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琦
音樂是一門以聲音為表現形式的藝術,充分反映人的各種情感和體驗。深入了解音樂,能夠幫助人們豐富情感,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自我素養(yǎng)。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進,以及對音樂藝術的高度重視,我們既要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又要提升審美能力,增強情感體驗,將其內化為自我素養(yǎng)。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個體情感、體驗的反映。音樂藝術可以增進個體間的情感交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提升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氣質,進而達到陶冶情操和發(fā)展自我的目的。音樂藝術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及人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今后步入社會、服務社會奠定良好基礎。音樂藝術素養(yǎng)與情感意識相輔相成,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促進其形成一定的自覺性。
理性思維的提升
科學素養(yǎng)是人對自然科學認識、理解的能力,是當下時代發(fā)展中高素質人才的必備素養(yǎng)。立足于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速度更快,要求更高,只有具備良好的自我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huán)境。理性思維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能夠站在多個角度對事物進行判斷和分析,這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石。因此,提升理性思維尤為重要。音樂藝術既有表達情感的功能,又能提升個體對事物的理性認識。通過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演奏或演唱藝術作品、感受作曲家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對于學生理性思維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
感性認知的提升
人的感性認知具體是指對事物或現象的初級認知,是淺層次的了解與掌握。在學習音樂藝術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了解、掌握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深入分析其中的樂理知識及技巧,還要通過實踐訓練不斷提升對音樂藝術的認知。音樂藝術的組成要素有很多,是融合旋律、節(jié)奏、和聲、曲式的具體表現。感性認識提升了,學生才能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音樂各個組成部分的魅力。當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之后,學生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自發(fā)提升審美能力,提高綜合素養(yǎng),體驗音樂真正的價值。
情感體驗的提升
音樂是人類情感的凝聚體和音響再現,沒有情感就沒有真正的音樂。人與人在交往、溝通的過程中會形成自我的內心感受,獲取相應的情感體驗,豐富自我素養(yǎng)。在不同的環(huán)境和事物面前,我們獲得的情感體驗也存在著一定差異——在音樂藝術學習中,人們的情感體驗主要是指在對藝術作品進行欣賞時,所產生的情感與共鳴;在人們透徹了解社會、自然等各方面事物后,將情感體驗再次賦予到作品中,這時人們可以獲得更為強烈的情感體驗。
審美能力的提升
音樂是一門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學科,是開啟人類智慧大門的鑰匙。它有助于人們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發(fā)展判斷、分析的能力。在欣賞和表演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打開想象的大門,將所聽的音樂在腦海里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產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心理感知和情感共鳴,從而達到創(chuàng)造美、感受美的效果,不斷提高審美水平,強化審美能力及感知能力。音樂藝術作為一項高雅的情趣,能夠擺脫低俗趣味的消極影響,幫助學生領悟更深層次的內容,達到提升自我審美能力的目的。
創(chuàng)造思維的提升
音樂可以充分展示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美好的一面,還是丑惡的一面,都能夠通過音樂呈現出來,這就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反映。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有時會花費較大的精力去精雕細琢每個音符,隨后再加上各種音樂處理表現出來。有的聲音甚至原本就來源于生活,在經過作者的二次組合和改編后,擁有了更鮮活的生命力。學生可在深入理解音樂藝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擁有創(chuàng)作的想法和能力,甚至可以改編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作品,進而從演奏者升級為創(chuàng)作者。
音樂藝術與樂理相結合
在音樂藝術的學習中,我們清楚地知道樂理知識的重要性。注重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結合相關資料,深入分析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情感,掌握音樂作品的曲式、旋律等,可實現對音樂形式的深度掌握。熟練掌握樂理知識可提高音樂課程的學習質量,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多數學生在學習時常常忽視音樂理論知識,對音樂藝術的了解較為模糊,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因此,學生應通過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了解作者、深入掌握曲式及旋律等,深化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好地感知音樂藝術的美好,為音樂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基礎及自我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支柱。
音樂藝術與生活相結合
音樂藝術作為人類思想精華之一,凝結著人類對于生活的熱愛之情,體現著人類對于生命的無盡思索。在音樂藝術學習中,學生首先應注重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聆聽生活中的音樂,深入體會生活中音樂元素的情感表現,植根生活以創(chuàng)作出更出彩的音樂作品。其他,還要多聆聽優(yōu)秀的音樂藝術作品,學習其旋律、節(jié)奏、創(chuàng)編等,促進自身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最后,也要重視記錄音樂靈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音樂美,在音樂創(chuàng)作過程中創(chuàng)新地運用音樂元素,合理融入新意,將情感表現在作品。音樂藝術貫穿我們的生活,它參與了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創(chuàng)作中,時刻保持強烈的創(chuàng)作熱情,加強實踐鍛煉,重視音樂創(chuàng)作的過程,促進自身音樂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使其成為我們認識生活、表達生活、感悟生活的重要方式。
音樂藝術與多媒體相結合
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圍繞音樂基礎知識及演奏技巧進行探討分析,加強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分享彼此的創(chuàng)作及表演經驗,有效提升音樂學習的效果。借助多媒體技術呈現視覺與聽覺的沖擊與碰撞,反復聆聽音樂作品,深入了解作品表達的情感,鍛煉音樂創(chuàng)新思維,在不斷的音樂聆聽與演奏中獲取較好的情感體驗,加強音樂藝術實踐創(chuàng)新,提升自我素養(yǎng)。在具體的音樂學習中,學生應高度重視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合理利用校園音樂信息化交流平臺,通過學習音樂微課掌握重點內容,借助多媒體技術及互聯網技術豐富音樂學習內容,鞏固所掌握的音樂知識,強化創(chuàng)新思維,積極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將自身情感帶入音樂創(chuàng)作中,促進自我素養(yǎng)的提升。
音樂藝術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相結合
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的過程充滿了發(fā)現與直覺判斷、想象與醞釀構思、打破與重新建構等各種肯定與否定的矛盾運動。正是不斷的發(fā)現、突破、建構,才使得自身的邏輯思維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升華。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先認真感受音樂,結合所學的樂理知識鑒賞分析音樂曲式,再借助樂器更好地展現音樂,結合自身音樂審美及音樂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出新音樂。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多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體。作為一種超越常規(guī)的思維方式,要求學生應敢于參與,打破以往對學習音樂難度大的偏見,在聆聽音樂作品的同時,感受其中的音樂內涵,在自身演唱或演奏后,嘗試創(chuàng)新性地改動音樂曲調等,實現音樂作品的三度詮釋。在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中增強音樂的情感體驗,將音樂基礎樂理知識及演奏技能等有效地滲透到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中,有機聯系音樂相關文化,結合歌曲、舞蹈以及戲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不斷提升自身音樂審美能力和素養(yǎng)。
音樂藝術與器樂演奏相結合
音樂是以審美為核心的普及性藝術,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其中演奏樂器是感受、理解、欣賞、表現音樂的重要方式。在音樂藝術學習過程中,樂器的學習對音樂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能力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情感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音樂內容,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在演奏樂器時,音樂影響著學生的情緒,而情緒又影響著荷爾蒙的分泌,進而影響大腦的分析能力和記憶能力。演奏優(yōu)美的旋律,不僅能影響和激發(fā)學生的情緒,促進其智力的開發(fā),還能陶治情操,美化心靈。因此學生應養(yǎng)成自覺學習和總結分析的習慣,與同伴進行演奏比賽,調動自我積極性,感受器樂技能學習的藝術魅力。此外,還可通過觀察優(yōu)秀的演奏視頻,學習演奏技巧,不斷提升自身的演奏能力,增強樂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音樂藝術與分類培訓相結合
在音樂藝術的實際學習過程中,若條件允許,應因人而宜地先進行分組分類,然后因地制宜地開展分類培訓。其間可以根據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知識基礎進行細分,按照不同的方向、層次開展學習培訓,選用適合該層次的教學方式,適當調整進度、深度,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yǎng),并鼓勵他們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各種舞臺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在真正的舞臺音樂表演中不斷進行再“吸收”、再“消化”,提升音樂藝術素質,增強個人的自信力、舞臺表現力及渲染力。同時,還需在實踐后及時進行自我反思,回憶、感受自己所獲得的音樂素養(yǎng)成果,記錄不足與遇到的問題,積極嘗試自己排疑解難,為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
音樂藝術保存了人類靈魂世界最深刻的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關懷。時代的發(fā)展賦予音樂藝術以新的意義,提升自我素養(yǎng)也成了新的話題。在學習基礎音樂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增強審美能力、感性認識和情感體驗,實現自我的全面發(fā)展,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讓音樂藝術的學習更有效助力提高自我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