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
伊利亞·列賓,19世紀俄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畫家,巡回展覽畫派的代表人物。他擅長歷史畫、風俗畫和肖像畫,通過畫作表現(xiàn)人民的貧窮苦難及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成名作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伊利亞·列賓自畫像
列賓1844年8月5日出生于俄國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從童年時起,他便顯現(xiàn)出超凡的繪畫天賦,10多歲時,他便可以繪出有相當水平的肖像畫,并能以此賺錢貼補家用。自15歲起,他一邊在當?shù)氐漠嫾议T下學習,一邊為鄰近的教堂做裝飾工作。
1863年,19歲的列賓攥著自己辛苦掙來的錢,赴圣彼得堡求學。1864年,列賓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皇家美術學院。在這所著名的專業(yè)學院中,列賓系統(tǒng)地學習并掌握解剖學、透視學等相關學科,同時與學院有思想、有見解的朋友們,對政治、倫理、哲學等領域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
1869年,列賓的《約伯和他的朋友們》獲得了金質(zhì)獎章,1871年又以《雅魯女兒的復活》再獲大賽金質(zhì)獎章。在學習期間便獲得如此多榮譽的列賓,以完美的方式踏入了俄國畫壇。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伊利亞·列賓作品
1873年,他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在圣彼得堡展出后,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作品展示出來的纖夫的不屈精神和勞動尊嚴,令人心生敬意。這幅作品被送到維也納萬國博覽會上展出時,同樣又引起
了轟動,觀者對年僅29歲的列賓能創(chuàng)作出如此凝重、壯闊、有分量的作品驚喜不已。這時的列賓已經(jīng)如日中天,令整個歐洲畫壇注目。列賓的成績與成功使他輕易地獲得了皇家美術學院的留學獎金。
1876年,列賓難以割舍對祖國的眷戀,踏上了歸國之路。歸國后的列賓非常繁忙,他的任何作品都能得到畫商和收藏家們的爭購。
《意外的歸來》伊利亞·列賓作品
當《意外的歸來》創(chuàng)作出來后,無論誰看到,都會產(chǎn)生一個疑問:這是一幅畫嗎?這不是一個電影鏡頭嗎?的確,逼真是這幅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作者才華的最完美體現(xiàn)。觀者看到這幅畫時,似乎會忽略了它的色彩、它的構(gòu)圖、它的筆觸,似乎會忘記它是一件藝術作品,而是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到畫面中間,會像讀小說一般與每一個人物進行一次心靈的溝通,甚至會像置身在房間里一樣,聽到每一個人物嘴中發(fā)出的驚喜與激動的呼喚,這或許正是藝術作品的至高境界。
當1892年列賓在圣彼得堡舉行個人畫展時,無數(shù)的觀眾蜂擁而至,成了美術界令人羨慕的罕見景象。不僅皇家美術學院誠邀他擔任教授,他的才華同樣也得到了歐洲美術界的推崇,1901年,他被授予法國榮譽勛章。
列賓的一生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具有極高藝術水平的作品,當有人問起列賓是如何看待這些成就時,列賓微微一笑:“我熱愛光、真實、美德,我最喜歡藝術。藝術令我充實,它是我最高的愿望,專注于藝術是我人生中的最佳時光?!?/p>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