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程,蔡天鳳,趙 華,李會鵬,劉澤田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石油化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1)
氮化碳基光催化劑制備簡單、催化性能好、成本低廉[1-2],成為光催化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3]。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光響應范圍很寬[4]、無毒無害[5],且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如制取氫氣[6]、降解有機物[7]。傳統(tǒng)的光催化劑多為貴金屬催化劑,成本較高[8],而碳氮兩種元素在地球上儲量豐富,降低了制備成本。這使得氮化碳基光催化劑的發(fā)展?jié)摿艽螅?]。但傳統(tǒng)方法制備的g-C3N4存在光生載流子復合率高[10]、活性位點少[11]、制備時間長等缺點,因此對g-C3N4基催化劑改性成為重中之重。
對g-C3N4改性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元素摻雜[12]、構建異質結[13]、形貌調控等[14]。元素摻雜是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改性方法,非金屬元素硼可以被引入到g-C3N4的結構框架中,并減小g-C3N4的帶隙,進而吸收更多的可見光[15]。同時,作為典型的缺電子元素,硼元素摻雜提高了對電荷的結合力,進而降低了電子空穴對的復合率。而形貌調控可以獲得具有更好空間結構和更多活性位點的光催化劑,如具有特殊空間結構的納米片、納米管、空心球等[16]。形貌調控可以在合成階段介入,一方面改良了合成路徑,縮短了合成時間,優(yōu)化了合成步驟;另一方面可以從根源上有目的地改善g-C3N4基催化劑的性能。
本工作制備了具有納米管狀形貌的摻雜硼元素的g-C3N4催化劑,以羅丹明B(RhB)溶液模擬有機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能力。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購于希恩思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去離子水:實驗室自制。
XRD-7000型X射線衍射儀:日本島津公司;Thermo ESCALAB 250型光電子能譜儀: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SU-801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日立公司;ASAP2010型物理吸附儀:美國Micrometrics公司;Agilent Cary 50000型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儀、Cary Eclipse型熒光分光光度計:美國安捷倫公司。
塊狀g-C3N4(BCN)的制備:取1.6 g三聚氰胺,充分研磨30 min后加入到陶瓷坩堝中,在馬弗爐內以5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550 ℃,煅燒4 h,產物研磨后即得到黃色固體產物,命名為BCN。
硼摻雜管狀g-C3N4的制備:取1.6 g三聚氰胺,加入75 mL去離子水,在80 ℃水浴下攪拌30 min至三聚氰胺完全溶解,加入0.78 g的硼酸,繼續(xù)加熱攪拌30 min,直到溶液變得澄清。將制得的澄清溶液轉移到水熱釜中,在180 ℃下水熱反應10 h,即可得到硼摻雜管狀g-C3N4前體,將該前體用去離子水和乙醇充分洗滌幾次,直到pH接近7,放入烘箱內待前體完全干燥后,將其轉移到坩堝中,在馬弗爐中以5 ℃/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550 ℃并煅燒2 h,即得到深黃色的硼摻雜管狀g-C3N4,此時原料中硼酸與三聚氰胺的摩爾比為1∶1,記為BG1。改變硼酸的加入量,分別為1.57,2.35 g,制得了不同硼摻雜量的管狀g-C3N4,依次記為BG2,BG3。
RhB光催化降解反應在杭州聚同有限公司JTGHX-BC型光化學反應儀上進行,以500 W氙燈(配420 nm濾光片)為可見光光源對催化劑進行活性評價。將25 mg催化劑分散在50 mL的RhB水溶液(10 mg/L)中并攪拌30 min達到吸附平衡,之后打開光源,每30 min取1次樣,離心后取上層清液,在554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計算光催化劑對RhB的降解率。
RhB降解率(η)的計算公式見式(1)。
式中,c0為RhB初始質量濃度,mg/L;c為各取樣時間點RhB的質量濃度,mg/L。
圖1為催化劑的XRD譜圖。從圖1可看出,BG和BCN類似,都有兩個衍射峰,其中,在2θ=13.1°處有一個較弱的衍射峰,對應(100)晶面,是典型的氮化碳的面內堆積結構導致的。而另一個衍射峰在2θ=27.4°附近,是典型的氮化碳晶體結構[17]。相對于BCN,BG2的峰強度較低,這說明硼元素的摻雜使改性后的催化劑結晶度降低,但并沒有改變氮化碳的主體結構。
圖1 催化劑的XRD譜圖Fig.1 XRD patterns of the catalysts.BG1,BG2,BG3:tubular g-C3N4 with melamine 1.6 g and boric acid addition amounts 0.78,1.57,2.35 g,respectively;BCN:bulk g-C3N4.
圖2為BG2的XPS譜圖。從圖2a可看出,硼元素確實摻雜到了氮化碳內;由圖2b可知,結合能為284.6,286.2,288.2 eV處存在三個峰,分別對應石墨碳、C—N結構和sp2雜化的碳鍵,其中,sp2雜化是因為碳在三嗪環(huán)中與N形成了N—C=N的結構[18]。由圖2c可看出,位于399.0 eV處的主峰對應雙配位的氮(C=N—C),稍弱一些的位于400.4 eV處的峰對應C—N(—C)—C或者C—N(H)—C結構中sp2雜化的氮原子,401.6 eV處的峰則歸因于末端氨基官能團N—H2和N—H[19]。圖2d中位于192.1 eV處的峰,類似于四苯硼酸鉀,表明硼與三嗪環(huán)上的碳形成了單鍵結合在三嗪環(huán)上。
圖2 BG2的XPS譜圖Fig.2 XPS spectra of BG2.
BCN,BG1,BG2,BG3催化劑及其前體的SEM照片見圖3。從圖3可看出,BCN為大的無孔塊狀結構,而管狀g-C3N4則表現(xiàn)為管狀的棱柱形結構,這是因為硼酸水熱處理后的前體也出現(xiàn)了柱形結構。BG1中的微管團聚情況嚴重,且管的長度較短,管狀結構較細,這導致了BG1比表面積較小。BG2前體的管較BG1前體長,團聚現(xiàn)象不明顯,因此在煅燒后BG2仍保留了均勻的管狀結構。BG3前體是不規(guī)則的柱狀形貌,可能是硼酸加入過多,酸性過大所導致。當前體在高溫條件下發(fā)生分解后,BG3的形貌呈現(xiàn)出一種破碎的管狀形貌。
圖3 催化劑及其前體的SEM照片F(xiàn)ig.3 SEM images of the catalyst and its precursor.a BCN;b BG1;c BG2;d BG3;e Precursor of BG1;f Precursor of BG2;g Precursor of BG3
催化劑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及孔徑分布見圖4。從圖4a可知,等溫線為Ⅳ型結構,表明催化劑中均存在中孔和大孔結構。雖然試樣在中壓段到高壓段都存在吸附回滯環(huán),但形成原因不同。BCN形成的回滯環(huán)是由于BCN粒子聚集導致的;而BG2出現(xiàn)回滯環(huán)是由于存在狹縫形的介孔和大孔結構。BCN,BG1,BG2,BG3的比表面積分別為20.37,56.14,98.21,64.27 m2/g,其 中,BG2的比表面積幾乎是BCN的5倍。改性后BG2的比表面積大大增加,這使得BG2可以在反應中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點從而提高反應能力。從圖4b可看出,催化劑的孔徑主要分布在2~10 nm,這與催化劑特殊的管狀形貌及堆疊產生的間隙有關。
圖4 催化劑的N2吸附-脫附等溫線(a)和孔徑分布(b)Fig.4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a)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s(b) of catalysts.
圖5為催化劑的UV-Vis譜圖和能帶譜圖。
圖5 催化劑的UV-Vis譜圖(a)和能帶譜圖(b)Fig.5 UV-Vis spectra(a) and band gap values(b) of the catalysts.
從圖5a可看出,硼摻雜管狀g-C3N4試樣表現(xiàn)出與BCN相似的光吸收,但光吸收帶邊發(fā)生紅移,對可見光的吸收范圍增大[20]。根據UV-Vis譜圖的數(shù)據,通過Kubelka-Munk方程計算了帶隙能,由圖5b可看出,BCN,BG1,BG2,BG3的禁帶寬度分別為2.74,2.69,2.64,2.62 eV,表明隨硼摻雜量的增加,改性后催化劑的帶隙能降低,較低的帶隙能有利于催化劑提高對可見光的利用率,且提高催化劑在可見光照射下的光催化能力[21]。
光生電子與空穴的復合情況可以通過PL光譜表征,結果見圖6。從圖6可知,隨硼摻雜量的增加,改性后試樣的PL強度明顯低于BCN,表明經過硼摻雜處理改性后催化劑的光生載流子重組效率遠低于BCN,進而提高了催化劑的光催化能力。
圖6 催化劑的PL譜圖Fig.6 PL spectra of the catalysts.
在500 W的氙燈照射下考察了催化劑降解RhB溶液的效果,結果見圖7。RhB溶液是一種性質比較穩(wěn)定的溶液,不會在氙燈的照射下自行分解。首先在黑暗條件下進行30 min的暗反應,使催化劑對溶液中的溶質進行吸附并達到吸附-脫附平衡。根據圖7和降解率公式計算可知,BG2的降解率最高,達87.3%。而BG1和BG3的降解效果也都高于BCN。說明使用硼酸進行改性確實起到了加強催化能力的作用。BG2表現(xiàn)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這是因為BG2從形貌特征上,擁有最大的比表面積,且呈現(xiàn)出松散的管狀結構,沒有發(fā)生明顯的團聚現(xiàn)象,這有利于催化劑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從電子結構上看,結合PL和UV-Vis表征結果可知,BG2的禁帶寬度明顯降低,這大大提高了對可見光的利用效率,較低的PL強度則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活性物質,防止光生載流子重組。
圖7 催化劑光催化降解性能Fig.7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erformances of catalysts.c0:initial mass concentration of Rhodamine B(RhB);c:mass concentration of RhB at each sampling time point.
催化劑光催化降解RhB的一級動力學曲線見圖8。由圖8可知,催化劑的反應動力學常數(shù)大小順序為:BG2>BG3>BG1>BCN,表明經硼酸改性處理后的催化劑均擁有較高的催化性能。其中,BG2的動力學常數(shù)最大,催化活性最高。
圖8 催化劑光催化降解RhB的一級動力學曲線Fig.8 First-order kinetics curves of RhB degradation.
采用BG2進行循環(huán)實驗,考察了催化劑的穩(wěn)定性,結果見圖9。從圖9可看出,在3次循環(huán)實驗中,前兩次催化劑的活性幾乎沒有變化,由降解率公式計算可知,反應2 h后,降解率分別為87.3%和87.0%,而后兩次的降解率略有降低,經過2 h反應后,降解率分別為85.6%和83.1%,這可能是因為回收清洗催化劑時損失了部分催化劑導致的。因此,在循環(huán)使用過程中BG2的催化活性沒有明顯下降,表明BG2光催化降解RhB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圖9 BG2的穩(wěn)定性Fig.8 The catalytic stability of BG2.
1)使用硼酸改性處理的三聚氰胺為前體,采用水熱法制備了硼摻雜管狀g-C3N4光催化劑,管狀形貌的構建有效提高了催化劑的比表面積,產生了大量的介孔結構,BG2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98.21 m2/g),為降解RhB提供了更多的反應活性位點。
2)硼元素的引入調節(jié)了催化劑的能帶結構,BG2具有2.64 eV的禁帶寬度,提升了催化劑的光吸收能力,且光致發(fā)光譜顯示,BG2具有最佳的光生電子與空穴分離效率。
3)光催化降解RhB的性能顯示,BG2的降解率最高,達87.3%,且具有優(yōu)良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