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張柱海, 李惠琴
(青海省西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產科, 青海 西寧, 810000)
子癇前期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現的血壓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0.3 g或隨機尿蛋白呈陽性,是妊娠期高血壓的常見并發(fā)癥,臨床表現為頭痛眼花、惡心嘔吐、上腹不適等,嚴重者可伴抽搐甚至昏迷,嚴重威脅孕婦及胎兒健康。目前,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可能與胎盤缺血缺氧有關[1-2]。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2(PAPP-A2)是一種新型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5(IGFBP5)蛋白酶,研究[3-4]稱PAPP-A2在子癇前期水平升高,其水平變化受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IGFBPs)和相關蛋白酶調節(jié)。IGFBP5是PAPP-A2的天然底物, PAPP-A2在Ser-143和Lys-144之間特異性裂解IGFBP5, 二者水平存在一定相關性[5]。研究[6]發(fā)現,受高海拔地區(qū)地理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機體長期處于低溫缺氧狀態(tài),妊娠期婦女血液濃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腎小球濾過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降低,使得血壓有所升高,從而可能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生。目前,血清PAPP-A2、IGFBP5水平與高海拔地區(qū)孕婦子癇前期的關系研究仍較少。本研究通過檢測高海拔地區(qū)孕婦孕早期血清PAPP-A2、IGFBP5水平,分析其與子癇前期的相關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子癇前期孕婦76例及正常妊娠孕婦70例為研究對象,本院所在地區(qū)海拔2 500~4 500 m。子癇前期組孕婦年齡21~32歲,平均(26.94±4.16)歲,平均孕周(35.17±1.02)周,新生兒體質量(2.47±0.82) kg; 居住地區(qū)海拔<3 500 m者35例,海拔≥3 500 m者41例。正常妊娠組孕婦年齡23~35歲,平均(27.35±3.92)歲,平均孕周(39.31±1.14)周,新生兒體質量(3.25±0.64) kg; 居住地區(qū)海拔<3 500 m者33例,海拔≥3 500 m者37例。納入標準: ① 符合《婦科學(第8版)》中子癇前期臨床診斷標準者; ② 單胎孕婦; ③ 具有早期檢查至分娩的完整臨床資料者; ④遵醫(yī)囑且能配合完成相關檢查者。排除標準: ① 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 ② 合并慢性高血壓病史、心腦血管疾病史、腫瘤疾病者; ③ 合并糖尿病、腎病等合并癥者; ④ 多胎、胎兒畸形者。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血樣標本采集: 2組研究對象在未經任何治療的情況下,于妊娠12~15周、32~35周抽取外周靜脈血5 mL, 置于抗凝管中,靜置30 min后,以2 000 轉/min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置于干凈EP管,置于-70 ℃冷凍冰箱保存。
1.2.2 血清PAPP-A2、IGFBP5水平檢測: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PAPP-A2、IGFBP5水平,試劑盒均購自美國Sigma公司,檢測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步驟進行,檢測儀器為LD-96A型酶標儀,購自山東萊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子癇前期組與正常妊娠組孕婦的年齡、體質量指數、初次分娩人數所占比率、居住地海拔高度以及孕12~15周時的收縮壓、舒張壓、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子癇前期組孕周、新生兒體質量低于正常妊娠組,孕32~35周時的收縮壓、舒張壓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
孕12~15周、孕32~35周時,子癇前期組孕婦血清PAPP-A2、IGFBP5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孕婦不同孕期血清PAPP-A2、IGFBP5水平比較 ng/mL
ROC曲線結果顯示,孕早期孕婦血清PAPP-A2、IGFBP5診斷子癇前期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49、0.873, 對應的靈敏度分別為76.32%、77.63%, 特異度分別為71.43%、85.71%; PAPP-A2聯合IGFBP5診斷子癇前期的AUC為0.916, 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16%、84.29%, 見表3、圖1。
表3 孕早期孕婦血清PAPP-A2、IGFBP5水平對子癇前期的診斷效能
圖1 孕早期孕婦血清PAPP-A2、IGFBP5水平診斷子癇前期的ROC曲線
以子癇前期是否發(fā)生為因變量,以孕早期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及血清PAPP-A2、IGFBP5水平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孕早期血清PAPP-A2(OR=1.528, 95%CI為1.141~2.046)、IGFBP5(OR=1.892, 95%CI為1.246~2.872)是子癇前期發(fā)生的影響因素,見表4。
表4 影響子癇前期發(fā)生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關于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機制,普遍認為與血管內皮細胞激活和損壞有關,主要分為2個階段,第1個階段的特征為胎盤灌注減少,第2個階段的特征為孕產婦全身血管內皮細胞廣泛激活、損傷,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7]。高海拔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具有特殊性,對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影響表現出一定的季節(jié)性特點。根據既往研究[8]結合實際病例發(fā)現,秋冬季節(jié)時子癇前期患者發(fā)病呈上升趨勢,可能是因長期處于低溫低氧狀態(tài)下,患者血清中某些細胞因子水平發(fā)生改變,差異性表達導致機體血壓升高。
PAPP-A2是新型的妊娠相關血漿蛋白,與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具有同源性[9]。PAPP-A2是一種金屬蛋白酶,可特異性水解IGFBP-5, 通過調控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s)發(fā)揮作用。IGFs在胎盤發(fā)育中起關鍵作用,受IGFBPs的調節(jié),而IGFs主要通過蛋白酶裂解IGFBPs釋放[10-11]。PAPP-A2主要在分化的滋養(yǎng)層細胞和胎兒內皮細胞中表達,胎盤發(fā)生異常時,滋養(yǎng)層細胞侵襲性減弱,使子宮內膜浸潤不足,導致胎盤絨毛不易著床,致使子宮螺旋動脈發(fā)生重塑障礙,胎盤未得到足夠的血液供應而長期處于缺血缺氧狀態(tài),這可能是造成PAPP-A2表達上調的原因之一[12]。研究[13]認為IGFBP-5可能在細胞衰老和細胞炎癥中起決定性作用,在腫瘤抑制因子p53誘導下, IGFBP-5表達上調,從而介導不依賴IGF-Ⅰ和IGF-Ⅱ的人內皮細胞復制性衰老。研究[14]還報道, IGFBP-5位于妊娠早期胎盤絨毛的合體滋養(yǎng)層,可通過減弱IGF-Ⅰ和IGF-Ⅱ促進滋養(yǎng)層細胞遷移。本研究結果顯示,孕12~15周、孕32~35周時,子癇前期組孕婦血清PAPP-A2、IGFBP5水平均顯著高于正常妊娠組,表明子癇前期孕婦胎盤發(fā)育出現異常,滋養(yǎng)層細胞功能發(fā)生改變,早期檢測血清指標可能對預測子癇前期的發(fā)生具有積極意義。
高海拔地區(qū)受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妊娠期高血壓孕婦的病情控制較難,極大概率會出現子癇[6]。高原地區(qū)海拔高、氣壓低、溫度低,空氣較平原地區(qū)稀薄,長期處于缺氧狀態(tài),子癇前期孕婦全身細小動脈痙攣收縮,引起各器官血液灌注減少,引發(fā)慢性缺血缺氧,從而造成器官功能損害[15]。LAMALE-SMITH L M等[11]研究稱,居住在高海拔地區(qū)的孕婦出現子癇前期的概率增高, PAPP-A2水平在伴有子宮胎盤缺血多普勒指數的早發(fā)子癇前期時升高,且在高海拔時升高趨勢較低海拔時更顯著。本研究ROC曲線顯示,當孕早期血清PAPP-A2>5.04 ng/mL、IGFBP5>7.56 ng/mL時,發(fā)生子癇前期的概率會升高,且二者聯合對子癇前期的預測效能更高,提示檢測孕婦孕早期血清PAPP-A2、IGFBP5水平對預測子癇前期有一定幫助。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顯示,孕12~15周時的血清PAPP-A2、IGFBP5水平較高是影響子癇前期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提示PAPP-A2、IGFBP5有望作為預測子癇前期的早期生物標志物,應對孕早期血清PAPP-A2、IGFBP5水平高于界值的孕婦加強監(jiān)測,以實現早發(fā)現、早治療,保障孕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
本研究的不足: ① 孕婦血清中的多種指標均與子癇前期的發(fā)生相關,如胎盤生長因子,后續(xù)研究中可探討PAPP-A2、IGFBP5及胎盤生長因子與高海拔地區(qū)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生的關系; ② 本研究僅對高海拔地區(qū)子癇前期孕婦和正常妊娠孕婦血清指標進行了檢測,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來應開展更大樣本量、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對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區(qū)、不同種族間的子癇前期孕婦進行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子癇前期孕婦血清PAPP-A2、IGFBP5水平表達上調,孕早期血清PAPP-A2、IGFBP5對子癇前期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提示血清PAPP-A2、IGFBP5或可作為預測子癇前期發(fā)生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其具體作用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