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茜昱
2022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5月11日上午,湖南省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在長沙召開,會上,來自不同領域的6位青年分享了自己的青春故事。作為全省高校教師隊伍唯一代表,劉宓蜜在會前兩天才得知自己是首位發(fā)言代表。她既激動又自豪,將精心準備的發(fā)言稿鄭重地拿出來:“師范教育,不僅是教育青年,更是培養(yǎng)‘堪為人師,而模范之的新時代教育人才……”短短6分鐘里,劉宓蜜將自己多年從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經(jīng)驗感悟娓娓道來,得到了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的高度肯定。
問:你在座談會上主要分享了哪些內(nèi)容?
劉宓蜜:我是以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青年講師團優(yōu)秀代表的身份發(fā)言的。發(fā)言內(nèi)容主要圍繞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價值引領方面的成果,包括深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和文化產(chǎn)品,如我們團隊推出的創(chuàng)新思政課程“紅色中國”以及“畫說黨史”思政漫畫。同時,我也分享了在擔任湖南省青年講師的過程中的感受和經(jīng)歷,以及對于總書記在建團100周年上的講話精神的領悟等。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省里對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這也讓我更堅定在高校思政教育領域勤奮耕耘、勇于擔當?shù)男拍睢?/p>
問:作為一名專職輔導員,你為什么會想到要給學生上思政課,同時還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劉宓蜜:在擔任目前職位之前,我做了12年的輔導員,在全國來看,全部由輔導員來打造和制作的課程是很少的。我?guī)н^3屆學生,輔導員的工作直接面對廣大青年學子,能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當前,部分青年學子存在抗壓能力弱、怕吃苦等問題,而只有真正樹好信仰、講好信仰、種下信仰,才能讓他們既嘗到學習之甜,又補足精神之“鈣”,汲取更多奮進前行的力量。同時我認為,輔導員隊伍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重要抓手,應該創(chuàng)新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政課程形式,讓學生增強愛黨愛國之情,奮力拼搏,不負自己、不負國家。
問:“紅色中國”和以往的思政課對比,創(chuàng)新之處在哪里?效果如何?
劉宓蜜:我們的課程將近百年來的紅色故事通過青春的語言、時尚的元素、趣味的方式在線上線下呈現(xiàn),把豐富的實物史料轉化為鮮活的思想教育教材,通過故事性為主的線上課程提高學生學習思政課的興趣,又通過線下課堂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課程總體呈現(xiàn)出“政治性”“青年味”和“湖湘范”的特色,開課一年中,線上選課總人數(shù)有一萬多人,線上課程互動頻率十幾萬次,全國選課高校達57所。
問:課程打造過程中有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劉宓蜜:開課之初,由于我們團隊對課程框架、課程呈現(xiàn)形式研究不夠深入,以及授課經(jīng)驗不足,導致課程建設初期走了一些彎路。第一期課程全部拍攝剪輯完畢后,我們認為效果不好,就全部推翻了重來。還好在整個課程打造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許多教授、專家的細致指導,所以最后課程開設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在線上課程中,學生們給我們留言鼓勵:“這是我聽過最有趣的思政課!”在線下課程中,下課鈴都打響了,學生們還坐著不動,嚷著要老師再講講??粗鴶D滿學生的教室和那一張張求知的青春臉龐,我深感思政課程只要講深、講透、講活,就一定會充滿時代生機和對青年的吸引力。
問:“畫說黨史”系列思政漫畫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什么?是如何創(chuàng)新的?
劉宓蜜:去年,恰逢建黨百年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我們打算用更加生動鮮活的表現(xiàn)形式來講述黨史人物故事,獻禮建黨百年。所以就以“筑夢”輔導員團隊骨干為班底,組建了一個漫畫團隊,采用師生共創(chuàng)的形式把黨史故事畫出來,其中張杜豆老師由于有繪畫功底,就擔任了主創(chuàng)角色。相比語言和文字的形式,系列漫畫以直觀的圖片、溫暖的畫風吸引了青年學生的關注,經(jīng)學校公眾號推送后每篇都有近三千的點擊量。
同樣也是去年,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來到我校對口聯(lián)系的長沙市學堂坡社區(qū)考察時,學校向他展示了我校創(chuàng)作的兩個文化產(chǎn)品,“畫說黨史”系列思政漫畫就是其中的一個,賀書記翻閱后給予了充分肯定。這也鼓勵了我們繼續(xù)堅持探索創(chuàng)新。
張杜豆:我們將“畫說黨史”系列思政漫畫規(guī)劃為三個篇章,分別是“初心如磐:血染的紅色信仰”“堅守奉獻:砥礪的紅色擔當”“持續(xù)向前:奮進的紅色夢想”。初衷就是想以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英雄人物、英雄故事、英雄精神來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從而影響學生。創(chuàng)作第一期漫畫《半條被子的故事》時,由于是團隊第一次合作,從構思、策劃、出稿到成品耗時20多天。后來,我們不斷總結,研究畫風的統(tǒng)一性、線稿的表現(xiàn)方式等,慢慢地越來越順利,出稿時間也從一開始的20多天凝練為現(xiàn)在的5天左右。
問:“筑夢”輔導員團隊是如何建立的?取得了哪些成果?劉老師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劉宓蜜:建立“筑夢”輔導員團隊,最開始是為湖南省高校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大賽備賽,希望大家能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提升水平,最開始團隊只有7人,慢慢大家凝聚力不斷加強,也得到了各自的成長和發(fā)展。7年時間里,有的輔導員在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大賽中取得成績,有的被提名為全國、全省輔導員年度人物,像張杜豆老師這樣的核心骨干力量也在學院、學校乃至更多平臺上獲得了成績和榮譽。隨著新鮮血液不斷加入,目前團隊已達到20人。
張杜豆:劉宓蜜老師是我大學本科期間的輔導員,是我們所有學生學習成長路上的人生導師,也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我還記得在職業(yè)發(fā)展的迷茫時期,是劉老師一直陪伴、指導我到深夜,正是有了她的幫助,我堅定了志向,我也要成為像她一樣的輔導員,留在師大、扎根師大、奉獻師大。因此,在2016年7月我入職競聘成為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的輔導員,后來還進入了“筑夢”團隊。
問:輔導員需要什么樣的素質(zhì)能力?工作以來你對輔導員這份職業(yè)有什么認識?
劉宓蜜:像高校輔導員素質(zhì)能力大賽這樣的平臺,它所考查的案例分析、談心談話、應急處置、理論基礎等方面的專業(yè)能力,只是我們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縮影。我曾帶過3屆學生,在大學四年中要不間斷地給予學生們關注、關懷和引導,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也許只是我們每天工作內(nèi)容很小的組成部分,但對于每一個學生個體和他背后的家庭來說,卻是他們的全部。有時一句話就能讓他們受益終身。這是這份職業(yè)帶給我最大的榮耀感,也要求我們輔導員不僅要有工作熱情,還要充分掌握工作技能和方法。
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同時,我也在和學生一同成長,從最開始的稚嫩到走向輔導員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從組建“筑夢”輔導員團隊、打造“紅色中國”思政課程到打造思政漫畫文化產(chǎn)品,輔導員這份工作帶給我強烈的職業(yè)認同感和使命感。
我所帶的學生中有些也走上輔導員的崗位,因此,我不光自己要苦練內(nèi)功“比趕超”,還要盡己所能“傳幫帶”,要不斷通過團隊建設,幫助年輕輔導員找到職業(yè)發(fā)展的定位,通過平臺、比賽、項目給年輕輔導員創(chuàng)造機會,讓立德樹人的事業(yè)薪火相傳。
問:你是怎樣看待將“堪為人師,而模范之”的使命代代傳承下去的?
劉宓蜜:當前,我們的教育對象是00后。他們的物質(zhì)條件更有保障,眼界更為開闊,興趣愛好更為廣泛,思想觀念也更為多元與兼容。因此我們的思政工作要結合現(xiàn)在青年學生的特點來開展,總結思路和方法,通過對學生的幫助和引導,幫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好價值引領,以“仁愛精勤”為培養(yǎng)目標,讓這些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教師的學生對待講臺有敬畏心,對待工作有耐心,對待學生有愛心。
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現(xiàn)在有很多畢業(yè)生也在積極服務基層,服務鄉(xiāng)村振興,成為骨干教師,主動去偏遠的地方奉獻自己的青春,用教育帶來的力量改變更多人,這便是代代相傳。
問:高校教師如何達成為時代育新人的使命?
劉宓蜜: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們要時刻牢記自己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作為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我們要在青年拔節(jié)育穗的關鍵期,成為為學生答疑解惑的“經(jīng)師”,為青年引路、系扣、筑夢的“人師”;同時,我們也要砥礪奮進,成為立德樹人的模范擔當者,理論研究的示范引領者、思政工作的不懈奮斗者、學生成長的貼心護航者。
張杜豆:在輔導員職業(yè)生涯的6年中,有為學生成功推薦崗位后的喜悅,有和學生徹夜長談后的欣慰,這些寶貴財富給了我前行的動力。作為一名新時代90后黨員教師,我會繼續(xù)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新媒體平臺,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地為時代育新人。
(注:文中提及的“畫說黨史”系列思政漫畫已于2022年6月起在本刊連載)
個人名片
劉宓蜜:中共黨員,現(xiàn)任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提名獎獲得者,湖南省高校首屆“最美輔導員”,湖南省輔導員年度人物,湖南省輔導員名師工作室負責人,湖南省青年講師團成員,湖南師范大學“筑夢”輔導員團隊帶頭人,線上線下混合思政課程“紅色中國”負責人。
張杜豆:中共黨員,現(xiàn)任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專職輔導員,“筑夢”輔導員團隊核心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