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棠
我吃撐了。
當(dāng)我癱在椅子上第一百零八次撫摸肚皮的時候,我清晰地意識到,我吃撐了。
室友A拿著耳機裝模作樣為我聽診;
室友B趴伏在我身邊傾聽“胎兒”的心跳;
室友C板著一張臉惡狠狠地試圖問出“孩子父親”的下落。
我有氣無力地推開她說:“‘爸爸們,先別追究這個,有空的話去隔壁宿舍幫我借一下健胃消食片。好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年紀(jì)輕輕的就變成這樣,我也不想,“孩子的父親”大概是今晚的茄子牛肉飯吧!
換在家里,這個時候我媽會切一盤水果,對我說:“大小姐,來點兒水果!”
我說:“不吃不吃,撐了怎么吃得下?”
我媽說:“水果就是幫助消化的,怎么會撐?”
我說不過她,含淚又吃一大盤。
其實有一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按照我媽的邏輯,如果有個人一直吃水果,他會因為一直消化而被餓死,還是會因為吃太多水果而被撐死?
我愿稱之為“薛定諤干飯難題”。
不吃飯的都去參加女團(tuán)了,像我這種愛吃飯的,只能參加美團(tuán)。
從小到大的干飯心得我大概能出本書罷。
街頭巷尾哪家店看著光鮮、哪家店是真的好吃,不要問大眾點評,問我。
我和我哥都是老“饕餮”了。
他對干飯的講究比我更勝一籌。
我是挑食,不吃香菜不吃青椒不吃西蘭花不吃胡蘿卜不吃大蒜不吃蘑菇不吃木耳不吃貝類……
他是追求極致。
菜要親手做,別人拿捏不住。
我小時候被外婆帶過兩年,那時候我上一年級,我哥上五年級。
外公外婆經(jīng)常不在家,我的飲食由我哥一手承包。
——他也不是一開始便會做飯的。
早上喝奶粉吃小面包,中午喝紫菜湯吃白飯挖兩勺肉醬,晚上吃泡面。
沒等我抗議,我哥先受不了這清湯寡水的生活了。
我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自力更生地學(xué)會了做飯,反正我的伙食從此變得豐盛起來。
同時豐富起來的還有我哥的體重。
人和人的體質(zhì)不能一概而論,我是家族遺傳的吃不胖,他是喝水都能長肉。
但顯然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等到他的體型橫向增長到同身高增長成正比時,他開始慌了。
外公嘀嘀嗒嗒的小摩托再也塞不下他。
每逢放學(xué)時,我反坐在小摩托上,任由外公慢悠悠地開。
我哥呢?
他在后面追車……
編輯/王語嫣 實習(xí)編輯/張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