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馨瑤
清晨醒來,我習慣性地跑去看“蝌蚪”魚(它長得像蝌蚪,其實是條魚,是一次春游意外捕撈的幾條小魚),它們好像感應(yīng)到了我的到來,立馬就在魚缸里游來游去,可把我樂壞了。細看之后,卻發(fā)現(xiàn)魚缸里少了一只“蝌蚪”,和媽媽四處尋找之后,都沒有找到“蝌蚪”的蹤影,只能不了了之。
時光飛逝,“蝌蚪”就在我們家生活了半年有余,雖然我每天都在精心地照顧著,但數(shù)量還是由原來的五條減少到現(xiàn)在的兩條。在失去第三條魚的時候,我難過極了,不只是為這三條失去生命的小魚,也是為第一次窺見了自己人性中自私和渺小。當初把“蝌蚪”帶回家的時候,只圖自己高興,卻沒有體會到它們被迫離家的處境,也沒有給它們提供安全成長的環(huán)境,自以為是的喜愛卻是對它們自由的掠奪。
于是,我決定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把它們放回第一次遇見的小溪,讓它們回歸大自然,讓它們再次聆聽小溪的低吟淺唱,欣賞花兒的艷麗多姿,感受風兒的清暢涼爽,擁抱河流的溫柔廣闊,在同伴們的陪同下健康成長。
再見吧!我可愛的“蝌蚪”!回歸生你養(yǎng)你的大自然吧!和你的自由擁抱吧!
(指導(dǎo)教師:朱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