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認識讓·雅克·桑貝是因為一幅鉛筆素描。很特別,大片的空白,只左下角畫了一人一狗,簡簡單單,幾筆勾勒:小男孩一手護住衣袋,一手推向大狗;大狗硬是湊近來,伸出舌頭,眼睛里流露出一點兒狡猾,一點兒諂媚,一點兒志在必得。
這幅畫被收入桑貝的《童年》一書。時光流轉,多少往事都已淡去痕跡,如同畫紙上的空白,可總有那么小小的瞬間、記憶的一角,稍一提起,便覺透心的溫暖。
譬如馬車上堆放的高高的草垛。一個小人,坐在草垛上,驚喜于自己和樹一樣高;躺下去,又像是深陷在草秸干燥的清香里。天空湛藍,偶爾有一片孤零零的云,那朵云怎么了,是不是不開心?趕車的父親回:放心,風一刮就好了。果真,風吹過樹梢,云慢慢飄到旁邊大朵大朵的云里了。
譬如有月亮的夜晚,帶著心愛的小狗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樹木投下濃郁的樹影,路邊人家窗戶里透出溫暖橘黃的光。每個人的童年記憶里是不是都有這樣的夜晚,月光皎潔,更顯得夜色溫柔靜謐。早已忘了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只記得小路上活潑的影子,草里活潑的蟲鳴,還有心里初次感受到安靜的歡喜。
或者是一處荒棄的草坡,竟然有一輛報廢的小汽車。是真正的汽車,雖然車輪已散落草叢,車頂銹損變成敞篷的,可方向盤還在。坐進駕駛室,開車遠行去。風在搖它的葉,鳥在唱它的歌,真酷??!
隔著畫紙,隔著光陰,我感受到那個小人兒內心鼓脹的喜悅。
桑貝是法國國寶級的插畫大師。他和勒內·戈西尼共同創(chuàng)作的《小淘氣尼古拉》系列風靡全世界。這本《童年》收錄了桑貝以童年為主題創(chuàng)作的上百幅插圖,并附有一篇長達4萬字的訪談稿。作為“小淘氣尼古拉”之父,桑貝有一個并不幸福的童年:拮據(jù)的生活,爭吵的父母,不停地搬家。在《童年》收錄的訪談錄中,他說:“當我看到小伙伴的媽媽擁抱他的時候,我的心都化了,因為我從母親那里得到的一切只有耳光!”幸好,桑貝喜歡聽廣播,聽雷·范圖拉樂隊;幸好,他可以畫畫,可以想象,可以逃離現(xiàn)實,去想一些事愛一些人,為自己造一個快樂的平行世界。
是從一系列尾巴上拖著平底鍋的小狗開始的吧——拖著平底鍋在雨里跋涉,回到平底鍋去睡覺,把一只小母狗的平底鍋放到自己平底鍋里拖著走,從那時起,桑貝的畫已經有些小幽默小詩意了。
《童年》插圖里的很多小人兒訴說的,是無憂無慮純真年代的美好。那些在沙灘上追逐嬉鬧的孩子,在雨天樓頂上瘋瘋傻傻淋雨的孩子,擠在客廳椅子上看一本書的孩子,在舞蹈房跳舞的優(yōu)雅小姑娘,清晨一起去趕海的小兄妹,夏日午后往草深處探險的小伙伴……桑貝的畫有個特點,就是畫很闊大的場景,然后用色彩或者更精細的線條,讓你注意到小小角落里的那個小人,像是在茫茫人世間紛繁生活中邂逅一個溫暖的瞬間。他筆下的小人,都是尋常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從桑貝的畫中會看到自己?!锻辍返牟瀹嬛校液芟矚g兩幅。海邊,天空是用鉛筆線條粗粗勾勒出的高遠,云卷云舒,一個小孩站在淺水里,面朝大海;沙灘上,是歪斜的單車,脫下的衣褲鞋襪;海天交接處,是又圓又大的落日。這幅畫中的小人真是太小了,可是,你一眼就能看到他,甚至可以看到他的表情。他本來是要去玩水的,卻在放眼看去的剎那驚住了。日落的壯美確實會讓世界靜默片刻。我也有過這樣的體驗,似乎在那一刻,自己不再是懵懂無知的孩童,稚嫩的心里多了一粒種子,和美有關,和詩有關,和人生有關。成長有時就是一瞬的事。
還有一幅畫的是一幢樓,一模一樣的窗戶緊閉著,妙的是大雪紛飛,大片大片的雪花,輕盈、安靜。然后,你看到其中一扇窗里,出現(xiàn)一張小男孩的臉,他的眼睛,他的鼻子,他的嘴巴,都流露出看到一場大雪時的驚喜。那么多扇窗子,就只有這樣一個小人,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美好吸引了??催@幅畫時,我多希望,這個小人長成大人,還會花時間滿心歡喜地看雪花飄落。
桑貝筆下就有這樣的大人。那個在海灘上展開雙臂,像孩子一樣模仿飛機飛翔的成年男子;那個拉著孩子撒著腳丫快樂奔向大海的媽媽。還有那張《中年男人》,桑貝說畫里小人走路的姿勢修改了很多次,因為他想要傳達出一個疲憊的人,在樹林感受到不知道是清風還是鳥聲,不知是花香還是草木香,忽然就有了一種輕松的感覺。枝葉蓊郁,樹影斑駁,清風和煦,如此美好。脫掉外衣,松開領帶,像回到童年。整張畫的幸福感特別特別強,雖然他的快樂只是一點點。
這些暫時忘記了自己年齡的大人,在某一個瞬間可以重新變成孩子的大人,他們知道如何在走神的剎那,從一個冷酷的現(xiàn)實世界中逃離。桑貝說這些小人跟自己很像,他自己就是個孩子氣的人,他給予畫筆下的小人以一些逃離現(xiàn)實的笨拙嘗試,并以此保護了自己的天真。有人評價,桑貝的畫如同一面面哈哈鏡,它邀請我們,用敏銳目光去看人間百態(tài),和某一刻的悠閑自在。而我們,經歷過失去的沉重,在桑貝的小人身上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一種治愈感。
剛剛過去的八月,這位傻傻的帶著孩子氣的老人,在一處度假屋里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9歲。這個秋日的午后,我重新翻開他的《童年》。哦,那個在屋前演奏薩克斯的男子,多好呀,每一縷陽光都是他的聽眾。
我想,《童年》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輕盈的詩意、溫柔的熨帖,更有對童年的真心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