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芯 章夢晗
1952 年7 月1 日,成渝鐵路通車典禮在成都和重慶同時舉行。在新落成的成都火車站,由賀龍主持剪彩儀式。(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父親去世許多年后,羅玉英才在網(wǎng)上看到這張照片。
1952年7月1日,成渝鐵路全線貫通,通車典禮在成都和重慶同時舉行。在新落成的成都火車站,由賀龍主持剪彩儀式,在他右邊站著的是時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李井泉。站在李井泉右后方鼓掌的,就是羅玉英的父親羅崇富,任川南行署交通廳長、成渝鐵路副指揮長兼川南指揮部指揮長、民工指揮部指揮長、西南鐵路工程局副局長等職,此前他在劉鄧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第10軍中擔任后勤部部長。
5年后出生的羅玉英從小就知道父母是軍人,父親是修鐵路的。在羅玉英的記憶里,他們家每過幾年就要搬一次家,搬家的節(jié)點常常是父親參與修建的某條鐵路建成通車,或是一條新的鐵路開工建設。
家里的八個孩子除了老大、老二,其他都出生在鐵路邊,名字里都含有地名,其中三姐玉江(內(nèi)江)、四姐玉蓉(成都)就是在修成渝鐵路時出生的。羅玉英是老七,出生在鷹廈鐵路修建時期,名字取了鷹的諧音。
這張照片對羅玉英來說珍貴無比。她特意從成都市委宣傳部拷到原圖,收藏起來。用她的話來說,自己盡全力了解關于鐵路和父親的一切,已經(jīng)成了一種本能。
與羅玉英家一街之隔的成都人民公園,是她常去的地方。她總是在公園北角的四川保路運動紀念碑前瞻仰許久。
一百多年前,四川保路運動,保的就是成渝鐵路的前身川漢鐵路?!皬谋B愤\動聯(lián)想到成渝鐵路,再想到父親,我心中既有對英雄的崇敬,也有對父親的景仰?!绷_玉英說。
19世紀末,為了在中國攫取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與政治特權,鐵路成為了西方列強傾銷商品、掠奪資源、進行資本輸出等的便利工具。作為一種工業(yè)文明的代表,鐵路傳入中國時,混雜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狼子野心,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關于修筑鐵路的爭論時起時伏。直到1889年5月清廷宣布:“此事為自強要策,必應統(tǒng)籌天下全局”,“但冀有益于國,無損于民,即可毅然興辦”,從而確立了興辦鐵路的主張。于是1903年,清政府明確了興建川漢鐵路的意向,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鐵路。
“在中國逐漸淪入西方列強控制,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背景下,四川人民對川漢鐵路夾雜著復雜的情感?!蔽髂辖煌ù髮W馬克思主義學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田永秀認為,四川交通不便,人們迫切地渴望交通工具,這是“愛川”;列強希望借由修建鐵路在西南主張不平等條約的野心,讓川人感受到民族危機,這是“愛國”。這兩種情感讓川人產(chǎn)生了“自立自強、反抗侵略”的內(nèi)部訴求。
然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悍然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川漢鐵路筑路權賣給列強,同時攫占了四川人民集資的修路款。
清政府的賣國行徑激發(fā)了人民的“保路運動”,而鎮(zhèn)壓“保路運動”,更是激起全國人民憤慨,辛亥革命由此爆發(fā),清王朝滅亡。1911年8月,川漢鐵路僅在湖北宜昌修建了30華里就宣告停工。
護國運動之后,四川軍閥一直以修筑鐵路為由頭在民間借錢。直到1934年底劉湘赴南京后,四川與中央之間所保持的“半獨立”狀態(tài)結束,國民政府才逐漸打開“川政統(tǒng)一”的局面。后以“建設民族復興之根據(jù)地”為由,在備戰(zhàn)情勢緊迫的情況下,才重新開始成渝鐵路的修建。
1952 年7 月1 日,從重慶站發(fā)出首趟成渝線列車。(圖片來自于重慶日報)
“修建鐵路的材料和機械是買回來了,確定了修筑路線,完成了大部分橋梁、涵洞的基礎施工,解決了征地問題。雖然沒有鋪設一塊鐵軌,但就全部工程量來說,應該完成了40%左右?!碧镉佬阏f。
然而,因為過度依賴外國的技術和材料,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通貨膨脹嚴重,上海、武漢以及香港的淪陷直接導致水路運輸中斷,成本暴漲。成渝鐵路的修建于1938年11月徹底停止,后續(xù)維護也在戰(zhàn)爭中逐漸停擺。
1950年12月,在中共中央西南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作出了修建成渝鐵路的重要決策。劉伯承、賀龍等人參會。(圖片來自于人民網(wǎng))
眼看著,四川人民曾經(jīng)付出的鮮血、生命、財物、身家就將付之東流,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也還未撥云見日。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在重慶解放之前,鄧小平就有恢復成渝鐵路建設的設想。
1949年6月至7月,鄧小平兩次專程到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家中,拜訪其堂兄、我國著名兵工專家陳修和,商談成渝鐵路修筑的問題。鄧小平早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被當時法國最大的軍事鋼鐵廠施耐德鋼鐵廠錄用,他針對鋼軌和機器等專業(yè)技術問題與陳修和進行了討論。
陳修和介紹說,抗戰(zhàn)期間,漢陽鋼鐵廠的許多設備和技術力量已遷到重慶鋼鐵廠。若充分利用這些設備和技術力量,每年可產(chǎn)4萬多噸鐵路鋼軌,基本可以解決成渝鐵路修建所需的鋼軌問題。
陳修和還答應幫忙物色一些兵工技術人才。后來,幾十名兵工技術專家組成了一支技術大隊,為成渝鐵路的順利建設打下了基礎。
1949年11月,劉鄧大軍指揮的第二野戰(zhàn)軍揮師南下,一舉解放重慶。12月8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正式進駐重慶。在西南局擴大會議上,鄧小平正式作出了“興建成渝鐵路,造船修建碼頭”的決策。當時,以鄧小平為首的西南局深知當時的客觀困難很多。鄧小平指出:“我們還面臨著很大困難,不可能百廢俱興,我們只好集中力量辦一兩件事?!?/p>
1950年1月,鄧小平親赴中央,向時任中央財經(jīng)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陳云匯報恢復修建成渝鐵路的設想,一方面是為了獲得中央的同意,另一方面就是爭取資金支持。
當時,中央考慮到四川人民在抗戰(zhàn)中所作的貢獻,想到四川人民一直以來對鐵路的向往與情感,同時為了穩(wěn)定解放之初西南并不安穩(wěn)的局面,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解決四川交通問題,連通川內(nèi)人才,很快下達了指令:“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鐵路?!蓖瑫r,中央批準向四川先撥2億斤大米作為經(jīng)費。
1950年6月12日,西南鐵路工程局組建。6月15日,鄧小平出席成渝鐵路正式開工典禮并致詞,指出修建成渝鐵路的關鍵是:“花錢少,事情辦得好。”
鄧小平經(jīng)請示中央同意后,讓軍隊帶頭筑路。西南軍區(qū)向各部隊總共抽調(diào)3萬多名軍人,組成5個軍工筑路總隊。
為了少花錢,既有的路基、橋墩、橋洞等,盡量利用。施工中多用價廉的石料而少用鋼筋混凝土,除大中型橋梁使用鋼梁外,其墩臺、基礎以及中小型拱橋、涵洞都盡量利用沿線所產(chǎn)的石料。
為了把事情辦好,中央整合了7個鐵路機構,保留了部分原技術人員,劉建熙、藍田、雷從民、郭彝、譚其芳、陳祖堂等一大批優(yōu)秀工程師投入建設工作。此外,中央從全國各地調(diào)集技術人員、干部馳援四川。與此同時,新組建的西南鐵路工程局還舉行了各種短期業(yè)務培訓班,培養(yǎng)技術工人。
實干加巧干,修建成渝鐵路只花了1.9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37.65萬元,是新中國成立后在丘陵地區(qū)建成的最省錢的鐵路。
在成渝鐵路修建之前,四川雖已解放,但匪患嚴重,人心惶惶。重慶產(chǎn)業(yè)工人失業(yè),四川農(nóng)民吃不飽飯,大量群眾面臨生存危機。
“要以修建成渝鐵路為先行,帶動百業(yè)發(fā)展,不但可以恢復經(jīng)濟,而且可以爭取人心,穩(wěn)定人心?!?949年12月31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常委辦公會議上,鄧小平就回答了修建成渝鐵路“為了誰”的問題。
成渝鐵路開工半年后,隨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部分軍工筑路隊歸還建制,工地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1950年11月,西南軍政委員會作出決定,由四川的4個行署負責動員、組織領導10萬民工接替部隊。當時,羅崇富已任成渝鐵路川南指揮部指揮長,同時擔任民工指揮部指揮長。
“對當時的民工來說,參與修建成渝鐵路不僅意味著有足額的工錢,還吃得飽飯,有衣服穿,大家自然積極響應號召?!碧镉佬憬榻B,共產(chǎn)黨依靠基層組織體系,把所有人的后勤保障全部解決了。
從一件小事就能看出當時后勤保障服務的細致。當時,每月要給民工發(fā)米,吃不完的米要寄回家,不僅途中不便于保存,而且運費也是一筆開銷。后勤部門就制發(fā)了成渝鐵路專用米票,民工可以把米兌換成票,再回到家把票兌換成米。后來,民工穿不完的衣服想寄回家,也參考此法。
為了鐵路早日建成,沿線百姓全力支援。鐵路線要穿過一些人家的祖墳祖宅,他們?nèi)掏窗徇w;成渝鐵路全線需要125萬根枕木,百姓獻出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一些老人甚至獻出了壽板壽材。
“要知道,那時候還沒實行公有制,動員群眾不是出個通知這么簡單?!碧镉佬愀嬖V記者,根據(jù)永川的一份檔案記載,當時的基層干部都領了任務,要給群眾做充分動員。干部深入群眾的同時也得到了群眾的充分支持。以永川為例,本來計劃籌集捐獻枕木5萬根,最后收到了14萬根。這在當時不是個例。“成渝鐵路能修建成功,體現(xiàn)了新中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
除了干部動員,“軍民一心”也讓建設工作的進展格外順利。對此,《新華日報》在1951年初專門作過報道。軍工們除了幫助民工掌握筑路技術,同時不忘關心生活、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
當時,媒體大規(guī)模報道勞動者事跡,宣揚自立自強、勞動光榮的理念。還邀請了文工團作慰問演出。這些都讓民工們愈發(fā)認識到,自己的辛勤和智慧被認可,共產(chǎn)黨說的“人民當家作主”不是一句空話。因此,在成渝鐵路修建過程中,民工們的勞動熱情十分高漲。
在修建成渝鐵路的過程中和鐵路通車以后,西南鐵路工程委員會和有關部門為表彰鐵路建設功臣,還制作頒發(fā)了多種成渝鐵路紀念章,真正體現(xiàn)對勞動者的尊重。
羅崇富當時獲得的一枚五一勞動獎章和成渝鐵路紀念章,現(xiàn)已被子女們捐贈給了他故鄉(xiāng)的安徽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坝腥藛栁业墓枢l(xiāng)在哪,我覺得是父親走過的所有地方。”羅玉英說。
修建成渝鐵路時沒有機械設備,所有工作都靠人工和鐵錘、鋼釬等最基礎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