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致 彭潔
“唐姐,行個方便,我們到下面村口就下車,你看下起雨,我還抱著小娃娃……”
“不行,今天如果我讓你們走了,就是在害你們。這輛三輪車安全性能差,搖搖晃晃的,只能用來拉點貨,絕對不能坐人。前面鄉(xiāng)村道路窄,邊上全是陡坡,車翻下去可不得了?!?/p>
5月15日,涪陵區(qū)武陵山鄉(xiāng)正下著綿綿小雨,地面濕滑,面對村里老熟人的請求,唐中碧拒絕打開通行欄桿的行為,顯得有些不近人情。
都是一個村的人,為何唐中碧這樣嚴苛?
原來,唐中碧除了是武陵山鄉(xiāng)金子山村村民,還有一重身份——金子山村交通安全勸導站的勸導員。
金子山村交通安全勸導站位于武陵山鄉(xiāng)與白濤街道交界的武白路,這里也是進出金子山村的主要通道,村民大多以駕乘摩托車、三輪車出行,人流量、車流量都較大。
然而,車水馬龍、彎急坡陡的武白路上,卻常常存在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三輪車違法載人等行為,一旦發(fā)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應對這些情況,金子山村交通安全勸導站應運而生。
作為交通安全勸導員的唐中碧上崗不久,“唐中碧不講情面,三輪車載人不能從她那里過”的消息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在村里傳開了,村民們或多或少對她有些意見。
“有的村民看到我是熟人,就想鉆空子,但我要求自己‘上崗必管事,管事必盡職’,我知道大家有不滿,但我相信時間長了,他們就會明白我是出于好意,在為大家的安全考慮。”唐中碧說,三輪車作為農(nóng)村家庭常用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家里都有,以前三輪車違法載人的情況普遍存在,大部分村民根本沒意識到這是違法行為,存在危險性,因此她更要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意識。
除了上崗期間的安全勸導,唐中碧平日里也會走村入戶,普及交通安全知識。
“我就是本村人,很清楚村里哪家有面包車、摩托車、三輪車,哪些人是駕駛員,哪條路彎道多容易發(fā)生事故?!彪S著一次次推心置腹的入戶宣傳,一個個案例為村民熟知,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唐中碧不近人情的態(tài)度是為了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也對她嚴格履職的行為表示認可。
久而久之,村里三輪車違法載人的行為少了,道路交通安全又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交通事故自然也少了。
“李叔叔,騎摩托車戴頭盔,不能再忘了喲!”
“弟娃兒,超載了、超載了!你知道你這個車可以裝幾個人不?”
剛勸走三輪車,唐中碧又快步走向其它沒有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車輛。
農(nóng)村地區(qū)地形相對復雜,很多地方臨水臨崖,路況較差,加之部分農(nóng)村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薄弱,因此車輛超員、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載貨三輪車違法載人、客貨混裝等違法行為多發(fā)。
勸導員從勸導宣傳與服務兩方面出發(fā),積極做好各類交通安全宣傳工作,多措并舉,提升村民守法出行意識,從源頭上減少農(nóng)村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守護了農(nóng)村道路的交通安全。
如今,涪陵區(qū)已建成110個交通安全勸導站,初步形成了鎮(zhèn)、村、組“三位一體”的農(nóng)村道路交通監(jiān)管網(wǎng)。自今年年初以來,全區(qū)各勸導站已勸導88.85萬人次、檢查車輛100萬余次、勸導糾違60萬余起,為群眾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出行環(huán)境,筑起一道農(nóng)村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