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林植物選擇原則
1.1選擇適宜的土地及種類
在種植前需對土壤仔細檢測以明確其是否適宜花卉的生長,針對不同花卉的生長特性,針對性地采取適宜方式以改良土壤,常見措施為松土、施肥等。
1.2最好選擇本地品種
各個地區(qū)氣候環(huán)境條件存在較大差異,適宜種植的花卉各不相同,若同一地區(qū)內(nèi)某一花卉數(shù)量繁多,表明此種類花卉適宜當?shù)氐臈l件。但是花卉品種過于單一,仍然會影響美觀,因此可以選擇適量外地品種。
1.3考慮經(jīng)濟效益
選擇花卉品種的一個首要條件便是方便管理及培育,第二點便是良好的觀賞性,若花卉品種可提升經(jīng)濟效益則更為理想。
2園林花卉苗木繁殖技術
2.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即在花卉雌雄性器官的作用下,通過花粉及胚珠結合以形成種子,利用種子繁殖后代的一種繁殖方式。對于植物而言,有性繁殖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繁殖方式,利用有性繁殖培育的實生苗,普遍較為健壯,同時壽命較長,利用品種間的自然雜交易獲取變異新品種。采取有性繁殖時,種子數(shù)量較多,便于播種,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但是有性繁殖缺點便是無法保持母本的優(yōu)良特性,同時其開花結果較遲,特別是大花卉,在播種后需要經(jīng)過3~5年才可開花。
2.1.1土地準備
在種植前,首先需做好土地整理工作,選擇適宜花卉品種的土壤條件。
2.1.2播種期
采取有性繁殖措施時,通常在春季及秋季播種,因植物普遍抗寒能力較差,在不同地區(qū)及不同環(huán)境內(nèi)植物播種期存在較大差異,需注意適期播種。
2.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將花卉營養(yǎng)器官作為材料的一種繁殖方式,是將生長至一定階段的花卉器官埋入土壤中再獲取新的植株。扦插繁殖技術所培育的植株對環(huán)境具備良好的適應性,存活率較高。但是,不同花卉適宜繁殖的營養(yǎng)器官存在較大差異,根據(jù)其所選擇器官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枝插、葉插、根插及芽插等。必須充分了解各花卉的營養(yǎng)器官,以便順利完成扦插繁殖。例如芙蓉及紫薇等一般采取成熟的休眠枝條扦插,桂花、杜鵑等采取帶葉枝梢扦插,矮牽牛及菊花等采取多汁的內(nèi)梢扦插,紫羅蘭及秋海棠采取葉片扦插繁殖,洋丁香采取根部扦插繁殖。
具體操作過程為:選擇長勢旺盛、生長充實、無病蟲害問題的母株,在剪取插穗后立即對其扦插,接著覆蓋塑料薄膜,避免日光暴曬,結合氣候特點適當噴水,待插穗生根15 d后將其移入盆內(nèi)置于隱蔽處緩苗,待植株健壯后轉移至陽光充足地點采取常規(guī)的管理方式。
2.3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即人工將某種花卉的營養(yǎng)器官嫁接至其他花卉上以獲取新的花卉。常見嫁接繁殖方式主要包括以下3種:第一種為枝接法,分為舌接、靠接及劈接;第二種為芽接法,分為芽片接及管芽接2種,其中以芽片接最為常見;第三種為靠接法,即將有根系的2個植株在易于靠近的莖部均削去部分皮層并對其相互接合。在嫁接繁殖中,除需選擇適宜的砧木及嫁接時期外,還需確保嫁接人員操作熟練并采取科學的接后管理方式。嫁接繁殖常用于白蘭花、桃花、梅花及櫻花等不易采取壓條、扦插等無性繁殖方式的花卉。
2.4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適用于具備較強叢生性的花灌木及較強萌蘗力的宿根花卉,是一種簡便的花卉繁殖方式,常用于牡丹、蘭花、芍藥等的繁殖。具體而言,就是從母株上分離花卉的萌蘗枝、叢生枝、吸芽及匍匐枝并對其另行栽培。分枝法需要將植物根部分為多株,確保分割后各株的枝條及幼芽數(shù)量達到4個。分株繁殖適用于春季及秋季,若植物不易繁殖則不適宜采取此方式。
2.5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又稱為壓枝,即在土內(nèi)埋壓入植株枝條及莖蔓,或者采用土壤、其他基質(zhì)將樹上預壓部分包裹住,待其生根后對其隔離以獲取獨立新植株。壓條繁殖一般在夏季進行,多適用于雨水充足時期。
3培育技術
3.1栽培初期管理
在花卉苗木栽培過程中,首先需選擇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可采取腐葉土、泥炭土、園土、珍珠巖、砂礫等作為種植土壤,只有土壤環(huán)境適宜才能為后期苗木的健康生長奠定基礎。在栽培中,首先需認真保護幼苗根系,避免其受到損傷。將幼苗根系置于盆中時,不得放置過深,以防影響花卉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另外,待植物生長至一定規(guī)格后,需及時為其更換花盆,以防因花盆過小而影響花卉生長。
3.2上盆
在花卉栽培過程中,上盆是尤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在上盆過程中,應盡可能確保根系周邊攜帶更多土壤,以避免根系受到傷害,整個過程需緩慢操作,確?;ɑ芨翟谂柚腥渴嬲?,接著緩慢添土直至根系被全部覆蓋,將盆沿及盆土間的距離控制在3~5 cm,以便于后期澆水及施肥。
3.3換盆
在多年生景觀植物培育中,因其在盆內(nèi)長期生存,而盆內(nèi)空間有限,更換土壤所需周期較長,極容易造成植株營養(yǎng)不良,需及時更換盆內(nèi)土壤,每年更換頻率不得少于1次,同時仔細觀察花卉生長情況。需及時更換大盆,換盆時需注意及時澆水,換盆后將植株置于陰涼位置養(yǎng)護2~3d,接著轉移至陽光充足的位置,此過程需注意始終保持盆土處于濕潤狀態(tài)。
3.4澆水及施肥
為確?;ɑ芙焉L,需盡可能為其澆灌軟水。自來水內(nèi)氯離子含量較多,若直接將其澆灌至花盆中將阻礙花卉的生長。首先需在水缸內(nèi)放入自來水并置于陽光下靜置2~3 d,待氯離子揮發(fā)后即可用于盆栽澆灌。需結合氣候變化科學澆灌盆栽花卉,在夏季通常每日澆灌1次,而在冬季因水分蒸發(fā)量較少,每隔幾日澆水1次即可。
在花卉生長過程中,需仔細觀察生長情況,明確其有無缺肥癥狀,若缺肥需及時補充;需結合季節(jié)、溫度變化及花卉需肥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施肥計劃;需嚴格把控施肥量,避免出現(xiàn)缺肥問題或過肥問題;為確保施肥效果,可將肥料均勻施撒于土壤內(nèi),在施肥前需及時松土;在施肥中需注意混合使用有機肥及無機肥;第六,在使用農(nóng)肥時,需注意充分發(fā)酵并腐熟處理肥料。
3.5病蟲害防治
發(fā)現(xiàn)枯枝落葉后需及時清理并集中銷毀,做好樹干涂白工作,可有效清除病蟲越冬條件,減少第二年病蟲的發(fā)生,可采用黑光燈、頻振燈新型病蟲防治器械以提高防治效果,可利用昆蟲趨味性及趨光性,在各類昆蟲羽化時間內(nèi)設置黑光燈或頻振燈以誘殺成蟲,減少下一輪蟲害的發(fā)生,在節(jié)約農(nóng)藥及人工成本的同時,避免環(huán)境遭到污染??刹捎?5%丙環(huán)唑乳油5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防治炭疽病、70%甲基托布津粉劑1 000倍液防治煤污病、50%硫磺懸浮劑1 000倍液防治銹病、70%百菌清500倍液防治葉斑病、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蚜蟲類。
(甘肅省臨洮縣紅旗鄉(xiāng)人民政府錢耐福)89607ED4-C2A3-4E94-AC5E-E1BE96794B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