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長三乙”火箭點火升空。此時在測試間里,有一個女孩緊緊盯著大屏幕上發(fā)射的直播畫面,眼里卻噙著淚水。那是激動的淚水,喜悅的淚水。這個“90后”女孩名叫許哲琪,在這次發(fā)射中獨立擔任測量系統(tǒng)指揮。
許哲琪出生于1994年。大學畢業(yè)時,她不惜三投簡歷,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航天人。這一切都源于一場中國運載火箭技術(shù)研究院的宣講會。在那場宣講會上,許哲琪了解了一代代航天人為航天事業(yè)前仆后繼,不懈奮斗的故事。這些故事中的人物事跡深深觸動了她。從此,她認定了航天事業(yè),并下定決心要成為火箭研制隊伍中的一員。
參加工作后,讓她感觸最深的是作為一名航天人一定要“細致細致再細致”“謹慎謹慎再謹慎”。在一次接線時,她從線上削下一段只有三毫米左右的膠皮,因為太短太小,她就沒有扔進垃圾桶,而是隨手放在桌子上了。沒想到,這讓師父黃皓看見了。黃皓突然嚴肅起來,并朝著許哲琪喊道:“這是人為制造多余物,桌上那么插孔、插頭,這么小的膠皮隨手放在桌上,極可能造成堵塞!”師父在她心中是個有耐心的航天前輩,突然因為這樣的“小事”批評她,讓她有些委屈,也有些不解。很快,她明白了師父的用心,懂得了師父為何那么嚴肅——航天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半點大意,每一次發(fā)射成功的背后,離不開每個人對細節(jié)的把控,如有一個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將所有人的努力毀于一旦。從此以后,許哲琪在做試驗時更加關(guān)注細節(jié),做事更加嚴謹。
在“長三乙”火箭發(fā)射場,許哲琪作為“長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團隊里最年輕的隊員之一,雖然內(nèi)心激動不已,但表情沉著冷靜。過去的謹慎與細致,對工作細則和規(guī)程的熟悉與掌控,增加了她的底氣。
◆素材解讀
20年間,44次北斗發(fā)射百分百成功,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接力與傳承。正是有了像許哲琪這樣心懷航天夢想,不斷努力奮斗的年輕一代航天人,我們才完成了一項項龐大而復(fù)雜的航天工程。薪火相傳,永遠創(chuàng)新,努力前進,這是年輕人的使命擔當。
◆適用話題
堅持不懈 做事嚴謹 關(guān)注細節(jié) 心懷夢想