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堂
(甘肅建投蘭州新區(qū)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甘肅 蘭州 730070)
蘭州新區(qū)瑞嶺名郡西區(qū)48#樓項目,建筑面積33 113.32 m2,主體結構形式為箱型柱鋼框架結構,基礎形式采用梁板式筏基。建筑長121.2 m,寬62.1 m,建成后為輻射整個瑞嶺名郡小區(qū)的商場及超市。
瑞嶺名郡西區(qū)48#樓鋼柱總計為126 根,其中柱節(jié)點處需要設置止水的有41 根,由于鋼結構的特殊性,鋼結構部分與混凝土基礎進行連接,通常采用箱型鋼柱底部與混凝土筏板內預埋地腳螺栓進行連接,當預埋地腳螺栓后,同時在柱腳內預埋鋼板止水帶存在以下困難:難度一是鋼板止水帶在節(jié)點連接處需進行U 型連接,工人不易操作,焊接質量難以保證;難度二是筏板處鋼筋被切斷,影響結構安全;難度三是鋼柱吊裝存在困難。因此,節(jié)點防水質量將直接影響項目后期的使用功能。采用傳統(tǒng)方法不僅施工進度較慢,而且防水質量不能保證,所以既要保證防水質量,又要減少施工步驟及難度是本工程的一個重難點,如圖1 所示。
圖1 節(jié)點大樣圖
該施工方法通過將鋼板止水帶在柱節(jié)點處斷開以避免鋼柱安裝時被鋼板止水帶阻擋,對斷開區(qū)域使用模具預留遇水膨脹止水條的位置,后續(xù)安裝遇水膨脹止水條。在型鋼混凝土柱節(jié)點處利用遇水膨脹止水條代替?zhèn)鹘y(tǒng)鋼板止水帶,解決鋼板止水帶在節(jié)點處制作安裝復雜、施工難度大等問題,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縫的防水性能。
本施工方法適用于各類工業(yè)及民用建筑,型鋼混凝土柱節(jié)點處結構,特別適用于對基礎節(jié)點有防水要求的型鋼混凝土結構。
本施工方法是利用傳統(tǒng)鋼板止水帶與遇水膨脹止水條相結合的新型施工工藝,使用柔性膨脹止水條代替箱型混凝土柱節(jié)點下放鋼板止水帶,在型鋼柱混凝土澆筑時膨脹止水條遇水體積膨脹,以達到防水的目的。使用該新型施工工藝改善型鋼柱節(jié)點處施工縫防水措施,解決了柱底板與鋼板止水帶的沖突,并極大地降低了操作難度,提高了作業(yè)效率。
梁板式筏基鋼筋安裝綁扎→柱節(jié)點兩側鋼板止水帶焊接→柔性膨脹止水條模具安裝→鋼結構地腳螺栓預埋→筏基混凝土澆筑→型鋼柱吊裝→型鋼柱鋼筋綁扎→遇水膨脹止水條安裝→型鋼柱模板支設→地下室混凝土澆筑
6.2.1 基礎部位鋼筋施工
(1)在鋼筋綁扎前,根據鋼筋網片的間距,在防水保護層表面彈出墨線后,放出剪力墻、柱子及后澆帶的位置邊線。
(2)按照墻、柱在底板上的位置線進行墻、柱插筋綁扎。
6.2.2 鋼板止水帶安裝
(1)鋼板止水帶位置、埋深等必須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鋼板止水帶折邊所形成的凹面應朝向迎水面,鋼板止水帶搭接部位采用雙面滿焊,搭接長度不應少于50 mm。鋼板止水帶在型鋼混凝土柱部位打斷,并應伸入柱內不小于50 mm,且不宜過長,過長阻礙箱型柱吊裝。
(2)鋼板止水帶的固定,采用鋼筋焊接固定鋼板。在鋼板止水帶下口焊U 型鋼筋與剪力墻兩側豎向鋼筋搭接焊,以支撐鋼板。
(3)鋼板止水帶上口焊L 型鋼筋交叉布置,與剪力墻豎向鋼筋搭接焊接,用于固定止水帶,止水帶水平標高確定完成后,根據高程控制點在止水帶上口拉通線,保證鋼板止水帶上口平直。
6.2.3 模具安裝(遇水膨脹止水條)
止水鋼板安裝完成后,在支設模板時采用木條制作遇水膨脹止水條模具,模具位置應為箱型柱柱底板外側,埋深應為遇水膨脹止水條高度的一半,并在模具安裝過程中要保證模具與兩側鋼板止水帶連接,如圖2。
圖2 遇水膨脹止水條模具安裝
6.2.4 預埋型鋼柱地腳螺栓
埋設地腳螺栓過程中,提前進行止水條模具的制作,制作模具的鋼板厚度宜為5 mm,根據螺栓位置及直徑,先在模具上定位,然后鉆孔,模具尺寸及鉆孔直徑應符合施工要求,為方便焊接,模具中部挖空(如圖3),螺栓穿入模具后,上部擰一個螺帽控制標高?;A柱模板支好后,按照圖紙對模具進行定位,校正模具標高后,進行固定,并采取可靠方式防止螺栓移動。
圖3 預埋地腳螺栓
6.2.5 基礎混凝土澆筑及止水條模具拆除
基礎底板混凝土采用汽車泵澆灌,遇水膨脹止水條模具部位澆筑混凝土時應在模具兩側澆筑,振搗時應避開模具位置,避免對模具造成破壞、偏移,模具應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拆除,如圖4。
圖4 止水條模具拆除
6.2.6 型鋼柱安裝
(1)鋼柱安裝過程中,底板與基礎表面之間的間距宜為200 mm,并保證其穩(wěn)定,下落過程應緩慢有序,防止碰觸到螺栓。鋼柱落實后,對鋼柱底板四周中心線與基礎十字軸線進行檢查,是否吻合和對齊,務必確保安裝位置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
(2)完成鋼柱的就位工作后,對鋼柱進行臨時固定。
(3)鋼柱就為標高、軸線位置以及垂直度調整完畢后,對調整螺母進行緊固,使其與柱底緊密貼實。
(4)鋼柱四周設纜風繩拉緊,防止傾斜。
6.2.7 型鋼柱鋼筋綁扎
在箱型柱吊裝到位后將提前放置在混凝土柱下部的箍筋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綁扎。
6.2.8 遇水膨脹止水條安裝
在型鋼混凝土柱箍筋綁扎完成后、模板支設前安裝遇水膨脹止水條。將遇水膨脹止水條從一側鋼板止水帶端部開始敷設,逐步引入模具預留槽內,槽內止水條一半埋置在混凝土中用水泥釘固定,水泥釘間距200 mm,最后引入另一側鋼板止水帶處。遇水膨脹止水條與鋼板止水帶相交處,采用雙面膠將遇水膨脹止水條粘接在鋼板止水帶上,防止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掉落。
6.2.9 型鋼柱模板支設
在止水條安裝預埋完成后,并經監(jiān)理單位通過驗收后安裝豎向結構模板,模板安裝過程中要避免碰撞止水條,確保安裝位置符合要求。
6.2.10 型鋼柱外側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振搗時應派專人觀察止水帶、模板、鋼筋,確保無位移、變形等問題,尤其振搗時要避免直接觸碰止水部位,并逐點移動振搗密實。
7.1.1 鋼板止水帶焊接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1)鋼板止水帶焊縫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位置與標高應正確。
(2)材料進場后對外觀質量進行詳細檢查,不符合要求的不用。
(3)鋼板止水帶安裝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1 的規(guī)定:
表1 鋼板止水帶安裝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7.1.2 遇水膨脹止水條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如表2
表2 遇水膨脹止水條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1)施工作業(yè)開始前,質量管理人員應對班組進行詳細交底(技術、安全及文明施工),使班組作業(yè)人員詳細了解操作規(guī)程和施工工藝。
(2)嚴格落實和執(zhí)行工序交接檢查制度,每一道工序完成并自檢合格后,報請有關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做好施工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保護工作。
(4)質量管理人員檢查出來的問題,應以書面形式通知班組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復檢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裝配式建筑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已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裝配式建筑施工工藝標準、規(guī)范也在逐步進行完善。本施工工藝提高了箱型柱在地下室節(jié)點處的止水效果,保證施工質量、施工效率高,安裝方便快捷,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普通工人經過交底培訓就能很好地完成節(jié)點處的作業(yè),減少因電焊操作造成的質量缺陷或返工,為公司后續(xù)的同類工程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具有重要的工程實用及推廣價值,進一步促進了型鋼混凝土結構在本公司的發(fā)展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