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君
圍棋是中國的國棋,起源很早,傳說也多。到了唐代,這項游藝達到空前普及與廣泛關(guān)注,且與日本、新羅多有交流,形成由唐主導(dǎo)的東亞三強格局。唐人詠棋詩數(shù)量頗多,除極個別者如杜甫寫到的“彈棋”,可能是別一項技藝,一般皆指圍棋。今人普及的象棋肯定起源于宋代,唐時所無。唐詩寫圍棋,或以之喻為戰(zhàn)爭,或從中體悟治道,或作生活之點綴,或作人生之消遣,或憾其玩物喪志,或贊其為圣賢遺德,外交場合可為國爭光,無聊之際也借以打發(fā)時光。內(nèi)容豐富,精彩紛呈,可以分別道來。
一、 唐朝皇帝與圍棋
唐朝皇帝多會圍棋?!杜f唐書·裴寂傳》載高祖李淵在隋時留守太原,他與裴寂“每延之宴語,間以博弈,至于通宵連日,情忘厭倦”,看來興致不淺。玄宗多有觀弈的記載。據(jù)說他與宰相張說觀棋,宦官抱幼年李泌至,玄宗贊其容貌“真國器也”,命張說即席出題試之,張說命賦方圓動靜,李泌不解,曰:“愿聞其狀?!笔且紫嘞茸鲆皇住堈f即云:“方如棋盤,圓如棋子。動如棋生,靜如棋死?!庇株P(guān)照說:“但可以意虛作,不得更實道棋字?!彼坪蹶P(guān)心,其實增加了難度。李泌立即作出:“方如行義,圓如用智。動如逞才,靜如遂意?!泵烤浣耘c棋有關(guān),又始終沒出現(xiàn)棋字,對棋理的理解也上了一個層次。玄宗大喜,給李泌許多賞賜。玄宗子孫做皇帝時,李泌參與朝議,多有建樹。《酉陽雜俎》載,玄宗曾與親王對弈,貴妃抱康國子在旁,見玄宗將輸,故意放攪亂棋局,玄宗大悅。若此說屬實,則玄宗棋力未必很強,貴妃也具讀懂局面形勢的能力。當(dāng)然,這些都是傳說,不能完全信真。
可以確認的是,因為皇帝有下棋的雅興,內(nèi)廷特設(shè)棋待詔的職位,以便陪皇帝下棋遣興。德宗時,山陰人王叔文以棋待詔的身份得入內(nèi)廷,深得太子李誦的信任。李誦即位為順宗,起用王叔文及其親信者,欲求變化朝政,史稱“永貞革新”。順宗本人棋力難以驗證,但因信任棋待詔而用其變政,其為圍棋超級愛好者應(yīng)無疑問。
《全唐詩》中很少能見到唐帝所作之棋詩,大約棋畢竟是小道,皇帝醉心下棋,總給人不務(wù)正業(yè)的感受。近代日本發(fā)現(xiàn)唐抄卷子本《翰林學(xué)士集》,收太宗君臣唱和詩六十首,多數(shù)是佚詩,其中太宗與其臣僚《詠棋》詩竟達八首之多,其中太宗作二首,許敬宗、劉子翼各作二首,另二首署名適缺,據(jù)其官銜,可確認是上官儀所作。這些詩對研究唐初棋史很重要,在此無法全錄,謹錄太宗《詠棋二首》:“手談標(biāo)昔美,坐隱逸前良。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guān)傷。方知仙嶺側(cè),爛斧幾寒芳?!薄爸伪谥苿伲训夭灰獎?。半死圍中斷,全生節(jié)外分。雁行非假翼,陣氣本無云。玩此孫吳意,怡神靜俗氛?!碧诘脑姶媪z風(fēng),講究對仗、用典,但文格稍弱,二詩約略可見?!笆终劇薄白[”當(dāng)然是前人講棋的熟詞。“參差”是說不整齊,“玄素”是說有黑有白,意思都不深。唯“舍生非假命,帶死不關(guān)傷”二句,說到圍棋中的具體戰(zhàn)術(shù),即以局部犧牲換取最后勝利,差有新意。最后說因此體會樵人觀仙人弈棋,爛柯而忘歸的故事,體會圍棋的魅力。第二首以兵法講圍棋,“裂地”是取勝的目標(biāo),也是圍棋的關(guān)鍵?!鞍胨绹袛?,全生節(jié)外分”兩句,可見太宗對圍棋死活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有很深入的體會。諸臣之詩,如許敬宗云:“入圍規(guī)破眼,略野務(wù)開邊。”“觀形已決勝,怯下復(fù)徐思。”上官儀云:“引寇疏疑絕,窺強怯未前?!眲⒆右碓疲骸胺Q征非御寇,言劫詎侵人?!薄把劬殘?zhí)后,氣等欲乘先?!币捕忌蠲髌謇?,議論得當(dāng)。
二、 王績的《圍棋》長篇
隋唐之際的龍門王氏家族,出了一批用世心切,且自負有經(jīng)緯天地之能力的高人。王通自比孔子,講學(xué)河汾,據(jù)說培養(yǎng)了眾多名臣,可惜他自己沒有得到歷練。王度《古鏡記》寫經(jīng)歷的一系列怪異之事,未必沒有依托,知也不太安分。王績雖然以酒隱自期,但看他曾入漢王楊諒、竇建德及齊王元吉幕府的經(jīng)歷,其用心可知。下一代當(dāng)以王福畤為代表,今人推測《中說》之寫定必經(jīng)其手,不是全無依據(jù)。再后就是王勃,其天才英麗與堅信命歷皆可為奇觀。
這樣的家族當(dāng)然離不開圍棋?!对葡呻s記》說“王勃圍棋,率下四子成一首詩”,此為偽書,信不得。以往讀《全唐詩》卷三七,僅能見王績《圍棋長篇》四句:“雙關(guān)防易斷,只眼畏難全?!薄棒~鱗張九拒,鶴翅擁三邊?!背觥俄嵳Z陽秋》卷一七,列為殘句。三十多年前,五卷清抄本《王無功文集》經(jīng)韓理洲教授整理刊布,卷三有《圍棋》長詩:“飽食端居暇,披襟弈思專。雕盤蜃脛飾,帖局象牙緣。裂地四維舉,分麾兩陣前。攢眉思上策,屈指計中權(quán)。勁卒衡圍度,奇軍略地旋。魚鱗張九拒,鶴翅擁三邊。逐征何待應(yīng),爭鋒豈厭先。雙關(guān)防易斷,只眼畏難全。將驕多受辱,敵恥屢摧堅。驟睹成為敗,頻看絕更連。許知愁越復(fù),恤弱貴邢遷。誹俗韋弘嗣,邀名葛稚川。分陰雖可重,小道詎宜捐?相公摧屐日,樵客爛柯年。唐堯猶不棄,孔父尚稱賢。博術(shù)存書錄,《壺經(jīng)》著禮篇。寄言陸士衡,無嗤王仲宣?!币酝嗽娏鱾鞑粡V,罕為人知,今日讀來,真是圍棋史上空前巨作,不僅講戰(zhàn)法,且努力提升圍棋的地位,駁斥時人對棋道的輕蔑。
王績詩的開頭四句,講圍棋開始前的準(zhǔn)備。吃飽睡好,得有余暇,略整衣襟,全力投入。當(dāng)然棋具更要講究,雅人的游戲必須力求高潔。此后八韻,寫棋局中的種種變化。從“裂地四維舉”看,當(dāng)時所弈仍是座子棋,即黑白各占四星位,然后展開廝殺。戰(zhàn)勝的關(guān)鍵是先期運籌帷幄,詩中“攢眉思上策,屈指計中權(quán)”兩句,寫出對陣雙方用思之深。其中有許多專門的攻防技巧。“逐征何待應(yīng)”,是要及時發(fā)現(xiàn)征子的圈套,絕不能倉促回應(yīng)?!盃庝h豈厭先”,特別說明兩陣對弈中,保持先手之重要?!半p關(guān)防易斷”,說棋局勝負關(guān)鍵處,要有雙保險,絕不能讓敵方?jīng)_斷。“只眼畏難全”,一塊棋保持兩眼才是活棋,僅有一眼,可要特別小心?!皩Ⅱ湺嗍苋瑁瑪硱u屢摧堅”二句,以戰(zhàn)爭喻棋勢,形勢好時易驕而輕敵,難免落敗受辱,而形勢不利的一方,知恥而后勇,也有反敗為勝的機會?!绑E睹成為敗,頻看絕更連”兩句,更指出棋局形勢變化無常,勝敗常在頃刻間反覆,而看似已經(jīng)截斷的棋,有時也會出人意外的接應(yīng)回家。
詩的最后十四句,舉例說明前人對博弈有很多爭議和反對,作者給以堅決反駁?!胺株庪m可重,小道詎宜捐?”雖然說要珍惜光陰,棋當(dāng)然是小道,但也不必輕棄啊。下面舉一系列例子來加以證明?!跋喙蒎烊铡庇弥x安事,晉秦淝水大戰(zhàn)關(guān)鍵時刻,方與客對弈,得到捷報不動聲色,離開時屐齒為折,內(nèi)心激動可知?!伴钥蜖€柯年”用樵夫觀棋爛柯事?!疤茍颡q不棄”,戰(zhàn)國古書《世本》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的傳說。“孔父尚稱賢”,是孔子也不否定?!墩撜Z·陽貨》引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薄安┬g(shù)存書錄,《壺經(jīng)》著禮篇”,最著名的當(dāng)然是《漢書·藝文志》中也著錄了博弈諸書。
從此詩可知,王績深諳棋道棋理,不愧高手,努力為棋家爭取地位,更屬難能可貴。
三、 杜甫生活中的圍棋
杜甫沒有留下專門寫圍棋的詩歌,從他的存詩看,他會下棋,詩中不斷寫到與棋有關(guān)的內(nèi)容。
至德間杜甫在朝為官,有《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不見旻公三十年,封書寄與淚潺湲。舊來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詩誰與傳?棋局動隨尋澗竹,袈裟憶上泛湖船。聞君話我為官在,頭白昏昏只醉眠?!币驗橥瑫r還有《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甫昔時嘗客游此縣于許生處乞瓦官寺維摩圖樣志諸篇末》一詩,可以還原杜甫早年漫游江南的經(jīng)歷,且因許八南歸,想到往事,托他探望交好的老僧旻公。杜甫二十多歲游江南,此年還不足五十歲,說不見三十年是夸大了,但感情深厚,多年不見則可想見。中間四句錯雜寫往事與今況。清朱瀚注:“旻居幽澗,公攜棋局以相隨;公在湖船,旻著袈裟而同泛。即所謂舊來好事也?!彪m然有些強解,但大體還近似。杜甫說當(dāng)年的忘情生活,旻公還如舊否,即包含弈棋與泛湖。而“老去新詩”,是杜甫自述,如果旻公也善詩,則兼指二人??芍鸥δ昵鄷r即善圍棋。
杜甫在入蜀前作《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云:“且將棋度日,應(yīng)用酒為年。”知道棋與酒都是他日常須臾不能離開的。賈六是賈至,嚴八是嚴武,是杜甫很信任的兩位朋友。杜甫另一位尊重的前輩房琯,也曾是棋友。《別房太尉墓》云“對棋陪謝傅”,是以謝安比房琯,自己曾陪他對弈,追憶往事中特別提及。
杜甫經(jīng)歷大亂,奔波入蜀,剛安定下來即有《江村》寫閑適的感覺:“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長夏浣花溪頭,景色宜人,燕鷗自如,朋友也給以許多幫助,還有欠缺,就自己動手吧。這里寫他夫人楊氏為他在紙上畫棋局,當(dāng)然很簡陋,稍勝于無吧。很可能楊氏也略通棋理,至少理解棋事,這是夫妻之間的樂事。
在夔州,他有《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說到:“置酒高林下,觀棋積水濱?!边@是看別人下棋。他知曉棋理,分析棋勢,當(dāng)然興趣盎然。又有《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其二云:“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英妙時。承家節(jié)操尚不泯,為政風(fēng)流今在茲。可憐賓客盡傾蓋,何處老翁來賦詩。楚江巫峽半云雨,清簟疏簾看弈棋?!苯K明府是縣令,杜甫用宓子賤的典故稱贊他治理有方,既能得家世清操,更具備文采風(fēng)流,賦詩的老翁是詩人自述。最后兩句寫景如畫,云雨初開的峽中,竹簾輕遮,清簟溫涼,弈者全神貫注,詩人記下此一美好的瞬間。這里,杜甫仍是觀眾,但他懂棋,因此能在詩中寫出為官風(fēng)流的場景。
同時所作《夔府書懷四十韻》云:“釣瀨疏墳籍,耕巖進弈棋?!睌⑹鲈趰{中有病而身體不好,讀書有些荒疏,但農(nóng)事之余,偶爾也下下棋。他在夔州求生存,曾在東屯、瀼西負責(zé)一些農(nóng)事。
杜甫《存歿口號》云“席謙不見近彈棋”,自注:“道士席謙善彈棋?!睉?yīng)該是別一項技藝。
四、 元稹記錄的一次棋流盛會
《元氏長慶集》卷一一有《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自注:次用本韻)》(據(jù)《文苑英華》卷二一七改定):“鳴局寧虛日,閑窗任廢時。琴書甘盡棄,園井詎能窺。運石疑填海,爭籌憶坐帷。赤心方苦斗,紅燭已先施。蛇勢縈山合,鴻聯(lián)度嶺遲。堂堂排直陣,袞袞逼羸師。懸劫偏深猛,回征特險巇。旁攻百道進,死戰(zhàn)萬般為。異日玄黃隊,今宵黑白棋。斫營看迥點,對壘重相持。善敗雖稱怯,驕盈最易欺。狼牙當(dāng)必碎,虎口禍難移。乘勝同三捷,扶顛望一搘。希因送目便,敢恃指縱奇。退引防邊策,雄吟斬將詩。眠床都浪置,通夕共忘疲。曉雉風(fēng)傳角,寒叢雪壓枝。繁星收玉版,殘月耀冰池。僧請聞鐘粥,賓催下藥卮。獸炎余炭在,蠟淚短光衰。俯仰嗟陳跡,殷勤卜后期。公私牽去住,車馬各支離。分作終身癖,兼從是事隳。此中無限興,唯怕俗人知?!币话阏J為此詩作于元和間元稹任職江陵時。段丞是江陵幕府的同僚,名不詳,先作詩贈元稹,元稹次韻奉和?!皶薇拙印睉?yīng)該是一群人都在元稹府上會聚,這時元稹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妻亡未娶,適無女主人,容得下一般棋友通宵狂歡。詩很長,不能逐一解說。首句是說白天已開戰(zhàn),大家的興趣都在棋局,閑窗吟詩,琴書風(fēng)流,窺園遣興,全部放棄,全不關(guān)心。“運石”是說搬來棋子,看來是多局開戰(zhàn),“爭籌”則知還曾抽簽決定對手?!凹t燭”句見主人知道必有夜戰(zhàn),事先有所準(zhǔn)備。其下二十二句,寫盡棋局中你死我活、跌宕起伏的戰(zhàn)局變化,用了古代戰(zhàn)爭中的各種復(fù)雜形勢,見攻守戰(zhàn)伐之種種手段。最后十八句,寫終局時的各種感受。主人待客殷勤,準(zhǔn)備了床鋪,可惜誰都沒有倦意,激戰(zhàn)通宵,毫無疲態(tài)。晨雞啼寒,雪壓花枝,繁星漸隱,月照冰池,這些都寫冬日清晨的景象,可是室內(nèi)仍然酣戰(zhàn)方熾。好在主客都很周到,寺僧似乎送來了晨粥,客人也關(guān)照主人不要誤了服藥。歡會仍得分散,白天各自還有許多公私雜務(wù),只能各奔東西。臨別還不忘約定下次再聚的時間。元稹更感慨,下棋應(yīng)該成為終身癖好,即便耽擱正事,也在所不計。棋中的無限樂趣,俗人是無法體會的。
雖然唐代肯定沒有全國性的比賽,但如元稹詩中所述,所謂“棋流”大約已經(jīng)接近專業(yè)棋手了,他們經(jīng)常聚會,相約競技,互相商討,共同提高,是可以想見的。
五、 唐代國手的際遇與杜牧的遺憾
唐代可稱圍棋國手者,有王積薪、顧師言、王逢三人。
王積薪是玄宗時的棋待詔,宋人記載他著有《棋訣》三卷、《金谷園九局圖》一卷、《鳳池圖》一卷,可惜都失傳了。薛用弱《集異記》載他一有趣故事。他隨玄宗避亂入蜀,因地位低只能自往荒山投宿,那家僅有婦姑二人。夜深不能入睡,忽聞鄰室暗夜中婦姑二人口談對弈,各報幾路幾點落子。每置一子,皆思考良久。至四更,姑曰:“子已敗矣,吾止勝九坪耳?!蓖醴e薪逐一記下,將囊中棋局展開,逐一演示,知玄機神妙不可測。后叩師求教,姑略加指示,說“止此已無敵于人間矣”。據(jù)說后世所稱《鄧艾開蜀勢》,即由此而來。王積薪當(dāng)時棋藝獨步天下,不知此故事是否他本人刻意編造,以自神其技。后世將《圍棋十訣》托在他名下,正可見他棋史地位之崇高。此十訣僅四十字,是弈棋最重要的原則,錄如下: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逢危須棄。慎勿輕速。動須相應(yīng)。勢孤取和。他書也載此為象棋十訣,誰知道呢,棋理總是相通的。
唐時日本圍棋水平提升很快,到宣宗大中間,有王子來使,自以為日本第一,提出與唐國手手談。時唐棋待詔顧師言為唐第一,奉命對弈,到中盤,勝負未決,下出鎮(zhèn)神頭,即一招解兩征的決殺,方得獲勝。王子驚問顧在唐為第幾,唐鴻臚卿知顧為第一,但以第三對,使王子掩局而長嘆。
從顧師言的故事,可以知道當(dāng)時日本圍棋水平已經(jīng)很高。唐末張喬有《送棋待詔樸球歸新羅》:“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yīng)孤。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窮荒回日月,積水載寰區(qū)。故國多年別,桑田復(fù)在無?”樸球的棋待詔,應(yīng)該是在唐廷中任職。從“故國多年別”句說,他離家已經(jīng)很久很久了,也可能遲暮之年方動落葉歸根之念。張喬對他的棋藝評價很高,認為歸國后無從找到對手。“新勢”指唐時流行的新定式,又想象樸在歸國的船上仍在揣摩棋局?!案F荒回日月,積水載寰區(qū)”二句,最為精彩,仔細琢磨,恰包含天下一家的寓意。圍棋無國界,棋藝無止境,張喬送上祝福,更有些為樸擔(dān)心:“桑田復(fù)在無?”你離別時的村園,你的親人,都還好嗎?
王逢大約與顧師言同時,詩人杜牧曾有二詩相贈?!端蛧逋醴辍吩疲骸坝褡蛹y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羸形暗去春泉漲,猛勢橫來野火燒。守道還如周柱史,鏖兵不羨霍嫖姚。浮生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薄吨厮徒^句》:“絕藝如君天下少,閑人似我世間無。別后竹窗風(fēng)雪夜,一燈明暗覆《吳圖》?!保ㄤ浽姄?jù)《樊川文集》卷二,參《文苑英華》卷二八、《夾注名賢十抄詩》卷上酌改)詩題挑明王逢的身份是“國棋”,即代表國家最高水平的國手。宋人馬永卿在《懶真子》卷五曾評此詩云:“或云:此真贈國手詩也。棋貪必敗,怯又無功。羸形暗去,則不貪也;猛勢橫來,則不怯也。周伏柱以喻不貪,霍嫖姚以喻不怯。故曰:高棋詩也?!痹u述很到位,仍可略作申說。杜牧所贈詩為二首,七律、七絕各一。估計杜牧與王逢曾多次對弈,王逢讓杜牧一路,杜牧回想以往的愉快經(jīng)歷,玉磨棋子,楸木紋枰,窗外雨打竹葉,風(fēng)物如畫。中間二聯(lián),所寫是同一意思,即道家倡導(dǎo)守雌示弱,積蓄內(nèi)力而無往不勝,用兵之道,則奮勇疾進,如野火之漫卷大地。周柱史即寫《道德經(jīng)》的老子,他堅持守道抱樸,無為而無不為,因此可以無敵天下?;翩我κ俏鳚h名將霍去病,平定匈奴立下大功。此詩可能作于杜牧四十二三歲時,他希望在自己七十致仕后,能與王逢繼續(xù)對弈,打發(fā)余生。可惜杜牧僅活到五十歲,未能踐約。七絕一首,更見杜牧對王逢棋藝向往之忱,也寫出知己難遇、遺憾分別的不舍。后二句可以理解是想象王逢別后的孤獨,但我更愿意理解是杜牧在棋友遠去后的寂寞。對末句應(yīng)略作說明。什么是“吳圖”,前人難有確解,文津閣本《樊川文集》干脆將其改作“燈明暗覆伐吳圖”。敦煌寫本《棋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其中兩次提到“《吳圖》廿四盤”,可以證明是與三國孫吳有關(guān)的經(jīng)典棋局,《忘憂清樂集》所載《孫策召呂范弈棋局面》,大約即《吳圖》之孑遺。
六、 五代亂世棋詩不替
五代十國雖稱亂世,但棋風(fēng)不衰,棋詩常有,頗有可觀者。
高輦唐末登進士第,后唐明宗天成間為明宗長子秦王李從榮的親信幕僚。二人皆嗜詩,亦能棋,與諸名士更唱迭和,相遇甚歡。明宗病篤,從榮覺得自己地位不穩(wěn),乃舉兵欲占據(jù)主動,輦參預(yù)密謀。從榮敗,高輦也伏誅。高輦有《觀棋》詩:“野客圍棋坐,搘頤向暮秋。不言如守默,設(shè)計似平仇。決勝雖關(guān)勇,防危亦合憂。看他終一局,白卻少年頭?!焙芡度氲乜磩e人下棋,雖然各有城府,守默不言,最后勝負是看誰的算計更深更精密?!皼Q勝雖關(guān)勇,防危亦合憂”,寫出弈者爭勝的勇氣與勝敗得失常在錙銖之間的危憂驚險。高輦觀棋很投入,體會弈者為爭勝經(jīng)常耗盡心力。他在實踐中卻是個失敗者。下棋可以重來,政治上的爭勝,敗下來可要搭上頭顱。《五代史補》卷二說他臨刑之際神色自若,有“朱衣才脫,白刃難逃”之言,算是失敗的英雄。
荊南僧可隆,獻詩于荊南主高從誨,有《觀棋》詩,其中二句云:“萬般思后得,一失廢前功?!睆恼d從詩里讀出別有寄意,因問:“吾師此詩,必因事而得。”可隆回答曰:“某本姓慕容,與桑維翰同學(xué)。少負志氣,多忽維翰。維翰登第,以至入相,某猶在場屋,頻年敗衄,皆維翰所挫也。因削發(fā)為僧,其句實感前事而露意焉?!鄙>S翰是后晉時的權(quán)相,可隆早年與他同學(xué),意氣用事而得罪維翰。屢次失敗后,方感悟一步錯而步步錯,詩中留下人生感慨。此事見《天下大定錄》,原書已亡,本意是頌贊高從誨之有識鑒,間接留下這段棋事。
馬楚時詩人裴說有《棋》詩:“十九條平路,言平又崄巇。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勢迥流星遠,聲干下雹遲。臨軒才一局,寒日又西垂?!币云逵魅松F灞P上是縱橫十九路,看似平和,其實充滿驚險刺激,因此而感慨人心復(fù)雜,難以預(yù)料,即便國手,也難免輸棋。頸聯(lián)二句寫棋局變化。最后說一局方罷,夕陽已經(jīng)西下。詩之立意前后不連貫,算不上好詩。
前后蜀是十國中文化氛圍比較濃厚的地域?;ㄈ锓蛉恕秾m詞》中,可以讀到一首小品:“日高房里學(xué)圍棋,等候官家未出時。為賭金錢爭路數(shù),專憂女伴怪來遲?!币酝嗾J為花蕊夫人為后蜀后主妃費氏,浦江清先生考定為前蜀太祖妃徐氏,其人即后主王衍之生母。以后宮之主的身份寫后宮生活,當(dāng)然別有情趣。前詩中學(xué)棋的女子,估計只是一般宮女,官家即指君主,日高而官家不出,宮人等待中靠學(xué)棋打發(fā)時光,其間還有些小賭注,小嗔怨,作者看在眼里,不動聲色,體會其間的情趣,當(dāng)然別有風(fēng)味。
后蜀花間詞人歐陽炯留下一首寫棋的好詩:“棋理還將道理通,為饒先手卻由衷。古人重到今人愛,萬局都無一局同。靜算山川千里近,閑銷日月兩輪空。誠知此道剛難進,況是平生不著功?!薄度圃姟肪砥吡粌H錄頸聯(lián)二句,不全,全詩見南宋類書《事文類聚前集》卷四二、《合璧事類前集》卷五七。詩說棋理與世理相通,棋手水平高下有別,高手饒先或讓路都出議定,彼此不會不愉快。古往今來,多少人從事于此,越來越喜愛,因為古今萬局,決無一局相同。其次則說弈棋時看起來風(fēng)平浪靜,其實正如行軍打仗,山川千里,盡在掌握,勝負關(guān)鍵,運籌胸中。最后二句是自謙,因為用功不夠,因而難以精進。這里看到作者對圍棋精神的肯定。
南唐是五代時期文化最發(fā)達的地域,圍棋也很普及。這里錄中主李璟第九子,后主李煜同母弟李從謙的《觀棋》詩:“竹林二君子,盡日意沉吟。相對終無語,爭先各有心。恃強終有失,守分固無侵。若算機籌處,滄溟猶未深?!睋?jù)說詩為他少年時期所作,詩的關(guān)鍵詞是“守分”,即安守本分。詩中寫出棋人在靜默無語中之各自爭勝,更體會到用強必然有失,謹守分寸則不失為人生選擇。最后兩句說如果要靠計謀取勝,則大海深不可測,誰又能真正探究到底呢?從謙在家中是幼子,在皇家世次上當(dāng)然不會居前,守分正是他的生存之道。他為中主所疼惜,與后主手足情深,入宋后也得善終,原因在此。
南唐著名學(xué)者與詩人徐鉉,有一首《賭棋賦詩輸劉起居奐》,有“本圖忘物我,何必計輸贏”之強自安慰,可忽略?!端问贰に囄闹尽份d徐鉉著有《棋圖義例》一卷、《棋勢》三卷,看來研究棋學(xué)頗費精力,當(dāng)然棋力是否相稱是另外一回事?!墩f郛》收有署名徐鉉的《圍棋義例詮釋》,解釋圍棋術(shù)語之具體所指,內(nèi)容很淺顯,對學(xué)棋者很實用。如釋粘:“連也。彼欲以子斷之,我即以子連之,故曰粘?!贬岋w:“走也。隔一路而斜走曰飛,有似禽鳥斜飛之義也?!贬岦c:“破也。深入而破其眼曰點,旁通其子曰透點?!贬屨鳎骸皻⒁?,兩邊逐之,殺而不止曰征?!边@些術(shù)語在現(xiàn)代圍棋中仍然沿用。至于是否徐鉉原著,仍望棋史專家研斷。
三十多年前偶得劉善承主編《中國圍棋》(四川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蜀蓉棋藝出版社1985年版),讀罷多知棋史,多悟棋理。參酌補充以寫成本文,錯誤難免,學(xué)者諒之。
(作者單位: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