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記敘文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文體,是考場上很多考生的首選文體。但是想要寫好記敘文并非那么容易。很多同學沒有真正掌握記敘文的寫作方法,記敘不具體生動,描寫不細膩形象,抒情不真摯感人,議論不深刻獨特,寫出來的文章就像一本流水賬,不能吸引人。下面幾個妙招兒將助你一臂之力。
一、準確把握問題特點
寫記敘文要做到:
1.要以記敘描寫為主,尤其要注重細節(jié)描寫。2.記事要實實在在,情節(jié)要完整曲折,力圖學習小說筆法。3.要有相對清晰的一兩個人物,要力圖做到個性鮮明、突出,性格鮮活、生動。4.不僅要有兩三個片段或畫面,而且要有不同的側面,使人物形象具有立體感。5.如果有議論,要少而精,點到為止。請看《打針》中的精彩片段:
一天清晨,來給我輸液的是一位實習護士。我攥緊拳頭,她把酒精涂到我的手背上,再把一根橡皮管緊緊纏在我的手腕上。隨后,她捏著一根連著點滴的針頭,小心翼翼地扎進了我的手背。我立刻感到一陣疼痛,看著護士輕輕捏了捏扎針的地方,又突然拔出了針頭,原來是針頭沒有扎進血管。這位護士捏著針,有些緊張,一緊張就更笨拙了。只見針在我的手背上輕輕移動,那來回滑動的細長的針,如同一條不停蠕動的小蟲,咬得我陣陣鉆心的痛,手背隨即腫起一個大包,我不禁“哎喲”一聲叫起來。護士那雙原本清澈的眼睛頓時蒙上了陰云,頭也不敢抬地說:“要不,換另一只手扎吧?”我心想:你剛扎疼了我的這一只手,還要扎另一只?我可真倒霉!她把頭微微抬起來看著我,目光中流露出歉意和不安,我只好咬著牙點點頭。
這個片段在行文過程中不僅記敘了打針的過程,還抓住了人物動作和心理活動著力描繪。首先用一連串的動詞“攥”“涂”“纏”“捏”“扎”“移動”“咬”清楚地敘述了整個打針的過程,然后利用人物的內心獨白“你剛扎疼了我這只手,還要扎另一只?我可真倒霉!”來刻畫人物心理,真實可信,使人不禁對“我”產生了同情。小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吸引了讀者的目光。
二、找準恰當?shù)慕嵌?/p>
寫記敘文時,如果能找到新穎的角度,就會找到創(chuàng)意之門。在考場作文中,許多高分卷皆因角度處理得好,因而在構思上獲得創(chuàng)意而成功。如作文《赤兔之死》,就是從一匹名馬的角度來表達對待“誠信”的態(tài)度:赤兔馬重誠信,講信義,愿為天下最講誠信的人而死。難道人還不如馬嗎?這樣主題就升華得十分自然。又如,從世界上最后一對恐龍伴侶面對整個恐龍社會即將全部瓦解的角度,去寫它們的感受,會怎樣呢?對大自然無法抗拒的威力一定畏懼萬分,但只能悲哀地等著死亡臨頭。從垂死的恐龍的角度來表現(xiàn)“敬畏自然”的話題,一定比生硬的說教議論的效果要真切深刻得多。
三、精選新鮮的素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懹洈⑽囊朴谶x擇鮮活而又真實的寫作素材,要善于發(fā)散思維,把平時積累的素材與要寫的作文題巧妙地結合起來,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掘寫作素材。
紛繁多變的現(xiàn)實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我們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同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通,才能不斷加強對生活的新鮮感受。選材也應當棄舊從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寫出時代感強的鮮活文章。
四、描繪傳神的細節(jié)
所謂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環(huán)境場面的細小精微處的描寫。細節(jié)描寫在刻畫人物、顯示背景、組織情節(jié)、深化主題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細節(jié)描寫可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生動性,使人物更豐滿,景物更動人。寫出真實而傳神的細節(jié),是記敘文出奇制勝的妙招兒。請看下文:
小時候的我非常頑皮,一次,一言不合就和鄰居家小孩兒打起架來。媽媽聞訊匆匆忙忙從屋里奔出來,把我拉到她跟前,用竹條打了我,教訓我以后不要再欺負鄰家小朋友。晚上,媽媽挽起我的衣袖,一邊撫摩被竹條打出的紅印,一邊眼淚吧嗒吧嗒地直流。她愛我,但她沒有因為愛我而慣著我,而是嚴厲地管教我。
教訓兒子不要欺負鄰家的小朋友,本來很平常,但小作者抓住晚上母親撫摩著兒子的傷痕,淚水直流的細節(jié),寫得十分傳神,突出了母親對兒子的嚴格要求和殷殷慈愛的雙重性格。母親對兒子嚴厲的同時自己傷心落淚,這正是母愛不同于其他愛之處。必須注意的是,故事情節(jié)可以虛構,但細節(jié)描寫必須絕對真實。也就是說,細節(jié)要符合人物性格,要與所處環(huán)境相吻合。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深入生活,認真觀察、體驗、熟悉所描寫的人物,了解他們的精神面貌和個性特征。
五、追求曲折情節(jié)
毛宗崗在評價《三國演義》時說:“文章之妙,妙在猜不著?!边@“猜不著”不就是文章起伏、構思奇妙嗎?《水滸傳》中李逵先后殺死四只老虎,手起刀落,毫不費事,真?zhèn)€是英雄了得!但是卻遠遠不及景陽岡武松打虎那么引人入勝。這是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就是武松打虎寫得波瀾起伏,險象環(huán)生,能緊緊抓住讀者。所以,記敘文的構思應有情節(jié)和情感的落差,形成遏止、積蓄、沖擊、突破,一波三折,從而產生曲折生動的藝術美,達到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目的。且看下文:
大街上,行人來來往往。突然,一個人順著人行道拼命地向前奔跑,滿頭是汗,氣喘吁吁。后面不遠處有一個人在追趕,一邊追一邊喊:“別跑……快停下……攔住他!”行人被這喊聲吸引,紛紛駐足。是偷盜還是搶劫?估計不是好人。幾個熱心青年見狀跟著追起來,終于抓住了前面奔跑的那個人。這時后面追趕的人也到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發(fā)了……獎金,想……不請客……沒門!”
這篇文章就是巧妙地制造誤會,扣人心弦,結尾真相大白,讓人恍然大悟。情節(jié)的曲折使主題更加突出,可讀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