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攝
宋代的濟南章丘有一個名為“明水”的小鎮(zhèn)。這里山明水秀、泉水淙淙,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好地方。元豐七年(1084),一位蕩地驚天女俊才在此出世,開啟了她美麗而坎坷的人生旅途。小檔案姓名: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生卒年:1084-1155出生地:山東濟南章丘成就:婉約詞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大宋詩才女成長記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學生,她的生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李清照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家閨秀。只是,李清照還在襁褓中時,她的母親和外祖父就病故了,父親也要去京城赴職,只能把她托付給伯父伯母。雖然父母都不在身邊,但在慈愛的伯母和祖父的關(guān)照下,李清照的童年過得十分開心。
李清照五歲那年,伯母們在七夕節(jié)給家中的女孩兒們安排了“乞巧”的儀式。這是一個美麗習俗,女孩兒們會在七夕節(jié)向神話中的織女祈禱,希望能變得心靈手巧。
兩位伯母按照習俗,給幾個女孩兒每人一枚七孔銀針和一卷彩線,讓她們許愿。伯母問李清照: “你想讓天上的織女教你什么呢?”李清照回答: “我想像哥哥那樣讀書寫字?!辈笇⑦@話告訴了李清照的祖父和伯伯,他們都高興地說:“好,真不愧是相門之后!”自此,她便與同族的哥哥們一起讀書。消息傳到京城,父親李格非十分高興,他經(jīng)常同小清照通信,志趣相投的父女倆成為一對“筆友”。在小清照搬去京城和父親同住之后,父女倆更是經(jīng)常在一起探討文學、歷史甚至是政治話題。
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活潑大膽,有才華。局限于當時的社會條件,李清照不可能像男孩子那樣自由自在地行走在大街小巷。但她的家人還是盡可能給予她自由。在家中時,她可以快樂地玩耍,有《點絳唇》為證: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贝笠馐?,一位少女從秋千架上下來,懶洋洋地撫摸自己被秋千繩勒出印子的手。薄薄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了。就在這時,少女突然看到一位客人走了進來,于是趕快害羞地往閨房跑。可她又想再看看這個人,便裝模作樣嗅手里的青梅,回過頭來倚在門邊偷看。
偶爾出門時,她曾劃著小船,嬉戲于藕花深處。有《如夢令》為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贝笠馐?,還時常記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深深地沉醉于美景中,而忘記歸路。一直玩到興盡,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大家爭著劃船,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李清照用清新自然的美麗辭藻講述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這很有可能是受了父親李格非“以誠著文”理念的影響。
珠聯(lián)璧合
十八歲時,李清照與金石學家、文物收藏家趙明誠結(jié)婚,兩人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重陽節(jié),李清照創(chuàng)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辈阉慕o在外做官的丈夫。據(jù)說,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后,嘆賞不已,閉門謝客,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闋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夾入其中,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看了許久,說: “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陸德夫回答: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p>
國破家亡
公元1127年,金國大軍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北宋滅亡。宋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跟隨南宋朝廷流亡江南。
公元1129年,任江寧知府的趙明誠得到新官職的調(diào)令,正辦理交接手續(xù),一位姓李的下屬帶來緊急情報:城中有人準備叛亂??墒?,趙明誠并沒有重視這件事情。叛亂很快爆發(fā),趙明誠臨陣脫逃。李姓屬下自己組織力量,平定了叛亂。
當逃亡船只行到當年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之處時,李清照寫下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辈痪弥?,趙明誠被重新起用,在赴職途中染病而亡。
清照入獄
為了在戰(zhàn)火中保護書籍文物,李清照一路跟隨皇帝的腳步,希望將畢生收藏交給朝廷。在逃亡中,古籍文物陸續(xù)被毀,夫婦二人的畢生心血化為烏有。走投無路的李清照再嫁張汝舟。
張汝舟貪婪無德,將自己靠行賄和作弊獲取官職的事拿來夸耀。李清照不想同無恥之人為伴,就告發(fā)了他。
依宋朝法律,女人狀告丈夫要坐牢。李清照入獄了。因為她的名聲很大,還有親友幫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件事對她的打擊是不可估量的。
晚景凄涼
國難與情愁讓李清照憔悴無比,她年華老去,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只能把文學創(chuàng)作當成心靈寄托。
有一個十來歲的孫姓小女孩來拜訪她,李清照對她說: “你該學點東西。我老了,愿將平生所學相授?!辈幌脒@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追求才思文采不是女子該做的事情)?!崩钋逭沾笫艽驌簟K詾樗梢院湍腥艘粯?,去關(guān)心國事,去著書立說,去傳道授業(yè)。但事實上,她是人們眼中的“異類”。千古才女的凄涼,盡在一闋《聲聲慢》中: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好在她的才情和價值,自有后人理解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