一定的優(yōu)質粉煤灰之后,不但可以起到代替部分水泥的作用能夠,并且還可以極大地改善整體拌合物的流動性。為此在選擇粉煤灰的過程中,需要保障其質量達到二級,同時各項指標需要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全部規(guī)定。同時,在外加劑的選擇上也需要符合國家新型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在水分上則應需要選擇不含任何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3.3科學設置配合比值
作為混凝土重要參數指標的配合比數值,這一數值的大小,對于整體的混凝土使用性而言有著十分直接的影響,這也就意味著材料調配人員需要保障混凝土的配比設計數值要做到完全和建筑工程的結構特點和要求以及輸送高度等方面符合。對于強度等級具備差異的混凝土配比數值,在進行使用之前需要有關的質量檢查人員進行相應的抽樣檢測工作,從而保障混凝土材料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搭配,同時混凝土的攪拌站需要根據已經得到批準的混凝土配比數值開展相應的混凝土攪拌工作?;炷恋纳奥首詈眯枰刂圃?0%~45%之間,而粉煤灰的摻入數量比值也要小于等于20%。如果在實際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需要針對水泥、砂石、粉煤灰等原材料進行相應的調整,則必須要保障配置得出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性能上和理想狀態(tài)保持一致,同時需要參照混凝土攪拌站原材料的實際情況,針對混凝土的設計配比數值進行合理的調整。
3.4強化施工過程控制
在使用泵機開展混凝土泵送工作之前,需要使用自來水對泵管進行相應的潤濕操作,并且再結合使用比值為1:2的水泥砂漿進行管道潤滑的前提下,來保障水泥漿在傳輸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流失的問題。部分位置只可以在借助砂漿過后,根據相應的標準將之打入工程結構內部并和后面的混凝土進行相應的搭配,而其中的部分位置只能夠將這些砂漿用作管道的潤滑,接下來就需要將之卸下之后進行舍棄。與此同時,混凝土入泵的塌落度需要控制在180毫米之內,在氣溫大于等于30℃或者是泵送距離較遠的情況下,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合理的處置。而在混凝土卸入泵機料斗的過程中,泵機的攪拌器部分需要持續(xù)地開展攪拌工作,同時泵機料斗內的混凝土數量需要保障保有2/3含量的混凝土,之所以進行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空氣進入到管路中預防堵管問題的出現。
在進行后臺混凝土攪拌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借助配料系統(tǒng)做好各個方面的校驗工作,確保整體的混凝土配合比及計量數值可以最為接近理想狀態(tài),在泵機進行卸料工作之前也需要保障均勻的攪拌混凝土,并且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劑或者分別會同外部材料的前提下,攪拌時間也需要做出30秒的延長。除此之外,進行外加劑和粉煤灰的人工添加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強化有關人員的專業(yè)培訓,從而有效控制添加的實際誤差。
在落實混凝土澆筑工作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混凝土振搗的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安排專人負責有關的工作,振搗的時,需要維持在10~30秒之間,并且是以混凝土翻漿及不冒氣泡作為準則,確保達到不漏振以及不超振的要求。并且需要嚴格按照工程預先設計好的澆筑方式開展相應的澆筑工作,盡量做到一氣呵成,中途不發(fā)生任何的停頓。在進行分層澆筑的時候,需要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工作完成之前,將上一層的混凝土澆筑完成并進行相應的搗實,從而保障上下兩層的混凝土可以做到緊密的結合。
結語:
建筑工程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所發(fā)揮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作為其中使用數量最多的材料,混凝土自身的質量對于整體的建筑質量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而且當前混凝土質量問題較多的情況下,部分的施工項目會選擇自行設置攪拌站進行混凝土的拌制工作。而為了更好的保障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則需要從進配料系統(tǒng)的設置、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控制、以及混凝土配比數值和施工操作的有效控制這幾個方面入手,真正意義上做到有效控制施工現場混凝土的質量以及施工質量,從而保障整體的建筑工程可以符合有關質量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若瑩.關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現場混凝土控制技術探討[J].智能城市,2020,6(15):129-130.
[2]常亞玲.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J].江西建材,2020(07):189+191.
[3]曹廣艷.土木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施工控制技術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0(08):114-115.
[4]黃棟,刁左國,嚴亞軍,等.混凝土剪力墻模板施工質量控制技術[J].建筑技藝,2020(S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