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甘肅省靜寧縣林業(yè)和草原局,743400)
(1)果實采收。由于植株在溫室中所處的位置不同,果實在植株上著生的部位也不一樣,成熟是有差異的,在采收時應采用分期分批的方法,以提高果實的商品性。桃果不耐貯放,采收時應輕拿輕放,防止造成碰壓傷,導致爛果,采后的果實要及時銷售,以減少損失。
(2)揭膜。在晚霜過后揭膜,揭膜前3~5天進行放風鍛煉,提高遠離風口處的植株適應性,然后再揭膜,揭膜當天如風和日麗、氣溫穩(wěn)定且較高時,可以揭去部分膜,但夜間必須重新蓋上,以免溫差過大,造成凍害。揭膜不能過急,過急易導致“閃苗”造成通風口以外的植株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黃化現(xiàn)象,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花芽分化質(zhì)量差,貯藏營養(yǎng)水平低,不利于翌年生產(chǎn)的進行。
(3)更新修剪。溫室栽培桃樹時,在扣膜時形成的枝段不能進行正常的花芽分化,只有揭膜后形成的新梢段才能進行花芽分化,因而揭膜后必須對棚內(nèi)形成的枝段進行更新修剪,以培養(yǎng)新的結果枝。更新修剪時應注意剪除病蟲枝和徒長枝,適度剪截骨干枝的延長梢,其余的新梢在基部留1對葉芽,進行重短截,促發(fā)副梢,形成果枝。
(4)肥水管理。重剪1周后,每畝施尿素30千克左右,澆1次透水。
(5)抹芽。剪后10天左右可長出新梢,每個剪口部位留1個壯芽,抹除其余芽。
(6)病蟲防治。揭膜后霜霉病、褐斑病、細菌性穿孔病、蚜蟲、螨類對桃樹的危害加重,要加強防治,可噴施1.5%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如細菌性穿孔病發(fā)生嚴重時,可加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1)定果。第2次生理落果后定果,定果時按枝的長勢留果,一般長果枝留4~5個果,中果枝留2~3個果,短果枝、花束狀果枝留1個果或不留果,保證中小型果間距20厘米左右,大型果間距20~30厘米。
(2)果實套袋。由于果實套袋后,可有效減輕農(nóng)藥污染,保護果實,免受軟腐病、爛果病、炭疽病、食心蟲等病蟲危害,促進果實著色,采收時果面鮮艷,茸毛極少,果面細嫩、光滑,提高果實的商品性和食用安全性,因而果實套袋已成為桃樹高效生產(chǎn)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桃果實套袋,根據(jù)所用材料不同,主要有以下3種模式:一是“液體套袋”,6月定果后,在果實表面噴一層具有彈性的保護性膜,對果實起到保護作用,這種方法具有噴涂省工、生產(chǎn)成本低的優(yōu)點,但由于技術不太成熟,常有涂膜不勻或漏涂現(xiàn)象,易在果面出現(xiàn)黑點,影響果實品質(zhì);二是套塑膜袋,在定果后套塑膜袋,生產(chǎn)中不用摘袋,可以帶袋著色、帶袋采收、帶袋上市,具有投資較少、著色濃等特點,但適應范圍較窄,只能應用在半濕潤半溫暖型氣候條件,在降水少、空氣干燥的地方,應用效果較差;三是套紙袋,紙袋雖然投資成本高、較費工,但保護效果最明顯,套紙袋又分套單層紙袋和雙層紙袋2種,是生產(chǎn)中最主要的應用方法。
在定果或生理落果后套袋,套袋時最好采用桃專用袋,在5月中下旬開始,謝花后1個月內(nèi)完成。
(3)防病蟲。套袋栽培對果實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可將病蟲阻擋在袋外,使果實免受危害,但套袋前果實易感染病菌或受害蟲為害,特別是花腐病、軟腐病、紅黑點病、食心蟲、蚜蟲、螨類極易成災,因而在套袋前噴藥對于果實的健壯生長非常重要,是桃果生產(chǎn)中第2次用藥的關鍵時期。通常在花后1周左右噴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氨基酸鈣液肥800倍液防治螨類、軟腐病等。在套袋前可選擇噴1次10%世高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1.8%齊螨素乳油5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氨鈣寶8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濕性粉劑(或30%龍燈福連懸浮劑)1000倍液+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艾果寶1000倍液預防炭疽病、褐腐病、瘡痂病、桃蛀螟、螨類、蚜蟲等。
(4)摘心。桃樹新梢生長能力較強,不加控制會導致新梢生長過長,后部芽不充分,影響花芽分化,生產(chǎn)中可根據(jù)空間大小,當新梢生長達到所需長度后,將先端幼嫩部分摘除,使新梢暫時停止生長,迫使副梢萌發(fā),促進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一般進行3次,第1次摘心在5月下旬開始,以外圍延長枝為主要摘心對象,新梢長35~40厘米時,可選用方向、角度適宜的副梢作延長枝頭,上部的主梢摘心或剪除,以下的副梢摘除頂尖,促進副梢萌發(fā)生長,以形成側枝和結果枝,對有用的徒長枝可早期摘心,也可在較好的副梢處摘心,使之由直立生長轉(zhuǎn)為斜向生長,變?yōu)楹玫慕Y果枝。
(5)疏枝。桃芽有早熟性,可多次分枝,導致枝量過大,形成大量無效枝消耗營養(yǎng),影響成花和結果及結果枝的健壯生長,可結合摘心將樹體內(nèi)的過密枝、細弱枝、樹冠外圍強旺枝、枝頭多叉枝、競爭枝疏除,以保持樹冠有良好的通透性,提高樹體結實能力,形成優(yōu)質(zhì)花芽,為來年結果打好基礎。
(6)追肥。坐果后,果實生長與新梢生長競爭營養(yǎng)明顯,如營養(yǎng)欠缺,易出現(xiàn)大量落果現(xiàn)象,不利于果實膨大,坐果后應及時追肥,進行營養(yǎng)補充,促進果實膨大及新梢迅速生長,減少落果。施肥時以根施高氮型復合肥為主,并輔以葉面噴硼、噴鈣,按樹大小株施高氮型復合肥0.25~1.00千克,將高氮型復合肥溶解于塑料桶中,通過追肥槍輸送到根際土壤中,有澆水條件的桃園可隨水沖施,葉面噴0.3%硼砂或硼酸、0.57%氨基酸鈣或氨鈣寶。
(7)控草。在降水量少于500毫米、沒有澆水條件的桃園,要及時鏟除田間雜草,集中水分和養(yǎng)分供桃樹生長,防止雜草與桃樹爭肥爭水,影響桃樹生長結果。
(8)化控。對于長勢較旺盛的樹體,在5月下旬新梢長到20~30厘米時,噴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控制新梢生長,減少枝條生長量,縮短節(jié)間。
(9)防病蟲。5月初充分利用害蟲蟲體軟、抗藥性差的有利時機,噴施滲透性強的40%速撲殺乳油或40%樂斯本乳油4000倍液防治;噴施0.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縮葉病、穿孔病、輪紋病、白粉病、炭疽病、瘡痂??;樹上噴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500倍液或30%桃小靈乳油2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蟲及桃蛀螟、潛葉蛾等;蚜蟲及螨類危害嚴重時,可噴1遍1.8%齊螨素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控制;桑白蚧在5月中下旬第1代卵孵化盛期,噴施24%螺蟲乙酯懸浮劑4000~5000倍液或35%賽丹乳油1000~1500倍液以殺滅若蟲,也可噴洗衣粉100~200倍液,以破壞其體表的蠟質(zhì)介殼,使其失水死亡。
非套袋不采用地膜或地布覆蓋栽培的桃樹,在5月底重點抓好桃小食心蟲的防治,樹下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均勻噴布地面,噴藥后中耕1次,用1塊1米2的塑料地膜覆蓋樹盤,阻殺越冬繭。有天牛危害的桃園,在5月成蟲羽化之前,利用桃紅頸天牛懼怕白色的習性,可在樹干和主枝上涂刷用生石灰∶硫磺∶水=10∶1∶40的比例配制的“白涂劑”,把樹皮裂縫、空隙涂實,防止成蟲產(chǎn)卵。也可用當年的石硫合劑的沉淀物涂刷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