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對“反動”話語的建構

        2022-06-09 08:04:56陳瑞蔡勝

        摘要:“反動”一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話語的關鍵一環(huán),在中國早期革命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胺磩印币辉~古已有之,其由字面含義的“反作用”轉化為政治含義的“逆潮流而動”,是時代變遷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果。20世紀20年代,中國社會政治環(huán)境復雜,革命力量和革命對象問題是新生的中國共產黨首先要思考和明確的問題。中共在明確這一問題時,引入“反動”一詞對革命對象進行形象塑造。隨著政治局勢的發(fā)展,中共不斷塑造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反動”話語,并將“反動”運用于政治斗爭之中,借助“反動”話語劃分敵我陣營。中共對“反動”話語的建構歷程也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話語體系建設提供了經驗與啟示。

        關鍵詞:革命話語;“反動”話語;話語建構;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話語體系

        在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共”)革命歷程中,存在很多關鍵性術語,考察這些術語可以進一步明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有學者指出,“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是中國共產黨核心革命話語建構的重要時期”〔1〕。這一時期,“反動”進入中共視野并在中共革命話語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且與中共的革命歷程相始終。近年來,學界將概念史研究方法引入黨史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相關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郭若平《塑造與被塑造“五四”闡釋與革命意識形態(tài)建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郭若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共“小資產階級”觀念的起源》,刊于《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第4期;李里峰《1920年代與中國革命的概念史研究》,刊于《史林》2021第1期。,“反動”一詞已經得到關注,但僅為簡要介紹學術界關于“反動”的相關研究集中在:李博《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匯——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趙倩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金觀濤編著《觀念史研究:中國現(xiàn)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對于“反動”一詞如何進入中共視野,“反動”話語在中共革命話語體系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等問題仍有深究的必要。本文試圖通過梳理“反動”一詞的起源和演變歷程,探究“反動”話語建構與革命實踐的內在關系,從而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話語體系建設提供經驗啟示。

        一、“反動”作為革命話語的出場“反動”一詞在中國傳統(tǒng)話語里就有出現(xiàn)并使用,多指“反作用”,是一個中性詞匯。如《孟子集疏》里的《孟子集注卷第三》中有“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保ㄋ危┎棠W睹献蛹琛肪砣逦臏Y閣四庫全書本,第34頁、第33頁。“然以下文觀之氣,亦能反動其心”①,這里的“反動”指“反過來”,也就是“起相反作用的力”。

        近代的“反動”一詞與古代形同意異,隨著社會發(fā)展變化,它逐漸由一個中性詞匯變成蘊含貶義色彩的詞語。1902年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使用了“反動”一詞,意指物理學意義上的“反動力”,“法國大革命,開一十九世紀民權之幕,而忽有拿破侖崛起,繼以俄普奧三帝神圣同盟。反動力大作,幾近復革命前之舊觀,又加甚焉”〔2〕。1905年后,“反動”一詞的否定意義逐漸顯現(xiàn)。如《外交報》一篇文章中出現(xiàn)了“反動”與“保守”相連的用法,“至于近時,保守反動之象,愈益顯著”〔3〕。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陳瑞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對“反動”話語的建構“反動”一詞古已有之,之所以在近代被賦予新的含義并得到運用,與日語翻譯的影響有關。據(jù)李博《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一書,日本早期翻譯的社會主義文獻中,用“hando”一詞模仿英語詞“reaction”的借譯?!癶ando”原本是物理學專門術語,表示物理意義上的“反作用”。在20世紀早期,日語“hando”對應的中文“反動”還只是表示物理學意義上的“反作用”。而在其后的發(fā)展中,“hando”逐漸包含政治含義,指“逆進步而行的力量”,辛亥革命后才有了鮮明的政治色彩〔4〕。

        盡管“反動”在日語翻譯中已成熟到可以獨立表達政治意蘊,但這是一個舊詞新意的概念,被當時的中國社會接受和運用需要一個過程。從《申報》文章對“反動”的使用可以看出,“反動”的政治意蘊被接受和運用是循序漸進的。檢索《申報》數(shù)據(jù)庫可發(fā)現(xiàn),1905年后“反動”一詞開始出現(xiàn)在一些文章中,多指“反作用”,1911年起,“反動”被頻繁使用,其意蘊不僅包含“反作用”,政治色彩也逐漸浮現(xiàn),出現(xiàn)了諸如“反動政治機關”〔5〕“反動分子”〔6〕“反動的官僚”〔7〕“反動黨”〔7〕“政治上反動之理”〔8〕的表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國內報刊將“反動”和“革命”聯(lián)系在一起,“反動革命”表示負面含義,“反動”作為革命話語的萌芽開始顯露。1917年6月,《申報》刊登的《東報對于我國內哄之論調》一文雖從正面來表述“反動”〔9〕的含義,但時論在關注與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更強調德國革命是“反動革命”見《東報論德國反動革命失敗之原因》,刊于《世界大勢》1919年第11期第75-76頁;《東報論德國之形勢》,刊于《大公報》1920年3月25日第3版;《德國民主主義之確立》,刊于《時事新報(上海)》1920年4月4日第2版;《最近德國反動革命之真相(中篇)》,刊于《民心周報》第1卷第25期,1920年5月15日,第589-591頁。,這里的“反動革命”帶有明顯的負面意義,意指其是阻礙社會發(fā)展進步的。

        五四運動時期是西方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傳入中國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社會主義思潮可以說是風起云涌,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也得到廣泛傳播。中國社會對“反動”一詞政治性含義的接受和運用深受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影響。在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中,“反動”與“革命”相對立,阻礙革命前進步伐、與革命潮流相反便是“反動”。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分析各個階級的社會地位時,提出“使歷史的車輪倒轉”的階級是“反動”的〔10〕?!胺磩印痹隈R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主要有兩種代表性用法:一是將“反動”作為修飾詞,如“反動的社會主義”〔10〕、“反動的思想”〔11〕以及“最反動的市儈”〔12〕等;二是將“反動”具象化,賦予“反動”具體的指代群體,如“反動政府”〔13〕、“反動勢力”〔12〕和“反動分子”〔11〕等。列寧延伸了“反動”的內涵與外延,指出“反動”是與社會進步相對立的,他在深度剖析“革命”的具體意義時指出,“如果把令人難忘的馬霍夫同志的令人難忘的說法換個樣子,那么可以說:有的革命類似反動”〔14〕。這句話的意思是“革命”是否正確,要看這個“革命”是否推動社會發(fā)展和進步,不能推動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革命”就是“反動”的。在五四運動的推動下,“反動”逐漸成為在近現(xiàn)代中國思想理論史上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政治概念。

        1920年后,“反動”1920年后梁啟超等少數(shù)人還在使用“反動”的字面含義,即“反作用”。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國學術史第五種》一書中提及“反動”一詞,稱“啟蒙期者,對于舊思潮初起反動之期也,舊思潮經全盛之后,如果之極熟而致爛,如血之凝固而成瘀,則反動不得不起”,這里的“反動”指“反作用”。見(新會)梁啟超編著《清代學術概論:中國學術史第五種》第14頁,商務印書館1921年版。主要被當作帶有政治意蘊的詞匯使用,其含義為反對進步、反對革命。如《日本經濟界反動之時代來矣》〔15〕《德國反動失敗之真象》〔16〕《日本過激思潮之反動》〔17〕《陳樹藩反動后之陜局》〔18〕中的“反動”一詞都含有政治意味。此時,不同群體在使用“反動”一詞時的視角和運用方式并不相同,新生的中共將“反動”一詞納入革命話語表達之中并加以運用,從而使其具有鮮明的特點。

        二、中共早期理論中的“反動”話語中共剛建立就面臨著艱巨的革命任務,政局混亂,帝國主義不斷擴大在華勢力,各派軍閥為擴大勢力范圍相互爭斗,還有眾多政治派別不斷探索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在這樣的政治局勢下,誰是革命力量、誰是革命對象是首先要明確的問題,為此,中共引入“反動”一詞對革命對象進行形象塑造,且與時俱進,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共“反動”話語的提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與中共對國情和革命性質的認識息息相關,是中共根據(jù)時勢發(fā)展及時分析國情,結合革命斗爭實踐研究革命實際問題的產物。1921年中共一大會議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提出了中共的目標、任務、方法,確定黨的基本政治綱領是推翻資本家階級政權,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當時中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了解不夠充分,對中國國情和革命性質的認識不夠深入,因而簡單地認為中國社會矛盾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反動”一詞并未納入革命話語表達。

        隨著政治局勢的發(fā)展,不到一年,《中國勞動運動應取的方針》一文中就出現(xiàn)了“反動勢力”〔19〕的表述,此時“反動”開始在中共的話語體系中亮相,并在中共二大前后被頻繁使用。在1922年1月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的影響下,中共逐步認識到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首先完成民主革命,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1922年5月,胡適諸人創(chuàng)辦《努力周刊》,在《我們的政治主張》中提出“好政府主義”,建議組建“好人政府”,在客觀上恰好適應了直系軍閥在戰(zhàn)勝奉系軍閥后想趁勢實現(xiàn)“北洋統(tǒng)一”的需要〔20〕。久經軍閥混戰(zhàn)的國人渴望和平統(tǒng)一,對“開明軍閥”的統(tǒng)治抱有幻想,這樣一種客觀社會心理被“好政府主義”擴大化后產生了消極社會影響,與中共的民主革命任務背道而馳。中共敏銳察覺到這一點,為了打破時人對軍閥的幻想,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的主張》,第一次對外宣示自己的政治主張,明確提出建立“民主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主張,同時將“北洋軍閥”定性為“封建的軍閥勢力”〔21〕,并首次使用“反動派”概念,稱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段祺瑞等是“反動派”〔22〕代表,由此出現(xiàn)了“反動派官僚軍閥”〔22〕的表述。相比時人對軍閥的幻想,中共對軍閥的認識顯示出中共并未被輿論所裹挾,因而對于軍閥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1922年7月,中共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在深刻分析中國社會性質和時局發(fā)展后,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革命的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革命的動力是無產階級和農民群眾。這是中共第一次明確革命力量和革命對象問題。在此,“反動”一詞被當作修飾詞使用,文件出現(xiàn)了“反動行為的陳炯明”〔22〕的表述,在《關于少年運動問題的決議案》中則有“國內政治是為極反動的封建軍閥們所統(tǒng)治”〔22〕的表述,《中國共產黨對于目前實際問題之計劃》也有“最反動的黑暗勢力(如張作霖、段祺瑞、曹錕等)”〔22〕的表述。

        隨著政治局勢的不斷變化,中共“反動”話語呈現(xiàn)出新的表現(xiàn)形式,即將“反動”具象化,賦予“反動”具體的指代群體,如“反動軍閥”“反動政局”“反動勢力”等。中共使用“反動軍閥”這一詞匯并不是隨意的、偶然的,與中共對“軍閥”的認知相關。1922年12月,蔡和森在《近日政潮的內幕》一文中就有“反動軍閥”〔23〕的表述。中共二大前后,“軍閥”在中共文件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軍閥”的最大特征是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其后中共引入階級分析法剖析“軍閥”的性質,對“軍閥”的認識不斷加深。1922年9月,蔡和森在《武力統(tǒng)一與聯(lián)省自治——軍閥專政與軍閥割據(jù)》一文中指出“軍閥”代表的是“封建的舊支配階級”〔24〕的利益,“軍閥”既勾結帝國主義,又代表封建階級的利益,這樣“賣國殃民”的軍閥是“反動”的。1923年1月,鄧中夏在《我對于此次運動的全部意見》一文中有“反動軍閥”〔25〕的表述。同年4月毛澤東為《新時代》創(chuàng)刊號作《外力、軍閥與革命》一文,文中兩次提及“反動軍閥”〔26〕。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之主張》一文提出“反動的北洋軍閥”〔22〕。

        1923年1月,中共為揭露北洋軍閥政府的黑暗統(tǒng)治,明確指出北洋軍閥政府是“反動政局”“反動勢力”。1923年1月陳獨秀在《向導》上發(fā)表《反動政局與各黨派》一文,9次提及“反動政局”〔27〕,這里的“反動政局”指的是北洋軍閥政府,并呼吁各黨派加入打破“反動政局”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同月他發(fā)表《反動政局下兩個要案》,揭露北洋軍閥政府是黑暗的“反動勢力”〔28〕。與此同時,蔡和森在《向導》上發(fā)表《陳炯明的失敗》一文,其中有“目前的反動政局”〔29〕的表述。鄧中夏也在《北大學生新聞》上發(fā)表《我對于此次運動的全部意見》一文,指出“現(xiàn)在北方的政治,是反動勢力的政治,即是軍閥政治”〔25〕。

        中共對“反動”有著不同的話語表述形式,但究其本質來說,是對革命對象進行形象塑造的有力武器,也取得了一定的社會反響。據(jù)192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總結,“在一九二二與一九二三年間,‘反對軍閥’已成了全國普遍的呼聲”〔30〕。

        三、“聯(lián)合戰(zhàn)線”策略下“反動”話語的政治運用大革命的洪流奔涌向前,為聯(lián)合更多的革命力量參加民主革命,中共將“反動”運用于政治斗爭之中,借助“反動”話語劃分敵我陣營。

        在“聯(lián)合戰(zhàn)線”策略的指導下,中共對軍閥有了新的認知,認為“反動軍閥”有左右派之分,左派“軍閥”是較進步的,可以劃為“我者”行列,右派“軍閥”則要嚴厲打擊。1924年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之前,在中共的宣傳中,馮玉祥是“反動軍閥”的代表。北京政變后,馮玉祥企圖通過蘇聯(lián)的援助改變弱勢的局面,蘇聯(lián)也想借馮玉祥來抑制奉系軍閥的勢力,于是雙方短暫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在協(xié)議的影響下,馮玉祥對民眾的態(tài)度變?yōu)椤氨容^容許民眾自由”,中共對馮玉祥的態(tài)度也因此有所改觀。1924年底,中共北京區(qū)委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后,確立了爭取馮玉祥、打擊段祺瑞和張作霖的策略,在中共隨后的宣傳中,馮玉祥也從“反動軍閥”變成了“較為進步,較接近民眾的軍事勢力”,“是從舊軍閥分化出來的左派”〔31〕。中共有這樣的判斷是基于馮玉祥在數(shù)個月中表現(xiàn)出的反帝國主義、反對反動軍閥傾向的事實,所以將反對奉系和帝國主義、稍容許民眾自由的“軍閥”劃為“左派”軍閥。

        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中共與青年黨青年黨初名“中國國家主義青年團”,1923年12月2日成立于法國巴黎,主要發(fā)起人有曾琦、李璜、李魯之、李不韙、張子柱、胡國偉、何魯之等人。1929年8月才公開黨名。因其主張“國家主義”,又名“國家主義派”。為爭奪“反動派”的話語權,展開了一場互斥對方為“反動派”的論戰(zhàn)。這場論戰(zhàn)源于4月青年黨公開發(fā)表的批評中共和蘇俄、指責中共“赤化”的言論。青年黨在《醒獅》上發(fā)表了多篇指責中共和蘇俄的文章:《通訊:與某博士論共產黨書》羅列了共產黨“不勇”“不義”“不信”的三方面罪狀,指責中共違背了“政黨道德”〔32〕;《通訊:共產黨在粵之真象》批評廣州共產黨不知“共產”〔33〕的真意,大多是盲從于蘇俄;《筆槍墨劍:請問讀者》向讀者提出疑問:“不附和共產黨,是否即為‘反革命’”〔34〕。中共一開始雖反對青年黨將士商階級看得太重而忽略農工平民的力量,但對青年黨態(tài)度還算友好,肯定青年黨是革命黨派〔35〕。但在青年黨發(fā)表上述批評言論后,中共開始反擊,指責青年黨“把革命事業(yè)放下,反轉只顧和比較革命的人為難,像那些帝國主義、軍閥的走狗一樣”〔36〕。此后,青年黨以《醒獅》為喉舌,中共以《中國青年》為陣地,展開一場互斥對方是“反動派”的論戰(zhàn)。中共在《中國青年》上稱醒獅派是“反動隊伍”〔37〕中的一員,“醒獅派是帝國主義、軍閥、國民黨右派和所謂戴季陶派這些最反動勢力的結晶”〔38〕。同時,青年黨在《醒獅》上指責共產黨人是專制思想的種子,中共是辛亥革命以來唯一的“反動派”〔39〕。

        國共合作后,受到蘇俄在政黨內部劃分不同政治派別政策的影響〔40〕,中共將國民黨劃分為左、中、右三派,認為“右派”是“反動”的,并將其歸入“敵者”陣營。這一認識的形成也有一個過程。中共起初并未將“右派”納入“敵者”陣營,認為中共和“右派”的分歧只是觀念的不同。1924年4月,陳獨秀在《國民黨左右派之真意義》一文中首次將國民黨劃分為左右派,并指出國民黨左右派之分的根據(jù)是觀念的不同〔41〕。5月在共產國際的影響下,鑒于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性,中共引入階級斗爭的策略,對國民黨實施“打擊、孤立右派,爭取拉攏中派,團結和擴大左派”〔42〕的政策。

        1924年9月,蔡和森在《商團事件的教訓》一文中指出,自廣東政府設立以來,“國民黨右派一面勾結帝國主義與香港廣州的買辦階級,一面勾結雇傭軍閥以把持廣州兵政、市政、財政諸權利”〔43〕,國民黨“右派”趨向反革命是必然的,而這次事變的教訓恰恰證明了國民黨“右派”是反革命的。與此同時,《中共中央、青年團中央關于國民黨工作的合作辦法》中首次出現(xiàn)“右派之反動行為”〔30〕的表述。10月陳獨秀在《國民黨的一個根本問題》一文中明確指出國民黨“右派”是“反動勢力”〔44〕。蔡和森和鄧中夏雖未明確提出“右派”是“反動”的,但都認為“右派”是阻礙革命的。蔡和森在《警告國民黨中派諸領袖》一文中指出國民黨右派與帝國主義勾結,是反革命的〔45〕。鄧中夏在《黃仁同志之死》一文中指出國民黨內某些黨員結成“反革命的右派”〔46〕,這樣的“右派”一面勾結軍閥、一面依附帝國主義。

        1925年8月,廖仲愷遇刺案發(fā)生后,中共對國民黨“右派”有了新的認知,即認為國民黨“右派”是“反動軍閥”。羅亦農在《向導》上發(fā)表《廖仲愷遇刺前后的廣州政局》一文,將廖仲愷之死歸為“死于國民黨中的右派——國民黨中之反動軍閥,失意的政客和香港政府的手里”〔47〕。這可能是中共首次將“國民黨右派”劃到“軍閥”一派〔42〕,并稱之為“反動軍閥”。此后,中共關于國民黨“右派”是“反動”的認知不斷深化。同年10月,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關系議決案》,提出此前對國民黨左中右三派的劃分理論上是不正確的,策略上是不適當?shù)?,在整理了國民黨左右派及反動派的政治主張后,指出國民黨左派主張“肅清一切反動勢力”,國民黨右派是“保存反動勢力抵抗左派”,反動派“自身即是反動勢力”〔30〕。

        1925年11月,西山會議派成立,中共黨人對國民黨“右派”的定性逐步統(tǒng)一。陳獨秀在以往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國民黨中現(xiàn)在的左右派之分別,已經不是在口頭上主張反對帝國主義及軍閥與否或信仰三民主義與否之問題,乃是在實際行動的政策上是否真能反對帝國主義及軍閥是否真能實行三民主義之問題”〔48〕。同月他又在《向導》上發(fā)表《國民黨新右派之反動傾向》,指出代表官僚買辦階級的國民黨右派已經脫離國民黨,成為新的右派,而這樣的新右派已經公然“反動”起來〔49〕。1926年1月,瞿秋白在《新青年》上發(fā)表《國民革命運動中之階級分化:國民黨右派與國家主義派之分析》,指出國民黨右派是帝國主義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國民黨右派和國家主義派是“反動”〔50〕的。與此同時,鄧中夏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在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fā)表演說,指出國民黨內仍然會有派別之分,分別為革命者和反革命者,革命者是左派,反革命者是右派,“至于馬素、馮自由等他們不能稱為右派,而是反動派,因為他們站在帝國主義軍閥一邊”〔51〕。至此,中共內部逐漸達成共識,即認為國民黨右派已是勾結帝國主義和軍閥的新右派,是“反動派”。

        隨著中共對“反動”話語的闡釋與傳播,“反動”話語逐漸社會化。1924年9月,《申報》已出現(xiàn)“反動軍閥”〔52〕的表述。同年11月《大公報》也出現(xiàn)“反動軍閥”〔53〕的表述。1926年12月,《大公報》就有文章指出“各縣糾紛,接踵而起,癥結所在,良由軍閥余孽及西山會議派、國家主義派、土豪劣紳等反動份子”〔54〕。從中可以看出,中共“反動”話語與大眾的認知在逐漸接近。

        四、國共合作破裂后國共兩黨對“反動”話語權的博弈與較量隨著時局變化,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反動”話語又有新的發(fā)展?!八囊欢闭儭ⅰ捌咭晃濉闭兊陌l(fā)生宣布第一次國共合作走向破裂,國民革命運動陷入低潮。國共合作破裂后,基于不同的革命立場,國共雙方展開了一場爭奪“反動”話語權的博弈與較量。中共斥責國民黨由革命黨變?yōu)椤胺锤锩伞?,與其他“反動勢力”聯(lián)合起來反對共產黨,已然成為“反動派”。國民黨則以中共是“反動份子”的名義,大肆捕殺中共黨人和革命群眾。國共兩黨對“反動”話語權的博弈與較量,實質是兩黨爭奪革命的領導權,爭奪話語受眾的認同。

        (一)國共兩黨從意識形態(tài)出發(fā),互斥對方是“反動”主義值得注意的是,國共兩黨對對方主義的認知呈現(xiàn)不同的表達方式,共產黨指斥“三民主義”為“反動”主義,國民黨指斥“共產主義”為“反革命”主義。

        自國民黨“清黨運動”發(fā)生后,國民黨為確立革命的合法性,重新解讀三民主義,大肆批評“共產主義”,認為“共產主義”是“反革命”的理論。1927年6月,時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的胡漢民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刊物《中央半月刊》上發(fā)表《三民主義之認識》一文,文中先闡釋“三民主義”的連環(huán)關系,即民族民權民生的相互關系,后站在“三民主義”的連環(huán)關系上批評“共產主義”,稱“共產主義”是“不新”“不夠”的理論,有趨向“反革命”的危險〔55〕??姳笤凇恶R克思主義底破片性列寧主義底狠毒性證明中國共產黨底反革命》一文中進一步提出“共產主義”不僅是“不新”“不夠”的理論,還是“不對”的理論,稱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是“反革命的主義”〔56〕。郭任遠在《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嗎?》一文中指出馬克思主義“不但在革命學理上站不住,在自然科學中更沒有立足之地”〔57〕。1928年1月,時任《中央半月刊》主筆的劉蘆隱發(fā)表《革命與反革命(續(xù))》一文,認為“革命”是“確實地真切地認識三民主義,依照其所規(guī)定的革命程序而求其實現(xiàn)”,“反革命”是“不確實地真切地認識三民主義或割取三民主義的一部半部一點半點而掩護個人或團體的勢力之進行,甚或完全離開三民主義而因襲什么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58〕。據(jù)劉蘆隱所言,“共產主義”是“反革命”的理論。

        針對國民黨對“共產主義”的指責,中共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1927年12月,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央通告第二十五號——對國民黨的工作》,要求各級黨部務必做到“根據(jù)中央的策略和布報的文章在理論上批評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駁斥國民黨一切反革命的決議和宣傳”〔59〕。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刊登多篇文章對“三民主義”進行批判:《國民黨果為違反三民主義而死滅嗎?》指出“三民主義”“根本是反動的”〔60〕,是違反革命的,是背叛大多數(shù)工農貧民的利益的;《反革命的國民黨的新政綱》指出“三民主義”是小資產階級的,是“反革命”〔61〕的。瞿秋白在《“青天白日是白色恐怖的旗幟!”——國民黨的所謂革命方法與布爾塞維克的革命方法》一文中指出,國民黨的“三民主義”是“自己來實行三民主義”〔62〕,國民黨所謂的革命方法是脫離民眾之外的革命方法。《布爾塞維克主義萬歲!》指出國民黨的理論——“三民主義”已經沒有了革命性,是軍閥割據(jù)掩飾的“反動”〔63〕的理論和主義?!度裰髁x倒還沒有什么?》指出“三民主義”已經成為“豪紳資產階級軍閥反動”〔64〕的旗幟,是“反動”的思想。

        (二)國共兩黨立足輿論宣傳,互斥對方是“反動”政黨國民黨自清黨運動以來,注重輿論宣傳的作用。國民黨機關刊物《民國日報》稱共產黨是“反動份子”,國家主義宣傳品《醒獅周報》、共產書籍《江西農民》等類書帶有“赤色之彩”,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稱共產黨的宣傳是“反動宣傳”,共產黨的宣傳刊物亦是“反動”的,嚴禁粘貼標語、傳單等“反動宣傳品”,對散發(fā)“反動宣傳品”、粘貼“反動傳單”的將予以定罪并嚴懲。國民黨以《進攻周刊》和《民國日報》為輿論陣地,斥責共產黨是“反動”政黨?!哆M攻周刊》刊登了《反革命的共產黨》《共產黨壓迫國民黨陰謀的披露》《請看今日中國共產黨之罪狀(續(xù))》《共產黨最近之陰謀》等文章,指責共產黨是“反革命黨”〔65〕、“新興的反動勢力”〔66〕、“反動派”〔67〕和“反動的勢力”〔68〕。1927年11月,周風在《民國日報》上發(fā)表《說反動》一文,文中對“反動”重新定義,提出只要是代表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利益而置民眾及國家的利益于不顧就是“反動”,反對救國救民的就是“反動”,國民革命是救國救民的革命,反國民革命就是“反動”,共產黨是“反動份子”中的假革命份子〔69〕。

        中共將國民黨定為“反動派”的政黨,經歷了一個過程?!八囊欢闭儼l(fā)生后,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黨為蔣介石屠殺革命民眾宣言》,將蔣介石和國民黨區(qū)分開,指出蔣介石已經成為國民革命公開的敵人,是“反革命”的,是“封建資產階級的反動的代表,帝國主義的工具”〔59〕?!捌咭晃濉闭儼l(fā)生后,中共雖對蔣介石、汪精衛(wèi)徹底失望,但仍未放棄國民黨內的親共人士。1927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同武漢國民政府合并,國民黨各個派系聯(lián)合起來,共同打擊中共。據(jù)此,中共果斷提出國民黨已然走向反革命的營壘,是“反動派”陣營中的一員。瞿秋白在《布爾塞維克》上發(fā)表《中國革命是什么樣的革命?》一文,指出國民黨所謂的清黨反共,是將革命聯(lián)盟中最革命的力量——工農階級排除掉,剩下的都是反革命勢力,“國民黨變成完全反革命的政黨”〔70〕。他在《中國現(xiàn)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一文中指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軍閥,是“反動”的,全篇提及“資產階級軍閥反動”〔71〕10次,揭露了國民黨是資產階級軍閥的本質。1927年12月,中共中央在《布爾塞維克》上發(fā)表《中國共產黨反對反動的國民黨政府對俄絕交宣言》一文,指出國民黨政府是“反動”的,是豪紳資產階級新軍閥的政府,呼吁民眾“打倒反動的國民黨政府!”〔72〕1928年1月,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黨宣布國民黨為國民公敵宣言》,細數(shù)國民黨的罪狀,“中國共產黨宣布國民黨是國民的公敵!國民黨是中國一般工農貧民兵士群眾的公敵!國民黨和北方軍閥已經是同樣的反動勢力——維持帝國主義統(tǒng)治的力量!”〔73〕至此,中共向全社會宣告國民黨是“反動派”,是革命的對象,號召聯(lián)合一切革命力量打倒帝國主義、軍閥及國民黨反動派。

        五、結語話語是思想的載體?!耙话阏J為,話語是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的具體語言行為,即一定的說話人與受話人之間在特定社會語境中通過言語或文本而展開的溝通活動,它對人和社會的建構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文化和思想的具體方式和形態(tài)?!薄?〕“反動”話語明晰了革命的對象,在中共革命話語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胺磩印币辉~古已有之,中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賦予其新的內涵,并且隨著局勢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調整著“反動”話語的具體內涵,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生動實踐。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共早期對國情的把握不夠深刻。總結中共早期革命話語建構的基本經驗與教訓,可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話語的建構提供經驗與啟示。

        參考文獻:

        〔1〕徐立波.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核心革命話語的建構及當代啟示〔J〕.江蘇社會科學,2021,(1):222-230+244.

        〔2〕梁啟超.飲冰室自由書〔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14.

        〔3〕譯報.論中國近行政策〔J〕.外交報,1907,7(6):9-10.

        〔4〕李博.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匯——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M〕.趙倩,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28-231.

        〔5〕遠生.政府之與新人物〔N〕.申報,19150422(3).

        〔6〕本埠新聞.孫洪伊關于處置帝制派人之談話〔N〕.申報,19160628(10).

        〔7〕要聞一.英報論唐紹儀辭職后之時局〔N〕.申報,19160930(3).

        〔8〕飄萍.中央通信(八十一)〔N〕.申報,19170609(3).

        〔9〕心危.東京通信(十)(七):東報對于我國內哄之論調〔N〕.申報,19170608(3).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423.

        〔11〕列寧.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8,211.

        〔12〕列寧.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44;519.

        〔1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14〕列寧.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4.

        〔15〕雜纂.日本經濟界反動之時代來矣〔J〕.銀行周報,1920,4(16):63-65.

        〔16〕右公.德國反動失敗之真象〔J〕.太平洋(上海),1920,2(6):1-4.

        〔17〕世界要聞.日本過激思潮之反動〔N〕.民國日報,19200407(7).

        〔18〕國內要聞.陳樹藩反動后之陜局〔N〕.時報,19211006(4).

        〔19〕和森.中國勞動運動應取的方針〔J〕.先驅,1922,(7):1-2.

        〔20〕鄭師渠.中共建立“民主的聯(lián)合戰(zhàn)線”與中國思想界的兩場論爭(1922—1924)〔J〕.歷史研究,2013,(4):99-116+190-191.

        〔21〕郭若平.“時局”歷史中的中共早期政治主張〔J〕.中共黨史研究,2021,(1):49-60.

        〔2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9,90,129,158,196,288.

        〔23〕和森.近日政潮的內幕〔J〕.向導,1922,(12):1-2.

        〔24〕和森.武力統(tǒng)一與聯(lián)省自治——軍閥專政與軍閥割據(jù)〔J〕.向導,1922,(2):4-7.

        〔25〕鄧中夏.鄧中夏全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17,212.

        〔26〕毛澤東.外力、軍閥與革命〔J〕.新時代,1923,1(1):8-10.

        〔27〕獨秀.反動政局與各黨派〔J〕.向導,1923,(16):5-6.

        〔28〕獨秀.反動政局下兩個要案〔J〕.向導,1923,(17):1-2.

        〔29〕和森.陳炯明的失敗〔J〕.向導,1923,(16):2-3.

        〔3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3,142,534-537.

        〔31〕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61.

        〔32〕鄭振文.通訊:與某博士論共產黨書〔J〕.醒獅,1925,(28):4.

        〔33〕梁榮滔.通訊:共產黨在粵之真象〔J〕.醒獅,1925,(28):4.

        〔34〕醒公.筆槍墨劍:請問讀者〔J〕.醒獅,1925,(28):5.

        〔35〕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87.

        〔36〕代英.評醒獅派〔J〕.中國青年,1925,4(76):377-379.

        〔37〕砍石.討論國家主義并質曾琦〔J〕.中國青年,1925,4(84):505-509.

        〔38〕純生.醒獅派:最反動勢力的結晶〔J〕.中國青年,1925,4(97):707-710.

        〔39〕舜生.共產黨是可與合作的嗎?〔J〕.醒獅,1925,(60):1.

        〔40〕楊天宏.蘇俄與20年代國民黨的派別分化〔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3):86-96.

        〔41〕獨秀.國民黨左右派之真意義〔J〕.向導,1924,(62):2-3.

        〔42〕侯竹青.中共早期理論中的“軍閥”概念之嬗變〔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2,(1):63-73.

        〔43〕和森.商團事件的教訓〔J〕.向導,1924,(82):7-8.

        〔44〕獨秀.國民黨的一個根本問題〔J〕.向導,1924,(85):1-3.

        〔45〕和森.警告國民黨中派諸領袖〔J〕.向導,1924,(85):5-6.

        〔46〕中夏.黃仁同志之死〔J〕.中國青年,1924,2(50):1-3.

        〔47〕亦農.廖仲愷遇刺前后的廣州政局〔J〕.向導,1925,(130):1-5.

        〔48〕獨秀.什么是國民黨左右派?〔J〕.向導,1925,(137):1-2.

        〔49〕獨秀.國民黨新右派之反動傾向〔J〕.向導,1925,(139):2-4.

        〔50〕瞿秋白.國民革命運動中之階級分化:國民黨右派與國家主義派之分析〔J〕.新青年,1926,(3):24-44.

        〔51〕鄧中夏.鄧中夏全集(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65.

        〔52〕毅廬.孫中山宣言與粵民更始〔N〕.申報,19240915(4).

        〔53〕公電.廣東工農兵學大聯(lián)盟之通電:請政府嚴懲雙十節(jié)禍首〔N〕.大公報,19241118(3).

        〔54〕憶月.各縣紛起報復風潮:湖南一大問題〔N〕.大公報,19261204(6).

        〔55〕胡漢民.三民主義之認識〔J〕.中央半月刊,1927,1(1):3-9.

        〔56〕繆斌.馬克思主義底破片性列寧主義底狠毒性證明中國共產黨底反革命〔J〕.中央半月刊,1927,1(3):41-51.

        〔57〕郭任遠.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嗎?〔J〕.中央半月刊,1927,1(4):19-48.

        〔58〕劉蘆隱.革命與反革命(續(xù))〔J〕.中央半月刊,1928,1(15):1-7.

        〔5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4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31-832,170-174.

        〔60〕玉冰.國民黨果為違反三民主義而死滅嗎?〔J〕.布爾塞維克,1927,1(5):16-19.

        〔61〕立夫.反革命的國民黨的新政綱〔J〕.布爾塞維克,1927,1(7):5-7.

        〔62〕秋白.“青天白日是白色恐怖的旗幟!”——國民黨的所謂革命方法與布爾塞維克的革命方法〔J〕.布爾塞維克,1927,1(3):29-36.

        〔63〕芝.布爾塞維克主義萬歲!〔J〕.布爾塞維克,1927,1(6):2-4.

        〔64〕秋白.三民主義倒還沒有什么?〔J〕.布爾塞維克,1927,1(8):23-29.

        〔65〕慎之.反革命的共產黨〔J〕.進攻周刊,1927,(1):8-9.

        〔66〕韶敏.共產黨壓迫國民黨陰謀的披露〔J〕.進攻周刊,1927,(2):5-6.

        〔67〕徐江.請看今日中國共產黨之罪狀(續(xù))〔J〕.進攻周刊,1927,(13):5-8.

        〔68〕慎之.共產黨最近之陰謀〔J〕.進攻周刊,1927,(13):3-4.

        〔69〕周風.說反動〔N〕.民國日報,19271104(2).

        〔70〕秋白.中國革命是什么樣的革命?〔J〕.布爾塞維克,1927,1(5):10-14.

        〔71〕秋白.中國現(xiàn)狀與共產黨的任務決議案〔J〕.布爾塞維克,1927,1(6):5-18.

        〔72〕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585.

        〔7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5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0.

        The CCPs Construction of “Reactionary” Discourse in the 1920s

        CHEN Rui, CAI Sheng

        Abstract: The word “reactionary” is a key part of the CCPs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revolutionary process in China. The word “reactionary” has existed since ancient times, and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reaction” in the literal meaning to “moving against the trend” in the political mean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ing times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1920s, Chinas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was complex, and the issue of revolutionary forces and objects of revolution was the first issue that the new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d to think about and clarify. When clarifying this issue, the CCP introduced the word “reactionary” to shape the image of the revolutionary obj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CCP continues to shape “reactionary” discourse with distinc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pplies “reactionary” to political struggles, and uses “reactionary” discourse to divide the camp of the enemy and ourselves. The CCPs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reactionary” discourse also provides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xism" Sinicization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reactionary” discourse;discourse construction;1920s;Chinese Communist Party;Marxism Sinicization discourse system

        (責任編輯:武麗霞)

        收稿日期:20210310

        基金項目:2020年度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東方雜志》與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研究”(1917—1927)(AHSKQ2020D92)

        作者簡介:陳瑞,安徽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Email:517146997@qq.com;蔡勝,安徽醫(y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www.av在线.com|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成人色黄网站久久| 男女啪啪视频高清视频|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乱子伦视频在线看|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新视觉亚洲三区二区一区理伦| 草色噜噜噜av在线观看香蕉|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久久精品国产屋| 美女和男人一起插插插| 风流老太婆大bbwbbwhd视频| 亚洲人成绝费网站色www| 老熟女熟妇嗷嗷叫91| 日韩一本之道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五月天|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 √天堂中文官网8在线| 中文字幕午夜AV福利片| 国产av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图片| 水蜜桃久久|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青青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亚洲av日韩片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高潮在线观看|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丝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