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傳統(tǒng)加工紙的加工工藝研究

        2022-06-13 00:33:49李愛紅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7期
        關鍵詞:加工工藝

        李愛紅

        摘 要:文章主要介紹了我國傳統(tǒng)加工紙的發(fā)展歷程,并詳細綜述了傳統(tǒng)加工紙的加工工藝,包括傳統(tǒng)染色、涂布、施膠、涂蠟、捶打、砑光、灑金銀、刷云母、描金銀、砑花紋等工藝。

        關鍵詞:傳統(tǒng)手工紙;加工工藝;熟紙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25

        傳統(tǒng)手工紙分生紙和加工紙兩種,生紙指未經加工的手工紙,加工紙是對生紙進行涂布、染色、施膠、加蠟、砑光等二次加工手段,改變紙張厚薄、色澤、質感、性能等特征,使生紙在外形、質地、色彩、花樣等方面具備全新功能的手工紙。我國傳統(tǒng)加工紙從唐代開始已有專門的熟紙坊,專門做二次加工的手工紙,宋、元、明、清加工紙的加工工藝達到頂峰,由于加工手段琳瑯滿目,制造出許多著名的加工紙,如薛濤箋、金粟箋等。進入21世紀,加工紙的加工方法雖然還有一些,但已今非昔比,很多加工工藝已經失傳。因此,本文主要介紹了傳統(tǒng)加工紙的加工工藝,以期為研究加工紙學者提供參考。

        1 傳統(tǒng)加工紙的發(fā)展概況

        自造紙術被發(fā)明開始,紙張的二次加工就如影相隨。因為造紙之初,造紙技術比較原始簡單,抄造出來的紙張粗厚不勻,紙質疏松,只有經過涂布和砑光才能使紙張表面光滑、緊密,便于吸墨書寫。因此,從魏晉開始紙張就有了表面涂布和砑光技術,染色技術更是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至魏晉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魏晉時期著名的“黃紙”就是指經過涂布與染色工藝的加工紙。至隋唐五代時期,生紙表面仍然粗松,仍須經過涂布、砑光才能書寫,敦煌藏經洞中隋唐時期的寫經大部分是采用黃檗染色后涂蠟制成的硬黃紙書寫而成的。進入唐代,紙張加工方法更多,出現涂蠟、捶煮、施膠、填粉、灑金、冷金、泥金、銷金、流沙等多種手段。各類加工紙名目繁多,如硬黃紙、粉蠟箋、流沙箋、金花箋等,還有著名的薛濤箋和澄心堂紙①。

        宋代是造紙技術的分水嶺,生紙抄造技術不斷提高,所抄紙張可直接用于書寫,作為書寫繪畫與印刷的文化用紙逐漸向生紙或輕加工的熟紙方向發(fā)展。宋元時期是加工紙加工工藝發(fā)展史上一個集大成階段,在隋唐五代紙張加工技術基礎上繼續(xù)發(fā)展,生產出了金粟山藏經紙、砑花紙、水紋紙、磁青紙、羊腦箋、謝公箋、明仁殿紙、端本堂紙等著名加工紙品②。

        明清對明清以前出現過的許多著名紙品都有仿制,如仿澄心堂、仿金粟山箋、仿明仁殿、仿薛濤箋等,明代也有非常著名的高端箋紙,如宣德箋。清代的高端加工紙也是數不勝數。清末民國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衰退,以及機制紙在文化用紙市場的占領,手工紙產量迅速減少,手工紙作坊、熟紙加工作坊漸漸消失,加工紙的加工技藝失傳,導致大量加工紙紙品消失。

        2 傳統(tǒng)加工紙的加工工藝

        從加工紙的發(fā)展歷程可以了解到,最初加工紙張是為了讓疏松粗糙的生紙變得緊致平滑,利于吸墨書寫,發(fā)展到生紙完全不加工也能書寫印刷時,加工紙的目的逐漸改變,朝著高品質、藝術性以及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對繪畫以及書寫性能的多元追求,也是加工紙進化的動力。滿足加工紙的高品質、藝術性、多樣化,首先是要紙面緊致平滑,這是書寫的基本要求;其次是拒水吸墨,對紙張生熟多層次的需求,造就了多種紙品的誕生。加工紙發(fā)展到后來,主要還是藝術性的追求,通過染色、灑金、描金、貼粉、彩繪、印刷等類似藝術創(chuàng)作的加工美化,生成了各式各樣精美的紙品。

        2.1 染色

        傳統(tǒng)手工紙的二次加工工藝最早應該從染色開始。染潢這個詞的“潢”字在漢代劉熙《釋名》中指染紙,可見染紙技術在漢代就已經出現。最初的染潢是用黃檗,黃檗味苦,屬中藥,可避蟲蛀。染潢還有裝飾意義,中國傳統(tǒng)文化自古崇尚黃色,所以古人用紙必先染潢再用,染潢的程度,以不白即可。

        染色方式主要有浸染法、拖染法、刷染法等。浸染法指將紙張完全浸入染色槽中,使染色槽中的顏色浸透到紙張中,然后將染色紙?zhí)崞饞斓搅罈U上晾干,浸染法所染的紙張一般紙幅都不大。拖染法一般用于紙幅較大的紙張染色,將紙張拖拉入染槽,讓紙張在染液中匆匆走過,染色后即刻拖出染槽,做到浸而不泡、拖而不破?,F代修復用紙、裝裱鑲料用紙多用刷染法,此法以染刷蘸染色汁均勻涂刷在紙張上,追求“務令色遍,勿使有白點”的工藝水平,最好一遍染全。紙張在經過染色工藝后,有時會結合其他加工工藝,如灑金、描金、涂蠟等,生成其他加工紙品。

        染紙需要各種染料,用于傳統(tǒng)手工紙染色的染料分植物染料和礦物染料等。一般植物染料較多,如紅色染料有紅花、茜草、蘇木,黃色染料有黃檗、槐花、姜黃、藤黃、梔子,藍色染料有蓼藍、馬藍、木藍、靛藍、菘藍等。礦物染料中,紅色有朱砂、土紅、雄黃、鉛丹等,黃色有赭石、雌黃等。礦物染料在染色過程中要慎重使用,有些帶有毒性,如雄黃、鉛丹等。③

        最初作為植物染料的黃檗至明代后較少使用,因為從明代開始,楮皮紙生產較多,且楮皮紙本身不易蟲蛀,而梔子和姜黃的顏色比黃檗更加鮮艷,因此進入明清時期,黃色染料逐漸被梔子和姜黃等植物染料替代。我國傳統(tǒng)染色技術中,除了在染潢這一塊非常講究之外,還有對染藍色的追求。藍色紙到了大明宣德年間,最著名的紙品磁青紙,為了追求極致的藍色,有時會用靛藍反復染二三十遍才能達到理想的磁青紙色澤。在磁青紙基礎上進一步加工的著名紙品羊腦箋,是以新鮮羊腦調和頂煙,涂刷在磁青紙上,然后經過砑光,形成“黑如漆,明如鏡”的特征。

        傳統(tǒng)染紙方法中,除了單色染紙,還有染出花紋的花色染紙,如著名的流沙紙、虎皮宣、檳榔宣等,這些花色染紙通過特殊的方法,如撞色、暈染、散花等手段,染出各式各樣花色的紙品。流沙紙又稱墨流紙,利用水油分離和墨色聚合,以及水流運動等相互作用形成各種意料之外的自然圖形,墨流紙在染色時,有單色染制,也有兩色染制,還有三色染制,形成非常豐富的色彩變化(圖1、圖2)。

        虎皮宣的制作方法是在染色的基礎上進行灑濺稀糯米漿,使紙張產生花斑,與虎皮宣相似的還有斑點像檳榔外形的檳榔宣?;⑵ば系陌唿c隨時代有變化,地域上也有變化,如北方因為用礬水甩灑,形成的斑點清晰明快,南方常用糯米漿,斑點洇潤含蓄(圖3、圖4)。

        2.2 涂布

        涂布在傳統(tǒng)手工造紙中也被稱為填粉,涂布工藝的歷史久遠,至少在魏晉時期已有成熟的涂布紙加工技術。在手工紙出現初期,涂布是為了填充疏松的紙張,涂料涂在紙張表面,既填平了紙張表面,使原本粗松的紙面變得細膩平滑,又能使紙張毛孔形成一層膜,這層膜能阻擋水分快速滲透到紙張纖維里面,延長書寫或繪畫創(chuàng)作時間。涂布采用刷漿技術將礦物粉末涂于紙張表面后,還要經過砑光才能使紙張表面平整光滑。發(fā)展到后來,將經過涂布工藝的加工紙稱為粉箋。

        據記載,古人涂布用的原料有滑石粉、石灰、高嶺土、瓷土、貝殼粉等,品種十分豐富。涂布原料經過碾壓成粉,過篩,然后與水、膠混合,攪拌均勻,制成稀漿,去掉稀漿上面懸浮的雜質,最后將涂布液均勻涂到紙張表面。涂布紙張干燥后,經過砑光,使紙張表面平滑緊實。④經砑光后,紙張變得平滑,容易書寫,容易發(fā)墨,且因為填充劑的堿性,也便于紙張在堿性狀態(tài)下長久保存。經過涂布的紙張,一般還會做染色、施蠟等加工工序,將其加工制成各種顏色的粉箋、粉蠟箋(圖5)。粉蠟箋始于唐代,唐代紙工將施蠟技術和填粉技術結合,創(chuàng)造出粉蠟箋,粉蠟箋兼具粉箋和蠟箋的優(yōu)點,粉蠟箋比蠟箋白度高,且更加緊密,但透明度低一些。粉蠟箋與粉箋相比,因為粉蠟箋是在涂布后又施一層薄蠟,這樣的粉蠟箋在書寫時與粉箋的書寫感覺完全不同,粉蠟箋沒有運筆受阻的澀感。但是如果粉蠟箋蠟含量過高,有可能導致滑筆,使紙面過于拒墨。

        2.3 施膠、涂蠟

        施膠技術是指往紙里添加各種植物膠或動物膠,封堵其纖維間的毛細孔,使紙張具備一定的抗水性,以便書寫繪畫時不洇染、不漫浸。據記載,東晉時期已經有施膠技術。施膠方法分漿內施膠和紙面施膠。漿內施膠是在抄紙過程中同時完成施膠,漿內施膠對紙張有加固作用,且淀粉糊劑是弱堿性膠劑,不傷紙,但漿內施膠很難保證紙面都能均勻施到膠。紙面施膠是指將膠劑均勻刷到紙張表面每個部位,刷完膠再用光滑石頭砑光。紙面施膠可以保證紙張每個部位都均勻受膠,但如果膠劑不好的話,會傷紙。

        施膠技術發(fā)展到唐代,施膠材料由動物膠取代淀粉劑。動物膠有很多品種,其中明膠最好,明膠很透,在常溫下能很快溶解于水。植物膠隨著發(fā)展也增加了許多個品種,如豆?jié){、白及水、黃蜀葵汁、桃膠、海菜膠等。⑤動物膠與植物膠的抗水程度不同,動物膠抗水強度大,不溶于冷水,能夠制出全熟的紙張,而植物膠易溶于水,制成的紙以半生半熟居多。采用動物膠施膠一般要添加明礬,制成膠礬水,使動物膠能均勻滲入紙張纖維當中。唐代用膠礬水制成熟紙的技術早于歐洲600年。但在唐代,膠礬紙的應用并沒有普及,唐代一直是淀粉施膠與膠礬施膠兩種方法并存,直到宋代,因為繪畫與雕版印刷的需要,膠礬紙的應用才逐漸普及開來。但宋代制作熟紙,施膠礬并不普遍,直到明晚期才越來越多,涂布施膠逐漸被取代,大多紙張加工作坊以上膠礬水的方法來制作熟紙。

        膠礬水對紙張有傷害,為給紙張阻水,還可以采用涂蠟技術。宋代張世南《游宦紀聞》中記載:“硬黃,謂置紙熱熨斗上,以黃蠟涂勻,儼如枕角,毫厘必見。”⑥此種硬黃紙外觀呈黃色或淡黃色,用手抖動發(fā)出清脆的聲音,非常結實,至今看到的硬黃寫經紙,經歷了一千多年仍然猶如新紙,保存完好。唐代不僅在黃紙上涂蠟,也在白紙上涂蠟、砑光之后成為白蠟紙。唐代黃白蠟紙發(fā)展到宋代,演變?yōu)辄S白蠟經箋,著名的金粟山藏經紙即為采用涂蠟砑光工藝的蠟箋紙(圖6)。古代蠟箋紙分兩種:一種薄紙,涂蠟后更加透明,便于摹寫。另一種厚蠟箋,是用厚紙加工的,也有在涂蠟之前先涂布上一層白粉,使紙張不透明,上蠟時邊熨邊涂,使紙面平整光滑,蠟箋紙光滑堅實,且許多蠟箋結合染色、砑花、描金等裝飾工藝,具有很強的裝飾美感。

        涂蠟雖然有非常好的抗水性,但現在熟紙的方法大多采用施膠礬水,而不是涂蠟,這或許是因為涂蠟技術要求高。涂蠟一般都是稍稍施一點蠟,使用筆時比較爽滑,不澀筆即可。如果蠟涂多了,會導致墨不入紙,且不利于墨跡的長久保存,所以涂蠟一定要掌握好度。涂蠟工藝對蠟的選擇也很講究,蠟一般分為植物蠟、動物蠟、礦物蠟。植物蠟主要指糠蠟,動物蠟包括蟲蠟、蜂蠟,礦物蠟主要指石蠟。手工紙涂蠟以動物蠟為主,在動物蠟中又以蟲蠟為最佳,蟲蠟又叫白蠟,將白蠟加熱薄薄地涂在紙面上,再用砑石慢慢砑光。經過涂蠟的加工紙,不僅使生紙變?yōu)槭旒垼€能使紙張結實美觀,另外還有防潮、防蛀的作用。

        2.4 捶打砑光

        捶紙相傳始于唐代,也是出現較早的紙張加工工藝。粗松的紙張經過捶砑后,一方面使紙張表面平滑,便于行筆書寫,另一方面,紙張內部的纖維孔隙因為捶打被壓緊縮小,也避免了墨液滲透到紙張纖維之間的縫隙里,造成洇墨的現象,再者,紙張經多次的捶砑,會產生研妙生輝的光澤。

        捶紙之前先要在紙面涂上少許植物膠液,使紙張濕潤柔軟,再將紙張成疊累起,用平頭木槌反復捶打幾百次以上,才能將紙張捶緊捶實。明代高濂《遵生八箋》中記載捶紙全過程:“法取黃葵花根搗汁,每水一大碗入汁一二匙,攪勻,用此令紙不粘而滑也,如根汁用多,則反粘不妙。用紙十幅,將上一幅刷濕,又加干紙十幅,累至百幅無礙;紙厚以七八張相隔,薄則多用不妨;用厚板石壓紙過一宿,揭起俱潤透矣,濕則晾干,否則平鋪石上,用打紙槌敲千余下,揭開晾十分干,再疊壓一宿。又槌千余槌,令發(fā)光與蠟箋相似方妙?!雹哌@里面用到的黃葵花根汁是紙藥的作用,使紙張之間滑而不粘。批量捶打紙張的方法多用在制紙的作坊里面。文人自用紙張需要捶打時,采用的方法較為簡單?!堵膱@叢話》中記載了捶打少量紙張的方法:“然紙質雖細,總有灰性存乎其間,落筆輒滲。若欲去其灰性,必用糯米漿或白及水或清膠水拖之,然后卷在木桿上,以椎千捶萬捶,則灰性去而紙質堅。”⑧

        砑光是指用鵝卵石、琉璃、瓷碗、瑪瑙石等光滑材料磨砑紙面,使紙面平整密實光滑。砑紙看似簡單,操作起來也很講究方法,首先兩手握石用力要勻,必須朝一個方向,依次從一邊砑至另一邊,不能有漏砑的地方。在砑紙之前,必須剔除紙張上的顆粒雜質,以免砑破紙面,在砑之前,還可在紙面打一點蠟,也可在砑石上打一點蠟,方便砑紙時光滑不澀。有時砑紙不直接在紙面砑,而是隔一層紙,在隔紙上施一點蠟,這是為了不讓紙面有蠟,但又要紙面有光,還要紙面柔軟結實。砑光在過去是最常使用的一種紙張加工方式,砑光除單獨用于二次紙張加工之外,大多時候都作為其他加工方法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配合使用。如涂布過程中,涂布液均勻涂在紙張上,干燥之后紙張表面會留下刷痕,不利書寫,必須經過砑光,將涂布液均勻壓入紙張纖維里面,使紙張緊致平滑。唐宋時期的許多名紙如硬黃紙、捶紙、白箋、金粟箋、粉箋(圖7)、蠟箋、羊腦箋等都經過砑光工藝。

        2.5 灑金銀、刷云母

        灑金銀紙是指將金箔、銀箔、銅箔、鋁箔、錫箔等砸碎后,用干撒法灑在涂有膠液的手工紙面上的二次加工紙。灑金銀紙根據金箔、金屑、金粉等碎箔面積的密集度、金片的大小分為不同品類:大片碎金稱為片金、雪金;小片碎金且密集度高的稱為魚子金、屑金、雨金;大小片混合灑金的稱為雨雪金(圖8);隨意灑少量金粉的稱為冷金、泥金;將銀箔砸碎灑在紙上的叫灑銀紙。因為金銀價格昂貴,所以手工造紙中常用銅箔替代金箔,用鋁箔、錫箔替代銀箔制作灑金銀紙。刷云母是指將云母粉和膠液混合后涂刷于紙張表面,形成珠光閃閃的效果,稱為云母紙。

        灑金銀紙的制作方法是先將金銀箔砸碎裝進一個圓柱形的紙筒內,紙筒底部用稀絹包裹,可漏金粉,如金片較大,稀絹可改為細網。紙筒內還要放入幾粒干豆以增加碎金的流動性,灑金桶內要求處于一種無靜電的狀態(tài)。將染過色或沒染色的宣紙平鋪在臺面上,紙面上涂刷一層膠液,然后手握紙筒,將有孔的一面朝下,與紙面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搖晃灑金桶,或用小棒敲打灑金桶,使金粉均勻灑在紙面上。灑金完成以后,有的金屑還會翹起在紙面上,或者浮于紙面上,必須讓它與紙面貼合結實,所以要在紙面上蓋一層待灑宣紙,用棕刷刷平,使金屑能平實地貼覆于紙面,刷完之后將蓋在上面待灑宣紙揭下來,這層宣紙會粘上一部分金屑,繼續(xù)在這張紙上刷膠灑金不會浪費。這樣循環(huán)操作,完成灑金銀紙的加工工作,撒完金銀的紙張還要經過晾干、壓平、裁剪,才算完成全部加工過程。

        2.6 描金銀、砑花紋

        通常描金銀是指以泥金泥銀為墨,在紙面描繪各種花紋圖案的紙張加工方法。描金銀工藝大概始于唐宋時期,是用金銀泥或粉末裝飾紙張的一種加工方法。描金銀紙也叫金花箋、泥金花箋,工藝上將灑金、貼金、泥金均包括在內。描金銀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毛筆泥金銀描繪,一種是拓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詳細記載了拓印金花箋的方法:“用云母粉,同蒼術、生姜、燈草煮一日,用布包揉洗,又用絹包揉洗,愈揉愈細,以絕細為佳。收時以綿紙數層,置灰缸上,傾粉汁在上,湮干;用五色箋,將各色花板平放,次用白及水調粉,刷上花板,覆紙印花板上,不可重拓,欲其花起故耳,印成,花如銷銀?!雹嵬赜》ㄝ^為復雜,用筆直接描繪比較簡單,只需用筆蘸泥金或泥銀在填過粉底的染色紙上描繪各種花紋即可,只是直接描繪要求繪者有比較好的繪畫功底。金花紙因為選擇材料的不同、描繪圖案的不同,并結合多種加工方法,生產有許多繁縟的樣式品種(圖9),如宋代著名的遍地銷金龍五色羅紙、銷金團窠花五色羅紙、銷金云龍鳳五色綾紙等。

        砑花紋工藝始于唐代,這種工藝在比較堅韌的皮紙上加工才能完成,是用兩塊刻有相同的圖案花紋,但紋路相反的板子,一塊是凸起的陽紋,一塊是凹陷的陰紋,把堅韌的皮紙濕潤后放入兩塊刻板之間,然后施壓使紙面砑出凹凸不平的隱形暗紋,這種暗紋透光清晰可見。砑花圖案豐富,有山水、花鳥、蟲草、龍鳳以及鐘鼎銘文等,砑花工藝中的暗紋可以是無色的,在印刷界可稱之為無墨印刷,也可以有顏色,為印色,或后期描色。⑩砑花紙在唐代非常著名,發(fā)展到宋代已有很多仿制,技術也非常精湛(圖10)。

        與砑花紙同時期出現的還有一種花簾紙,也叫水紋紙,是指在抄紙的簾紋上用絲線編成各種圖案,利用抄紙時紙漿纖維的沉積形成圖案花紋,這也是一種隱形圖案,透光清晰可見。水紋紙在唐代興起,在北宋有實物保存下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李建中的《同年帖》所用的紙張就是水紋紙(圖11),這是迄今為止見到的最早的水紋紙。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紙的性能,加固紙張,二次加工紙的各種加工工藝相互結合,制備出各式各樣的紙品。這些紙品有的用加工方法命名,比如蠟箋、黃箋、花箋、羅紋箋等;有的依據地名命名,比如金粟山藏經紙、清江紙、澄心堂紙等;有的依據年代命名,比如宣德箋等,傳統(tǒng)加工紙紙品非常豐富。

        我國傳統(tǒng)加工紙的加工工藝發(fā)展至今天,有許多加工工藝面臨失傳或已經失傳,這是當下不能回避的現實。本文所介紹的傳統(tǒng)加工紙加工工藝,部分來自加工紙作坊的調研,部分出自不同古籍書本上的研究資料,要將古籍書本上的傳統(tǒng)加工工藝恢復至現實的成品加工紙,還需要進一步實驗與實踐。

        注釋

        ①潘吉星.中國造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②④王菊華.中國古代造紙工程技術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③⑤劉仁慶.中國手工紙的傳統(tǒng)技藝[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9.

        ⑥張世南.游宦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1.

        ⑦⑨高濂.遵生八箋[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⑧錢泳.履園叢話[M].北京:中華書局,1997.

        ⑩屠隆.紙墨筆硯箋:紙箋[M].上海:神州國光社,1936.

        參考文獻

        [1]潘吉星.中國造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王菊華.中國古代造紙工程技術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劉仁慶.中國手工紙的傳統(tǒng)技藝[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9.

        [4]屠隆.紙墨筆硯箋:紙箋[M].上海:神州國光社,1936.

        [5]高濂.遵生八箋[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6]張世南.游宦紀聞[M].北京:中華書局,1981.

        [7]錢泳.履園叢話[M].北京:中華書局,1997.

        猜你喜歡
        加工工藝
        齒輪制造過程中加工工藝要求及應用研究
        試論金屬材料加工工藝中激光技術的應用
        科技資訊(2016年25期)2016-12-27 17:34:01
        淺議提高數控車床加工精度的方法
        細長空心渦輪軸加工工藝研究
        基于描述邏輯的數控銑床加工工藝知識庫檢索
        科教導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46:52
        大型汽輪發(fā)電機定子匯流管機械加工
        南瓜包子加工工藝及品質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3期)2016-11-04 11:05:36
        談談數控車床加工精度的控制和提高方法
        考試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11:12:57
        奧氏體不銹鋼薄壁件加工工藝的研究
        鐵路大型養(yǎng)路機械零配件機械加工工藝淺析
        科技視界(2016年16期)2016-06-29 11:58:05
        国产一级黄色性生活片|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亚洲九九夜夜|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天堂资源中文网| 一本色综合久久|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av网站在线| 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 小宝极品内射国产在线|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亚洲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97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av一区二区无卡| 亚洲综合天堂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在线观看|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大白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三区| 区一区二区三区四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综合激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天天综合天天爱天天做|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大片| 日本本土精品午夜视频| 欧美另类人妖|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日韩区 |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色婷婷久久亚洲综合看片 | 日韩毛片基地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出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天美蜜桃| 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 欧美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