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玲 汪業(yè)芳 陳夢琪 田良蘇
摘要:自消防改制后,消防員不僅要面臨更加復雜多樣的救援任務、應對龐雜的技能學習,還需要適應軍人頭銜改變所帶來榮譽感的降低。良好的適應和調節(jié)心理壓力的能力對提升整個消防隊后備力量的戰(zhàn)斗力、新入職消防員身心素質都至關重要。文章根據團體動力學理論,采用表達性藝術療法和正念療法設計團體輔導方案,為新入職消防員的壓力調節(jié)提供可借鑒的方法。
關鍵詞:表達性藝術療法;正念減壓療法;心理團體輔導;新入職消防員
2018年11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向新組建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這支隊伍由應急管理部管理,實行統(tǒng)一領導、分級指揮 [1]。
消防改制帶來的是救援隊伍職能多元化、任務復雜化、高?;?,隊員身心能力的綜合化、高要求化[2]。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救援任務呈現出規(guī)模大、范圍廣、跨區(qū)域等特點,在造成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產生極大社會影響的同時[3],也給消防員們帶來了更多的工作壓力。不僅如此,新時代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人員結構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4]。這意味著改制后新入職的消防員們將面臨更加復雜的人際環(huán)境、更大的人際壓力。由此,必須提高對消防員這類群體的心理健康的關注,通過專業(yè)科學的手段提升消防員的心理素質,促進消防員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團體輔導的理論基礎
(一)團體動力學理論
庫爾特·勒溫認為,團體是有著聯系的個體間的一組關系。團體變化引起其個體改變,要比直接改變個體容易得多。同時,團體中互相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因此,用團體輔導的方式能更有效地解決新入職消防員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困擾[5]。
(二)表達性藝術療法
表達性藝術療法是用各種藝術的媒介來表達內心的思緒、情感和經驗。表達性藝術療法結合了心理治療與表現藝術,可幫助當事人更加深入探索個人內在與外在的經驗,具有療愈功能[6]。“泥塑語言”不僅能夠減輕消防員的心理壓力,而且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正念減壓療法
正念減壓療法是指將注意力集中于當下與對所呈現的所有觀念都不做評判。臨床研究表明,正念療法治療效果顯著。其中,正念呼吸放松法可以幫助消防員學會放松,緩解骨骼肌的緊張,進而減輕焦慮與緊張[7]。
二、團體輔導設計
(一)活動理念
通過表達性藝術療法和正念減壓療法引導消防員通過創(chuàng)造作品表露內在真實狀態(tài),并得到團體的接納和支持,挖掘自身資源,以達到宣泄情緒、放松身心的目的。
(二)活動目的
首先,幫助新入職消防員察覺并正確認識自身壓力事件;其次,幫助新入職消防員掌握兩種調節(jié)壓力的方法。
(三)活動對象
某D消防大隊新入職消防員20名。
(四)活動物資準備
金蔥粉、白色瓶、超輕黏土。
三、團體輔導的過程
(一)暖身階段:突破包圍圈(10min)
1.活動目的
熱身暖場,導入活動主題。
2.具體流程
首先,團體領導者介紹規(guī)則。其次,通過報數法分組,并每組選3名成員作為突擊隊,其他成員圍成“包圍圈”。每隊的突擊隊站在對方圈內,需要“突破包圍圈”,可輕微推拉,但禁止暴力,率先突出重圍就算成功。最后,引導分享和導入主題,“大家在活動中都非常投入,那回想一下,當你是一個突圍者或者阻擋者,你是否也會感覺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呢?可見壓力是如此普遍。那從游戲中走出來,回想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壓力。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下壓力”。
(二)工作階段:泥塑“壓力君”
1.活動目的
讓成員在泥塑活動中覺察并表達內心的想法,引導成員思考和明確自身的壓力源,正視壓力,進而達到壓力表露、疏解的作用。
2.具體流程
首先,讓成員回憶一件讓他們感到緊張、焦慮或困擾的事情(覺察);其次,讓成員將腦海中想起的那件事情泥塑出來,即將壓力具象化至手中的泥土(理清和表達);最后,引導大家思考和分享。
案例一:
一位被公認為“全能王”的消防員捏了一條黑色的蛇,卻命名為“白素貞”,他講道,他很怕蛇,但幫群眾抓蛇也是職責所在,所以他需要不斷地克服這種恐懼。
團輔領導者引導他思考為何取名為白素貞。他說是因為故事里的她雖是令人生畏的蛇妖出身,但天性善良、菩薩心腸??梢愿惺艿竭@位消防員正在非常積極地面對自身的恐懼,目前的“壓力君”也只是一個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狀態(tài)。
(三)轉換階段:泥塑“成功之母”
1.活動目的
帶領成員挖掘自身資源,積極主動應對壓力;讓成員意識到壓力調節(jié)方式的多樣化,更好地應對壓力;利用分享環(huán)節(jié)將壓力普遍化,也為隊員互相學習、了解提供契機。
2.具體流程與引導語
首先,讓成員們回憶一件很難完成但自己成功完成的事件;其次,讓成員們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你當時是怎樣成功的?你覺得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再次,讓成員以此為靈感,創(chuàng)作出第二個作品。比如是勇氣、堅持或者朋友的陪伴等;最后,引導大家思考和分享。
案例二:
一位消防員認為愛與勇氣是他的“成功之母”。他捏了兩個消防員齊心協力撲滅了滔天大火。他說自己在救火過程中遇到過非常緊急的情況,當時四周都要坍塌了,那時他想“我可不能放棄,我還年輕有無限可能,我的父母還在家等著我呢”,他憑著一定要活著出去的意念,最終脫離了險境。因為愛,一股勇氣油然而生,他急中生智找到了一個水塔,背靠著它,最終成功脫險。
3.重點環(huán)節(jié):積極想象
指導語:凡事在尚未成功之前,易被知覺為壓力和挑戰(zhàn),可以說“成功之母”也是一種“壓力君”。那是什么促成了壓力到成功的轉變?是自身資源,比如剛剛大家分享中提到的勇氣、堅持、主動性。我們該怎樣發(fā)現并運用好自身資源,來應對和解決壓力呢?
案例三:有一位消防員分享了他的思考,他的“壓力君”叫“俠客陳平安”,代表他渴望仗劍天涯。他有著強烈的職業(yè)成就感,但對自由的向往也使他產生了壓力。
那么,他的“成功之母”是一只白鴿,代表著和平與高尚品質。因為這代表著一種勇于翱翔藍天的拼搏兼?zhèn)錅睾偷奶刭|,所以實現了許多人生目標。
他講道:“成功之母”所代表的堅韌品質,如果用來應付第一個“壓力君”,這種剛柔并濟的特質能夠使我更加出色地完成自身的挑戰(zhàn),做到膽大心細,以及與周圍戰(zhàn)友和睦相處,促進緊密合作;最后,當任務能夠順利完成,我相信我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多自由的空間。
(四)結束階段:正念閃光瓶
1.活動目的
借助亮片將事件、感受具象化,讓成員站在第三視角觀察自己的情緒、思想;體驗正念呼吸訓練,學習紓解壓力的心理學方法。
2.具體流程
首先,準備接滿3/4水的瓶子、金蔥粉和膠水;其次,指引大家分階段地在瓶中加入金蔥粉和膠水;最后,引導大家思考和分享。
指導語:首先,觀察水的形態(tài),然后放在桌面上。接下來,如果用三種金蔥粉代表我們情緒、想法和事件,你會用哪三種?加入瓶內,倒入膠水,靜待片刻。然后我們搖晃瓶子。此刻,我們能做什么讓亮片安定下來呢? 靜下心來!當我們靜下來的時候,心便會從混亂變成有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正念呼吸訓練。
四、活動意義
首先,本次活動有利于新入職消防員提升自我認識與接納。消防員在團輔活動中,感受三維的立體空間,認識、表達直至接納自己的壓力、想法和情緒;也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逐漸找到了自身的資源,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事件儲備了心理能量。
其次,本次活動增強了消防員對壓力的認識與接納,通過泥塑活動將無形的壓力具象化,幫助消防員厘清壓力事件與壓力反應之間的區(qū)別,從心理學專業(yè)視角解讀壓力的普遍性、可調節(jié)性、可應對性。
最后,本次活動有利于新入職消防員對團體的認同感、歸屬感,為整個消防隊團隊凝聚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礎。在此期間,成員們受制于一開始確立的“不批判”團體規(guī)范,僅帶著客觀的、接納的心理去分享和傾聽,有助于成員間更真實地互相了解與積極聯系的建立。
本次團輔材料易得,理論性與實踐性兼?zhèn)?,實施效果得到了消防員們的認可,對之后針對消防員開展壓力宣泄與放松活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捍東,楊千紅.新時代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新使命和新挑戰(zhàn)[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9,38(01):4-6.
[2]劉楓.中國消防救援隊伍著眼于“全災種”“大應急”[J].消防界(電子版),2019(17):18-19.
[3]季智洲.公安消防部隊承擔政府綜合應急救援職能研究[D].上海:海交通大學,2007.
[4]佚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就《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消防員招錄辦法(試行)》答記者問[J].湖南安全與防,2019(01):36-37.
[5]申荷永.團體動力學的理論與方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01):101-105.
[6]章學云.表達性藝術治療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8(02):78-81.
[7]陳語,趙鑫,黃俊紅,等.正念冥想對情緒的調節(jié)作用[J].心理科學進展,2011(10):1502-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