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吳瑕
一條隧道一座橋,一路風景一個夢。
從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雅康高速穿云而來,實現了甘孜兒女擁有高速公路的夢想。在橋隧比高達82%的雅康高速公路上行駛,全程幾乎“不沾地”,二郎山隧道里由LED燈點亮的國旗燈光秀格外矚目,隧道外,一身“紅裝”的瀘定大渡河大橋佇立在崇山峻嶺之間,與遠處的藍天白云、雪山河流相映成畫。
穿過河谷和山脈,這條135公里的高速公路,不僅是進入甘孜州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更實現了四川高速公路建設的新跨越。五年來,四川建成雅康、汶馬等高速公路,實現全省21個市(州)和139個縣(市、區(qū))全通高速公路。
掘隧道??越“天塹”
二郎山,是川藏線上的第一道咽喉,對于其中的“險關”雅康公司瀘定管理處處長張嶷深有感觸。
溝壑縱橫,地質條件、地形條件極其復雜,作為雅康高速的重點控制性工程,13.4公里的二郎山隧道比其他工程提前兩年多開始建設,雅康高速公路六年的建設工期,二郎山隧道就建了五年。
“你能想象在隧道內需要坐船嗎?”在公路建設過程中,張嶷和建設者們不僅要解決涌水的問題,還會面臨泥土、青石等問題,“從未遇到過這么復雜的隧道,施工中甚至會遇到巖爆,石頭像子彈一樣四處亂飛,危險系數極高?!睘榻鉀Q這個問題,建設者們在施工區(qū)安裝了液壓防護棚,每開挖一段隧道,隨即用弧形鋼架頂住隧道頂端,以支撐斷面巖體、穩(wěn)固洞體。
更難的是,二郎山隧道位于地震帶內,穿過13條區(qū)域性斷裂帶?!拔覀儾捎昧诵本创虻姆绞剑瑥乃淼乐鞫捶聪蜷_挖通風斜井,減少對山體的破壞?!睆堘谡f。
平均每天掘進3.6米,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二郎山隧道五年建設換來15分鐘車程,比過去縮短了整整45分鐘。在“難”上突破,在“險”中建設,雅康高速共建有44座隧道,而隧道建設中的“難”與“險”數不勝數。
波濤洶涌的大渡河,自古就是川藏線上繞不開的天險,更是雅康高速要邁的“第二道關”。
沿著雅康高速一路向西,翻越巍峨的二郎山,從瀘定隧道出來,便來到被譽為“川藏第一橋”的大渡河大橋,遠處的雪山若隱若現,橋下的瀘定縣瀘橋鎮(zhèn)咱里村美不勝收。
這份“美”源于跨越大渡河的“不易”。全長1411米、主跨長1100米,這座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帶、復雜風場環(huán)境下的超大跨境鋼桁梁懸索橋是四川第一跨徑懸索橋,徹底讓通往甘孜州的“天塹”變“通途”。
“相較于隧道建設,大渡河大橋除了需要抗震,還面臨著‘防風’和‘懸索’的難題。”張嶷道出了大橋建設的關鍵。走在大渡河大橋的透明玻璃棧道上,感受著大渡河“風”的力量,干了十多年路橋工作的張嶷說道:“大橋位于河谷之中,氣象條件多變,風場十分紊亂,瞬時風速能達到每秒32.6米,相當于12級臺風風速,風灌進褲腿,從頭到腳,冷得刺骨。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我們配置了風速測定系統(tǒng),風速超過5級就停止施工。”不僅如此,大渡河大橋還創(chuàng)新采用無人機牽引先導索施工工藝,用無人機拽著直徑2毫米的繩索跨越大渡河,飛向塔頂,將大橋的兩個索塔連為一體。
曾經艱險地,今日高速來。2018年12月31日,投資230億元的雅康高速建成通車,成為西南腹地的一條交通大動脈。過去五年,四川公路水路累計完成投資超9000億元,公路總里程從33萬公里增加至39.9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從6820公里增加至8608公里,四川成為名副其實交通大省,正由“蜀道難”到“蜀道通”并加速向“蜀道暢”跨越。
一路暢行,百業(yè)興旺
多年夙愿今朝圓,作為通往甘孜州的首條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建成三年多來,讓雪域高原與平原腹地的時空距離越來越近,車流量已突破4000萬輛次。“以前走老的川藏路,從成都到康定要一天的時間,現在只需要3個半小時?!币娮C了雅康高速公路從建設到通車的張嶷感嘆著交通的變化,不斷縮短的通行時間讓人們出行更便捷。
路,還在延伸。2021年6月28日,雅康高速天全連接線建成正式通車。從空中俯瞰,103根抗滑樁屹立其中,與路面最高落差約70米,整個連接線與天全縣城相得益彰、融為一體,猶如“天全之眼”,與大渡河大橋、二郎山隧道形成雅康高速的三大景觀。
不斷通暢的道路讓百業(yè)興旺,更促進了甘孜州地區(qū)經濟發(fā)展。從2018年開始,甘孜州旅游接待人數每年遞增超千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每年遞增百億元,松茸、牦牛肉、高原蔬果等農產品通過高速公路銷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國外。
借著雅康高速的便利,沿線不少地方發(fā)展起了鄉(xiāng)村旅游。緊鄰大渡河大橋的咱里村發(fā)展起了金絲皇菊,朵朵菊花成為老百姓家中的“致富之花”。村民姜蘋還利用自家的房屋建起了民宿,她滿臉笑容地說:“路通了,從成都、重慶過來旅游的人也多了,我們的收入也提高了。”
同樣“火”了的還有雅康高速的網紅打卡地—天全服務區(qū)。作為全國首座“大熊貓主題文化服務區(qū)”,天全服務區(qū)在2020年12月改造升級后驚艷亮相,憨態(tài)可掬的“熊貓雕塑”笑迎八方旅客。
熊貓藝術裝置、“318自駕打卡地”、房車營地……天全服務區(qū)將四川獨有的熊貓文化和318國道公路文化融入其中,主題鮮明、“川味”濃郁。服務區(qū)現場管理人員彭玲說:“改造升級后的天全服務區(qū)擁有通透的玻璃外墻,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服務區(qū)內既有大熊貓文創(chuàng)館、主題地繪、特色導視牌等,更集合了特色美食、文創(chuàng)潮品、鄉(xiāng)村特產等,讓游客享受吃、購、娛、憩、游等多樣化服務?!?/p>
未來,天全服務區(qū)將以服務區(qū)為核心樞紐,與當地的農業(yè)、漁業(yè)、茶業(yè)等產業(yè)結合,形成交旅文農產業(yè)聯通環(huán)線,助推產業(yè)升級,助力地方經濟,充分發(fā)揮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在傳播地域文化、帶動土地開發(fā)利用、幫助當地群眾就業(yè)務工、促進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路坦途皆美景,包括雅康高速在內的路網串起了四川一道道風景線,也刻下了四川交通發(fā)展的時代印記,助力四川構筑起內聯外通、立體開放的新格局。(供圖單位/雅康公司)(責編/馮雅可)
記者手記: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四川高速公路修筑的不僅僅是一座座橋梁,更搭建起“蜀道”日益完備的交通“骨架”。從公路到水運,從鐵路到航空,四川向著“蜀道暢”的目標跨越式發(fā)展,立體構建起陸?;?、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四向八廊”戰(zhàn)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內聯外暢,通江達海,打開了經濟發(fā)展的大門,真正讓崇山峻嶺如平川,從此蜀道不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