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華
高中歷史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影響非常大,而高中歷史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比較大。因此,教師要運用高效、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上歷史課堂,覺得歷史課好學。這樣學生就會主動進入學習歷史的狀態(tài)中,從而更有效地學習歷史。
一、高中歷史課堂的現(xiàn)狀
(一)使用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
雖然教師知道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對教授歷史有幫助,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使用原來的教學方法:教師拿著課本在講臺上講課,把重點給學生講完,讓學生課下背誦,下節(jié)課檢查。本來歷史就抽象難懂,教師再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歷史非常難學,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學心理,這樣學生和教師都非常辛苦,課堂效率還非常低下。
(二)學生對歷史課堂的興趣太低
由于學生生活在現(xiàn)代,所以只能依靠課本上講述的和教師拓展的內容對古代的事情和人物進行了解。學生覺得歷史枯燥乏味,覺得那些事物離自己太遠,因此對歷史的興趣非常低。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更應運用問題教學法,讓學生覺得眼前一亮,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歷史,才可使歷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才能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三)學生學習的情境陌生
歷史本來就與學生現(xiàn)在的生活聯(lián)系不緊密,學生覺得歷史遙遠、陌生。而教師在授課時也很少給學生創(chuàng)設熟悉的教學情境,學生無法真正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歷史知識掌握得也不是很好。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熟悉的情境,讓歷史與生活相聯(lián)系,使學生有熟悉感和參與感,從而主動進入學習歷史的情境中,感到歷史課堂非常有趣、歷史也可和生活聯(lián)系、其實歷史也不陌生,進而愿意學習歷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使用問題教學法的意義
首先,在歷史教學中使用問題教學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高中的歷史比較難學、難懂,如果學生不覺得歷史有趣、好學,那學生就無法認真、仔細地學習歷史。問題教學法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它會讓學生對歷史產生不一樣的感覺,感受歷史的魅力,它會先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讓學生主動進入情境中,在情境中跟著教師的引導,一步步思考,使學生覺得非常有意思,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其次,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會根據課本結合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然后學生要將找出的答案整合,并將其清楚地表達,這樣會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問題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能力,為學生學習其他科目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在歷史課堂中應用問題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就會有更多溝通和互動,避免出現(xiàn)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開小差的情況。師生共同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更有參與感,學習起來會非常輕松,課堂效率也會提高。
三、在歷史課堂中應用問題教學法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境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有好的學習情境,這樣學生才會覺得熟悉,才會有參與感,從而主動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所以教師要提高自身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有趣的情境,讓學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對歷史課堂產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歷史的熱情。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點,使歷史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一第八單元第21課“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時,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所以教師要在授課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先給學生看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吸引學生的興趣,再問學生:“知道這一影片涉及哪一重大事件嗎?”學生會回答:“五四運動。”教師還可繼續(xù)問:“大家通過影片知道哪些是導致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學生就會把看過的影片再回想一遍從而給出答案。教師如果在剛上課時就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會覺得非常陌生并且會覺得非常難,而提前給學生看相關的影片,學生會覺得熟悉并且吸引了其興趣,所以學生會主動進入情境中,注意力比較集中,視頻中涉及的知識點學生也會記住,這樣學生就可輕松地學到歷史知識,為以后的歷史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設計科學的問題
教師在授課時,要設計科學的問題,不可以太簡單,也不可太難,太簡單會讓學生失去解答的興趣,不會進行思考;太難學生不會解答,會打擊學生學習歷史的信心。教師在提問題時要對問題深入探究,最后要對問題進行總結,并對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給出評價,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二上冊第四單元第13課“當代的民族政策”時,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解答,比如:“當代的民族政策和古代的民族政策有何異同?”學生就會回想以前學習的古代民族政策內容,結合剛學的當代政策進行對比得出結論。學生回答完后教師可以再提出“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不同”,這時教師也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引導學生一步步接近正確答案,最后將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這樣科學的提問題方式,會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跟著教師的腳步思考,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開闊,學習歷史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歷史課堂效率,還可拉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為以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也可不斷提高自己,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充分利用問題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師在歷史課堂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生主動學習,掌握的歷史知識才能更扎實,如果是被動學習,學生會覺得非常無趣,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樣學生更不會認真學習,歷史課堂的效率會更低下,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問題教學法,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歷史課堂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一上冊第六單元第19課“辛亥革命”時,為了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其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在授課前給學生觀看有關辛亥革命的影視資料,讓學生對其有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師布置“什么引發(fā)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開始的時間、辛亥革命的意義”這樣幾個問題,把學生分成3人一組,根據課本結合影視資料,小組合作將布置的三個問題解決,然后每個小組都要起來講解,哪一小組完成得出色,教師要進行獎勵。教師運用提問題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覺得歷史好學,從而自主學習。教師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還讓學生學會了合作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問題教學法,可以讓學生主動、積極地思考,覺得歷史課堂非常有趣,學生也非常愿意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也在歷史課堂中落實了問題教學法。
(四)運用問題教學法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學習氛圍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現(xiàn)在很多教師分不清課堂的主體,總會忽略學生的課堂主體,把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很少聽學生的意見,學生久而久之也會認為教師就是“權威”,不想更不敢去提出自己的想法,讓歷史課堂死氣沉沉,沒有生機,因此教師要利用問題教學法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二上冊第五單元第16課“中國賦稅制度的演變”時,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法,會讓學生覺得高中歷史非常難學,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6人一組,小組內討論確定哪位同學代表哪一時期的中國賦稅方式,教師問到哪一時期的賦稅制度時,每一小組內對應的學生要起來回答,回答完整且出色的小組,教師會給予禮物。教師在授課時運用提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并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由于學生都想讓自己的小組表現(xiàn)得出色,所以會認真準備,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歷史知識。教師運用提問題的方式,讓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輕松,學生的答案加入了個人的想法,也會給其他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就敢大膽發(fā)言,讓課堂變得有生機。學生學習歷史也會非常有動力,達到了運用問題教學法給學生營造輕松、民主氛圍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問題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以提高學生歷史成績?yōu)榻虒W目的。運用陳舊的教學模式,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造成壓制,學生很難會創(chuàng)新,他們缺少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利用問題教學法,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跳出“井底”去創(chuàng)新、去探索,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找到不一樣的解題方法。
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高三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與特點”時,如果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覺得非常無趣,并且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產生阻礙。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生活中有哪些中華文化?其有哪些特點?你們可以從中學到哪些知識?教師把學生分成3人一組,小組內合作找出答案。教師運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給出答案,這樣學生就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給出不一樣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對一樣的題目有不一樣的答案,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為學習其他科目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就不會非常辛苦,學生也可輕松學到歷史知識。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歷史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高中歷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高中歷史抽象難懂,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探究、發(fā)現(xiàn)更有效的方法,讓學生享受學習歷史的過程,這樣學生才能學好歷史,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才會提高。學生在這樣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才會更快樂、更高效。
參考文獻:
[1]沙玉明.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6):40,42.
[2]張丹.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1(10):45-46.
[3]潘志超.圖示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1(1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