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登科
長辛店,千年古鎮(zhèn),曾經(jīng)的九省御路,北京的西大門,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使之成為京漢鐵路的一個重要站點。20世紀初,早期的共產(chǎn)黨人在這里秘密發(fā)動和領導工人階級開展革命運動,使長辛店成為近代中國工人革命運動的搖籃,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早期的工人運動在保密工作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后來的革命斗爭培育了紅色保密基因。
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長辛店地區(qū)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當?shù)?500多名產(chǎn)業(yè)工人主要在長辛店鐵路工廠(現(xiàn)長辛店北京二七機車廠)工作。工廠1900年由法國、比利時合資興建,廠長和各分廠的負責人都是外國人。為了便于統(tǒng)治,外國資本家聘任了一些中國人充當工頭。工人被資本家和工頭雙重壓迫,生活十分困苦。
1920年10月,以李大釗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在北京秘密成立共產(chǎn)主義小組。為爭取革命力量,李大釗派鄧中夏、張國燾到長辛店開展工人運動。他們同工人骨干秘密商量,決定在原來工人夜校的基礎上,籌辦一所勞動補習學校。
為減少辦校阻力,年輕的共產(chǎn)黨人借助工頭鄧長榮的勢力秘密籌劃。張國燾請陳獨秀為鄧長榮題寫了“樂育英才”四個大字,以表彰其捐辦“國民學?!钡某煽儭?920年12月19日,鄧長榮備辦酒宴表示感謝,鄧中夏、張國燾、張?zhí)?、楊人杞等參加。宴會后,工人骨干武明科報告勞動補習學校的籌備、預算案章程等事宜,并決定1921年1月1日開學。因為不收學費,職工子弟報名踴躍,人數(shù)遠遠超出了預計名額,實際開學日期延遲到了1月11日。
鄧中夏后來評價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時指出:“這個學校是我們黨在此地工作的入手方法,借此以接近群眾,目的在于組織工會。”
勞動補習學校成立后,白天教工人子弟小學知識,晚上給工人補習文化。學校組建初期沒有教科書,講義都是由教員自己編寫的。教員們不僅教文化知識,也用深入淺出的方法為工人們講述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思想。
李大釗曾親自到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授課。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寫下“工人”二字并講道:“工和人這兩個字連接在一起就是個天字,工人頂天立地,是社會財富的制造者。你們想想,鐵路是誰修的,火車是誰開的,機器是誰制造的,不都是我們工人嗎?工人不蓋房子誰也沒得住,工人不織布誰也甭穿衣,世界上誰也離不開工人,難道不偉大嗎?”有工人問道:“既然我們這么偉大,為什么還受窮呢?”一位工人回答說:“命苦唄!”李大釗嚴肅地指出:“不是命苦,是因為有階級,有剝削。工人蓋了樓房別人住,織了綢緞別人穿,資產(chǎn)階級的錢都是從勞動人民的身上刮去的。他們?yōu)槭裁茨軇兿髂??主要是他們有政權,要想不受壓迫,不受剝削,就得團結起來、組織起來進行革命!”
在傳授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共產(chǎn)黨人悄悄地將革命的種子種在了工人群眾的心田,啟發(fā)他們對命運的反思、對社會的反思,啟迪了工人階級的革命思想。在共產(chǎn)黨人的指引下,許多工人積極投身革命,如史文彬、陳勵懋等更是成長為工人運動的骨干力量,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七”大罷工。
(來源:北京市保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