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大概是剛上小學那年,爸爸給我買了兩本像辭典一樣厚的童話故事,記得封面寫著《意大利童話》,內容已記不清了,但那套書成為我的閱讀啟蒙,所有無人陪伴的童年時光,全部用童話填滿了。
在很多成年人眼中,童話只是一個簡單、唯美、總是有美好結局的扁平概念,當然還要再加上一些教育意義,但如果你曾有個被童話陪伴與安慰的童年,哪怕只是一些片段,那么仔細回憶,也能夠發(fā)現(xiàn),那是一艘船,一個出口,一種彼岸生活的案例,童話中蘊含的世界遠比人們以為的豐富,幾乎可以成為一個孩子漫游真實世界的地圖。
回想曾經閱讀的那些經典作品,是《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在心中埋下了一窺異域文化與生活的火種。第一次朦朧意識到生而為人的權利,是因為看到“長襪子皮皮”說:“我為什么倒著走?”“我們難道不是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度嗎?人們不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嗎?”而《夜鶯與玫瑰》里那朵泣血而生卻被輕易丟棄的玫瑰,似乎蘊含著人世間最深奧的哲學。
真正優(yōu)秀的童話包含了對這個世界的全面闡釋,以其獨特的表現(xiàn)對象和藝術語言寫盡人性中的愛、嫉妒、貪婪、自私、恐懼和悲傷,童話并不是人生的簡化版本,而是以一種極致的優(yōu)雅與簡單處理生命中極為復雜的命題。人們終生所要追尋的,難道不在最初的故事里嗎?童話具有獨立的、不同于嚴肅文學作品的評價體系,卻絕不低于嚴肅文學的文學審美標準。
那幅“地圖”中,很多在童年時代模糊的圖景,也許會在成年之后的某個瞬間,突然清晰。某些看似簡單的接納與鼓勵,也可能在成長的歲月里,給予生命獨一無二的養(yǎng)分。
記得曾在《卡蘿蘭》的作者尼爾蓋曼的社交網(wǎng)站上看過一段讀者留言,那位同樣名叫卡蘿蘭的讀者說,故事里,當卡蘿蘭決心獨自去面對惡魔,顫抖著握緊拳對自己說:“Be brave!Coraline!”這句話神奇地印在了她的心里,之后的十幾年,她從一個少女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每當遇到困難,這句話就在心中響起,她因此獲得力量,挨過了一個又一個只能獨自面對的難關。尼爾·蓋曼回答說,“勇敢從來不是無所畏懼,而是當你害怕一件事情,可還是要去做,那才是勇敢?!?/p>
也許這正是童話揭示出的意義——惡魔是存在的,但是,惡魔是可以戰(zhàn)勝的。于是,在悲傷里人們可以不斷前行,而不會絕望,因為我們不會被這個世界中的荒誕和挫折所束縛,更不會屈服。
19/2022 總第1045期
@金色的桔子:個人覺得優(yōu)美的兒童文學對孩子是有影響的,我孩子讀大學了,在外面吃到好吃的,會和我說這就是《窗邊的小豆豆》里說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吧!而這本書是在他小學二年級時讀的。這么多年了,可以想象他在讀到這里是一定想過什么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十年后他終于體會到了!這就是對美好的向往吧!
終于看到全國性的債務問題了,國家高速發(fā)展不怕有債務,就怕沒用到正地方產生了債務。4D469468-69A6-4051-8515-617266371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