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抗疫這場大考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政府顯然是“優(yōu)等生”。中國政府取得卓越的疫情治理效能,與優(yōu)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分不開的。具體說來主要包括充分發(fā)揮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yōu)勢,形成健全高效的防控領導機制;充分發(fā)揮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yōu)勢,形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聯動格局;充分發(fā)揮走群眾路線的制度優(yōu)勢,形成“群防群治”格局等。
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例首次在武漢被發(fā)現,疫情爆發(fā)并迅速向全國蔓延,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疫情就得到有效控制,全國各地很快就啟動了復工復產。中國是最早發(fā)現大規(guī)模新冠肺炎病例的,抗疫工作毫無可資借鑒的經驗,是“閉卷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政府向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歐美很多發(fā)達國家疫情大規(guī)模爆發(fā)是在幾個月后,西方政府進行的是“開卷考”,至今病毒仍舊肆虐,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遙遙無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場抗疫斗爭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檢驗?!睘槭裁丛谶@次全球抗疫大考中,中國政府能夠表現出如此卓越的治理效能呢?而那些醫(yī)療條件遠遠好于中國的歐美發(fā)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等的表現卻遠遠不如中國呢?如果將之放到中國制度優(yōu)勢的視域下,這個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我們認為,這次全球抗疫至少體現出社會主義中國的三大制度優(yōu)勢??偨Y和宣傳這場抗疫斗爭中體現出來的制度優(yōu)勢,對堅定“四個自信”,抵御外來意識形態(tài)滲透,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充分發(fā)揮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yōu)勢,形成健全高效的防控領導機制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顯著的優(yōu)勢。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一樣,在面對如此棘手、緊迫、復雜的情況下,發(fā)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優(yōu)勢,快速做出一項項精準決策。在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自上而下迅速動員和組織起各種力量,匯成一股股抗疫洪流,體現出我們黨強大的政治領導力、政策執(zhí)行力、群眾號召力。
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yōu)勢是有歷史淵源的。為什么成立于1921年50多人的小黨弱黨能夠不斷發(fā)展壯大,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為什么新中國剛成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我們的志愿軍戰(zhàn)士能夠以“小米加步槍”在朝鮮半島打贏武裝到牙齒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毛主席說,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在黨的集中領導之下,我們已經組織起來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是每一個黨員牢記在心的組織紀律。戰(zhàn)爭年代如是,和平建設年代亦如是。我們取得抗疫斗爭的勝利,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是首要的決定性因素。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才有可能令行禁止,在全國范圍內迅速調動和高效分配一切用于抗疫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這場抗疫斗爭的最高統帥,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召開會議,多次聽取報告,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親臨一線考察調研。早在2020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就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1月20日,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人傳人的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就疫情防控的重點工作作出指示:疫情蔓延嚴重威脅到人民群眾的健康,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5日,陰歷大年初一,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1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臨武漢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極大鼓舞了人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傳達了黨中央與民同在的精神。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就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黨中央就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科學決策部署,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zh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工作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堅決服從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令行禁止,并在疫情防控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補齊短板,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
2020年1月29日,中央印發(fā)《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強調各級黨委(黨組)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來,認清肩負的責任使命,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切實做好工作,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組織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密切聯系群眾優(yōu)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yōu)勢,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國上下堅持黨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形成了健全高效的防控領導機制,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充分發(fā)揮“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yōu)勢,形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聯動格局
“全國一盤棋”是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必須從全國這個整體和大局出發(fā)的重要方針的形象化用語。這個方針要求把國民經濟組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像一盤棋那樣,無論橫車躍馬,還是飛卒走象,甚至丟卒保車,都要從全局來衡量,實行集中領導和統一安排,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以及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關系,使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地發(fā)展。堅持這個方針,要求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地區(qū)直至基層企事業(yè)單位都要識大體,顧大局。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以國家長遠利益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奮斗目標,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積極性,將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參與國家建設,完成一個個單靠局部力量無法完成的任務。無論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三大改造的順利完成、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yè)體系的迅速建立、“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特區(qū)的設立,三峽大壩、青藏鐵路、載人航天、南水北調等大型工程的建成,抑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天宮”太空站、蛟龍?zhí)栞d人潛水器、千余項改革措施的落地、脫貧攻堅戰(zhàn)等,這些為國人所耳熟能詳的事實,都充分證明了堅持“全國一盤棋”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的突出特征,是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的堅強保證[1]。CCD137D3-C951-4599-A944-7113524E779D
這次抗疫斗爭,繼承和發(fā)揮了社會主義中國“全國一盤棋”的制度優(yōu)勢。疫情發(fā)生以后,黨中央一聲令下,全國各地區(qū)、各領域都在第一時間組織動員起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送達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調度下,全國各地和疫情重災區(qū)同頻共振,采用“一省包一市”的方式,19個省對口支援湖北除武漢以外的其他地市。29個省區(qū)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部隊協同調派300多支醫(yī)療隊、4萬多名醫(yī)護人員馳援湖北。廣大社區(qū)工作者、基層干部假期仍堅守在崗位上,排查社區(qū)人員流動、檢測出入社區(qū)人員體溫、遣散公共場合大規(guī)模人員聚集、對疑似與確診患者住所及其出入的公共場合進行消毒、保障社區(qū)居民基本生活物資配送,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貢獻力量。在農村,廣大黨員干部起帶頭作用,采取由村委會發(fā)布疫情防疫公告、廣播播報疫情實時數據、引導村民錯峰出門采購、實時排查出入人員并檢測體溫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工作,助力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在基層落實。交通部門和衛(wèi)健部門組成聯合防控檢查小組,在高速路口、城市主干道對往來車輛和人員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防疫排查工作,使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速度和擴散范圍在較短時間內就得到有效控制。
疫情防控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從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到地方黨委政府貫徹執(zhí)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從武漢開始“封城”到全國各地對人員出入進行排查,從各省市區(qū)對口支援湖北到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的建立,從城市到農村,從政府到企業(yè)到家庭到個人,各個環(huán)節(jié)緊密聯系、有序銜接、密切協調,構筑起一道道層次分明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疫情防控防線,充分體現“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
三、充分發(fā)揮走群眾路線的制度優(yōu)勢,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2]。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社會主體和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理論作出的創(chuàng)新和重大發(fā)展[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主力軍。毛澤東在井岡山反圍剿時曾說過,“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4]。在戰(zhàn)爭時期,共產黨人就深知兵民是勝利之本,深知人民群眾中蘊藏著雄厚的力量。我們打土豪、分田地,讓老百姓當家做主人,改善人民生活,也因此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源源不斷的支持。陳毅元帥曾深情地說,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我們仍舊重視群眾路線,堅持群眾路線。2013年5月9日,中共中央印發(fā)《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開始了一場覆蓋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yōu)良作風,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使黨員、干部思想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這場教育活動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力量。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為準確把握疫情擴散情況,明晰病毒傳播路徑,做到精準防控,需建立人民群眾健康信息報表,建立信息數據庫。一開始,由于各部門各行業(yè)各自為政,導致基層工作人員重復填寫各種格式不同的表格,登記各種龐雜的健康信息,浪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一些部門開會多,落實少,缺乏實地調研,不能盡快解決群眾面臨的實際生活困難。各級地方政府發(fā)現群眾反饋的問題后,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針,虛心采納各種意見和建議,明確要求精簡會議、減少重復報表,盡快解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正是我們堅持了群眾路線,人民群眾才從一開始對政府抗疫政策的抵觸、懷疑和不理解到堅決擁護和支持,進而取得了抗疫勝利。
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總體戰(zhàn),最根本的我們還是依靠了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做到抗疫為了人民,抗疫依靠人民,形成“群防群控”的格局。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人民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依靠人民、相信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形成遏制疫情蔓延的強大合力。廣大醫(yī)護人員加班加點,任勞任怨,為保衛(wèi)人民健康構筑了第一道防線;廣大公安干警堅守崗位、日夜值班,全面強化抗疫期間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廣大基層黨員干部與社區(qū)工作人員進行大量的人口流動排查、體溫檢測、防疫和生活物資發(fā)放等大量工作;廣大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捐款捐物,把緊缺的防疫物資千方百計送到疫區(qū)。在這次疫情防控總體戰(zhàn)中,還有無數無名英雄不懼風險,無私奉獻,自愿加入抗疫一線工作中,他們或是網約車司機、或是餐飲店老板、或是小商販、或是外賣小哥,他們就是我們最值得信賴的人民群眾。
四、總結
中國政府卓越的疫情治理效能與優(yōu)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分不開的,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優(yōu)勢,“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ōu)勢,善于走群眾路線的優(yōu)勢等。只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就能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楊洪源.從抗擊疫情看“全國一盤棋”的重要地位[J].理論探索,2020(3):13-2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
[3]許耀桐.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J].理論探討,2013(4):5-13.
[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簡介:陳夢圓,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CCD137D3-C951-4599-A944-7113524E77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