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將于6月7日到8日舉行。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全社會為高考考生加油打氣的日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尚未褪去之時,人們對參加考試的莘莘學子既充滿期待,也在以各種方式為每一個考生表達支持和鼓勵。
一個好消息是,最近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這為做好高考組織工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全國絕大多數地區(qū)高考如期舉行。今年有創(chuàng)紀錄的1193萬人參加高考,全國共設置了普通考場33萬個,安排監(jiān)考及考務人員102萬人。在嚴格執(zhí)行全國統(tǒng)一防控政策的情況下,各地都在下最大力氣做好保障工作。即便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復雜依舊,但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考生是舉國上下的堅定共識。
這是一屆很特殊的高考生。在網絡上,有人把他們稱為“網課的一代”,三年的高中生涯中可能多次受到疫情的影響,做核酸、測體溫、戴口罩、上網課是他們的共同記憶。但這又是一屆很“普通”的高考生,一個個渴望著通過高考實現(xiàn)人生夢想的考生身上,生生不息的奮斗精神一如往常。很多人覺得這一屆高考生很不容易,但不少考生則樂觀地認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如果說這屆考生有什么不同,可能非同尋常的困難與挑,戰(zhàn),將給他們帶來非同尋常的成長與淬煉。
據統(tǒng)計,今年的高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增長了115萬人,增長率達到10.67%。今年高考人數再刷新高,有輿論疑問這是不是意味著高考競爭變得更激烈,現(xiàn)在考大學更難了?'實際上,這幾年高考人數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參加“職業(yè)高考”的中職考生以及高職專升本等考生人數增長,這也證明年輕人的成才路徑在不斷變寬。同時,雖然高考報名人數增加,但近年來的高考錄取率不減反增,且錄取率的上升勢頭,趕超報考人數的漲幅。這是今天高考的一個新的時代背景。
今年是恢復高考制度45周年。從1977年至今,每一代人都經歷了不同的高考歲月,都曾面對過不同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每一個當口也都會有人覺得當時“太難了”。過去人們形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考大學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今天,隨著“一考定終身”走入歷史,高考某種意義上更是一種起點,考生們面對的挑戰(zhàn)也更加多元。但不變的一點是,高考依然被視為最公平和有效的選拔方式,依然是目前年輕人改變命運的最主流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考已經和青年人的奮斗精神融為一體,與之相應的是那些披星戴月的晨昏,是汗水與淚水、成長與挫折,更是堅忍不拔、自律、永不言敗的少年意氣。同樣可貴的是,中國整個社會從上到下都在守護這種奮斗的精氣神。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講,公平公正始終是高考工作的底線;從輿論層面上,任何與高考相關的不公平都會受到高度關注和監(jiān)督。我們有自上而下保障奮斗精神的機制,也有自下而上葆有奮斗精神的意志,這正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無。
事實上,無論什么時候,決死“終身”的從來不會是“一考”,而是一個人能否一以貫之保持奮斗的精神,以及把個人命運匯入更宏大歷史敘事中的格局。考卷上的試題文字隨著歲月流逝將日益模糊,但為之拼搏不懈的經歷和精神將成為考生受用一生的財富。一代代人的奮斗累積,成為我們這個民族在復者路上的共同記憶。
我們衷心祝福每一位考生,更致敬永恒的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