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策,王 超,陳 純,王婷婷
(浙江農(nóng)林大學農(nóng)業(yè)與食品科學學院,浙江省農(nóng)產(chǎn)品品質(zhì)改良技術(shù)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杭州 311300)
桑黃是一種珍貴的食藥用菌,這一名稱最早在唐朝的《藥性論》中出現(xiàn),但這些時期的“桑黃”與現(xiàn)在所稱的有所不同,學者現(xiàn)今將桑黃歸類為一個新屬,且證實正宗的桑樹桑黃生長在桑屬的樹干上,是一種多年生、木栓質(zhì)的纖孔菌,名為桑黃纖孔菌(Inonotus sanghuang)[1-2]。早期對桑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火木針層孔菌(P.igniarius)、裂蹄針層孔菌(P.linteus)和鮑氏針層孔菌(P.baumii)上[3]。這些研究表明桑黃具有降血脂、抗氧化、調(diào)節(jié)免疫和保肝護肝[4]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桑黃含有多種活性成分,熟知的有多糖、黃酮、三萜類、吡喃酮和多酚類等物質(zhì),除此之外還有多種酶類[5]。其中三萜類物質(zhì)的研究是目前非常熱門的研究方向[6],其具有抗腫瘤[7]、抗病毒[8]、抗菌[9]以及消炎鎮(zhèn)痛[10]等生物學特性,可以用于多種疾病的研究和臨床治療。
目前三萜類化合物的提取工藝有超聲提取、高剪切提取、微波提取和雙水相提取等。梁佳等[11]研究了微波法提取桑黃(P.igniarius)總?cè)频墓に?,得到了微波提取總?cè)频淖罴褩l件,但提取率較低,僅有1.48 mg/g。謝江寧等[12]采用正交試驗設(shè)計優(yōu)化超聲提取桑黃(P.igniarius)總?cè)频墓に?,得到了一種用時少、提取率高的方法,最終獲得了9.40 mg/g的提取率,但由于正交試驗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反映整個區(qū)域上因素的最佳組合。而于小鳳等[13]的研究雖然完善了這一點,但是用到的桑黃同為火木針層孔菌(P.igniarius),并非桑黃纖孔菌。研究表明桑樹桑黃中總?cè)频暮勘绕渌N的桑黃要高出許多[14],可見其相較其他種的桑黃具有更好的研究價值,但目前對桑樹桑黃提取總?cè)频墓に嚰捌潴w外活性的研究還少有報道。
本研究選用超聲波法提取桑樹桑黃子實體中的三萜類化合物,并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chǔ)上采用響應(yīng)面法優(yōu)選最佳方案,并對總?cè)七M行體外降血脂和抗氧化實驗,以期為開發(fā)天然有效的降血脂和抗氧化產(chǎn)品提供理論參考。
桑樹桑黃子實體 由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提供;甘氨膽酸鈉(批號:Y28F10C81486)、?;悄懰徕c(批號:L1715127)、膽酸鈉(批號:L24F11F108900)、胃蛋白酶(批號:Y27M10J84202)、胰蛋白酶(批號:R11J10D92532)、齊墩果酸(批號:H04J9Z62784)、維生素C(批號:W12J11S115700)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來烯胺散(20141108) 南京厚生藥業(yè)有限公司;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D9132)、2,2-聯(lián)氮-雙(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SLBF4684V)、TPTZ(K1319026)Sigma公司;其余試劑 均為分析純。
UV-55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RE-52旋轉(zhuǎn)蒸發(fā)器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公司;SC-04離心機 安徽中科中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H-4數(shù)顯恒溫振蕩器 常州恒德儀器制造有限公司;DS-7510DTH超聲清洗機 小美超聲儀器有限公司;Nicolet6700傅立葉紅外光譜儀 美國ThermoElectron公司。
1.2.1 桑樹桑黃總?cè)频奶崛」に?先將桑樹桑黃子實體置于鼓風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后將其粉碎,過40目篩,密封保存于玻璃罐中。稱取適量桑黃于錐形瓶中,加入75%的乙醇溶解,振蕩均勻后于55 ℃的溫度下進行超聲輔助提取,固定提取功率為300 W,頻率為40 kHz。45 min后取出,在4000 r/min的條件下離心18 min,收集上層清液于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中揮去溶劑[15],最后得到桑樹桑黃總?cè)铺崛∥铩?/p>
1.2.2 單因素實驗
1.2.2.1 料液比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按照提取溫度55 ℃,提取時間45 min,乙醇濃度為75%,分別考察料液比為1:5、1:10、1:15、1:20、1:25(g/mL)時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憽?/p>
1.2.2.2 提取溫度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按照料液比為1:20 (g/mL),提取時間45 min,乙醇濃度為75%,分別考察提取溫度為25、35、45、55、65 ℃時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憽?/p>
1.2.2.3 提取時間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按照料液比為1:20 (g/mL),提取溫度55 ℃,乙醇濃度為75%,分別考察提取時間為25、35、45、55、65 min時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憽?/p>
1.2.2.4 乙醇濃度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按照料液比為1:20 (g/mL),提取時間45 min,提取溫度55 ℃,分別考察乙醇濃度為55%、65%、75%、85%、95%時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憽?/p>
1.2.3 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 基于單因素實驗的結(jié)果,分別選擇提取時間(A)、乙醇濃度(B)、提取溫度(C)和料液比(D)為自變量,以總?cè)频牡寐首鳛轫憫?yīng)值,優(yōu)化總?cè)频奶崛」に?,試驗設(shè)計見表1。
表1 響應(yīng)面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table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1.2.4 總?cè)坪康臏y定
1.2.4.1 齊墩果酸標準曲線的建立 準確稱取20 mg的齊墩果酸樣品溶解于乙醇中,定容至刻度線得到0.2 mg/mL的標準溶液。吸取標準液0、0.1、0.2、0.3、0.4、0.5、0.6 mL于7支試管中,水浴蒸干溶劑。向其中加入0.2 mL 5%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需新鮮配制),再加入0.8 mL高氯酸,振蕩均勻,在75 ℃恒溫水浴加熱18 min后取出快速冷卻,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5 mL,在552 nm處測定吸光值[16]。以吸光值為縱坐標,齊墩果酸的含量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10.161x+0.061,R2=0.9986。
1.2.4.2 總?cè)坪康臏y定 選取20 mg的總?cè)铺崛∥镉谠嚬苤校凑?.2.4.1的方法(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測定出吸光值,再根據(jù)標準曲線法計算出總?cè)频暮俊?側(cè)频牡寐拾聪率接嬎恪?/p>
式中:W表示總?cè)频寐剩?;c表示根據(jù)吸光值計算出的溶液質(zhì)量濃度,mg/mL;D表示溶液稀釋倍數(shù);V表示定容的體積,mL;m表示桑黃的質(zhì)量,mg。
1.2.5 桑樹桑黃總?cè)企w外降血脂活性試驗
1.2.5.1 膽酸鹽標準曲線的建立 分別選取0.2、0.4、0.6、0.8、1.0 μmol/mL的甘氨膽酸鈉2 mL于試管中,加入5 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60%的濃硫酸溶液,在70 ℃的恒溫水浴鍋下反應(yīng)20 min,取出后用冰水冷卻5 min,在387 nm處測定吸光值[17]。以甘氨膽酸鈉含量為橫坐標,吸光值為縱坐標建立標準曲線,求得標準曲線線性方程為:y=1.312x+0.1244,R2=0.9969。
?;悄懰徕c和膽酸鈉建立標準曲線的方法同上,求得?;悄懰徕c的標準曲線線性方程為:y=2.677x-0.0702,R2=0.9954。膽酸鈉的標準曲線線性方程為:y=4.013x+0.1287,R2=0.9984。
1.2.5.2 總?cè)平Y(jié)合膽酸鹽能力的測定 向錐形瓶中分別加入20、40、60、80、100 mg/mL的桑樹桑黃總?cè)? mL,接著依次加入10 mg/mL的胃蛋白酶1 mL和10 μmol/mL的鹽酸溶液3 mL,在37 ℃的條件下恒溫振蕩培養(yǎng)1 h。再用10 μmol/mL的氫氧化鈉溶液將pH調(diào)節(jié)至6.4,然后加入配制好的10 mg/mL胰蛋白酶4 mL,在37 ℃的條件下恒溫振蕩培養(yǎng)1 h。加入1 μmol/mL的膽酸鹽4 mL,在37 ℃的條件下恒溫振蕩培養(yǎng)1 h,將消化物轉(zhuǎn)入離心管,4000 r/min離心18 min,取上清液測定吸光度,根據(jù)標準曲線法計算膽酸鹽結(jié)合量[18]。以80 mg/mL考來烯胺作為陽性對照,評價總?cè)茖δ懰猁}的結(jié)合能力。
1.2.6 桑樹桑黃總?cè)企w外抗氧化活性試驗
1.2.6.1 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 參考Heleno等[19]的方法,首先制備0.02 mmol/L的DPPH乙醇溶液,分別吸取2 mL于不同的試管中,向其中加入0.1、0.2、0.3、0.4、0.5、0.6、1、1.5 mg/mL的總?cè)铺荻热芤? mL,混勻,在暗室內(nèi)常溫反應(yīng)0.5 h,然后在517 nm處測定其吸光值。以總?cè)频囊掖既芤鹤鳛榭瞻捉M,DPPH的乙醇溶液作為對照組,以VC作為陽性對照品,根據(jù)下式計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
式中:Ao表示對照組的吸光值;As表示總?cè)婆cDPPH溶液的吸光值;A1表示空白組的吸光值。
1.2.6.2 對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測定 參考Singh等[20]的方法制備ABTS工作液:取7 mmol/L的ABTS水溶液0.5 mL和2.45 mmol/L的過硫酸鉀溶液0.5 mL,混勻,在暗室內(nèi)反應(yīng)15 h,得到ABTS母液。將ABTS母液用磷酸緩沖液稀釋至其在734 nm處的吸光值為0.7±0.1,即得ABTS工作液。
配制0.1、0.2、0.3、0.4、0.5、0.6、1、1.5 mg/mL的總?cè)铺荻热芤杭尤氲紸BTS工作液中,混勻后在734 nm處測定吸光值。以磷酸緩沖液與總?cè)频奈庵底鳛榭瞻捉M吸光值,蒸餾水與ABTS的吸光值作為對照組吸光值。以VC作為陽性對照品,根據(jù)下式計算ABTS自由基清除率:
式中:Ao表示對照組的吸光值;As表示總?cè)婆cABTS溶液的吸光值;A1表示空白組的吸光值。
1.2.6.3 鐵離子還原法測定 參考Benzie等[21]的方法用10 mmol/L的TPTZ、0.3 mol/L的乙酸和20 mmol/L的三氯化鐵溶液以1:10:1的體積比制備FRAP溶液。
建立硫酸亞鐵標準曲線[22]:分別選取0.5、1.5、2.5、3.5、4.5 mmol/L的硫酸亞鐵標準溶液0.08 mL于試管中,加入4 mL的FRAP溶液,混合均勻后置于37 ℃的恒溫水浴中反應(yīng)10 min,在593 nm處測定其吸光值,以硫酸亞鐵的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值為縱坐標,得到的標準曲線方程為:y=0.267x-0.0266,R2=0.9919。
精確吸取0.5、1、2、3、4 mg/mL的總?cè)迫芤河谠嚬苤?,加?.5 mL的FRAP溶液,振蕩均勻后在37 ℃的水浴鍋中反應(yīng)10 min,于593 nm處測定吸光度值。分別以0.1、0.2、0.3、0.4、0.5 mg/mL的VC作為陽性對照品,各物質(zhì)的抗氧化值以FRAP值表示:以標準曲線法計算出硫酸亞鐵的濃度即為FRAP值[23]。
試驗數(shù)據(jù)使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試驗圖表均采用Origin 2017軟件進行繪制,響應(yīng)面試驗使用Design-Expert 8.0.6進行實驗設(shè)計和數(shù)據(jù)分析,每組試驗均重復3次,試驗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差來表示。
2.1.1 料液比對總?cè)频寐实挠绊?由圖1可知,在料液比為1:5~1:20(g/mL)時,總?cè)频牡寐孰S著料液比的增大而增大,這是因為適當高濃度的料液比加快了傳質(zhì)過程[24]。但當料液比超過1:20 (g/mL)時,總?cè)频牡寐史炊陆?,由于乙醇的體積過少使得與溶劑的接觸面積減小,受到的超聲波作用也減少,使得總?cè)频寐氏陆担赃x擇料液比為1:20(g/mL)。
圖1 料液比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慒ig.1 Effect of solvent-to-solid ratio on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2.1.2 提取時間對總?cè)频寐实挠绊?如圖2所示,總?cè)频牡寐孰S超聲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當時間為45 min時達到最大值。分析其原因,超聲波形成大量空化氣泡,增加了溶劑與溶質(zhì)之間的傳質(zhì)和相互作用[15]。但當超聲時間逐漸延長時,長時間的加熱會使三萜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影響了提取效率[25]。因此45 min的提取時間為最佳選擇。
圖2 提取時間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慒ig.2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2.1.3 提取溫度對總?cè)频寐实挠绊?圖3表明,溫度為25~55 ℃時總?cè)频牡寐试谥饾u遞增,但溫度在55~65 ℃區(qū)間時,總?cè)频寐史炊陆?。其原因是當溫度適當升高時,可以加快物質(zhì)分子之間的運動速度,使總?cè)苹衔镏g傳導性增加,溶質(zhì)可以充分溶解在其中。但當溫度過高時可能會使桑黃總?cè)频慕Y(jié)構(gòu)遭到破壞、氧化、分解[26-27],因此選擇55 ℃為最佳提取溫度。
2.1.4 乙醇濃度對總?cè)频寐实挠绊?乙醇濃度為55%~75%時,總?cè)频牡寐孰m然沒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當濃度超過75%時,總?cè)频牡寐书_始下降??赡苁且驗楫斠掖紳舛冗^大時,其他醇溶性雜質(zhì)溶出,導致三萜類組分的溶出量相對減少[28],因此選擇乙醇濃度75%為最佳提取濃度。
圖3 提取溫度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慒ig.3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圖4 乙醇濃度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慒ig.4 Effect of reaction ethanol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of total triterpenoids
2.2.1 響應(yīng)面模型建立與結(jié)果 應(yīng)用Design-Expert軟件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分析,試驗結(jié)果見表2,得到桑樹桑黃總?cè)频寐逝c超聲提取各因素變量間的二次方程模型為 Y=11.94+0.45A+0.28B+0.5C+0.37D+0.24AB+0.18AC+0.28AD+0.38BC-0.13BD+0.33CD-0.94A2-0.6B2-0.74C2-0.68D2。
由表3可知,此模型P<0.0001,說明該回歸模型的差異性極顯著,配合失擬項的值0.1771>0.05,這表明在上述區(qū)間內(nèi)整個模型擬合度佳;該模型的R2=0.9686,表面該模型的線性關(guān)系顯著,調(diào)整后的Radj2=0.9372,表明模型可以解釋93.72%的響應(yīng)變異性。
從試驗的方差分析中得出方程中的A、B、C、D項對總?cè)频牡寐视绊懢鶚O顯著(P<0.01),其中C項F值最大,說明對總?cè)频寐视绊戄^大的因素是提取溫度,即各因素對試驗結(jié)果的影響程度分別是: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料液比>乙醇濃度,因此在試驗中應(yīng)嚴格控制提取溫度。在交互項中,AC與BD的交互作用不顯著(P>0.05),AB與AD的交互作用顯著(P<0.05),BC與CD的交互作用極顯著(P<0.01)。由此可得,乙醇濃度與提取溫度、提取溫度與料液比兩兩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對總?cè)频寐实挠绊戄^大。二次項A2、B2、C2、D2影響均極顯著(P<0.01)。
響應(yīng)面圖能較為直觀地反映出各因素間交互作用對響應(yīng)值的影響,曲面越陡峭、傾斜程度越高說明影響越大[29]。由圖5可知,AB、AD、BC、CD的曲面較為陡峭,說明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顯著,而AC與BD的曲面彎曲程度較小,表明交互作用不顯著,這與方差分析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
表2 響應(yīng)面設(shè)計與試驗結(jié)果Table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2.2.2 最優(yōu)提取條件 對模型進行最優(yōu)工藝的分析,得到最佳提取條件為:提取時間49.35 min、乙醇濃度79.66%、提取溫度61.22 ℃,料液比為1:22.35(g/mL),預測桑樹桑黃總?cè)频淖罡叩寐士蛇_到12.35%。為了便于操作,將此四因素的水平分別調(diào)整為提取時間49 min、乙醇濃度為80%、提取溫度為61 ℃,料液比為1:22 (g/mL)。調(diào)整后的驗證試驗表明,總?cè)频寐士蛇_12.32%±0.17%,非常接近預測值,表明此模型可以用于分析桑樹桑黃總?cè)铺崛」に嚨膬?yōu)化。
表3 方差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variances
2.3.1 桑樹桑黃總?cè)茖δ懰猁}的結(jié)合量 桑樹桑黃總?cè)婆c膽酸鹽的結(jié)合能力如圖6所示,在特定范圍內(nèi),總?cè)频馁|(zhì)量濃度與膽酸鹽的結(jié)合量呈正相關(guān),當質(zhì)量濃度為20~60 mg/mL時,總?cè)茖Ω拾蹦懰徕c、?;悄懰徕c和膽酸鈉的結(jié)合量均顯著性升高(P<0.05),在質(zhì)量濃度為80~100 mg/mL時,總?cè)婆c膽酸鹽的結(jié)合接近飽和狀態(tài),其與?;悄懰徕c、膽酸鈉的結(jié)合量無顯著性變化(P>0.05),對甘氨膽酸鈉的結(jié)合量顯著下降(P<0.05)。在質(zhì)量濃度為80 mg/mL時對膽酸鹽的結(jié)合量最大。
2.3.2 桑樹桑黃總?cè)频捏w外降血脂活性 考來烯胺(Colestyramine)是一種常見的降血脂藥物,主要作用于體內(nèi)的膽酸或膽固醇,能有效改善高血脂癥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30]。實驗以80 mg/mL考來烯胺結(jié)合膽酸鹽的能力作為對照[31],測定同質(zhì)量濃度下桑樹桑黃總?cè)婆c膽酸鹽的結(jié)合量,并將結(jié)果作為數(shù)值比率進行比較。結(jié)果如表4所示,總?cè)茖Ω拾蹦懰徕c、?;悄懰徕c和膽酸鈉的結(jié)合能力相當于同劑量考來烯胺的50.93%、52.14%和43.06%,說明桑樹桑黃總?cè)凭哂休^好的結(jié)合膽酸鹽的能力。膽酸鹽被結(jié)合后含量減少,會促使肝臟中的膽固醇降解生成膽酸鹽以維持動態(tài)平衡,從而使膽固醇降低達到降血脂的目的[17]。因此可以表明桑樹桑黃總?cè)凭哂辛己玫捏w外降血脂活性。
圖5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響應(yīng)面圖和等高線圖Fig.5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圖6 桑樹桑黃總?cè)茖δ懰猁}的結(jié)合量Fig.6 The binding amount of total triterpenoids to cholic acid salt in Inonotue sanghuang
2.4.1 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VC和桑樹桑黃總?cè)茖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如圖7所示,在試驗范圍內(nèi),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濃度越大,清除率越高。當VC的質(zhì)量濃度達到1.0 mg/mL時,其清除作用逐漸平穩(wěn),但總體的清除能力均大于桑樹桑黃總?cè)?。在質(zhì)量濃度為0.1~1.5 mg/mL范圍內(nèi),桑樹桑黃總?cè)魄宄鼶PPH自由基的IC50為0.304 mg/mL,VC的IC50為0.060 mg/mL。當質(zhì)量濃度達到1.5 mg/mL時,總?cè)频那宄饔眠_到了86.45%±2.16%,相當于同質(zhì)量濃度VC的93%,證明桑樹桑黃總?cè)凭哂辛己玫那宄鼶PPH自由基的能力。
2.4.2 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VC和桑樹桑黃總?cè)茖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如圖8所示,在試驗范圍內(nèi),兩種物質(zhì)呈現(xiàn)出良好的劑量-效應(yīng)關(guān)系,但VC的清除能力總體大于總?cè)啤8鶕?jù)線性回歸方程分析,總?cè)魄宄鼳BTS的自由基的IC50值為0.520 mg/mL,VC的IC50為0.197 mg/mL。當質(zhì)量濃度為1.5 mg/mL時,總?cè)频那宄饔眠_到了80.34%±2.21%,相當于同質(zhì)量濃度VC的87%,證明桑樹桑黃總?cè)凭哂辛己玫那宄鼳BTS自由基的能力。
表4 桑樹桑黃總?cè)茖δ懰猁}的結(jié)合能力Table 4 The binding capacity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Inonotus sanghuang to bile salts in vitro
圖7 桑樹桑黃總?cè)频腄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ig.7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Inonotus sanghuang
圖8 桑樹桑黃總?cè)频腁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ig.8 ABTS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Inonotus sanghuang
2.4.3 鐵離子的還原能力 Fe3+-TPTZ在抗氧化物質(zhì)的作用下時會轉(zhuǎn)變成Fe2+-TPTZ,溶液的顏色也會由黃綠色變成藍色,在597 nm處有最大吸光值[32]。當質(zhì)量濃度為0.5 mg/mL時,VC和總?cè)频牡腇RAP值分別為8.01和2.49 mmol/L,VC的還原能力大于總?cè)?。但當總?cè)频馁|(zhì)量濃度為4.0 mg/mL時,其FRAP值可達7.54 mmol/L。由此可見桑樹桑黃總?cè)频倪€原能力雖小于VC,但當達到足夠大的質(zhì)量濃度時,其還原能力也會提高。
選用超聲波法提取桑樹桑黃子實體中的三萜類化合物,在單因素試實驗的基礎(chǔ)上采用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了提取桑樹桑黃總?cè)频墓に?,結(jié)果表明,提取時間49 min、乙醇濃度為80%、提取溫度為61 ℃,料液比為1:22 (g/mL),總?cè)频寐士蛇_12.32%±0.17%,與模型預測值非常接近,說明此工藝參數(shù)可行,且總?cè)频牡寐矢哂谥暗难芯拷Y(jié)果[11-13]。
桑樹桑黃總?cè)凭哂休^好的體外降血脂活性,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總?cè)频馁|(zhì)量濃度越大結(jié)合膽酸鹽的能力越強,在質(zhì)量濃度為80 mg/mL時結(jié)合量最大。其體外結(jié)合甘氨膽酸鈉、?;悄懰徕c、膽酸鈉的能力為同等劑量考來烯胺的50.93%、52.14%和43.06%。桑樹桑黃總?cè)七€具有較好的還原能力和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別為0.304和0.520 mg/mL,其FRAP值可達7.54 mmol/L,雖然低于陽性對照品VC,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9 VC和桑樹桑黃總?cè)频倪€原能力Fig.9 The reduction capacity of VC and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Inonotus sanghuang
本文對桑樹桑黃的降血脂和抗氧化活性進行了初步的探索,為開發(fā)桑樹桑黃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但桑樹桑黃生長周期長,數(shù)量少,對其有效組分的分離純化亟待進一步探討,以提高利用率;且桑樹桑黃總?cè)瞥煞謴碗s,對其構(gòu)效關(guān)系及體內(nèi)降血脂抗氧化活性也需要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